书城科普化学知识
3573800000004

第4章 化学元素在人体的分布

人体主要由骨骼、肌肉、脂肪、血液、脏器、皮肤及毛发组成。在这些物质中主要的构成物质是由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酶、核酸等为基础,而在这些生物有机化学物质中C、H、O、N就是最主要的元素。而其他的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则是不均匀的。Ca、P、S、Si、Mg、F、Mn等元素主要分布在骨骼中,是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其中Ca、P、S、Mg等具有结构性作用。Si、Ba、Pb、Be、Cd、U、Au、Li等元素与骨骼有较强的亲合性。前一组元素的多少及其比值的大小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后一组元素,在骨中过量的蓄积将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损害。研究表明:人体中铍的蓄积愈高,患骨癌的可能性就愈大;镉大量在骨中沉积可产生骨痛病,大量的镉在骨中蓄积还容易导致骨癌。这些元素在骨中的量占人体总量的百分数分别为:Si为99%;F为98.9%;Pb为97.6%;Ba为91%;Be为75%;Mg为70%;U为65.5%;Mn为43.4%。

牙齿多由Ca、P、F、Si、V等元素组成。而Si、Ni、As、Zn、F、Fe、Ti较多地集中在毛发中。Zn、Cu、Ca、Mg、V、Se、Br等元素易蓄积于肌肉中,它们在肌肉中的量占人体总量的百分数为:Zn为65.2%;Br为60%;Se为38.3%,Cu为34.7%。当肌肉缺镁、钾时,可导致肌肉无力、肌麻痹、肌萎缩等症状。

V、Hg、Cr、Nb、Sn等元素易积蓄于脂肪中,其中V、Cr对脂肪代谢和降低胆固醇有重要作用;Hg,尤其是甲基汞易在脂肪和大脑中蓄积,不易排出体外,容易引起汞中毒。钒、汞、铬、铌、锡在脂肪中的蓄积量分别可达总量的90%、69.2%、37%、26%和25%。Fe、Co、Mo、Cu、V等元素是血液中的主要微量元素,铁在血液中的含量可占人体总铁的70%。这些元素与血液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以认为它们是造血元素。

维持大脑功能的主要元素有P、V,然而Li、Rb、Hg、Pb、Al、Cd、F、Br、Cu、Si等元素也易在脑中积蓄,但它们是有害的。汞还可以穿过大脑屏障使细胞产生永久损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铝在大脑中富集,铝主要集中于神经元细胞内,可导致神经微纤维缠结性病变。过量的铅可使大脑痴呆,脑中的铅过多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疼痛、急性脑炎等。过量的氟、溴等对脑神经有麻痹作用。

在甲状腺中蓄集了大量的碘;在性腺中含有较大量的锌、锰和少量的砷;在动脉壁上沉积了较多的硅。适量的SiO2对于保持动脉血管的通透性和弹性是必要的,但是过量的SiO2可导致高血压。

Sb、Sn、Se、Cr、Al、Si、Fe易聚集于肺中,这很可能是通过粉尘而吸收的。肺癌的产生与上述元素过量地被吸入有关。

Cd、Hg、Zn、Bi、Pb、Se、As、Si较易蓄积于肾中,当其含量过高时,肾组织就会受到损伤。

Se、Cu、Zn、Fe、As、C、Mo、V、I等元素易在肝中贮积,适量的硒、铜、锌、铁等元素对维持肝组织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研究表明:适量的硒、钼、镁、钙、钾、铜、铁、铬等元素有益于心肌代谢,而镉、铅、铬等元素在心肌中过量聚集会影响心肌代谢,甚至导致心肌坏死。

在淋巴系统中易富集Si、U、Te、Sr、Mn、Pb、li等元素。

人体中元素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肺、肾、肝中钙、铜、铁、锰、锌、钼、镍、钛等元素富集,在骨骼中锶、氟、硅明显增加,钙反而减少,在动脉壁和淋巴系统中SiO2积累,在大脑中铝明显积累而铷却减少,在性腺体中Zn也明显减少。人体中元素的这些变化是衰老的象征。就人类的衰老过程而言,表现为Al、As、Ba、Be、Cd、Cr,Au、Ni、Pb、Se、Si、AS、Sr、Sn、V等元素的积累,Ca、Zn、Rb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