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人处事心理学(全集)
3530300000005

第5章 人际关系是一座终生受用的富矿(4)

和是畅行天下的通行证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伟人毛泽东讲“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说的都是和的重要性。

说到“和”,没有比讲仁义的人更能与他人“和”了。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清初的张英家。

清朝初年,安徽桐城出了许多人才。有散文家方苞,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张廷玉大学士,还有他的父亲康熙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张家非常和睦,从不争吵,人丁兴旺,备受朝廷器重。

张家对邻里也非常友善,在当地有一个仁义巷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和邻居家和善相处的事。张英家的邻居姓叶,也是一位较大的官员。这一年叶家要翻造新房,在重新打院墙桩基时,把他们家的墙基向张家这边移了三尺。

张英的夫人听家人说邻家强占她家地基,便去实地察看,邻家果真是向自己家移进了三尺,张夫人很生气,就写了一封信,派人到北京,向在朝中任大学士(相当宰相)的丈夫张英报告此事,要丈夫出面解决。张英见家里来人,一问是与邻居争地界的事。就写了一封回信,让家人带回交给夫人。夫人拆开信,只见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看完大失所望。回信不但不想办法争回三尺墙基地,反而要让。心里难免生气,但后来一想,丈夫有道理。自己丈夫的官比邻居大,如果要这三尺基地,难免被人家认为以势压人。再说,自家的院子也很大,少了三尺也无大碍。更重要的是邻里之间要和睦,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就同意了丈夫的劝导不再提这件事,把墙基后退三尺。

邻居叶家听说张家已派人进京找大学士,便准备应付此事,如果张家要回三尺墙基地,就说他仗势欺人。后来见进京的人回来了,一点事也没有。听说张家礼让三尺,叶家很惭愧。人家究竟是大学士,有肚量,自己太小心眼,不讲礼法。于是,把造好的墙拆了,也把墙基退回三尺。张叶两家各退三尺,便空出了一个六尺宽的小巷。这六尺巷后人就称作“仁义巷”,这件事也成了桐城人的佳话。

在今日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邻居之间往往为了一件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看了这则故事,是否应有所省悟?

古代有个“借光”的典故。讲的是“与人为善,自己为善”的故事。故事说:江边住着一些人家,每天晚上姑娘们都带着自己的烛火,聚在一起做活计。其中有一位姑娘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认为她来这里是在占大家的便宜,不欢迎她参加。这位穷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比别人先到,把场地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到就能舒适地干活,这对于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听了她的话,觉得有理,便把她留了下来。姑娘们把光“借”给了这位穷姑娘,使得她也能在灯光下做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实现自己愿望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别人去实现其愿望。如果人人都能把属于自己的一片光主动地“借”给别人,使别人也共同享有一份光明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会拥有一个多么明亮的世界。其实,这也是一种和的思想。

明朝陆绍珩《醉古堂》中说得好: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醉古堂》还讲: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意思是处理事情不可不斩钉截铁,存心不可不宽大舒缓,对待自己不可不严格要求,与人相处不可不和气。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讲的正是由于互相争,而没有互相协调的害处。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三个和尚的故事吧。看,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

“这庙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宇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谁能最成功。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宇,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庙宇也恢复了旧观。

“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库务周全。”乙和尚说。

“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三人日夜争执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各奔东西那天,他们总算得出一致的结论。

这庙的荒废,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究其原因,乃中国人好窝里斗,不团结,集体战斗力不强。而日本大和民族,在此方面,却比中国人强。

日本以弹丸之地,在二战期间,称霸于东南亚,嚣张气焰不可一世。日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是因为他们内部有很强的凝聚力。加之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自然就能在战争中处于优势。

受中庸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日本企业以“和”作为其集体精神的理论基础,注意在企业内部保持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上下级、雇主与雇员、企业与工会之间关系融洽而密切。日本企业建立的整体和谐关系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为企业增添了活力,同时也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精神动力,以医治战争创伤,创造出经济奇迹,使日本在二战后短短30年,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张英礼和邻居受称赞、姑娘因和得借光、和尚不睦香火不隆、大和民族的精神在和。不胜枚举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是天下通行的准则。

有德者得天下

德,一直为国人所津津乐道。被称为内圣外王的曾国藩曾说自己,宁可被认为无才而为庸人,也不可被认为有才无德而为小人。这反映了他在德与才之间的价值取向。当今选拔人才,也是德为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德。看来,德,对于一个人和组织是何等的重要!对于我们为人处世当然也至关重要。

一、数典不忘祖:话说德高望重

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记载有一位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他单名叫舜,又叫虞舜,后人尊称他为“大舜”。据说:大舜一名重华,他的眼睛与众人不同,有两个眼瞳子。重是双双之意,华是指眼睛既明亮又美丽。他父亲瞽叟是个糊里糊涂的人,母亲过早地去世了。他有个后母,还有一位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后母心地偏狭,兄弟傲慢蛮狠。大舜在家里的地位和处境,自是不言而喻了。他体贴父亲,原谅后母,宽容弟弟,尽管劳动辛苦,又缺衣少穿,但他毫无怨言。乡里们都说:“能够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人,将来必定有出息。”可是有几次,家里的人都想害死他。大舜只好逃了出来,跑到一座名叫历山的山脚下开荒种地。相传,大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一头大象替他耕田,又有几只小鸟替他清除害虫。历山下的乡亲们,也主动让出了土地和渔场。大舜在历山下,用水和泥制作成许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给乡亲们。乡亲们爱他,乐意跟随他,只要他住过的地方,便很快成为熙熙攘攘的村镇。

大舜的生活好起来了,他主动接双亲和弟弟来历山居住,照顾他们。大舜这个举动,传来传去,传到统治天下的尧帝耳朵里。当时,尧帝年老,儿子丹朱却愚钝无能,难于继承治理天下的大事,决定物色一个继承人。四岳的助手们异口同声地推荐大舜。于是,尧帝送他一张琴,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派九个儿子去协助大舜,考验他的品德和才能。

乡亲们见尧帝如此信任大舜,都很高兴。弟弟象却怀着鬼胎,他要害死哥哥,霸占两位嫂嫂,便和母亲相商,叫糊涂的父亲把大舜找来,说是要修补屋顶,以防漏雨。

这天,大舜搬来一把梯子,又带了两个大斗笠,爬上屋顶去修房。弟弟象见四下无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点着火。顿时,火借风威,风助火势,熊熊大火呼拉拉地烧起来了。大舜情急智生,连忙将两个大斗笠系在胳臂上,就象大鸟展翅一样往下跳,终于安然脱险了。

弟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要父亲去找哥哥,说是要打一口井。大舜明知弟弟不怀好意,还是带着斧子、铲子和绳子去挖井。他在井里先挖出一个洞穴,然后继续往深处打井。就在这时,只听得轰轰隆隆地响声不绝,一块又一块大石块砸下来了。大舜赶忙躲进洞穴。好久好久,大舜听井上没有动静,才摸着绳子爬出井来。弟弟的阴谋又落空了。

大舜踏着月色回到家里,从门缝里听见弟弟正向父母闹嚷着。弟弟说:“哥哥已被我用石块砸死了,我要与你们分家,哥哥的琴和两位嫂子归我,其余的牛、羊、粮食也有我一份。”话音未落,只听得吱呀一声,大舜推门进来了。他若无其事地拜见过父母,然后转身说道:“弟弟,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以后你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弟弟听罢,禁不住热泪盈眶,表示今后要悔过自新。双亲也觉得很惭愧,对不起这么一个好儿子。从此,家里和和睦睦,大舜为百姓办事的劲头更足了。

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见大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威望,便把帝位禅让给他。大舜50岁时开始代替尧帝行天子事。大舜61岁时,尧帝死,便正式登位。又过了39年,满100岁的大舜病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下的零陵(今湖南宁远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