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管到位(全集)
3516300000044

第44章 领导者自我管理到位(3)

是发号施令使人顺从己意行事好呢,还是追随别人后面听命行事好呢·不用说,当然是前者为佳。话虽如此,“命令”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命令是一种领导措施,被命令的人必须执行,虽然想往右边走,但是如果上司命令下属“向左走”,下属也必须遵从。若想违背上司向右边走,下属就必须具有足以让上司心服口服的能力才行。

下属是否能正确地理解命令·是否会依照上司的意思行动·若工作进行得不顺利,又该如何·……传达命令的人经常会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导致失眠。也有人言不由衷,“我不喜欢命令别人,因为那只会加重责任而已,薪水并不会增加。倒不如平平凡凡地做个基层职员轻松。”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是找借口、缺乏自信、装模作样却自以为潇洒的人。所以,最好不要认为那些都是他们的真心话。

人都是好高恶低,但是,当你想要往高处爬时,上面会有推你下去的领导,后面又有企图拉你下来的后辈。经过一番努力,你总算登上现在的位置,领导几名下属。想想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坐上这个位置。有人在中途退出,也有人永远无法跳出低层。所以,和他们相比,你应当觉得“自己总算苦尽甘来”,而给予自己一点鼓励。当然也会出现以前的同事个个跑在你前面的情形,但请千万不要气馁。

如果你是忍耐、辛苦地爬到这地位,就更应当鼓励自己了。想想看,为什么你有能力胜任这职务·那是因为公司认同你的能力。或许你会对公司的认同方式有所不满,例如:升迁太晚、偏袒某人、营业方针偏离,你内心这么抱怨是很正常的;但是,公司认同你的能力却也是千真万确的。对此,你应建立信心。不管别人怎么说,现在的职位可是凭自己的能力得到的。也许你不满意现在的地位,记住这是你晋升高层所必经的一步台阶,千万不可焦急。

现在的你,拥有头衔吗·

假设你的头衔是助理,你的发言、盖印,都是代表助理。它背负着权限与责任,代表公司对你的认同与期待。既然公司对你如此认同,就认真地回报,不要辜负公司的期望。如果你无法完成基本任务,净说些丧气话或埋怨公司,则是可耻的。若你认为“除了头衔之外,其他都没变。不但薪水没有增加,连下属也只有几人”,就更令人无法忍受。如果这只是一时的情绪,尚可原谅。但若是真心的感觉,那你只是在轻视公司,伤害自己而已。不妨试着愉快地抿紧嘴唇,稍微抬起下巴放松心情,千万不可一上任便威风八面!欲速则不达,慢半拍并非效率不高。

第四,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召力。

有魅力的领导才有感召力,有感召力的领导往往有魅力,二者是相通的。

领导们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那就是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一位领导的手下有一班精兵强将,他就具有了市场竞争的实力。在这个意义上,领导如何增强自身在员工中的凝聚力就成为关键。至少,领导在以下几个方面应高度注意:

其一,要注意倾听员工对你反映目前的业务情况,不要在员工面前表现出高高在上,并知道许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要让员工喜爱且接受你讲话,并知道你也喜爱他们向你报告情况。这时要反复告诉员工许多经营规则的制度,不能期望你一言不发,员工就能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去遵守。当然,叮嘱之余,你要表现出信任你的员工,相信他们办事的才干。

其二,领导应该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能总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其实,员工总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被领导赏识,他们有时讲出的话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多日思索的结果。毕竟真理常常掌握在群众手里。

其三,领导不会破例协助员工,认为他们拿了薪资,就该为你工作,这是不恰当的,只要有必要,领导也可屈尊去帮助下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顺利地达到工作目标。有些领导搞不清楚他的下属们是否都很称职。这种领导常常这样想,干得好干得不好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领导应发现谁没有把工作做好,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工作,帮助下属做出成绩。

其四,领导要清楚下属对他的期望是什么,甚至要了解这些员工的内心世界。这是领导的分内事。领导要常常告知员工对他们的期望究竟是什么,也就清楚下属对领导的期望是什么,这样,双方目标一致,没有误会。同时还要对下属有充分的信心,遇到再大的困难,首先自身不要泄气,其次要多给员工鼓气,让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干,共同创造奇迹。

其五,关注下属工作的进程。不要以为下属做好了,就是自己领导有方;下属做得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错。其实,下属做得好、做得不好,领导应明明白白地告知他们,他们做出了成绩需要得到认可。他们做错了,也要获得一个改错的机会。不能太重“名”,认为许多工作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领导应虚怀若谷,把业绩看做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其六,常动脑筋想出一种对每个人都好的方法,不要顽固地认为,自己确立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能适合任何人的方法即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要广纳意见。

最后,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上司,无往不利;而一个没有感召力的领导、上司,则寸步难行。一句话,领导要有人格魅力!失去人格魅力的领导,跟他的下属没有任何分别,谁还会尊敬他,信服他,听他的号令·美国耶鲁大学卡尔·杰克在《领导驭人的魅力》一书中认为“良好人格本身就是驭人的魅力”,可见,企业领导应当在下属面前塑造自我形象,完善人格魅力,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和领导能力,赢得下属的尊重,切忌用不光彩的东西抹杀自我形象,受到下属的冷落。

第五,有知识,当然有魅力。

一个领导者知识的渊博程度能够影响其魅力。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知识素养是相当重要的。在领导者进行领导的过程中,知识素养不但决定了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决定了员工对他的信服程度。

我们可以拿历史上着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来说明知识素养如何培养魅力。亚历山大大帝13岁时,父亲为了将这个未来的君王培养成博学多才的人,特意聘请了当时希腊最有学问的亚里士多德来做儿子的老师。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在亚里士多德的教导下,亚历山大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学识渊博的君主。后来他率军横扫欧亚大陆,在远征中仍不忘记读书,并命令士卒返回希腊为他运来许多书籍,这些书涉及面广,包罗百科。渊博的知识赋予了亚历山大非凡的魅力。波斯国是亚历山大一直想征服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以极其友善的态度和有节制的提问使来访的使臣心悦诚服。最后有位使臣说道:“这个孩子才是伟大的君主,而我们的国王只不过是徒有钱财而已。”在后来的征服中,亚历山大大帝所向披靡,声名流传百世,正是他那渊博的学识塑造了超凡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跟随者为其服务。

领导者要想在工作中赢得服从,就必须培养自己超凡的魅力,而超凡魅力的培养中,必须注意知识素质的提高。因为知识素质是超凡魅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拥有知识的领导者和没有知识的领导者不但在处理业务的能力上有天壤之别,在言谈举止上也差别巨大。因此领导者在造就超凡魅力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知识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知识素质来培养超凡魅力。

真正的领导是站在高山上的

一只蜘蛛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栖身,它拼命地寻找,结果找到一个钥匙眼,这里又黑又窄,好像铁盒子,比任何地方都保险。它非常高兴,想:“这正是我理想的避护所!谁能发现我在这里呢?”

“那边,在屋梁上,”蜘蛛自言自语,“我可以织网捉苍蝇。”

“这边,”蜘蛛望着楼梯接着说,“我可以张开另一张网捕虫子。”

蜘蛛正美滋滋地梦想着,耳边传来了脚步声。非常谨慎的蜘蛛立即爬到刚找到的地方躲藏起来。

来人就是这间房子的主人。钥匙叮叮当当地响了一阵,对准了钥匙眼,把蜘蛛顶死了。

蜘蛛虽然处心积虑,但是由于目光太短浅,最后钻在钥匙眼中被人类开门顶死了,真是可悲可叹。

企业管理中,也有许多企业领导由于目光太短浅而使企业走向灭亡。

所以,作为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把企业壮大而不至于走向衰退局面。

韦尔奇执掌通用公司之后,敏锐地发现,企业的环境正在改变:通用的竞争对手日益非美国化,通用有许多重大机会发展海外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大多数商人眼光仅限于本国,根本还没有全球化经营的观念。事实上,经济发展处于领导地位的美国,大多数公司首脑对全球化市场深感困惑。多年来,他们的经营是以美国市场为中心——因而他们认为没必要去改变这种状况。

韦尔奇确实是商界奇才,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改变势在必行,否则通用就会坐失良机。韦尔奇将全球化视作通用面临的巨大机遇,并毫不犹豫立即采取行动,以适应日益明朗的全球化经济。

1987年,韦尔奇的全球化革命开始了。这年6月,韦尔奇遇见法国最大家电公司汤姆森的总裁阿兰·戈梅斯。在半个小时的会谈后,两位心有灵犀的总裁达成一项符合韦尔奇策略思想演进的交易。虽然这项交易的规模比以后购买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交易小很多,但它却标志着通用已开始实行它重大的策略改变。

通用同意将每年30亿营业额的消费性电子部门和汤姆森公司的医疗显影单位交换。通用是美国电视机和录放像机的第一大厂商,而汤姆森每年在欧洲市场的X光机及其他医疗诊断器材的销售额,约为75亿美元。此外,汤姆森需付8亿美元给通用。

这是韦尔奇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交易。通用以账面价值出售经营困难的电视机企业:尽管它拥有美国25%的市场,在世界排名第四,但是经营无利可图。韦尔奇指出:“第三流的球员没有上场的机会,在电视机方面,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有过美好的时机,但是突然之间,电视机企业需要支出4亿美元的成本。”

汤姆森公司当时也在赔钱,但是它拥有欧洲医疗显影设备市场10%的占有率,通用医疗设备系统的领导人认为,这是确保长期繁荣必须支付的代价,通用在美国医疗显影市场的领导地位正受到西门子和东芝的威胁。

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CAT扫描器、X光机和其他诊断设备在美国以外销售。通用的医疗设备系统(GEMS),在海外市场销售只占总营业额的10%。这个以密尔沃基为基地的事业只有一个主要的海外分支机构,通用拥有75%股权的合资企业横川电器制作厂。它原先是通用在日本的经销商。这个合资企业——横川医疗设备系统——或称为YMS,结合GEMS的技术和日本小型化的专长,专门制造中价位的CAT扫描器。即使有YMS的合资企业,GMES的主管认为:“我们还有重大的不平衡,显然我们必须走向全球化。”

在和汤姆森的交易中,韦尔奇一次解决两个问题:在结束一项从未达到韦尔奇标准的企业的同时,也巩固了GEMS,它使通用的现金收入增加到27亿美元。

然而报界认为这一次交易通用严重违拗美国民意,韦尔奇则认为创造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打击竞争者,这是数一数二原则的重点所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用就是根据这个最基本的策略信条,放弃本国的经营环境。早先,通用还以它在美国市场的地位衡量旗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到1987年,韦尔奇宣布:“对我们而言,数一数二的原则必须应用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上。”企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实力的弱肉强食,使总裁相信,本国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不再是成功的保证。

韦尔奇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是理所当然的事。企业成功的规则只有一个: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某一个国家之内成功,还不足以保证企业能够存活。获胜的公司——那些能够掌握命运的公司——全靠开发全球市场获胜。

把眼光瞄向全球,这就是韦尔奇高瞻远瞩之处。

领导人必须有远见,领导人必须向前看,对于自己想把企业引向何方有一种明确的认识。远见的形成有赖于了解目前的现实。就是说,当前企业的位置,包括它的文化、历史,如果它是一个部门,那么怎么与整个企业相适应。

领导者关于未来方向的看法应该建立在深深控制着人们的个人价值观和思想的基础之上。一种远见并不是一系列的目标,而是一系列的雄心壮志,它们一度被下级藏在心底,现在要使它们发挥出来,创造一种巨大的内在的推动力,使人们朝着那个方面去工作。

至于远见应该具体到什么程度,人们还是有些困惑的。贾维丹的结论是,虽然领导人对他们自己的远见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他们对他们自己所主张走的方向并没有提供详细的解释。换言之,他们倾向于使用概括性的描述来传播他们的想法。例如,杰克·韦尔奇对通用电器公司的远大设想是用下面的话来表达的:“我希望十年以后的通用电器公司被人们看作是独一无二的、极其生气勃勃的、企业家的企业……一家被世界公认为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秀水平的企业。我要通用电器公司成为世界上盈利最多、高度多样化的公司;它的产品系列中每一种产品都居世界质量领导地位。”

不过,同样重要的是,远见使职工们全身心地绷紧。一种容易达到的远见不大可能产生推动力。韦尔奇又阐明了这一点:“我学到的另一样东西是,把横杆的位置定在超过人们认为他们所能到达的限度,这是给企业施加压力的方法。我们用来衡量工作表现的标准是:要好得像世界上最佳的一样。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找到办法或者尽量利用方法跳过去的……如果你不把横杆拉到足够高的位置上,你永远也发现不了人们的能力有多大。”

有多少远见卓识是由领导人单独发展的,或者是经过磋商产生的,这些还是可以争论的。一个远见通常开始是由个人提出的。然而,许多企业家一致认为,提炼、改造和发展成一种完善的看法,建立员工与经理之间的网络是绝对必要的。对为这一远见承担义务的全体员工来说,必须把它化为共有的,并建立在个人的看法的基础上。形成远见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宰相肚里能撑船

古代有位宰相,请理发师来给他理发修面。那理发师给宰相修面修到一半,忽然停下刮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

宰相见他这样,心里纳闷:这肚皮有什么好看的呢·就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您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能容忍,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