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比尔·盖茨商道全书
3508000000024

第24章 市场第一(4)

因此,微软首先要确定战略性的目标市场,然后为每一个市场设计出管理方案,并随时间而不断地改变计划,同时,时刻密切关注自己的市场,并竭尽全力安全拥有它。把握战略优势,推进能赚钱的产品组合却不获取利润,这是微软最常用的战术。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微软能获取市场份额吗·不急于求利润,把利润放在第二位,并不意味着微软要损失资金,而这种策略往往是一举两得,可以较长期地使利润滚滚而来。对于每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微软已经建立的基础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攻不破的。在所有情况下,未来的竞争有可能来自这一领域新的进入者,而不是现有的操作系统。微软考虑了开发操作系统与它竞争的若干可能途径,其独立的操作系统排除了来自操作系统领域的直接竞争。通过对JEWEE联盟、OEM联盟等对手的分析,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中不存有敌手。因此,微软十分自信地认为它所建立的基础足以将可替代的操作系统排除在外。微软也不相信在低端计算机上捆绑新的操作系统会是一项可行的策略。于是基于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独立,微软十分认真地推出一种捆绑战略打包出售。这种策略与曾经用于征服市场的策略十分相似,那么他们的成功也许就指日可待了。

1995年,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没有面临竞争。它消除了能够破坏其价格策略的所有大型公司的力量,并且规划了能够维护微软自己高价位的对策。结果,微软夺去了所有可能的利润,并将操作系统价格抬高到100美元以上。需方的阻力已经引起了它的警惕,但是还没有供方的压力,促使其降低价格,于是它还着手计划使价格再增加一倍。

微软猜测英特尔将被迫降低它的现行价格,它是由软、硬件知识产权价值的不同所决定的。它可能会卖到201美元。请注意,英特尔的成本是170~180美元。所以,一个操作系统的初始成本是在20~30美元。这与我们的结论十分一致。在下一部分,微软正在开发的操作系统的成本是在15~25美元。

微软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将它的软件与低价CPU捆绑在一起,来保护它的价格。它可能卖到171~176美元。在任何情况下,微软的价格都不会下降。

因此,微软对竞争对手威胁的反应是:用残酷的侵略性的行动来消除竞争对手。

在任何改变发生前,比尔·盖茨说世人必须有改变的意思:“只是科技进步不足以推动社会改变,至少要有一些人愿意拥抱改变,否则那不会发生。”微软价格战略的核心,就是在所销售的PC的其他零部件持续降价的同时,提高操作系统的价格。在备忘录中,他说:“在过去,我们已经提高了产品的价格,而其他零件的价格已经下降,而且仍将继续下降。”

“我们的高价可能会驱使单独的OEM或一个联盟去资助一种竞争力量(比如在印度)。虽然这种可能性会存在,但我认为它也值得怀疑……”

微软的基本价格战略是由收入总额的增长目标所驱动的。它企图让用户过渡到一个价格相当于目前平均价格两倍的操作系统上。由于它的定价不是由供应方的竞争所驱动的,而是完全取决于市场的承受力,所以微软承认市场的首要问题不是操作系统的竞争,而是PC价格的下降。

既然没有供方压力来降低价格,微软的主要问题在于,PC整体价格的下降,使它很难保持高价。而且,随着计算机内核价格的下降,需方的压力将会缓和,这将使微软能够保持它的高价格。因此微软无需面对对手、面对高价托付更多的压力,它将其他部件的降价视为自己维持和提高价格的机会。为了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微软现行的价格模式,包括基础价格的翻番,在二三年内可以得到保证。而比尔·盖茨说:“考虑这些,让我们在以下目标战略和策略中达成共识目标:在不打破现在PC软件预装模式的情况下,通过OEM渠道,获取桌面操作系统最高额的单位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通过垄断的策略积累了巨额资金,它将迅速建立起它的市场霸权。这将使它购进PC硬件或软件业的其他部分作为微软的长期战略,以便容易地保护它垄断的市场能力。进而微软能支付巨大的额外费用,用来收购其他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使长期保护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势力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进步。

让“个人电脑”深入人心

今天的市场销售是概念的竞争,而不是产品的战斗。你是不是有一个概念或观念来推动你的业务,是对一个有效战术的客观衡量。沃尔特·里斯先生曾说:“在整个美国,概念或观念是一种新的货币。”

所谓产品观念,是指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产品为中心,注重生产大量产品,以产定销。例如:世界软件业先驱者比尔·盖茨及艾伦在四十余年前所许下的“要让每一个家庭桌上有一台计算机”的宏愿,在他们不断的努力下,在今天已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产品观念也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思想,与生产观念相类似,其区别在于:产品观念不仅注重大量生产产品,而且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以此吸引顾客购买。

微软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迄今为止,它一直是追求用更好的产品、更努力的销售、更出色的广告宣传方式,去占领它的市场。微软公司推出的产品不是一种,也不是两种,而是整整一套——电脑应用操作系统。同时也开始对其产品进行广告宣传——不是对一种,也不是对两种,而是微软开发的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它向市场上派了大量的销售人员,大大地加强了它的推销能力。它的首席执行官史蒂文·鲍尔默向消费者承诺,微软公司将是他们建议和抱怨的最好听众。微软公司介入市场的这些颇具特色的广告宣传,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即使是到互联网席卷电脑行业的今天,它们的这些努力还在继续。

可见,尽管微软公司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它要想取得成功,显然也仅仅只有采取一个行动。首先,从一开始,计算机市场软件之争,实际上就是一场概念或观念之争。微软公司在最初的时候,紧跟苹果公司推出了图形界面的概念,Windows则以可使每个人都能便捷使用计算机。后来针对IBM自称是“办公室”的个人计算机,微软公司推出了为家庭和个人服务的“个人计算机”概念。其他竞争者也都围绕着概念来展开业务,王安公司以“文字处理”争取阵地;克雷公司以“超级计算机”获得成功;坦迪姆公司以“两用处理”系统起飞;康普克公司以小型的“便携计算机”占领市场。

每个较大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借助一个概念或观念。微软公司未能客观总结在计算机市场上的经验。最近这些年,它没有用一个概念或方法。当它把产品推出市场后,它一直用的是产品战略。通过微软公司的广告,你就可以看出这个战略。微软的广告描绘了其一系列的产品,并且说:“无论你想要什么,我们都有。”对顾客的基本强调是“我们将为你生产最好的产品”。这种方式的弱点,就在于顾客常常并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产品。顾客总是购买他们认为应该要的东西。因此,如果他们认为应该要诸如“个人操作系统”或“桌面印刷”之类概念的东西,那么,DEC公司和苹果公司也可以得到这笔交易。

摆在微软公司面前的惟一选择,就是用自己的概念去同那些对手概念竞争。

“买一赠一”的捆绑式销售

“买一赠一”的销售手段在今天早已不新鲜。但“买一赠一”中的“一对一”并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你买了双鞋,送你双鞋垫或你要买双鞋垫,都不是必须的或是惟一的,你可以选择同品牌的鞋垫,也可以选择别的品牌。但微软的做法却不同,早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微软的几大应用程序相应面市时,微软就开始了它的捆绑战术,将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功能独立的软件捆绑在一起,打造出了至今仍横行世界的Office办公软件。这一销售战略的出现是营销史上的一次大手笔,不仅成功塑造起了微软在应用软件行业里的专业地位,也使得Office办公软件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成了微软公司的一台印钞机。

随后这种捆绑式销售手段在微软的历史上不断被使用,浏览器IE与Windows的捆绑更是终结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如今,微软公司经营Office办公软件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Office办公软件的年销售额约为90亿美元,其营业利润超过了40亿美元,它是公司最大的一棵摇钱树。在2003年6月,微软也曾经以同样的方式向泰国政府提供捆绑软件。2003年3月3日,微软宣布与马来西亚政府达成协议,将向马来西亚的低价PC提供捆绑的WindowsXP家庭版及Microsoft Works套装软件。

2004年,微软与美国大联盟签署了4000万美元的协议,取得了网上转播权。他们向MSN Premium订户推出了这一服务,Mac或Linux用户无法成为MSN Premium订户。

MSN Premium的前三个月是免费的,此后每个月缴纳995美元,整六个月的赛季只要缴纳大约30美元。Mac用户只能继续向MLBcom支付100美元的价格。MLBcom的价格是每月1995美元或者整个赛季9995美元。

微软一名发言人表示,计划未来推出MSN Premium的Mac版本,他表示,以前推出了MSN的Mac版本,但是还没有推出Hnux版本。

分析师们认为,微软优先Windows用户有合理的商业理由,因为苹果只占不到5%的PC市场份额,而且微软的Mac和Windows开发团队是相互独立的,不必协调发布日期。一些分析师表示,微软在定期推出Mac产品方面一直表现不错。

以前,微软是通过捆绑来推广功能,现在,微软试图通过优惠的内容来促销MSN以及操作系统。RealNetworks以前和MLBcom合作,它们的价格是三年2000万美元。RealNetworks表示难以通过这一业务赚钱。

MSN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与MLB,com的合同允许MLBcom向其他合作伙伴出售同样的产品,其中包括美国在线。

与此同时,微软准备推出杀毒软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这之前,就有消息透露,微软很有可能将自主研发的杀毒软件捆绑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起出现在市场。

关于进军杀毒行业,微软理所当然地不会透露确切数字,而市场人士估计安全软件和相关服务的收益只会占它2003年全年预计总收入320亿美元的1%都不到。全球的信息科技安全市场,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现在的市值约170亿美元,而将来更会以15%的速率增长,这对一家完全依赖增长缓慢的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套装的公司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如果微软进行捆绑销售无疑会对整个世界的杀毒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包括金山、瑞星、江民等在内的国内知名防病毒厂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呼吁“公平竞争”,反对微软在操作系统中加载杀毒软件,并表示一旦微软确定捆绑杀毒软件,将对其联合诉讼。

尽管有这样的计划,但微软还没有最终确定产品形式、发布时间表和市场操作计划。因此是否将杀毒软件捆绑在操作系统中推出,成为了业界人士关注和猜测的焦点。

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由于法律漏洞的现实存在,如果微软销售捆绑杀毒软件市场的操作系统,中国则将成为微软此举的重灾区。中国国内的杀毒厂商还无力和微软竞争,中国在在反垄断法律方面还比较欠缺,可以说空白,所以微软很有可能钻中国法律的空子,在华推出捆绑杀毒软件的操作系统。

综观微软之所以能够在软件行业所向披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采用了捆绑策略,通过免费奉送的方式打败竞争对手,顺利地进入新的市场,众所周知IE战胜网景成为主流浏览器就是如此,为此微软还惹上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反垄断官司。

尽管微软对外一致声称,他们的杀毒产品将作为单独产品推向市场,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微软最终会走上捆绑销售的道路。分析人士预计,该公司会采用目前各大反病毒软件公司的运营模式:先向用户销售提供基本的产品,然后向这些用户提供各种升级服务和紧急杀毒服务。

业界人士表示,微软将反病毒软件进行捆绑式销售的做法并不能视为是它违反了相关的反垄断法规。但也有人表示,这并不能排除微软会利用它已有的市场优势来强化它在反病毒软件市场的强势地位。

不管业界人士如何猜测,可以确定的是,微软的捆绑策略已经招来了全球性的指责,不久前欧盟对于微软的反垄断制裁一度让其进退维谷。如果不捆绑新功能,特别是在价格杠杆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其竞争优势将会逐步丧失。这就是为什么微软会提出,在不拆除其媒体播放器的情况下,愿意让客户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这几乎已是它的底线。

欧盟开了一个对微软极为不利的先例。如果未来微软无法再以捆绑的方式对Windows进行升级,其业务模式就有崩溃之虞。因此,微软究竟怎样化解外界对其垄断的质疑,不仅关乎在安全软件市场的前途,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多方位分销渠道

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目标。合理制定销售渠道策略,并对销售渠道实施有效的管理,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商品流通,打破了商品在时间、空间和个人等方面的限制,并在尽可能扩大的交换中实现商品的价值。销售渠道的畅通与否,销售渠道的数量、环节的多少和容量等问题,对企业的产品销售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选择销售渠道,加强渠道的管理,以及适时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就能加速商品流通速度,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