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忠于老板忠于自己
3509100000030

第30章 不可替代是合作的资本(1)

只有具备积极的个性,一个人才会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知道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因而他能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自己身上的巨大潜能,干出非凡的事业来。

罗斯福曾说过:

“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积极的个性能使一个人的行为更加有效。

只有具备积极的个性,才使一个人不可替代,而不可替代是合作的资本。

生命之内核

茫茫宇宙,一切星球都在各自轨道上独立运行着,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这是因为它们并非都是无拘无束的流浪汉,而总是有着自己固定的约束力——向心力。

生命的运行亦如此。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工作行为也能找到运行的生命之内核。

——积极的个性。

而这个内核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从混沌到有序,这是一个长期历练与磨合的过程。

心理学家与成功学家对1000名工作成功者进行调查、研究,历时长达两年之久,归纳出这些成功者们走向成功的几个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一点:

他们都在做人方面具有积极的个性,能够从创业开始到成功都保持积极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期待。

为什么积极的个性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学者詹姆斯据其研究成果指出:

“普通人只发挥了他蕴藏的潜力1/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不过发挥了一小部分能量,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

既然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为什么实际工作中人与人却有千差万别呢?这当然是由于心理态度与努力程度不同所决定的,也和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境遇不同有关。

自身素质是行为发生的基础。

积极的个性包含着对自身素质的清醒认识,而对自身素质的有意识运用能促进自我的发展。拿破仑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最出色的军事家的素质”,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那么他的行为是低效的。设想:如果偏偏让数学家用严密的、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来写诗,而让诗人用奔放热情的形象思维来演算,那岂不让人啼笑皆非?

积极的动机对行为有推动作用。

积极的个性也包含着“我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自我实现的目标,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海伦·凯勒所说的:“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拿破仑意识到自己要成为一个权力的掌握者时,他通过不懈的奋斗达到了这个目标。

现代许多人的一大通病就是缺乏自我实现的目标,为生存而工作,终日碌碌无为。

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得拥有积极的个性。积极的个性,是养成自动自发良好习惯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在工作中,对于不认识的人,你可以设法去结识。对于未知的世界,你可以积极地去探索。对于工作的巅峰,你可以大胆地去攀登。这些对于你来说都是极容易办到的事。但在此之前,你必须以工作的名义提高你自己的能力。

在迈向工作之路前,先别激动,先静下来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谁最让你自豪、激动、喜悦、苦恼、不安、揪心?再想一想,谁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

试想,自从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的第一声啼哭为谁?你的第一步路为谁?你的第一次不满为谁?你的第一次激动为谁?不为别人,是为了你自己。你一次一次地为你放歌、为你激愤、为你抗争、为你学习、为你工作、为你奋斗,为你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奔波操劳,为你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而祈祷,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你自己。

对你来说,这个世界上因你的存在而精彩,同样也因为没有你而黯然失色。

如果你要提高你积极的个性,对你自己要有一个完整的把握,你还须从更多的角度来拷问自己的灵魂。为什么要用如此大的力气来提高你自己的个性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适应激烈的竞争

一名员工能否适应激烈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显示实力脱颖而出,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

几匹公马游离于马群之外,其中最强壮的一匹向马群头领发起挑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争夺形成了拉锯战,双方总是难分胜负,马群也分分合合的。最终,更年轻的挑战者胜出。统领起大马群,失败者则流落到全由公马组成的“单身汉群体”中去了。

强者为王是动物界的法则,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身体强壮的野马始终会占主导地位,这也有利于野马的繁衍和种群的良性发展。如果野马群的数量过大,则有可能出现挑战者带领着争夺来的“支持者”另立山头的情况。成功夺权的公马的宝座也不牢靠,“单身汉群体”会一直在大马群附近虎视眈眈,其中的失败者还会伺机反扑,那些渐渐成熟起来的小公马更是潜在的威胁。

所有的野马都具有一种竞争的欲望。谁当头领,完全靠实力说话。一旦有机会,它们就会向马群头领发起攻击。它们不惧怕失败,失败者成为草原上的流浪者,它们寻找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本领,以便再次回来寻找机会挑战头马。

看看一位老牧民的描述:

有一次在山脚下,两头公野牛为了争夺一头母牛而展开激烈搏斗,两头公牛搏斗,犄角的撞击声,有节奏地在山谷间回响,而母牛就在一旁观望。

此后,我再没有见到那两头公野牛争斗,却发现那头母牛和其中的一头公野牛生活在一起。再后来,那头野牛又以生命搏击,取代原来的强者,成为牛群中的头领。而另一头战败的野牛只能尾随着这队牛群,过着一种很孤独的生活。

竞争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到底是美丽的还是残酷的,要看你如何去面对它。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过分自卑,他会告诉你——竞争是残酷的;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竞争对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会告诉你——竞争是美丽的。

勇于面对竞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好方法,如果只是一味逃避,你永远都不会取得胜利。我们向野牛和野马学习的正是这种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主动精神。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尽管竞争有一些较为黑暗的东西,但在我看来,它是成功的推动力。”

竞争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最好动力。通过竞争,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让你更加确定自己的实力;竞争可以让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竞争可以让你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当你到了一家公司,只有保持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劲头,才能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经验是最重要的资本

你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从每一类工作中获取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你以后做出很好的选择。同时,它能教给你本领,这些本领你以后是用得着的。

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成功和失败都可以让你获得经验。

你的经验也是你的一个最重要的“资本”。假如你工作时有些预见,你就能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很多的经验。不管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经验反正永远是你的。

在生活中,经验常常是偶然获得的:你遇见什么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年岁增长了……你都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例如,当你试图计划你的职业时,你应该尽可能地积累各种工作经验,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能够相当容易地从事各种工作,尝试各种创新的做法。你现在学的东西越多,你以后做决定的根据就越多。

你可以通过某些方式从每一类工作中获取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你以后做出很好的选择。同时,它能教给你本领,这些本领你以后是用得着的。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那些你学到的新本领,将为你以后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进步的机会。

在设计你的生活道路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经验帮助你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并且你将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获取经验。对它抱有希望,为它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它。假如你偶尔出了大错,可以在下面这一段话中得到安慰:“在人生的赛场上,早期有一些失利是有益的,这可以消除试图常胜不败的压力。”

你是一个新人,毫无经验,你也不必气馁,只要你为自己制定一个新人三年计划,你就一定能终有所获,有所作为,照样可以成为高效能工作者中的一员。

比起成功的经历,对于老板、前辈失败的经验应更加用心倾听。市面上谈论有关如何成功的书籍都相当畅销,少有人会对失败、衰退的过程感兴趣。不过基于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事实上我们很难去模仿拷贝他人的成功经验,但可以轻易从其失败中汲取教训。

向父亲请教工作经验。自己的父亲由于没有工作上的利害关系,对于相关的经验会更加愿意倾囊相助。利用平常家庭聚会的时间和父亲聊聊,也能让老爸觉得备受重视而对你关心不已呢!

把握和老板交际的时机,多参加同事间的聚会活动。现今的年轻上班族,愈来愈重视个人时间与自我的生活,有的人也因此疏忽了办公室中人际关系的经营。其实利用非公事的场合,如吃饭、去KTV等不但可以拉近与老板及同事间的距离,还可以增进情谊及相互了解。同事间彼此相处和谐,工作也才能更加愉快而有效率。

充分利用出差的机会。某公司的主管派两位新员工到外地做市场调查,回公司报告时,一位提交了详细的经济动向统计数据,另一位则提交了自己在街头观察商业活动的心得。主管会对哪一个人的报告感兴趣,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清楚。由这个小故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论是公务出差或私人旅游,都应该充分利用到当地出差的机会,这不但对工作有帮助,也能让自己有更深刻的体验。

学习与工作的制高点

学习化工作观念是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产物,而学习化工作观念又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撑基石。

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如何,要看他的大脑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开发。简言之,要看他的思维能力。

能改善思维能力的方法就是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工作,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工作就是把自己置于学习与工作的制高点上。

如果现在到学校去看看,你一定会激动得大吃一惊。当你了解到学校现在开的课程很多时,你会兴奋;但当你发现下班后去上学的是一些什么人时,你会更感到激动。他们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赶时髦的人”,而是真正有前途的人,其中还有很多人已身居要职了。

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老师指导着我们学这学那。我们总是知道自己该去学什么,该去看什么,并且知道只要努力学了,用心看了,就一定没有坏处。

工作了,不再有人指点我们学这看那了,就好像动物园里的狮子进了森林,一时间还真的有点迷茫,管理员不会再把大桶的鲜肉放在它的嘴边,它得学着自己找食吃了。我们就像是狮子一样,空有一身的力气,却不知该从何下手。

于是,我们需要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从生活的每一个片断中,去汲取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从一件件小事当中,去领会工作和为人的道理。其实,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包罗万象。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每一个道理,我们从书本中看到的每一种观点,不都是源于这五彩斑斓的生活吗?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擦亮眼睛,开启心智,从生活这个本源中来寻找真理呢?

业余时间“充电”

“充电”,最好既同社会需求相适应,同时也与自己兴趣相一致,这样所获得的“充电”效率和生活乐趣会更多。

“充电”,不仅要考虑现在的生存质量,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充电”是有点儿超前、有点儿拼搏的自我完善行为,它的回报必会在未来兑付。对一个人来说,从终身的角度出发,“充电”也是一项不断完善自身、逐渐适应社会的个人工程。

要确定目标,找准方向,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一般说来,学校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这是事业的起步,同时也是“充电”的开端。业余时间“充电”越早越好。这就是说,在落实了工作岗位后,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而应当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放在议事日程上。你现在的综合素质也许能适应目前工作的要求,但必须有超前意识和为将来更大发展做准备的“储备”观念;目标明了,你的“充电”才有后劲。

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与社会对岗位的要求相吻合,这是业余“充电”要把握的一个原则。

具体说来,有了高中文凭,你得去读大专或大学文凭;有了大学文凭,你得去读研究生课程;研究生毕业的,你得有再读博士的打算。同样,对从事技术工作或技术操作的人来说,也有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档次的问题。当然,有时候会处于两者都需要的境地,得并肩前行。

有计划的“充电”,总比踏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好、要实在。所以在综合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和单位所能创造的条件、工作所能允许的范同之后,实事求是地制定一个分步实施的计划,是保证“充电”不“断电”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