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领袖教练
3546400000022

第22章 八点领导力秘诀(3)

后来,其他几只猴子也试着爬上去,但全被浇了冷水。同时,没有取香蕉的猴子也遭到了牵连。经过几次尝试失败后,这群猴子不得不放弃吃香蕉的念头。

然后,有一只猴子被换走。新来的一只猴子不知情,每次当它往杆子上爬去摘香蕉时,其他3只猴子就伸手把它拖下来,并警告它不要爬那根杆子。几次尝试都遭到阻止后,新来的猴子虽然未被浇冷水,但也不想再摘香蕉吃了。

随后,原来的4只猴子一一被换过,每只新来的都学到别往上爬的教训,可是它们全都未曾爬到杆顶,甚至没有一个被水淋到。谁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不能爬上去,却都对前者立下的惯例奉行不渝。即使水喷头移走之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有所造次。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对于常说笑话的人,我们可能认为他乐观豁达;对于不修边幅的人,我们可能觉得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在管理的许多决策模式中,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也常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

注重“整体性”系统看待问题

三个瞎子遇到一只大象,每一个人都大声惊叫。第一个人抓住大象的一只耳朵说:“它是一个大而粗糙的东西,又宽又阔,像一片地毯。”第二个人握着大象的鼻子说:“我摸到的才是事实的真相,它是一个直而中空的管子。”第三个瞎子握着一条大象的前腿说:“它强有力而坚实,像一根柱子。”

这三个瞎子与许多公司制造、行销、研究的主管有雷同之处。每一位主管都清楚地看到公司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人看见自己部门的政策如何与其他部门的政策互动。按照这些人思考的方式,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一只大象的全貌。有些问题只能靠研究主要机能怎样互动,才能够被察觉得到,像是制造、行销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但是有些问题的关键系统力量,是来自某个特别的机能领域;还有些问题,必须考量整个产业中的互动力量。

时常检视昨日的经验

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他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一条生气的蛇溜了出去为止。

我们常常不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何;事实上,此时你只需审视自己以往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便可略窥一、二,因为今日的问题经常来自昨日的解决方案。

改变世界从修正自己的行为入手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人,他极想改善现状,却不断逃避分内工作,他以薪水太少而偷懒不做为借口,结果他不但不能摆脱贫穷的困扰,反而身陷贫穷的泥沼无法脱身。

一位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病痛缠身的有钱人,他愿意掏出大笔金钱医治病痛,却不愿放弃暴饮暴食的毛病,这样即使他花光了金钱,也仍然买不回健康。

人们对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比较积极,却不曾想过要着手改变自己,于是他们仍然为环境所苦。要知道,很多时候,自己才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

警惕头脑中的“记号”

这是一则古老故事的现代版。过路人遇到一位醉汉在路灯下,跪在地上用手摸索。他发现醉汉正在找自己房屋的钥匙,便想帮助他,问道:“你在什么地方丢掉的呢?”醉汉回答是在他房子的大门前掉的。过路人问:“那你为什么在路灯下找?”醉汉说:“因为我家门前没有灯。”

喜欢用简单、容易、习惯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是不少的。因为人们在有意无意中刻在自己头脑里的某些“记号”是不易被发觉的。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而人们刻在头脑里的各式各样的“记号”——比如某些迷信、成见、公式和经验之类,往往束缚着人的思想,使主观想法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对不起头来。这就是“非系统思考”的结果。

(第七节)面对事实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面对这个事实?”

人们不敢面对事实,一是因为缺乏勇气去承担责任,二是因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当事实摆在眼前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

曾经有位职员写信给杰克·韦尔奇,问道:“我所在的那家小公司最近被一家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给收购了。我看不惯他们的做法。为了把我们完全改造成像他们一样的人,公司的新老板首先就要破坏我们值得他们收购的价值。我喜欢我们原来的公司,我打算离开这里。我该走还是该留?”

这个小职员想要离开公司,是因为他不想去面对被收购的事实:过去的一切工作关系突然不复存在,曾经拥有的一切荣誉也将被人遗忘,或许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去争取新老板的信赖和机会……这一切使他直觉地想逃避。

杰克·韦尔奇回答他:“你必须面对现实。”在杰克·韦尔奇看来,变革是痛苦的,但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你最好和美好的回忆说再见,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想办法让自己欣赏你的新上司,认同新公司的价值标准和工作惯例,伸出双臂,热情地拥抱你的未来——不管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

没错,当此事已成事实,你应该庆幸的是,它已经是过去式了。这个事实带来的一些新的结果、新的影响,你只能伸出双臂去迎接它,或许它将为你带来一个新的开始。

很多真实发生过的事都说明,逃避事实,会给你带来比面对事实更坏的结果。2003年春,当一场前所未有的“非典”疫情袭击中国时,个别地方机构的领导为了逃避责任追究,隐瞒疫情,错失应对救援良机,使小道消息在不了解疫情的人们之间疯传。疫情得到控制后,这些领导都得到了应有的处罚。当矿难发生时,地方领导和肇事煤矿企业不敢面对事实,试图隐瞒矿难引起的原因及造成的伤亡后果,这些领导后来也受到了惩罚。

很多人难以面对事实,是因为不敢接受失败。实际上,失败并不完全是坏事。失败使你看清自己的弱点,你如果无法正视它,你才是彻底地失败了。“失败”是我们心态轻浮时耳边的警钟,时刻警示着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并根据现实来调整自己的想象。

面对事实后,你必须及时根据事实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用新的思维,去开创新的未来。

比起面对事实,人们更擅长于找各种借口来淡化事实。在开业绩总结会议的时候,会发现不少员工只用一两句话陈述他的业绩,而用不下十分钟,找尽各种理由借口来解释为什么他的业绩不理想。直接去面对!没有任何借口!

(第八节)自律坚持

总结那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非常有自制力的人。他们总能够抵挡各种享受的诱惑,每天坚持把工作做完;他们总有一些好的习惯,可以让他们把工作做到最好;即使陷入困境,他们也总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冷静沉着地处理好问题。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律坚持。

在美国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恪守的“十七项成功法则”里,就有强化自律这一项。他所说的强化自律,包括控制食欲;调节心态;控制时间;控制目标;从自尊心、情绪、理性、想象力、良知、记忆六个方面去自律;不要以自律的方式去限制你的意念、潜意识、心灵感应、以及你的各种感官等等。

拿破仑·希尔谈到,一个人达到自律要求后,在其他原则方面必然也会有所进步。自律要求自我认识以及对自己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同样的,如果缺乏自律,其他原理也无法真正付诸行动。自律可以说是一条管道,而你为了达到成功目标,表现出来的所有个人力量,都会流经这个管道。

在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都是先行动再思考行动的后果,但自律则要求相反的程序,你将学习“谋定而后动”。学习这种程序的主要方法,就是控制你的情绪。隐藏在人的情绪中的是具有爆炸威力的力量。如果你能适当地控制这股力量,它就可以使你获得成就,但如果你任由它自行奔放,它就可能把你扔到失败的深渊之中,使你头破血流。

自律要求以你的理性来平衡你的情绪,也就是说在你做决定之前,你应学习兼顾你的感情和理性。有的时候应该排除所有情绪,而只接受理性的一面,而有时候你必须接受较多的情绪面,并用理性来做一些修饰。

你必须控制并导引你的情绪而非摧毁它,况且摧毁情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情绪就像河流一样,你可以筑一道堤防把它挡起来,并在控制和导引之下,但却不能永远抑制它,否则那道堤防迟早会崩溃,并造成大灾难。你的消极心态同样也被控制和导引。积极心态和自律可去除其中有害的部分,而使这些消极心态能为目标贡献力量,有的时候恐惧和生气会激发出更大的行动,但是在你释放消极情绪之前务必要让你的理性为它们做一翻检验,缺乏理性的情绪必然是一位可怕的敌人。

自律坚持,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坚持早起也是一件有助于你成功的壮举。对大多数人而言,每一天的早晨大多是浪费过去的,但是大部分杰出人物,他们的起床时间都非常早。彼得大帝总是天一亮就起床。他说“我要使自己的生命尽可能地延长,所以就尽可能地缩短睡觉的时间。”阿尔弗烈德大帝在拂晓前起床,哥伦布在清晨的几小时计划寻找新大陆的航线,拿破仑在清晨考虑他最重要的战略部署。哥白尼习惯早起,古代和现代的许多着名大文学家都习惯早起。诗人布赖恩特5点钟起床,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天亮起床。我们所熟知的很多重要作家都起得很早。另外,华盛顿、杰弗逊、韦伯斯特、克莱和卡尔霍恩等政界要人也都习惯早起。丹尼尔·韦伯斯特经常在早餐前写20到30封回信。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将使你的精神振奋,事半功倍。

坚持原则是做事的根本。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坚守原则的人都保持他的冷静作风、毫不屈服、泰然自若。在考验来临之际,他必须在个人的安逸享乐和真理间进行选择,放弃自己的逸乐并坚持真理,即使未来必须面对残忍的死亡也无法阻挡他。自私的人认为财富与逸乐的损失,或丧失性命会是自己最悲惨的遭遇有原则的人则认为这些事件无关紧要,无法和丧失人格或真理相提并论。对他而言,放弃真理才是惟一能称之为悲惨的事件。

记住,在遇到挫折时,再前进一步,如果没有用,就再向前一步。事实上,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不太难。而最终,你会发现,你就这样坚持着走到了终点,实现了目标。

国际性营销和个人成长培训公司“网络21”的创办人和总裁吉米·道南说,坚持不懈不仅是过程,也是结果。他认为,缺乏毅力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从数千人的经验中证实,缺乏毅力也是大部分人共通的弱点。然而这个弱点是可以克服的。能否克服缺乏毅力的缺点,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欲望强度。微弱的欲望带来微弱的结果,就如小火只能带来微温一般。如果发现自己缺乏毅力,那么,燃起熊熊的欲望火炬,可能便是解决之道了。

吉米·道南教授了四个简单的步骤以助培养毅力。这些步骤不需要你绝顶聪明,不需高深学问,只要一点时间或努力就够了。这些必要的步骤为:

(1)由炽烈欲望所支撑,立志要达成的明确目标;

(2)不断以行动去实行的明确计划;

(3)心灵绝对不受消极和沮丧的意见所影响,包括亲人,朋友和熟人所提的消极建议;

(4)结交一或多个能激励你贯彻执行计划与目标的朋友,组成智囊团。

小故事:熟练的技巧来自每天的坚持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康肃公陈尧咨,射术高明,人们都称赞他,他本人也自命不凡。

有一次,他在自家花园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人正好路过。老人放下油担子在一旁斜着眼睛看,很久也不离去,老头发现陈尧咨十发九中,并不喝彩,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陈尧咨很恼火,大声斥责说:“你怎可小看我的射术!”

老头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通过打油来认识射术的。”

说着老人拿着一只葫芦放在地上,然后,又把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用勺慢慢往葫芦中倒油,只见油一条细线似的从钱眼中注入葫芦,钱眼确一点也没有沾油。老头笑了笑,说:“我这也没有什么,只是我天天做这件事,手熟罢了!”

(第九节)资源整合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巴顿将军视察阵地的时候,注意到每门大炮旁边都笔直地站立着一名士兵。这些士兵也不清楚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长久以来延续的军令就是如此要求。调查后巴顿发现:最初野战炮投入战场时是由马和骡子牵引的,为了防止它们被炮声吓跑,每门大炮边都安排一名士兵负责牵好马或骡子。世易时移,野战炮全部改由机械动力牵引了,骡子和马早就退出了历史的战场,但负责牵引的士兵一直保留下来了,并成为信息的孤岛。

你的企业有没有大炮下的兵?

这里我们谈的实际是指企业内部资源梳理的问题。我们走得太快,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梳理和整合资源。资源整合并非大公司的专利,它包括“扬长避短”的对内资源梳理,“合纵连横”的对外联盟推广。拥有资源很重要,整合资源的意识和思路更重要。扬弃和纵横,你也能做到。

随着竞争的发展,企业运营的环境和内外部条件都变化了,那些大炮下的兵——曾经发挥效用的资源却沉积下来,变得效用很低甚至效用为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梳理。蓝海战略的四步动作框架“剔出”、“减少”、“增加”和“创造”,从某个角度上看也是研究如何扬长避短整合资源的问题。关于内部资源整理,我们还可以用“长板原理”来说明。“短板原理”是大家熟知的了。但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首先关注企业的短板?“短板原理”关注的是均衡发展,“长板原理”则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关注非均衡发展——拉长你的长板,然后倾斜你的木桶,让它满盛更多清冽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