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卡耐基成功管理学
3518600000020

第20章 做一个善于演讲的领导者(7)

我在聘用演说班的演说者及指导老师时,首先就要看看他们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否拥有活力、热诚这些美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我曾在伦敦与罗威尔?托马斯共事。他当时正就阿拉伯的劳伦斯,发表连串精彩绝伦的演说,听众连场爆满。

一个星期天,我闲逛到了海德公园,来到大理石拱门入口处。在这里,带着各种主义、人种、政治、宗教信仰的演说者,皆可就其主张高谈阔论,不受法律干预。我听一位天主教徒解释《教皇谬论》,接着我又走到另一群人的外缘,想听一位社会主义者对卡尔?马克思有何高见,然后我漫步至第三个演说者那里,他正阐述为何一个男人应有三妻四妾才算恰当!后来我又走开去,并回首看那三群人。

信不信由你,那个鼓吹一夫多妻制的家伙,听众最少,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而围绕着另外那个演说者的人却不断增加。我问自己,怎么会这样?难道是题目差异的关系?可是,我想不是。我观察发现问题在三位演讲者本身。那位大谈有三四个老婆多好多好的家伙,自己却不像有兴趣讨三四个太太的人;可是另外两个演说者,别从几乎绝对对立的观点来说理论道,他们完全忘我地融入各自的讲题里。他们拼着性命和灵魂在论道,他们舞动手臂做着剧烈的手势,他们的声音高亢而充满信念——他们散发着热情与生气。

生命力、活力、热诚,我一直认为是演讲者首先应当具备的素质。

如何才能进行虎虎有生气的演讲,以保持听众的注意力呢?下面我将给你提供三个妙法,帮助你把活力和热诚注入演讲中。

1选择自己热衷的话题

我们前面曾一再强调,对自己要演讲的题目,要有深切的感觉,这一点极为重要。

除非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怀有特别偏爱的感情,否则就不要期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

道理很明显,如果你对你选择的题目,有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像某种嗜好或消遣等;或者你因对题目,曾做过深思或关切,因而全身心投入,那么就不愁演讲时缺乏热情了。

二十多年前,在纽约我的某个班里有一场演讲,其热诚产生的说服力,鲜明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无出其右者。我听过很多令人心服的演讲,可是这一个——我称它是“兰草对山胡桃木灰”的案例,却鹤立鸡群,成为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佳案例”。

在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里,有名一流推销员提出过一个反常论调,说他能够使“兰草”在无种子、无草根的条件下生长。他说,他将山胡桃木的灰烬,撒在新犁过的土地里,然后一眨眼间,兰草便出现了!他坚信山胡桃木灰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是兰草长出的原因。

点评他的演讲时,我温和地对他指出,他这种非凡的“发现”,如果是真的,将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富。因为兰草种子每千克几百元。我还告诉他,这项发现,会使他成为人类史上一位杰出科学家。我告诉他,没有一个人——不论他是生还是死——曾经完成或有能力,完成他所声称已完成的奇迹,即还不曾有人自无生命的物质里,培育出新的生命。

我神态安详地告诉他这些,因为我觉得他的观点极其错误,极其荒谬,毋须特别驳斥。班上的学生都看出了他论述中的谬误,唯独他自己不觉得,连一秒钟的醒悟也没有。他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热衷,热衷得简直不可救药。他即刻起立告诉我,他没有错。他抗议说,他并不是在引证某种理论,只是在陈述自己的经验而已——他是深知自己的说话对象的,他继续往下说,扩大了他原有的论述,并提出更多资料,列出更多证据,他的声音中充满真诚与诚实。

我再度告诉他:他的观点正确的可能性渺小之极。

没想到他马上又站起来,提议跟我打5美元的赌,让美国农业部来解决这场纷争。

你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怪事吗?班上有好几个学生都被他争取到那边去了。许多人开始将信将疑。若是对此表决,我相信班上一半以上的“生意人”(精明人,编者注)都会倒向他那边。我问他们,是什么动摇了他们原先的论点的?他们一个接一个都说,是演讲者的热诚和笃信,使他们自己怀疑起常识来。

既然班上的学员们如此易于轻信,我只得写信给农业部。我告诉他们,问这么一个荒谬之极的问题,真觉得不好意思。果然,他们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有生命的东西,自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是不可能的。他们还附加说明道,他们还从纽约收到另一封信,也是问同样问题。原来那位推销员,对自己的主张大有把握了,因此坐下后也写了封信。

这件事使我终身难忘,也给了我一个有益启示:

演讲者若是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能获得人们对他的信仰和拥护。即使他宣称自己能从尘土和灰烬中培植出兰草也无妨。

既然如此,我们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若在常识和真理这边,加上真诚,就会有更大说服力。

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能保证他们对此感兴趣:点燃自己对话题的狂热,就不怕它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

前不久,我曾在巴尔帝摩的一个演讲班里听到一个人警告听众,如果任由人们继续在奇沙比克湾捕石鱼,不出几年,这个鱼种便会绝迹。他对自己探讨的题目,确实感受至深,他对这一问题真是热烈之至,他的内容及态度都显示出了这一点。其实,在他起身讲话之初,我本不晓得奇沙比克湾里有石鱼这玩意儿。我猜想多数听众也和我一样孤陋寡闻,并且缺乏兴趣。可是这个演讲者尚未讲完,恐怕我们全体已经愿意联名,向立法机关请求立法保护石鱼了。

一次,有人问起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乔尔德,他何以能成为一位趣味无穷的作家?他成功的窍门何在?他回答说:“我非常热爱生命,因而无法静下来不动。我只是觉得必须告诉人们这一点而已。”遇上这样的演讲者或作者,你不得不被他所吸引了。

在伦敦,有次我去听人演讲。讲完,我们一行人中一位着名英国小说家E本森先生评论说,这场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比第一部分更令他所欣赏。我问他何以如此,他回答说:“演讲者本身似乎对最后一部分兴趣更大,而我一向都是依赖演讲人,为我提供热情和兴趣的。”

每个人都是如此。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选择你热衷题目的重要性。

约翰先生参加我们在华盛顿开设的课程。刚上课的一天晚上他演说的内容是描述美国首都。他选用的事实,是从当地一家报社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仓促搜集来的,听起来枯燥、不连贯、无味,显然未经他消化。虽然他在华盛顿住了多年,却没能举出一个亲身经历,说明他为什么会喜欢华府。他只是一味诉说一连串枯燥无趣的事实。班上同学听着难受,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两星期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把约翰先生给害惨了。他有辆新车停放在街上,一位不知名的人开车撞上来,把它撞个稀烂,事后也不报姓通名,便无影无踪。这件事可是活生生的亲身经历了。因此,当他说起稀烂的汽车时,他的演讲便显得情真意切,“源源泉涌”,“热血沸腾”,好似维苏威火山爆发。同样是在这个班上,仅两星期的间隔,同学们反差竟如此之大,前次还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现在却给约翰先生报以温馨感人的掌声——这就是热情的力量。

我曾一再指出,如果题目选择正确,你不想成功都不可能。

在备选题目中,有一类题目是保证错不了的,那就是谈自己的信念。你对自己生活周围的某方面,一定具有某种强烈的信念,因此你不必“上天入地”去寻觅这些题材。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层面,因为你时常会想到它们。

不久以前,电视播出立法委员,就死刑而举行听证会。许多证人被召出席,对整个社会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其中之一是洛杉矶警署的警员。很明显,他曾对这个问题思考再三。他有11位警察同伴,死在和罪犯搏斗的枪战中。根据这项事实,他心中萌发了对死刑的必要性的强烈信念。他说得情深意切,从心坎里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历来的雄辩中,其最大吸引力,皆出于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真诚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一心对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的温馨情感,出于脑子对于要说什么的冷静思考。

“此心自有道理,是为道理所不自知。”

在众多的班次里,我常有机会验证巴斯卡以上这句锋锐有力的话。

记忆中,有位波士顿的律师,得天独厚,仪表出众,说话流畅可嘉,但是他演讲完了之后同学都说:“好个精明的家伙。”——他给人一种虚浮的表面印象。在他满口耀眼漂亮的词句之后,似乎没有一点真情实感。

在同样这个班里,有个保险公司推销员,个子很小,外表毫不起眼,还不时地停下来,思索着要说什么字句。可是当他说起话来时,没有一个听众,怀疑他不是字字出于真心的。

林肯在华府福特戏院的总统包厢遇刺,距今已有百年。但是他的一生,他的言辞真诚深挚,却万古常在。若就法律知识而言,多少与他同时代的人远远超过他,他还缺乏优雅、顺畅和精致。然而他在盖茨堡、古柏联盟,与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台阶上发表的演说,在历史上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有个学员曾对我说,他没有任何强烈的信念和兴趣。你也可能会像他一样这么说,而对于这种情形,我多少感到有些惊异。不过我对这人说,使自己忙碌起来,使自己对事情感兴趣起来。

“对什么事,比方说?”他问。

绝望中,我答说:“鸽子。”

“鸽子?”他满头雾水。

“是啊!”我告诉他,“就是鸽子。到广场上去看看它们。喂喂它们,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它们的书籍,再回到这里讲述它们。”

他照做了。等他再回到班上时,已再无半点犹豫退缩,一开始便以养鸟者的狂热,来谈论鸽子。当我想要他停下来时,他正说到有关鸽子的四十本书,而他已经把它们都读遍了!

他的演讲是我听过的最有趣味的演讲之一。

这里还有一个建议:对自己目前以为很好的题目设法多知道一点。你对某种事情了解得愈多,你对它便会愈热诚,愈热衷。

《销售的五大法则》的作者帕西?H怀丁告诉推销员,万万不可不去了解自己所售卖的东西。怀丁先生说:“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得愈多,便会对它愈热心。”

此种情形用于演讲题目也是如此——对它们懂得越多,你对它们也就越热诚、越热衷。

2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假设你要告诉听众关于一个警察的故事,他因你开车超速把你拦下来。你以一个旁观者冷静、漠然的态度,告诉我们固无不可,然而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第三人称的方式,便不能对听众造成多少印象。听众喜欢知道,那个警员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所以你愈是能让自己描述的情景重视,或是重造当初感受的情绪,你便愈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因此,当众说话时,你便会按照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从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闭气阀”。

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便在你的掌握之下。

3表现活泼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进行演讲时,应是满心期盼的神态,而不是像个要登上绞架的人。轻快跳跃的脚步,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制造奇迹,并令听众觉得你有自己非常热切想谈的事情。将要开讲之前,深深呼吸一下,不要靠着讲桌或其他东西。头抬高,下颚抬起。你就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晓得这点。

现在你“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要表现得好像是如此。若能设法,将声音传至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把握。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时,它们更能振奋你。

杜纳德和艾林诺?雷尔德,将之描述为“激起我们反应”的这项原则,对于需要心灵感觉的一切情况都能适用。二人在他们合着的《有效记忆技巧》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总统这个人,“活泼愉快地度过一生,带着一分雀跃、活力、莽撞和热情,这些是他的特征。他总是对自己处理的一切事情兴趣浓厚,浑然忘我,或者他装得很像如此”。

罗斯福真是威廉?詹姆斯哲学的阐释者:“表现活泼,这样对自己做的一切,便会自然热烈起来。”

总之,记住这句话:表现活泼,便会使你感到热烈。

激励性演讲技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着名的英国主教在厄普顿营对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发表讲话。只有一些士兵明白作战的意义,这一点我很清楚,因为我和他们聊过。可是,这位主教先生却对他们大谈什么“国际亲善”,以及“塞尔维亚在太阳底下应占有一席之地”,而士兵们有一半却对塞尔维亚在哪里都不清楚。所以,他不如发表一篇谁也不懂的“星云假说”的学术演讲,反正效果完全一样。不过,在他演讲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士兵跑开的,因为有宪兵站在每个出口,防止他们跑出去。

我无意取笑这位主教,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在宗教人士面前他很可能令人折服;但面对这些军人他却失败了,而且是彻底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演讲的真正目的,当然不知道怎么做了。

还有一位美国国会议员曾被强行轰赶下了纽约旧马戏场的演讲台,因为他很不明智地要对听众进行一番说教。听众可不想听什么教训,他们只想得到快乐。他们刚开始时耐心而有礼貌地听他讲了10分钟,但在后15分钟,大家都希望他最好尽快结束。可是他却不理会这些,仍然没完没了地说个没完。听众们再也不愿忍受了,开始有人嘲讽地喝彩,其他人接着起哄,立刻就有上千人吹起口哨,甚至大声吼叫起来。这位议员真是太愚蠢了,居然还感觉不到听众的心情,仍然继续讲他的话。这激怒了听众。一场战斗展开了。人们的不耐烦立即激化成怒火,他们决定让他闭嘴。于是,抗议声越来越大。最终,吼叫和愤怒淹没了他的声音——20英尺处都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他被吼叫和嘘叫声轰下了台,简直羞辱难当。

我们要以此为鉴,让自己的演讲适合听众和场合。那位议员如果事先斟酌一下自己演讲的目的是否适合前来参加政治集会的听众的目的,他就不会有如此惨败了。所以,一定要事先分析听众和场合之后,才可以进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