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商道全书
3522400000034

第34章 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1)

凡事必有充分准备然后才去做

李嘉诚曾经这样说过:“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在李嘉诚还没有正式入市房地产行业之前,香港房地产行业有人就有了卖楼花的绝好先例。比如,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于1954年首创卖楼花的销售高招。所谓卖楼花,就是一反原来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以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就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楼,地产商还可将地皮和未完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可谓是一箭双雕。银行的按揭制日益完善。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以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作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无疑,银行承担了主要风险。霍英东售楼花的创举可以加速楼宇销售,加快资金回笼,弥补地产商的资金不足。因此,急功近利的地产商纷纷效尤,蔚然成风。

李嘉诚虽然经过长期酝酿分析,吃准了房地产业的乐观前景,但他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在当时,房地产还不像今天这么热门,一般的大商人大多数都分布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房地产还不是任人看好的行业,但是也绝非是冷门。房地产已经成行成市,个中好手已在其中创出了许多新意。就如上述的卖楼花案例。

卖楼花在当时的地产行业有很好的发展途径,李嘉诚虽然是个房地产业的新手,但也绝对不会跟这些跟风的地产商一样缺乏应有的冷静头脑。他从物业入手。后来,他这一做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为: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港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港元;住宅用地每平方米16475港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狂升为每平方米2954903港元、12437906港元、1372830港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楼贵,李嘉诚后来真可谓是“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楼宇,储备了大量土地,逐渐成为香港数一数二的地主。当然这已是后话。

之前,李嘉诚就认为,地产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真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所以过多地依赖银行,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根据高利润与高风险同在的简单道理,按照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总原则,李嘉诚制订方略:

1资金再紧,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以加速建房进度。

2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3不牟暴利,物业只租不售。

李嘉诚认为,收租物业,虽不可能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而且物业将逐渐增值,时间愈往后移,其效益就愈能显现出来。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的聚宝盆。

针对李嘉诚这一谨慎入市的做法,许多人都认为保守。但是,一切就等事实来证明。1961年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证实了李嘉诚稳健策略的正确性。廖宝珊是当时的“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皮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为了高速发展地产,他几乎将全部的存户存款掏尽,终于引发了存户挤提风潮。这次挤提风潮,令廖宝珊在情急之中突发脑溢血而身亡。廖宝珊是青年李嘉诚深为敬重的潮商中的成功人士,这次变故,使李嘉诚更进一步意识到了地产业与银行业的风险。然而,许多地产业和银行界人士仍未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后来,银行真正危及到了房地产业,引发了一次房地产危机。由于李嘉诚事先预见,避免了这场危机。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决定于1966年实施。许多地皮拥有者,为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纷纷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从而引发了一股建房狂潮。在这股热潮中,银行不仅提供按揭,积极资助地产商,而且自己也投身其中,直接投资建房,这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炒风空前炽热,大量职业炒家应运而生。

什么是长期利益,什么是短期利益,李嘉诚看得很准,他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掉长远的利益。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深深地知道,投机地产与投机股市一样,“一夜暴富”的背后,往往是“一朝破产”。短期利益带来的往往会有危机。因此,他丝毫不为短期暴利所动,仍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依赖银行贷款,完全是靠自有资金建造了几幢工业大厦。长江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依然良好,盈利也很可观;地产部已由最初的纯投资转入了投资收益期。随着新厂房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断地涌来。李嘉诚的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那些从事房地产投机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965年1月,本埠小银行——明德银一号,因参与房地产投机,流动资金倾尽,丧失偿债能力发生挤提,而宣告破产。这一破产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大部分存户的恐慌心理,使全港挤提风潮由此爆发,其势头发展极为迅猛,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只好被迫出卖股权给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形势危急,为稳定香港经济,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勉强遏制住挤提风潮,但银行危机并没有马上消失,一直持续了一年有余,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在银行危机的剧烈震荡下,兴旺热闹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派肃杀。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沉沙折戟,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而在这次大危机中,李嘉诚损失甚微。这完全归功于李嘉诚稳健发展的策略。李嘉诚安全地避过了地产大危机,在地产低潮中依然稳步拓展。

经营无定式,管理无定法,强调的是权宜机变。我们不能说李嘉诚的做法就是标准的,就是惟一正确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从李嘉诚的做法中吸取有益的启迪。李嘉诚初入地产行业,羽翼末丰,他输不起赔不起,因此他采取不输不赔但资金回笼缓慢、赚头不大(与卖楼相比)的只租不售的稳健发展策略。这也符合李嘉诚与生俱来的一贯性格。因此,在制订经商的战略战术时,应该考虑那些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和实力的做法。而不能一味的跟风,不顾自己的长期利益。

做生意要赢利、要发展,还要提防时时存在的商业风险。眼光必须要放得长远,能准确把握入市之后可能产生的危机。要小心谨慎,因为商业上的风险一般都很难预测得到,谨慎入市,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危机。李嘉诚给自己立下了座右铭:“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行动准则。

一枪击中靶位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它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的,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在香港处绝对霸主地位。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业务基地以香港为重点,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话音甫落,股东响起一片嘘声,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则脸呈疑虑。其中一位站起来质疑:“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如何竞争得过地产巨无霸(置地)?”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地说道。

“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赫赫大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成巨富,创九仓(九龙)、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就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去发展前景大、地价处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措集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大,说大话空话。他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吃”透。

然而,李嘉诚这席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全然信服。长江和置地,两者悬殊委实太大了,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有“超人”的本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在现有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他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

尽管如此,李嘉诚仍觉得发展太慢,深感资金不足。快捷而有效的途径,是将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李嘉诚这一构想,既是公司自身发展形势所迫,又是香港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诱。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手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新纪元。

时值内地政治趋于安定,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逐渐恢复并开始起飞,亟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

其后,金银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

四会并存,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

香港的股票市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香港股份总会)的成立宣告了股票市场活动正式开始。1914年该协会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证券经纪协会(香港股份经纪会)成立。1947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证券经纪协会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1969-1972年股市高潮中,先后成立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等3个新股票交易所。1986年4月2日成立香港联合交易所。同年9月22日获得国际交易所联合会会员的资格,使香港上市的股票成为国际承认的有价证券。至此,香港才获得了“国际金融中心”头衔,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银行业中心。

事实上,香港任何一个成功的大财团,都必须借助股票市场向社会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并通过股票上市,使该财团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发生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这几乎是每一个大财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捷径”之一。

对于香港股市来说,任何时候,只要涉及到邻近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英美政府首脑的新旧更替,乃至中东的和平或者战争,都会刺激香港股市,带来有利抑或不利的影响。

当股票价格全面上涨,出现股市中的牛市(Bull Market)的时候,股票市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景象,似乎家家户户捷报频传,所到之处都能听到发财致富的消息。

这时候,开户购股票的人愈来愈多,抢购之势也如火如荼。在这种人云亦云、乐观之际格外乐观,悲观之际更加悲观的投资心理之下,一旦转向,股票市场上就一片风声鹤唳,稍有动静,便一片狂泻,从而呈现股票价格全面下跌的熊市(Bear Market)状态。

香港市民自70年代初期开始对股票产生了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上市狂潮”。在1973年3月股市疯狂的涨潮中,恒生指数上升为1700点高峰。香港人“只要股票,不要钞票”。他们或者砸碎小孩的扑满(聚钱罐),卖掉经营中的工厂去炒股票;或者卖掉黄金首饰,卖掉小巴或巴士,卖掉地皮去换股票;或者将楼宇按揭贷款,取得现金然后抢购股票,做“孑子展”,将一生辛苦积累起来的财产搜集起来,进行盲目投资,沉醉在发财的美梦中。

1950年,李嘉诚利用打工辛苦积攒的7000美金所成立的长江塑胶厂,实际上是小本经营的无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性质要求股东必须以自己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对公司所欠债务负责。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必须以个人财产来抵偿。但是这类公司最有利的地方在于组织简单,保密性强且对债权人有保证。

随着长江的发展壮大,1971年6月,李嘉诚又成立了长江置业有限公司,这类公司的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股东的责任和权益一样,仅限于各自所认定的出资额,而且这时候的股东人数少,又相互熟悉,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决定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并在同年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正式挂牌。法定股本2亿元,实收资本8400万元,分为4200万股,每股2元,升水1元,即以每股3元之价格公开发售,由宝源投资及获多利包销。李嘉诚将长江上市,实际上意味着从此将长江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意味着李嘉诚在证券市场上为长江树立一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