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比尔·盖茨商道全书
3508000000025

第25章 市场第一(5)

由于许多高科技公司的重点在于技术开发和市场策划,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量的销售工作之中。例如:网络界的思科公司、3COM等通过适当的销售中介,缩短了公司的产品上市时间,并且节约了资金和人员的数量。而传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如:北方电信、朗讯等由于没有及时调整网络零售产品的市场分销策略,在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等产品的销售中始终无法与思科公司相比。思科公司的路由器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占70%左右,成为网络市场中的霸主。鉴于此,微软针对软件产品消费者的特征,着力建立多种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面。

1代理制为主,特许销售为辅

微软对销售渠道的策略是:代理制为主,特许销售为辅,占领个人软件市场。由于个人软件市场区域广泛,产品销售金额较小,对此,微软采用了适合于此种情况的特许销售店的形式;并授予了一些具有独立的软件应用开发能力和客户关系的公司代理权,以此推广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微软办公软件产品销售。

微软的销售伙伴众多,拥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仅在中国,截至2000年6月底,微软的广域渠道合作伙伴已有2 300家。这样微软的销售就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大大小小的分公司,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为微软的产品销售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也为微软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在2007年11月21日,微软2008财年广域渠道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大会中,将新招募6000家合作伙伴,以进行更广阔的地域覆盖。

2培育和支持合作伙伴开发增值应用方案

微软为合作伙伴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并在全球的市场宣传和技术讲座中,向广大客户推荐合作伙伴,以此在各个行业推广微软的软件。截至2003年底,仅在中国,微软授权方案提供商合作伙伴就达到了400多家。150家金牌解决方案代理商获得了微软授权。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渗透力,既创造了市场又维持了垄断地位,从而在影响力上更进一步。这样的合作,既是合作又是投资,也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

3对代理商的销售实施分级奖励制度

微软对代理商实行销售奖励计划,即:当一个财政年度的代理面销售额超过微软年初设定的目标时,对于代理商进行个人和公司的奖励;对于销售额前10名的代理商专门举办颁奖大会。这样可以促进代理商的销售热情。如:2000年12月,微软就曾主办了10家金牌代理商授牌仪式,以奖励销售额突出的公司。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微软的市场营销能力非常强大。在信息科技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微软的营销环节保证了公司的持续性发展和强劲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微软的科技开发能力借助灵活稳固的市场流通运作,在企业的全面竞争中保持了不败的地位。

善于使用价格策略来挤垮竞争对手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因素,价格决定着产品能否畅销,决定着产品销售的数量与利润。价格对购买者来说,是决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对卖者来说,是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时常关注价格问题,因为在价格方面决策失误,尽管其他方面的工作很有成效,也会削弱一个企业。任何行业,都存在着若干企业互相竞争,以求自保和发展。要做出成功的价格决策,就必须了解市场的竞争情况,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合理的产品定价。

企业总是谋求利润最大化,微软当然也是这样,不过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不断地调整价格策略才能实现。价格最终体现为消费者承受的价格,它受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市场竞争价格。那么微软是如何通过不断地调整价格策略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呢·微软有一套自己的价格策略,或许正因为采用正确的价格策略,才使微软的利润不断扩大。

对大多数企业决策者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他们都想在稳步发展的情况下获取合理的利润。他们认为不值得用已获得的利润去冒险争取更多的利润。因为这样威胁到了安全,而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但对微软来说,以利润为代价增加市场份额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失去利润只是威胁到安全,而得到的却是市场份额,从长远看,最终能把失去的利润赚回来。因此,微软非常善于用价格策略来挤垮竞争对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1高价取利

微软自取得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后,其价格只升不降,这是由微软的垄断地位所决定的,但是微软这样做难道不怕客户由于无法承受而放弃微软·微软这样做是有把握的,是在研究客户的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而制定的。不断提升价格,一方面使微软的利润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微软垄断地位的坚固。

在微软的备忘录中有如下记载: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微软已经提高了产品的价格,而其他零组件的价格已经下降,而且继续下降。其中所说的‘零组件’就是计算机厂商的零组件,因而,微软在个人计算机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也随着产品的升级,提高售价,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打压原始设备生产商的利润空间,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这就构成了美国司法部状告其垄断的理由之一,不过这对微软来说已是常事了,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微软还承认,由于个人计算机价格下降,销量猛增,它又从增量中大获利益,实现“增价又增量”,收入总额急剧增加。而与其垄断地位相适应的定价策略,则是以考虑顾客的承受能力为主,根本不顾及竞争状况等其他因素。

2低价取势

微软之所以能成今日垄断之势,与它采取低价策略,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密切关系。一旦市场占有率超过90%,垄断高价高利也就顺其自然了。因此,低价策略是微软提升价格的前奏和基础。

微软推出DOS,IBM公司选择了与其合作的三家系统软件制造商。另外两家产品售价每套为50~100美元,而精明的比尔·盖茨,却以1~15美元一套的低价,向其提供DOS操作系统。随着IBM公司这个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的产品在全世界的销售,微软也就抢占了市场先机。在1985年推出Windows时,其批发价定为每套90美元,但却只收24美元。当Windows 95问世后,其批发价为35美元,零售价为95美元,但是,如果个人计算机厂商同意在其出品的50%的个人计算机上安装Windows 95或采用Windows 95标志,并在一定时期内签约,它还可以把售价降至30美元。

微软就是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以低价抢占市场的。而这种低价策略不仅巩固了自己市场地位,继续维持微软的垄断,而且还扼杀了其他公司的竞争,使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市场范围缩小,直到将它们逼到“悬崖”边上。因此微软的成功不是一个方面的成功,就拿低价策略来说,如果微软一直以高价将产品推向市场,那么今天微软的产品也许只有少数几人在使用。因此一个公司在考虑利润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还要看到长远利益,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不会出现战略问题,才会在发展中一帆风顺。

3免费赠送促销

市场经济崇尚的是自由竞争,而竞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排他性。为了获得市场优势,竞争者之间不惜采取各种策略,但最常见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打价格战,这也是近几年来计算机软件业屡见不鲜的做法。然而,微软却气度不凡,来了个免费赠送。

为了给竞争者以致命打击,微软凭借其无可比拟的经济实力和独霸天下的操作系统,使出免费赠送的高招。1978年为对付微处理公司推出的文字处理软件“词星”对它的挑战,比尔·盖茨首先是在大展上演示“微软词”;同时,赠送演示版“微软词”,约一周的时间里共送出45万套,接着又与《个人计算机世界》合作,随杂志赠送,不到一月的时间赠完了35万套,从而最终击败了“词星”。1995年,当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软件Navigator占据互联网络市场时,为抢夺市场,微软开发了比Navigator更先进的浏览器软件IE,并发起了免费赠送的攻势,公司用户可以直接下载使用,从而有效地回应了网景公司。

微软由高价到低价,由低价到免费赠送,没有一步不含有其超越市场竞争的目的。而免费赠送这一招尤为厉害,微软以其巨大的财力,不给竞争对手一点机会,甚至其他公司想钻个空子也不可能。微软的可怕之处就是它的强大,正因为强大,许多其他企业办不了的事微软可以办到,不敢干的微软敢去干。因此,微软就敢免费赠送,不是少量的赠送,而是几十万几十万的送,因为少了不起作用,少了产生不了影响。而这又有几个公司敢这样·于是微软通过赠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无论怎么说,客户是最大的受益者。

4保持某种产品统一的市场价格

微软始终保持某种产品统一的市场价格。由于每种产品均需要提供本地化的文字和特征,产品本地化也在本地完成,并在原产品价格上加上相应开发研制费用。排除产品本地化的因素,微软的同一个产品在同一个国家始终保持统一的市场定价。这样给消费者以放心、安全的感觉,从而有利分销商的产品推广和分销渠道的管理。

绝不要自己降低售价

“低价”销售策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在比尔·盖茨看来,好的商品自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价格。因此,若非必要,他绝不轻易降价销售自己的产品。

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终于将他们久存于心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在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正式创建了微软公司。

微软公司成立后,比尔·盖茨就同罗伯茨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签订了第一个合同,把销售BASIC语言软件的专利权授予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在这个合同中,比尔·盖茨以其优异的法律知识,精确地规定了软件的开发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各自拥有的权利。这个合同后来成了软件专利合同的典范。

要启动罗伯茨的阿尔塔计算机,就必须具备密度较高的存储板和快速输入程序。罗伯茨在自己的机器里安装了他设计的4K存储板,这使比尔·盖茨的BASIC语言程序在计算机上有可能运用。但是这种存储板的可靠性太成问题,比尔·盖茨编写了一套存储测试程序,用它来检查这些存储板时,发觉都不能使用。但是,罗伯茨拒不承认这一点,他认为盖茨太嫩,对商业一窍不通。

这时,加利福尼亚州一名计算机爱好者开办的一家公司,设计制造了一种4K存储板和其他一些适用于“阿尔塔”的部件,另有一些公司也生产了能与“阿尔塔”兼容的插件。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茨就只能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为他开发的BASIC软件作为拳头产品了。

但罗伯茨的计算机用纸带输入程序,所花的成本太高,而且它运行的速度也太慢。而那时,IBM公司已经使用磁盘驱动器来存储程序,它是一个覆有磁性物质的薄盘,可以高速旋转,磁头能在盘上精确定位,迅速读写信息。罗伯茨打算把这种先进的磁盘驱动程序安装在“阿尔塔”上,为此,就得编制管理软件。

1976年2月,比尔·盖茨他们开始为罗伯茨的公司编制磁盘BASIC语言。这时,他和保罗·艾伦住进了离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不远的一家便宜的旅馆。他用一支笔和一叠草稿纸,花了大约10天时间就完成了编制磁盘BASIC语言的工作。由于磁盘作为一种存储信息的方式有其方便快捷的优点,磁盘驱动器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广泛使用,BASIC语言自然也就成了大量应用软件的程序编制语言。7月,这个磁盘操作系统正式发行,售价200美元。这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售价。

为了促销,微型仪器公司还带着“阿尔塔”进行了一次公开演示的公路旅行。车上载着阿尔塔计算机,连着一台电传打字机,里边运行着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4K版本的BASIC。走到哪里,微型仪器公司就把爱好者协会或计算机俱乐部办到哪里。

这种促销活动,很让比尔·盖茨开眼界。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白天做着这样的旅行,晚上加班加点搞BASIC。到夏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个8K内存的BASIC。接着他们又向12K或16K带有扩展功能的BASIC努力。1975年夏天,他们与埃德·罗伯茨正式签署了协议,着重申明了关于8080计算机的配套软件BASIC的使用权利。

这个协议是由比尔·盖茨起草的,他父亲和阿尔伯克基的一名律师帮助做过完善工作。比尔·盖茨不仅懂得复杂的计算机技术,而且懂得涉及软件协议的严格的法律条文。这份协议有效期10年,给予微型仪器公司独有的在世界范围使用BASIC的权利,包括向第三者发放从属许可的权利。

这个协议后来引起了诉讼,但是比尔·盖茨取得了最后诉讼胜利。

可不要小看了比尔·盖茨的这份协议。在当时,这类的协议几乎没有像样的,因为软件没有像样的。这份协议后来成了不断兴起的计算机软件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的范本,成为这个行业的法律标准。

这个协议规定每卖出一份BASIC,如果是随着硬件一起卖出的,微软公司收取30美元。8K版本BASIC每个拷贝35美元。扩展BASIC每个拷贝60美元。如果单独卖出,微软公司收取销售价的50%。如果使用者需要修改BASIC,那么他还得为源代码付钱,微软公司还将收取其中一半。

但是,盖茨和艾伦并不满足,他们只是从中挣到了18万美元,而这种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的软件转让方法在当时很罕见,是比尔·盖茨首开先河。

继盖茨的4K解释型BASIC之后不久问世的微电脑的编译型BASIC转让给以赛姆公司时,以赛姆公司获得了无限的发行权,而只付出了一台自产的8080微电脑和一些外围设备作为代价。虽然便宜得要命,但软件开发者尤班克斯还像占了大便宜一样向朋友们夸耀说:“他们还要给我一台打印机呢。”

对同一类软件产品,价值观如此不同,可见比尔·盖茨的高明。尽管BASIC开始卖价并不理想,可盖茨也不会采取低价或挂机免费的方式,他仍然采取强硬的市场运作方式,从而从长远的方向上得到了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