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教授谈修心
3532800000025

第25章 心的顺度修炼(1)

此心药治疗的心病有:

处处冲突者、说话对抗者、挑刺者、反叛者、观点对立者等。

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顺眼不顺心呢?

保守的看到穿时尚衣装、怪异发型的人就看不惯,而年轻人对那些老古董也十分反感,他们彼此走在大街上,都对对方别扭,眼不顺,心难受。年轻人办事多热情而冲动,他们十分不满意老年人的四平八稳的办事方式,反过来也一样,他们彼此都不顺眼。

不顺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对许多人来说。生活中许多人无论是走到哪里,无论是看到谁、看到事、看到境,都会顿起冲突。

这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由内在的批判造成的,由内在的观点造成的。人是彼此懂得迎合的人,许多人为了接近自己的利益而故意显示出顺从他们的样子,这种他是不可能开心的,而且别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个虚伪来。因为他内心和表面都不统一,你表现的我是坦诚的,是向善的,而你不解那样做,你内心不允许你那样做,那会失去一些东西,因此你本身就是一个冲突,因此你不可能和谐,你的姿体语言自然也是分裂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因此,你要想真正使你安宁和谐,你必须改变你的内心,你必须修正的内心,从而使身心保持统一,那样你才会顺应一切。

在有为的世界里,你一定有冲突。因为有为的只是梦想有为,有为张扬的只是虚构力,而你的能力有限,智力有限,因此,你一定会在有为世界里还有许多做不到,还有许多无能为力,还有许多力不从心的。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你就会烦乱、苦闷,就会没有好心情。

因此,与其解决不了问题,与其与现实冲突,倒不如退而求其次——顺着你、依着你。生活中,不顺的人简直太多太多,在家里,子女与父母对抗,丈夫与老婆同床异梦;在单位,同事之间暗着对抗,职员与老板之间不做同一个梦;卖者与买者内心对抗等等,总之,对抗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呀!

为什么要对抗呢?

因为我们都想有为,都想有我,都想张扬自我显耀自我。如在一群朋友聚会时,你可能会说:“我没什么那,这几年就只不过弄了五套房子而且啦,每套找近二百万啦。”你虽然说的是事实,但这是在显耀,是内心在的魔鬼在作怪,是内在的有为在作怪,是内在那一个心想与众不同在作怪,因此,你的那些聚会的老同学中间会有一多半会自卑而痛苦。

当别人在显耀一个新发现观点时,你总会立即说出你不同的见解,而且有可能是你认为你更对,对抗也认为你更好,于是两人 争论起来了,一场新的冲突就被有为制造出来了。

怎样才能不对抗呢?

当然就只有顺其自然啰!顺其自然是天地之道,是无为的生活艺术,是超迈人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指南。

大自然按照顺的智慧模式做事,彼此没有太多的冲突。在一场争论中,总有一个先停下来,不然就会没完没了,就会使冲突升级。此时,你应该立即停止那个冲突,你顺应对方,冲突马上就会停止,你好,他好,大家都好。要知道,观点都是有背景的,有看问题的角度的,世上没有对方错,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而生出许多对与错。这都是表面智力在作怪,只要再深入一点,一切都是假相。我们完全不必在假相中互相折腾。

有人说,我顺从别人,别人赢了,我输了;别人得到了,我失去了。

我不这样认为,赢的意义十分有限,历史上多少人都为了争到一个赢字而失去了生命,至少是失去了自由。

追求天堂的人,绝大多数都落入了地狱。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一切得到都是用另一种失去换来的。学过经济学的便知道这是机会成本。你选择了与此美女结婚,你就不能再选择另一美女结婚。许多人的钱是用身体损失换来的,用命换来的;许多人的钱是被人唾骂和咒诅换来的,你只要想一想,世上没有什么不是换来的。

肉体的生命要维持并不需要太多的食物、营养等。而我们城里人为什么都在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呢?那是有为在作怪,是虚人心和比较心在作怪,是在为面子而战为承认而斗。只要看穿了文化的诡计,你就会知道目前的文化是一个有为的圈套,是一套相互拼命的模式,是一套最终彼此作毫无意义的折腾的文化枷锁,你必须跳出来,你必须看清楚你处的世界和文化教育。

几乎所有的教育都是叫人有为的,但这并不见得是对的。有时有一些极端文化根本就是错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警示道:人类不要对大自然开发得过度,不要总认为人是万物的宰,总认为人类的智力最伟大最神奇,在知道,从人类历史上看,人类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都得到了相应的报应和惩罚。新的惩罚还在路上,它正朝着你我走来。

总之,不对抗一种境界,一种更高的人生景况。

领导因为顺而让手下放手去有为便成为了好领导。

父母因为顺而让子女的个性及兴趣得到了长扬而成为了优秀父母。

朋友因彼此谦让而成为一生的心灵依靠。

不百生的人彼此不对抗,也能和睦相处,不会制造新的冲突。

因此,顺,顺天时,顺地利,顺人心,顺规律,你才能真正实现价值人生,才能算解了真正的人生。

你才会真正地开心。否则, 一切都只会是一场恶梦。

记得有一则禅故事是这样说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我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有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有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一个心宽且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切的苦境、险阻、失败等等,都不过是人生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并欣然接受。这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苛求生活。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一般认为,心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心宽即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随”是做人成事的“顺学”

随,《说文》说是“从也”,有“随”、“随和”之意,佛家引申为“随喜”、“随顺”。按现代人的说法可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能力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反馈调节要求我们在主观与客观发生不协调、不平衡时迅速找到转折点、平衡点,使之协调、平衡。不论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上随下、下随上,还是己随人、人随己,都能做到随机应变而不违正道,把事情处理得结局圆满、皆大欢喜。在这方面,我认为至少以下“九随”是我们应注意的。

随天:谋事处世都必须符合天下大势和自己所处的大局,符合时代潮流而不相违背。顺天而行者昌,逆天而行者亡。

随地:要特别注意选择和营造最好的地利环境发展自己。凡环境优化者,吉;环境恶劣者,凶。

随人:顺着人们的意志发展自己而不要逆着人们的意愿突出自己;善于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善于用不同组合的人去完成不同性质的任务,择其善者而从之。得人者亨,不得人者吝。

随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忧方为大丈夫。即使在法度森严的法制社会或制衡系统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也绝不厌倦。一个情字乃是左右结果、牵动人心和维系人心的主线。

随理:为人处事须有理智。所谓理智,不外乎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点,用来平衡有无、正负、轻重、缓急、长短、大小、远近、高低等各种利益关系。平衡者利、不平衡者吝。

随法:学会和驾驭游戏规则,按牌规出牌;没有牌规的按牌理出牌;没有牌理的按习俗和约定出牌。善规避者亨,不善规避者吝。

随时:只有精确计时和善于把握时间差的人才能有效益、有效率、有成功。反之,终吝。

随事:处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态而异,不可死搬教条,拘于一法。神奇寓平淡之中,只有不厌其烦地一事一办,一事一了,才能恰到好处,从平淡中出神奇。反之,立吝。

随势:势者,时务也。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势有阶段之分:开局、中局、终局、残局,都不尽相同。局中各方在不同阶段又有情势之异:蓄势、备势、养势、造势、用势、收势等等,各有变数。因势而动,是为俊杰。得势者大利,失势者大吝。

“随”的生命哲学意义至少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随”是人生根本之平等心、清净心、仁爱心的行动表示。程颢曰:“人之患事莫过于自私而用智。”无私是不须用智的,你说做什么,只要这样做可行,那就做吧!你要多做一点,你就做吧,省心省力,我何乐不为!你要多收益一点,你就拿去吧,物尽其用,有什么不好!自私就要用智,一个小动作,耗费的精力和代价无法用“成本”二字计算,“豆腐盘成肉价钱”,何苦!这就叫没有平等心、清净心、仁爱心。无德便无智,无智又转为无德,用智的结果不仅日显无智,犹显缺德,又何苦!“随”的境界是不自私,也不用智,得失由人,取舍不计,因此他是清净的;礼让随人,宽厚互爱,因此他是慈悲的;不以自己为中心,不计较高低、上下、尊卑、贵贱等序,不争座位,不以个人好恶看人,因此他是平等的。随顺而不用智,故是大智,亦是大德。

其次,“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生命哲学。人是有良知的,良知见善即知其为善,见美则知其为美,见好便知其为好,见宝亦知其为宝,我善之人亦善之,我美之人亦美之,我好之人亦好之,我宝之人亦宝之。每一个人都在依存能量,积累资源,能量共用,资源共享方能使储存的善、美、好、宝耗散出去,发挥效用。否则不溢即腐,等于没有储存,没有积累。“随”便是顺应而为,亦即无为。有所不为方可有所为,无为不是为了有为,但结果必是有为。我随人人必随我,我惠人人必惠我,把我的资源拿出来随人使用,人之资源必随我使用。“随”之互动大抵如斯。

再次,“随”是一种反馈调节的智慧。反馈调节是人在“内实”基础上面对外部世界的灵活应对。反馈调节又是衡量人的内部世界是否充实不虚的主要标志。一个内心充实的人好比一个“万向轮”,可以灵敏地反应和迅速应对外界复杂多变的事物,眼到心到手到,其行动甚至可以快于眼睛,是谓神速。“随”,其对象可以涵盖天、地、人、情、理、法、时、事、势等九个方面。动静相宜,平衡适度,恰到好处,则是“随”之化境。

人每做一事,皆须求其合理性、合时代、合人情。合理性即要顺应人之本性,不能“以理杀人”,“以主义杀人”,更不能以口号杀人;合时代即“时中”“权变”之意,不可总唱过了时的老调子,不可超越时流;合人情即“反诸吾心而安”(返之于我自己也能够接受),不仅求自己心之独安,还要设身处地,求人之心共安。合理、合时、合情,就叫“曲践乎仁义”(符合仁义的总原则)、“从容乎中道”(和谐、平衡、公正、公道)了。这段妙论,对我们理解“随”的外延是很受用的。

从拒绝到接受

拒绝是地狱的一间办公室。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习惯于拒绝。

一个十岁的小孩,一天回家,看到他妈和另一个男人在他爸睡的床上疯狂做爱,他十分恼火,他摔门而去。他为什么会特别拒绝?因为,他认为他妈的身体是属于他爸的,他妈只能跟他爸睡觉。正因为拥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才会当场拒绝。

学者一听到别人又出了大成果,就十分恼火,当朋友将别人的成果著作递给他看时,他手上虽接过来了,但脸上和心中是拒绝的。当听到以前的哥们如今都发得大红大紫了时,他心里就会立即升起烦恼,他绝对不会去为朋友哥们遥遥祝福的。这就是平凡的你我他。我们都只活在河流一岸,心中装的都是我,惟一只装着自己。

一切的痛苦,一切的苦根都只因为只有“我”。“我”便成了快乐人生、幸福人生的第一障碍。

要知道,生命总是反向运作的,你要让自己快乐,你就得先接受别人的快乐。你只有走出小我,走向他人时,你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前面那个小孩将他妈的事告诉他爹后,他爸便与他妈离婚了,离婚后由于他爸在外地工作,抚养小孩的事继续由他妈代管。他还和他妈住在一起。

又一天,他又看到他妈与一男人在家中做爱,此时,他并不再愤怒了,因为他知道他爸又结婚了,他妈自然也应该另找一个男人。他妈的身体不再属于他爸的了。此时,他基本上能接受悲剧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没有许多朋友?是因为你有太多的拒绝。别人的言辞不对你的口味,你拒绝;别人的习惯不对你的路,你拒绝;别人的要求达不到你的要求,你也拒绝。自然你不会有太多朋友,也不可能有真心朋友的。

你要拥有快乐,你就得学会接受。别人骂你,这是一个悲剧,你若反击,那只能造成更大的悲剧,于你什么好处都没有。此时,你惟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回避,有人说用回避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是不对的。回避并不表示你的接受,那只能表示你的无能。因此,只有正面接受,你才有可能找到喜剧。

前面那个小孩若拒绝他妈与另一个男人睡觉,那对他是没有好处的,那只会加剧他与他妈之间的冲突,那会制造出更大的悲剧。此时,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接受。后来,他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她妈就试着让她儿子叫她的新丈夫做爸爸。刚开始时,他又表现出了十分恼火,他与他妈吵了起来,他坚决不叫,他说他只有一个爸爸。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新爸对他十分好,天长日久,又生出许多感情,他十六岁时终于喊出了第一声“爸”,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拒绝对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它是地狱。接受,则是应该的。人与人相处,就应该相互接受,不然就会冲突不断,悲剧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