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皇帝老爸
3540700000048

第48章 第八皇帝老爸 吴大帝——孙权(3)

周瑜领兵出击,在赤壁和曹操的军队遭遇,周瑜采纳了大将程普的计策,用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说要投降曹操。然后用十艘战船装满柴草、油脂,用火攻烧掉了曹操大营。曹操败走华容道,狼狈北撤,损兵折将,死伤过半。赤壁一战,曹操大伤元气,三国鼎立局面基本上形成。

这一年,孙权仅仅27岁。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作用有些夸大,对周瑜的描写也比较多,但忽视了孙权的作用,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毕竟是有些出入的。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周瑜逐步取得了江陵地区。孙权又任命步骘为交州(现在的广州一带)刺史,步骘领兵南下,将东吴的势力扩展到了交州一带。

后来曹操又南下和孙权在长江两岸激战,地点就在现在南京附近,当时的南京叫建业,是江东的都城。原来的都城在京口,即现在江苏省的镇江,后来孙权迁到了建业,并修筑了“石头城”。

到后来,孙权为了集中精力和刘备争夺荆州,便和曹操讲和了。曹操见无法取胜,也顺水推舟表示同意。荆州原是为了联合刘备抗曹暂时借给刘备的,后来孙权想和刘备联合夺取巴蜀即现在四川一带,但刘备想以后自己独占,拦截孙权的军队不让通过。刘备后来真的得到了益州,孙权气愤不已。

孙权屡次索要荆州,刘备都借口不还,使双方的矛盾激化。最后因为曹操进军关中,威胁了刘备后方,刘备提出讲和,孙权也因为兵力不足,结果双方商议将荆州地区分割,南郡、武陵和零陵由刘备管辖,而长沙、江夏和桂阳划归江东。其实孙权并不满足于此,他想以后借机再夺取整个荆州。

鲁肃也常劝说孙权要和荆州的守将关羽和好,以便共同抗曹。孙权于是提出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但关羽却将求亲的孙权使者大骂一顿,说自己的女儿绝不会嫁给孙权那窝囊废一样的儿子。这使孙权非常生气,于是下决心夺回全部荆州。

起初孙权怕自己的军队无法打败关羽的守军,一时没有什么良策。这时大将吕蒙献出一计:“现在关羽正在围攻襄樊,但他却在荆州也保留了重兵把守,没将军队全部调往襄樊,主要是为了防备我们偷袭。现在我先假装有病请假回都城休养,关羽对此不会有怀疑的,因为他知道我平时就有病,回来时我再带走一部分军队迷惑他。这样,关羽必然会放松荆州的警惕性,然后肯定会将大部分军队调往襄樊去的。那我们便可以在夜间偷偷进军,偷袭荆州必然成功,到那时荆州就会落入我们手中,关羽也能斩杀。”

吕蒙和孙权依照计策行事,等吕蒙回来后,孙权便派了一个无名的儒将陆逊去接替吕蒙的职位。这个陆逊也并非等闲之辈,以后就是他火烧了替关羽报仇、发兵来攻的刘备八百里连营,最后使刘备连病带气死在了白帝城。陆逊到任之后,马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极力地吹捧关羽,说他神勇无敌,自己仰慕已久,请以后有机会多多指教。关羽见信后便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就像吕蒙他们预料的那样,将荆州的兵力大部分都调到襄樊助攻去了。

孙权得到信息之后马上发兵,他让吕蒙为先锋沿江前进,趁黑夜俘虏了江边的守军,然后向荆州其他地区进军,到了南郡时守城的糜芳很吃惊,没想到江东的军队会来。因为原来就和骄横的关羽有矛盾,加上兵力无法守城,糜芳便开城门投降了。吕蒙对关羽部下很照顾,没有妄加杀戮。

关羽知道南郡失守后,连忙撤兵南下,然后派使者到南郡探听消息。吕蒙热情迎接,盛情款待使者,还让他和关羽将领的家属们见面。吕蒙这一手软的措施非常奏效:使者回去后,将领们听说自己的家属照顾得比原来还好,便没有了收复南郡的士气了。关羽见将士们毫无斗志,只好到麦城(即现在湖北当阳东南)固守,孙权派人去劝降,关羽假装投降,将旗帜和假人树立在城墙上,自己趁夜突围。将士们都各自逃命去了,跟随他仅有十几个亲信。

孙权最后还是将关羽父子抓获,开始不想杀关羽,但众人一致劝说,最后将关羽父子斩首,荆州到此全部夺回。而关羽给后人流下了不仅是个“义”字,还有两个成语:后来人们便用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某个人的能力和成就,而用关羽的“败走麦城”来形容一个人的失败和挫折。

在孙权收回荆州的第二年曹操病死,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孙权为了防备刘备报仇夺取荆州,便和魏国讲和,还派使者代表他前去称臣祝贺。曹丕也很高兴,封孙权为吴王。这都是当时的互相利用的一种方式,等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又会变成仇敌。

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的消息传到江东后,众人议论纷纷,孙权很大度,说汉高祖刘邦就曾经接受了项羽的汉王封号,后来却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现在我接受曹丕的封号也不过是暂时的。后来曹丕借故又向孙权索取象牙、翡翠等珍宝,孙权也认为很划算,说这可以换来江东的平安。孙权的谦卑麻痹了曹丕,使他能够集中力量来防备刘备。

后来,曹丕为了增强对江东的遥控,要求孙权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魏国都城做人质。孙权始终不肯,总是找借口推辞,最后曹丕以此为借口,说孙权心不诚,于是发兵攻打江东。孙权为了对抗曹丕,又派人向刘备请求和好,刘备此时也无法收回荆州,为了集中力量治理好后方,也同意了。

江东和魏国断交,和刘备重新修好,这使曹丕很是恼火,亲自率领军队讨伐东吴。孙权采纳了徐盛的计策,一夜之间在长江南岸用木桩和芦苇造了无数的假城楼,连绵数百里远。第二天,曹丕一见,以为江东早有防备,只得丧气地退兵而去。

在公元229年,孙权趁魏国小皇帝在位、江东与刘备的蜀国关系较好的时机,称帝建立了吴国,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帝孙权。

五 皇帝老爸孙权 英雄不打折扣

皇帝老爸孙权是使孙吴集团发展壮大并且成为鼎足三分天下的独立国家的建立者。

他的父孙坚,孙吴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哥哥孙策,孙吴集团的奠基者;而孙权他本人,自从接管孙策江东大业后,不但礼贤下士唯才是举,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审时度势,或联刘抗曹或联曹抗刘,善于捕捉机遇并果断出击,所以,使得江东大业存在的时间比蜀魏久。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曹魏集团存在了46年,曹操享年66岁;蜀汉集团存在了42年,刘备享年63岁;而孙吴集团存在的时间最长,51年,孙权享年71岁。

孙权继位的时候,年幼(当时孙权刚刚年满18岁),势孤,内困,外忧。为什么孙权可以处于劣势而使江东基业发展继而三分天下的呢?

皇帝老爸孙权善于用人,以情感人。他纳鲁肃于凡品,拔陆逊于行阵,获于禁而不害,取荆州而兵不血刃。对周泰,他泣不成声地说:“共荣辱,同休戚。”对诸葛瑾,他声泪俱下地说:“恩如骨肉。”中大夫赵咨就曾经在曹丕面前盛赞孙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皇帝老爸孙权英武决断,唯利是举。以赤壁之战为例,赤壁之战在当时是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并且扩张势力为鼎立天下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曹操与孙权是姻亲,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权的弟弟孙匡,孙权的侄女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璋,但是孙权在鲁肃给他权衡利弊之后,毅然决然地与刘备联手抗曹,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巩固了江东基业。

皇帝老爸孙权胆略过人,能屈能伸。陈寿有句话说得好,说孙权“有勾践之奇”。孙权在前期创业时,似勾践般忍辱负重。不但对曹魏俯首,而且,在刘备面前也十分谦逊。赤壁之战后,为联合刘备,孙权将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这又是孙权安排的政治婚姻,孙权的妹妹不过是这场政治策略的牺牲品。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

后来,孙权看见刘备势力发展过快,又在魏吴大战濡须口后与曹操握手言和,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计取荆州。而后,在公元220年曹丕继位时候,孙权又向曹丕俯首称臣,宣称东吴是魏国的附庸,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

在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看见曹魏势力过大,又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曹丕病逝,孙权在权衡时局后,于公元229年自己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东吴政权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

孙权在前期创业时候,象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乘间伺隙,权衡时局果断出击而使东吴鼎立于天下。但孙权在后期守业时候,也象勾践一样暴戾恣睢,尽杀功臣。《三国志》陈寿说他“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可谓字字见血。

纵观皇帝老爸孙权的一生,除了晚年的多疑猜忌,可是说是一位能屈能伸、英武决断、胆略过人的政治军事领袖,曹操就曾经赞叹孙权的军事政治才能:“生儿当如孙仲谋”;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明智拔擢;在治理国家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外交、促进了当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孙权为什么能被称为英雄?

第一,从年龄上来说,孙权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孙权虽然也是三国的一代雄主,但他的年龄却与曹操、刘备差很多。曹操生于155年,刘备生于161年,而孙权生于182年,看上去倒有点像现代人俗称的“80后”了。孙权比曹操小27岁,比刘备小21岁。但是,孙权却能够与曹操、刘备相抗衡,这当然是有英雄气概的。

第二,从用人上来说,孙权具有英雄的情怀。孙权用人具有许多长处,他的用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有其独具匠心的地方。他用人从来不论资排辈,只能是人才,他就敢于破格重用。例如他破格使用年轻的陆逊为帅,从而一举击败了强大的刘备的进攻。

同时,孙权用人还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有人告诸葛瑾的状,但孙权仍然非常信任诸葛瑾。孙权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敢于在关键时刻起用人才,并委以重任,从而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他在赤壁之战中重用周瑜就是明证。

第三、从个人素质来说,孙权具有英雄之气。孙权非常勇猛,他经常带领部队冲杀在前,撤离在后,每战必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们的信赖。但是,这样做也经常给孙权带来危险,例如他在带兵进攻合肥的时候,下令撤军以后他仍然留在前线殿后,因而给了张辽以可趁之机,险些丢失了性命。但是,孙权在以后的战争中仍然一如既往,所以他们经常能够打胜仗。

第四、从当时人对他的评价说,孙权也有英雄之名。曹操就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像刘景升的儿子,那简直是猪狗不如!”刘备也对孙权心有忌惮,他在京口会见孙权以后,曾心有余悸地对部下说:“孙车骑长上短下,吾不能再见之。”

第五、从处理国家大政方针为说,孙权能屈能伸,具有英雄之节。他在自身实力弱小的时候能够忍辱负重,积蓄力量,以求突破。他曾多次对魏称臣,又曾多次对刘备作出重大让步,表面上看他好象吃亏了,但实际上他的力量就是在这个时候得以不断壮大。他能够正确分析敌我力量的对比,从不与敌人死打硬拼,能胜则胜之,不能胜也不强求,充分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广阔胸襟。

所以,从这些事实看,皇帝老爸孙权在三国时期的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很多人看《三国演义》很会不喜欢孙权,有些恨他,也有些瞧不起他,自己没什么本事,全靠父兄帮他打下的基业,《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的回目说得好:“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这“碧眼儿”说得就是孙权,据说他长得像“外国人”,不过的确是正宗的汉人血统,好像后来水浒中的刘唐也是这种类型。

英雄从来都不是自封的,都是要靠对手来成就的。那么你看看成就孙权是个英雄的两大对手:曹操、刘备。这二位都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大英雄,但是二位都曾败于孙权之手。赤壁一战,曹操率数倍于江东的大军来犯,结果被周瑜“谈笑间强虏灰风烟灭”;刘备率大军来袭,结果彝陵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孙权不是英雄,但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两大英雄都败在他的手下,这样的人,不是英雄,也是英雄了。一般说来,英雄都是要主动出击才是英雄,这一点上孙权是差了一些,但他也不是苟且偷之辈,他也曾出击,一举而胜,而且他的对手是三国时期不是英雄却被人广泛地称为英雄的人物——关羽。那么有名气的一个人物,被“孙权劝学”过的“吴下吕蒙”轻而易举地把所谓固若金汤的防守就给突破了,并进而拿下了荆州。

也许有人会说,提到的周瑜、陆逊、吕蒙倒是都可以称为英雄,而孙权却不应该算吧。那么好,有三大英雄能为孙权所用,孙权可谓是个英雄“头子”了,所以,孙权,绝对是个英雄无疑了。

辛弃疾居然也对人们十分不喜欢的孙权倍加推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渐渐地人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孙权应该是个英雄,而且是个大英雄。

六 孙权英雄一世 没处理好家事

孙权的第一位夫人是谢夫人,她的老爸做过汉朝的尚书郎,算是书香门地出生的,她的天姿国色闻名于江东。当时媒人踏破了门槛,但都被谢家所拒绝。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便将谢氏纳为孙权的妃子。吴国太可能是想让北方读书人家的女子来教化孙家的子弟,就帮儿子孙权“聘为妃”。从“聘为妃”这三个字推断,这桩婚事肯定是孙权继承大位之后进行的。

孙权也很喜欢这位谢夫人,但这桩美满的婚姻很快就被孙权娶第二个老婆的事所打破。因为好景不长,孙权又娶了姑母的孙女徐氏为夫人,徐夫人祖籍吴郡富春人。她的祖父徐真与孙权的父亲孙坚亲近,孙坚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徐真。徐夫人先是嫁给了同郡的陆尚,陆尚去世后被讨虏将军孙权聘以为妃。徐氏比谢氏年轻而且更美丽,谢氏渐渐地失去了孙权的宠幸,不久恚恨抑郁而死。

谢夫人没有儿子,便抚养了孙权妾所生子孙登。谢夫人去世以后,孙权命徐夫人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孙登。孙登得立为太子,群臣请立徐氏为皇后。不料后宫又有步氏、袁氏以及王氏受宠超过了徐夫人。孙登很早就因病去世,后宫又展开了争夺储位的明争暗斗。

本来以孙权的身份地位,娶几房姨太太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谢小姐生在书香门第,三从四德也是应该理解的,可是这次孙权是想让谢小姐屈位于这位新夫人之下,更有意思的是这位新夫人竟然是孙权的表侄女!谢夫人不肯,最后失宠,郁郁寡欢中就死掉去了,《三国志》中说“早卒”,也不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

徐夫人嫁给孙权还是二婚,她第一个老公叫陆尚,后来死了。已经身为讨虏将军的孙权就娶了她,并要她抚养长子孙登。后来这位徐夫人性情太过嫉妒,后被孙权撵到某个地方一个人住了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