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经典的管理智慧(全集)
3533000000007

第7章 识人有术(7)

躲闪对方目光的人,缺乏足够的信心,怀有自卑感,性情软弱。遇到陌生人,不能主动地前去打招呼,即使打招呼也是躲闪着别人的眼睛,这样的人一般比较拘谨,在处理问题时缺乏自信,常有自卑感。当然如果是一对恋人,那么躲闪的目光又是另一回事了,那表示他(她)的紧张或羞涩。

大量的事实证明,目光是女性用来吸引异性的一种主要的方式。目光是传递心灵信息的窗户,因此女人通常用这扇窗户将她们的思想情绪流露出来。如果一个女人喜欢或爱上了某一男子,她可以在不张口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

这时,女方所显示的通常是面带微笑,用眼睛亲切地看着对方的眼和胸之间的部位,并且延长目光接触的时间,伴有放大的瞳孔与其他细微动作,由此引来异性的注意和欣喜。有的女人善于用眼睛来窥视她们所喜欢的男人。窥视时,她们往往侧着身体,趁男人未发现之际,将爱慕的目光投射过去。一旦被男人发觉,她们就会立即转移视线,或低下头来。

说谎时,人的眼睛也会有所显示,揉眼睛就是一种。当然,揉眼睛通常是大脑试图阻止“丑事”进入眼帘而作出的一种无意识的努力,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讨厌的东西时,他就会揉揉眼睛。有时,当一个人撒谎时也会揉眼睛,或许还会低下脑袋,用以避开对方的眼睛。小孩受到父母的训斥时,有时会揉揉眼睛,生气地噘起小嘴巴,并低下脑袋避开父母的目光。对这一动作,父母或许会更加恼火,就声色俱厉地喝道:“你到底干了些什么!”

其实,小孩的动作已经说明他在撒谎或有难言之处,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耐心等待,那么撒谎的孩子或许会对父母说出真情。大人也会有类似的动作,只不过大人在撒谎时,通常揉得较为有力,而且如果是撒大谎,常常会把眼睛看往别处,比如天花板。女人则在眼下方轻轻地揉,一是为了避免粗鲁的动作,二是怕弄坏了妆容,为了怕对方注意,她们也常会眼睛看着天花板。

在此,在生活中,你会遇到各色各样的眼睛,而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芒,也会带着不同的寓意,流入你的眼睛。每一双眼睛都是心灵无言的述说。

最后,我们不妨罗列几条不同视线的不同寓意,供你参考:

初次见面的时候,首先将视线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经占据优势;

有些人一旦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会忽然将视线移开。这些人一般都怀有自卑感;

抬起眼皮仰视对方的人,无疑是怀有尊敬或信赖对方的意思;

将视线落下来看着对方,表示他有意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严;

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视线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者;

视线朝左右活动得厉害,表示他在展开频繁的思考活动;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目光的寓意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在我国,不大熟悉的人之间交谈,目光下垂,或避接触,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而在西方,则恰恰相反,被认为是一种轻视和傲慢的不尊重人的表现。

看脸色识人

人的面部表情最为丰富。据有的研究资料推测,一般人的面部表情达200多种。至于那些电影明星的表情就更多了。

有的书籍上说:“脸部是人体中提供非语言感情传递最多的场所。”尽管有些人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手是传递信息最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有些脸部表情,是手无法传递的。例如我们终日与他人面面相对,在说话之前,看对方脸色,大致就可以了解其心理状态,即是由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有关察言观色的训练。脸部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无需特意推究,就能看出对方心理。“看人脸色”因此而来。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脸部是心灵的直接表示。由于你的脸部表情会不停地改变,使得人们可以随时看出你的心来:

你的脸如果一天到晚板着,人家就会知道你有一副恶劣的脾气。假如你老是皱着眉头,虽然也许是你在凝思什么,但人家一看见就以为你在讨厌他们。脸部表情也能够表达震惊或诧异。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一个人的嘴会张得大大的,由于震惊,下颚的肌肉会放松,并且下颚会下落。当然,有时候嘴巴无意识地张开,并非是由于震惊,这发生在一个人非常专心于一件事时,例如一个人一心一意地在组合精细的机械零件时,眼睛之下的每一条肌肉会完全放松,甚至有时连舌头都会伸出来。

人的脸部比其他一切部位更灵敏,表情不是静止的东西。感情的变动会随时在你的容貌上显示出来,你的喜怒哀乐都能从它上面找到影子,从你的脸部和态度的改变,可以看出你对别人的好恶如何。

在谈判桌上,可以观察到许多面部的表情。例如一个极具有攻击性的谈判者,会把谈判看成是“你死我活”的竞技场。他脸部的典型特征是:睁大眼睛看着你,嘴唇紧闭,眉角下垂,有时甚至嘴唇不太动却含混地从牙缝里挤出话来。

另一种人却摆出纯洁无辜的姿态,半闭或低垂着眼帘,露出淡淡的笑意,有着和平的一道秀眉,前额没有一丝皱纹,然而,他可能是一个很有能力而具竞争性的人,他相信合作是一种强有力的过程。彼此间产生冲突时,会产生与平时大不同的表情,眉毛通常是下垂,眉头皱起,牙齿虽然未露出来,嘴唇却紧紧地绷着,头和下颚挑衅地向前伸出,与对方怒目相视。

如果在一张脸上连一丝笑容都找不到,那么这就是一张严肃的脸孔。换句话说也是无表情之意。这样的脸孔我们称做为“扑克脸”“臭脸”,也就是任何感情都不表现在脸上之意。但是一无表情决不是无感情之意。不但不是无情,这脸孔的后面往往隐藏着比一般脸部表情更丰富、更为激烈的感情。正是由于感情过分丰富,并且有意不让他人了解其感情,所以以严肃的脸孔掩盖其感情的流露。

也有类似情形,有人在本来该表示高兴的场所,却装成不高兴的样子。这种人一般是虚伪的。例如某人很喜欢当官,有一天被提升为科长的时候,本来他盼望以久的东西出现了,应该喜形于色才对,但是他在表情上却一点也不露出来,甚至还会对恭候他的人说:“没意思,提与不提都是一样。”甚至会装出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当然这是在公共场合,一旦他回到家里,就会表现出另一副面孔了。

实际上,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的情感表现,有时不一定始终保持一种坦率的情形。潜藏于内心的种种感情和欲望,由于各个时期的内在、外在条件而复杂曲折地表现出来,从而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在可笑时哭泣,在悲伤时大笑,诸如此类。因此,有必要结合身体的其他语言作出分析。

从手识人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意思是说,一个人是不是行家,有没有本事,看他的手就能知道一个大概了。手的动作最多,由各种动作所“说”出来的人的内在的信息也最多。那么,手能够“说”出哪些信息呢?

(一)“说谎”的手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手脸姿势是人类欺骗姿势的基本架构。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听到不好的事,我们常会用手遮住眼、耳或嘴巴。例如,儿童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些姿势。当一个正在说谎的孩子面对父母或老师时,他会不由自主地用手将嘴捂上,试图阻止谎言出口;当儿童讨厌听别人的教训时,甚至会干脆用手把耳朵捂上,试图避开那些言辞;当他看到不想看到的事物时,他也会用手或手臂盖住眼睛。等他渐渐长大后,这些姿势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变得更加精巧、微妙,也更加斯文。进行身体语言研究的人员发现,人在说谎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无意识的手脸动作:

1、用手捂住嘴巴。在许多小孩中,当他们说谎的时候,一般会采取这一姿势。当然有些成年人也会如此,只不过使用几根手指或拳头罢了。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一姿势时往往还会配以咳嗽作为掩饰。这也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脸姿势,其欺骗性更大。如果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对方使用这种姿势所传递的信息是,他正在说谎或至少表明他不那么诚实。

2、用手摸鼻子。摸鼻子是一种比捂嘴更世故、更隐匿的形式。它可能是轻轻地来回摩擦着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几乎令人不容易觉察。当然一个人的鼻子痒的话,又是一回事,真是那样的话,他一般会用有意的摩擦或搔抓来解决,而不是轻轻地触摸一下,这是根本的区别。像捂嘴一样,摸鼻姿势在交谈时使用,对说话者来说,是表示欺骗、不诚实,在听者来说是表示对说话者的怀疑。

3、用手指摩擦眼睛。这种姿势的目的是,在说谎的时候避免正视对方的脸或视线,实际上是说谎者一种心虚的表现。女人说谎时,通常是用指尖轻轻地触摸一下眼角。这一般是她为了防止摸掉脸上的化妆粉。而且这个时候,她往往会仰起头看着天花板,或看着别的什么东西。总之,这些动作无论多么掩饰,都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他说谎的原始信号来。

4、用手指摸耳朵。小孩不想听父母或老师的训斥,常会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一姿势。面对这一情况时,父母应该换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耐心等待,那么,撒谎的孩子很可能会向父母说出真情。值得强调的是,以上几个手脸动作并非是孤立进行的。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往往配合了一些掩饰性的动作,这给人的观察判断增加了难度。然而另一方面,当对方使用了这种手脸姿势时,是否就说明了他一定在说谎呢?答案当然不是这样。例如有些人口臭往往捂住嘴,有人的耳朵确实有点痒用手指搓一搓,等等,这与说谎是没有关系的。当然,只有进一步观察他的其他姿势才能够得到证实。

(二)跃跃欲试的搓手

天气寒冷时,人们往往会出现搓手的动作,这是人的一种御寒本能的显示。但是天不冷,搓手又说明了什么呢?

科学家发现:“搓手往往是人们用来表示对某一结局的一种急切期待心理,也就是说,当人们对某事的未来结果有一定成功的把握,或是期待着成功的结果,或是在一种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又急切盼望尽快知道其结果的情况下,所流露出来的一种期待信号。”这种“盼望”的姿势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而且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有这种表达的本能。

一个主管精神抖擞地走进自己上司的办公室,喜形于色地搓着手说:“新产品研制成功啦!”暗示出他期待上司的嘉奖。

在比赛中的选手搓搓手是期待取胜,也是他对比赛的结果充满信心的表示。

宾馆里的服务员走到客人的面前说:“希望您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然后停下来,搓搓手,这是她期待肯定和能索取小费的心理暗示。

一位已经与对方初步达成协议的谈判者,一走到谈判桌前,就不由自主地搓起手来,这一并不十分经意的动作表示了他对谈判结果的期盼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