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3546500000002

第2章 文化印象搜略(1)

(第一节)文化现象和概念的解构

从前,有个偏僻小城的男孩儿,孩儿他爸为了奖励他中考的不稳定超常发挥,决定带他远赴上海,誓言要痛痛快快地把世博看尽。为此,男孩儿生是激动得一周没睡好觉,满脑子都是与家乡呈剧烈反差状的神圣和伟大。当然,这种预期是合乎情理的,刚进上海地界他便已经感觉置身摩登天空了,相比北京在他小时候留下的严肃印象,临近春光烂漫年纪的他预感世博之行错不了。

上海的物欲横流是满大街昭然可见的,不过孩儿他爸选择了从地下直奔主题,深入园子腹地。适逢梅雨晚季,免不了还是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来一阵,幸好男孩儿心态好,把心思都用在了躲人家的雨伞和绕迷宫上。约莫半柱香的功夫,两父子终于能直挺挺地站在一处开阔地了,然后满眼除了散碎的雨星,就是星罗棋布的庞大建筑和行行色色的各种排队。此时,男孩儿眼眶里充满了圣洁的想象,仿佛世界的美好都已经近在咫尺。要说起来,这得归功于孩儿他爸是给孩子提前做足了功课的:钱花了,就要认真看;人来了,就要耐心等。不禁要叹,中国老百姓的心境真的是拿得出手的,朴实并虔诚,而且这是普遍现象,非个案。

持久战是要打响的,可是朝哪里开第一枪着实也是个问题,是擒贼先擒王还是从小喽啰干起?说时迟那时快,他们已经被后浪潮涌般拍打进了万人坑里,于是开始狠命地挣扎并不失时机地观望,这是他们所能做的一切了。XX馆?不现实。XXX馆?去死吧。XXXX馆?你妈妈还在家等着咱们呢。待气喘匀实一点了,他们发现一个不大起眼的XXXXX馆门侧的龙只画了并不算长的两拐,交换了一下眼神,腾身便朝队尾蠕去,却谁知他们的动作还是引发了人流的共振,呼的一瞬间龙扭成五节了,但是他们所幸是成了龙身的一部分,想退出都难了。

一刻钟后,他们离梦想又进了一步,因为刚开完馆日的XXXXX馆正式向他们张开了双臂,而他们也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它短小精悍的怀里,只是他们为了把伞整个塞进塑料套里耽误了半数开眼界的时间,略有伤感。不得不承认,无论谁,第一个进去的馆将决定其世博一行的主色调,而XXXXX馆刚好里面不像某些馆那么暗无天日,也不像某些馆亮如白昼,灰蒙蒙空荡荡中是塑料板拼接成的小径,上面印着像素不超过三位数的风景地图,顶棚上是几架看上去有点突兀的投影仪,当然亮点是有的,用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的小玻璃橱,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东西的真假,但这并不妨碍爷俩的相机一通忙活。再一转身,就到了XXXXX馆的后庭,是眉头深锁的老外在鸡畚碎米一样地盖戳,爷俩如梦方醒,发觉他们的手里是没有护照的。

在顶着又一盆雨蠕向纪念品店的喧嚣声中,爷俩耳语间得出了两个结论:一,理论上,后门是可出且可入的;二,实践上,一分钟一分货。他们能挤进纪念品店着实费了些力,而里面的空间又不容得你肆意地转圈圈,这叫人高马大的男孩儿有点不自在,不过看了那些价格要比入园路上牵着娃的大姐手里拎着的海宝贵很多而质量却无从作别的玩意儿,他顿时意识到自己还可以更不自在,不过孩儿他爸及时地把一本护照摁在了他手上,才让他心瑞安详了些微。

虽说人海滔滔,但三三两两的小白菜(对世博志愿者的昵称)还是依稀可辨的,于是爷俩努力地凑了过去,在一张湿漉漉的导览图上拧了一把,然后连比划带挤眉弄眼地接连问起了“哪个馆人少些”、“哪个馆值得先去”云云,不等说完,小白菜满脸堆笑,然后极尽热情地努了努嘴,向爷俩抛了个眼神,接着目送两父子乘风归去。

两步分成三步地挪进偌大屋檐下的男孩儿庆幸得不得了,因为老早就耳闻这个XX联合馆是怎样的神秘,怎样的壮丽,谁能想到这么容易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去避雨了,更想不到的是骤然间可以让护照上多出数十个戳。于是,他开始专注于找台子盖戳的冒险旅程,完全忽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的存在,好在孩儿他爸为他在一旁弥补了旅行的意义,讨价还价。

说起来爷俩干的事都属于能够有效充实时间的事,所以外人无权评价他们的兴趣点,即使很多人都清楚盖满戳的护照可以买现成的,而集市里各式各样的XX特产也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豫园批发。简短截说,爷俩在馆里的照相背景墙边邂逅了,交换了一下意见,二人决定再一同科普一圈。不细看不知道,世界莫名其妙。远看一头巨大的炫丽的鸟类图像,走近注释,上写:枝头小鸟,二人惊愕。索性,不是每面墙都是这种小资风格,男孩儿在辗转间还是发挥想象力记住了十几个国家名的,当然还有伟大祖国资助给他们的各种食粮。

踏出XX联合馆大门的时候,爷俩发觉有点累了,不过溢满心头的依旧是收获的满足感,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就如同纵越大洋征服了整个南极洲,而且把最大的一只企鹅牵回了家。为了趁热打铁,孩儿他爸把目光又一次锁定在了先前的小白菜身上,企图再请她仙人指个路,于是拉了儿子忘了撑伞就杀将了过去,等他话音刚起,竟然有人比他先开口了:“尊敬的各位游客,截至XX日上午XX点XX分,入园总人次达到41万……您所在的X片区XXX馆和XX馆排队时间均已超过四小时,请您提前做好适当的参观选择,谢谢。”声音是那么淡定,而男孩儿的斗志又是那么坚定,所以孩儿他爸决定郑重地向小白菜告别,无畏向前。

从马路的这端,到了马路的那端,然后爷俩被原始的冲动拖进了XX主题餐厅,招牌菜赫然在立:XX肉汉堡和XX肉卷。为了让儿子实现平生第一次吃XX肉的愿望,孩儿他爸决定豁出去了,这关乎钱,当然也不仅仅关乎钱。从挤过去到挤进去,再到排队点餐,再到交钱等餐,再到挤出去,再到找座用餐,再到把肚子里的东西消化掉,孩儿他爸整理了一下在餐厅里的不堪记忆,发现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是阶梯递减的,于是他开始祈祷方才吃下去的XX肉一定要是真的,否则会给孩子留下阴影的。

雨有渐大的趋势,大通道下面聚集的人也有渐多的趋势,可是,每个馆前排队的人完全不见少,相反随着密密麻麻的花伞张开,显得更没有下脚之处了。男孩儿一阵茫然不知所措,左瞧瞧,右望望,虽然前后左右都是外观很唬人的大家伙,可是,哪个能容得下自己的尺寸之躯呢?隐隐约约耳边又浮起了那个淡定的声音,“……45万人次……”,孩儿他爸有点按捺不住了,一咬牙,决定开始排队,晚排不如早排!早排不如不排?

当爷俩也随着人流给XXX馆续长龙的时候,两个人的状态渐入佳境,而且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恐怕这些秘密将会成为当日晚上爷俩回宾馆补作业的重要依据:原本到门口不超过十米的路需要走一公里半;排着的人基本都是不敢多喝水的;试图加塞儿的人会被群起而攻之;多看一同排队的外国人是可以给自己调节情绪的;外国佬数钱的神情非常邪恶;印章是挂了长长的锁链的;轮椅上的人是可以活蹦乱跳的,婴儿车里的人是可以会算奥数的;花塑料板凳是可以坐碎的,铁马扎是可以完全撑不开的;排队盖戳的人有些行色很古怪,不过有些穿梭在人群里低着头走路的更古怪。

实打实的一个小时,跟人家XX馆的七个小时固然不能比,但是这份执着换来的东西一定可以与一小时的时间对等且难以估价,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慰罢了。东西应当是好东西,保险也应该上了不少,男孩儿正看得出神,但由于里面太黑,互相踩碰实在难免,于是悲剧发生了,偌大的房子中一个婴儿的嚎啕声骤然间余音绕梁,振聋发聩。在寂静了片刻后,刚进来的游客开始批量向出口摸去,爷俩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和正襟危坐的乳神像来个合影,就被众人摸到了另一个回音更大的厅里。

男孩儿对着天花板上的影像若有所思:老爸毫不犹豫地陪我来世博,我要好好珍惜这趟旅行;回去之后朋友们会羡慕地问我关于世博的这个那个,我要好好珍惜这趟旅行;为了将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国家建设人才,我要好好珍惜这趟旅行……孩儿他爸欣慰地看着儿子迷离的眼神,笑在嘴上,心里则盘算着究竟要花多少时间就可以把房子里所有的玻璃全都摸上一遍,初步估算大概二十分钟可以摸到街对面了。

又是一个转身的功夫,爷俩意识到出不去了,因为馆的后庭被25块钱一个的冰激淋队伍堵了个水泄不通。排队买?太贵。不排队挤出去?不靠谱。众目睽睽之下,男孩儿得偿所愿了,只不过他很奇怪,为什么身边排队的女孩子们都会被抡着大勺的大叔挨个调戏一番,而且各个都乐在其中;此外,为什么收款机前那个满脸麻子的二叔收钱收得嘴里一直骂骂咧咧的,而源源不绝往他手里塞钱的人都是毕恭毕敬的,就跟上辈子上上辈子欠他的债始终没还上似的。

以挤掉了圆筒托儿为代价终于出了XX馆,孩儿他爸心里好一阵嘀咕,在便房里屏息凝神了半晌,决定带着儿子继续去找联合馆,随便什么联合都行。谁料到刚出便房风雨又至,一股阴风把伞吹散架了,两个人只好踉踉跄跄地挤在一起往某个方向蹭去。最终,伟岸的XXX联合馆收容了饥寒交迫的两父子,里面没有风,没有雨,却也没了叫卖声,这让当爹的顿时有点泄气。与此同时,男孩儿注意到相比XX联合里的塑料板,这里的东西看上去根本就是纸板搭的,简直就是用来匹配游客的行为艺术的。幸好,男孩儿积累作文素材的价值观够虔诚,所以在他眼里只要是第一次见到的,他都会当作跟看到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似的,陌生而不失亲切,好奇又不忘礼数。不禁又要叹,这年头如果不给这种孩子多一些见真世面的机会简直枉为人类。

显然这不是故事的全部,甚至连局部都谈不上,因为看到这里你根本想不到男孩儿在之后的四天里居然进了大红斗、兔子灯、紫蚕蛹,还看了3D电影、骑了自行车、上了模拟飞行器,统统加起来爷俩行迹遍及60余个场馆,170多个国家和企业。对于那些把自己身价估得太高的普通游客来说,父子两人的行为简直惊为天人,叹为观止,然而,数据显示,中国并不缺这种心灵单纯美好、革命意志坚定的人儿。

其实,无论是悻悻而归还是庆幸而归的,对于七千三百万分之一的你来说,如果你是冲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去的,那么在园子里发生的种种都是绝对具有城市乃至社会文化反思价值的,不单指数目庞大的老百姓,亦有不知就里的外国佬,当然还有那些执着可爱的的世博组织和宣传者,总之,你没有白去;如果你是冲着某些异域文化及其相关知识和技术去的,那么在园子里所能经受和体验的一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能够感知到真实的文化的存在,以及你是否能够接收到中国乃至世界传递过来的竭力融合却又冲突不断的文化信号,总之,你还是没有白去。所以,文化告诉我们,只要你去了,就不是白去,这个你可以懂的。

可是,文化算个什么东西呢?它有什么资格告诉我们,而不是我们告诉它呢?很简单,但凡是要正经谈文化的,就需要从人类伊始说起,从人类及其相关的方方面面说起,这远不是被生得稀里糊涂、活着的时候总在溜号、百年之后又不得不将得瑟权转手的我们力所能及。幸好,我们所在的时空是个罩得住的家长,它深知做儿女的不易,所以它殷切地嘱咐我们:“遇到过分正经且力所不及的任务,不妨交给我;你们力所能及的任务,要尽可能留给自己。”于是,经过我们对时空精神的深入领会与婉转翻译,文化被定义成了“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产物,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决定因素”,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类选择过的结果,同时又是待选择的条件,而所谓的选择就是人类认为自己能做的和做不来的。如此看来,只要人类没有全面消亡,人类的选择就不会停止,人类社会就会持续发展,而文化也将贯穿存在,并且可以始终被我们视为进行时态。

尽管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人克罗伯(Alfred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算是给了文化一个勉强上得了台面的名分,这要归因于他们认识到了文化之于人类的一个时空属性,那就是过程,但是,他们忽略了另一个时空属性的存在,关系。还好,国内学界有个晚生后辈叫陈华文,他在其《文化学概论》中给文化做了个相对完整的释义,“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是否文化的定义就此完璧归赵了?是否此后文化可以被放进保险柜里封存了?显然不是。

人类的一举一动时刻需要文化提供的能量,而文化的概念是为了让人认识用的,文化的现象则是可以让人感知用的。有认识有感知,才可能有能量的传递,这就是我们寻迹文化现象的动因,也是我们追究文化概念的根由。

一切都是为了随文化而动。

在田子坊里闪展腾挪是一种文化体验,在恒隆广场里轩然阔步又是一种文化体验;在外滩吹吹江风是一种文化体验,在城隍庙里打打喷嚏又是一种文化体验;在世博园呢,则是一团更混沌的文化体验,太多错综的关系,太多纠结的过程。然而,进去过的比没进去过的人,注定会对中国之于世界的社会文化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与感知,而这些认识与感知将决定这些人乃至这些人所处时空在未来的太多选择。

毋庸置疑,男孩儿见到的都是真世面,他的所感所想也都是真文化。虽然他尚未意识到文化本是完整的,但是他已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继续的体验去求证一条线,一条能够把一个个转瞬即逝的镜头穿到一起的线,也许是关于自己和老爸,也许是关于自己和家乡,也许是关于上海和祖国,也许是关于国人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