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教授谈修心
3532800000010

第10章 心的高度修炼(2)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作家熊景冬谈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等诸多的内容,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阅历、文化结构、宗教信仰、职业习惯等等,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境界。从我国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几种典型的人生境界———出世、入世、间世,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第一种是释加牟尼的超然物外的禅境,这种境界可以概括一个“空:字,当初慧能禅师与神秀法师在佛祖面前竞选接班人,二人各写了四句偈语。神秀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re)尘埃。”这四句偈语极言身心空灵,抛弃红尘,即使心如明镜的清澈,也还要时常擦拭,可谓空灵之极,然而, 慧能的偈(ji)语却比他“空”得更厉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说你心身如镜如树,我这里什么全没有,无树无镜,无欲无念,到那儿去沾惹尘埃呢?于是慧能便继承了佛祖的衣钵。我们从这个宗教故事里可以领略到释家的这种空灵的人生境界是如何超然物外的;说是这么说,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又有几人呢?

第二种是儒家的入世之境,这种境界强调人性的自然要求,求闻达,求建树,忠君爱国,服务乡梓,积极奋斗,有所作为。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有关言论都反应了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境界;然而,积极奋斗和追求名利之间实在只有一墙之隔,古代知识分子十年寒窗,为求闻达,一旦成就功名,就面临官场的角逐和权力的倾轧,极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像陶渊明那样退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像苏东坡、海瑞那样被贬到海南岛,落个悲惨的结局。儒家鼓励人们奋发向上是好的,但当身处逆境,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时,怎么办?儒家没有答案。然而这个问题在道教的老庄那儿却可以找到答案。

第三种是道家的自然之境,道家所说的“道”,就是自古而固存的自然法则,它是宇宙的本源,它非常大,超越时空,无可限界,它生机勃勃,又毫无私欲,万物都依赖它。道家从宇宙的博大永恒视出人生的渺小和短暂,从而悟出一切营求和角逐的无谓,表现出一种无须执著,任性适意,无所拘束,逍遥自如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在劝戒人们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同时,又不免带上无可奈何的消极因素,因而也不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

以上三种境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何扬长避短,如何继承和把握,一直是人们努力实践的目标。

我国古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人生境界的选择上很值得后人借鉴,他们一面采取儒家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以求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一面采取释家的空灵来寻求人格上的超拔与精神上的清凉;又一面借道家的飘逸和豁达,保存了人和大自然的感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建功立业,匡时济世,但绝不迷于名利;在遭贬或退隐时,也不消沉,而且有足够的闲暇与自由,脚踏实地地来爱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深知,奔走竞逐并非造福人类的良方,而唯有大家看轻名利,放弃角逐和倾轧,才能使人间真正地宽朗和平,从而达到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可喜”同样有所为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亦儒,亦道,亦释,却又非儒,非道,非释。 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苏东坡年少显才气,年轻为官颇做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他34岁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杭州,按常情来说,他必定义愤填膺、愁眉不展或者怨天尤人,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常驾舟悠游于湖水之上,徜徉于山水之间,似乎他的遭贬并非恶运,反而给了他饱览美景之机,他在诗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其中的“晴放好”与“雨亦奇”既是对西胡美景的颂赞,也是他对人生否泰,处之淡然的写照。44岁任湖州知府时被控入狱,获释后被贬黄州,便在溪山的东坡躬耕自食,生活简朴,自称“东坡居士”,写下了不少恬淡悠闲的作品。其中《赤壁赋》不仅写景与抒怀,还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人生境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借水之浩阔,写人之渺小,借宇宙之广漠,写人所感应到的无拘束的自由。由于他的豁达豪放和超然于俗世之外的人生境界,结果反而使他有机会畅游各地,至今还留有他的不少遗迹,这也是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苏东坡的人生境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杂文家忆情的人生境界

人在一生中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在经历这些可以被称之为“磨练”的坎坷之后,人的精神状态及其他各个方面总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能够提升自己某方面的状态,使自己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便可以说达到了某种“境界”。

有的人一生历尽无数艰辛方能达到一种所谓的“境界”,而有些人则历经数次坎坷,达到了另一种“境界”。于是本应是混沌一片的境界,便如同盘古开天辟地一般,有了上下高低之分。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实不然,人生各般,其理皆通,无论何人做何事,只要精于某道,都能通过此道或多或少地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体悟到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