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生在世,你要有心理健康,你要有一个美好的人格健康,你得首先懂老子所说的这两个字——一个是“虚”,一个是“静”。
“虚静”观是东方心理学的精髓。“虚静”是保持自身完整性的前提,它引导人走进自己的意识,不分裂它,不分析它,不判断它,不评价它,不谴责它,不说任何关于它的东西。只是走进它,感觉它。在平常的状态下,人的头脑是混乱的,因此认知也是不客观的、歪曲的。就象水面上有很多的波浪或者波纹,水中的倒影就被扰乱、扭曲了一样。要获得客观的认知必须保持“虚静”。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直解】
进入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
让万物自由动作,我只观察它们的归复。
万物品类芸芸总总,但都要落叶归根。
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
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
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
认识了常才能宽容,
能宽容才能大公,
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
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心解】
*最空的心其实也是最坚强的心
老子所讲的“虚”是什么意思呢?“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所以叫做通灵,所以叫做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
小和尚拿着茶壶给方丈倒水,为了表现最好,他把茶杯全部倒满了。方丈一看,笑了,问到:“憨智啊,你为什么要把杯子全部倒满呢?”见方丈看出了自己急于表现的心情和对方丈的景仰,憨智脸红了,支吾到:“因为我怕师傅渴。”
呵呵,方丈一听,笑出声来。见憨智不解,就起身拍了拍憨智的脑袋,径自走入院中。
憨智不懂师傅意思,以为师傅要责怪自己,赶紧跟了进去。
院子很大,长满了各种植物,院中是一条卵石小径,弯曲却不长,右侧首帘是棵梅树,玫瑰红的花朵缀满了枝桠。再往前,是一排蔷薇,矮小纤细的茎干交错着,在篱笆里塞满了一筐。正好把院子分成了两块,左边,是一棵高大橡树。橡树叶子已经干枯,高大虬劲的枝干上挂满了卷曲的叶片,显出一种威严和苍凉。唯一不协调的是墙角一个太湖石堆围而成的泥坛里,几株瘦峋稀疏的竹子。
而师傅,就站在那里。
“师傅,你在看竹子么?”憨智愣愣的看着师傅,不明白怎么师傅会看上这几株发黄的东西。而师傅,仍背着手,不发一言。
当时正直初冬,院子一大风也大,加上院子两门相对,风更是窜的厉害。憨智就和师傅两个人这么一前一后的站着,单薄的衣衫衬着冰冷的身体,憨智忍不住搓起手来。
天空飘了几片零星的雨点,风越来越大了,橡树首先飘落起叶子来,褚褐色的叶片旋转而下,在天空中吹散开来,一树的“哗啦”声摇的枝干都在颤抖。篱笆里的蔷薇没有花,所以没有落红的惨状。但歪斜的篱笆“吱嘎吱噶”的叫唤着,把依附在上的蔷薇压的杂乱零散。梅花还好,很多花没有开放,小小的花苞紧紧的粘着在黑色的树枝上,开了的花也就零星的散落了几片,散布在鹅卵石小路、泥土上和落叶中。而唯一不同的却是那几株竹子,依旧毫发无伤的在风中摇弋着,不管多大都能够在风停的间歇里迅速的恢复原状,不少一枝一叶。
雨渐渐大了起来,风也更猛了。憨智准备跑回去拿伞,却被师傅叫住。看着被风压的弯弯的竹子,师傅回过头来对憨智说到:“憨智,看到什么了吗?”憨智举起手往眉毛那一挡往周围看了一看,然后皱着眉头问:“师傅,您是说竹子吗?”“哈哈”师傅大笑起来,对着憨智说,“那你知道它为什么没有被风刮散了形,也没有被风刮落了叶子吗?”憨智充满疑惑的看着师傅,师傅继续说到:“等你知道了,你就明白为什么为师不要你把水倒满的道理了。”
说完师傅就回去休息了,留下憨智一个人,呆呆的看着这个空旷的庭院。雨停了,也没有发现。直到大师兄了尘找憨智拿水壶给方丈煮茶才看到憨智在庭院发呆。
大师兄把憨智拖到院子外,见憨智还是愣愣的,也就不理会他,只自顾自的整理着东西了。杯子里的水没有被雨下走,还是满满的。大师兄诧异的看看天,嘀咕了句:“奇怪,这杯子还是满的。”就随手就把水给倒了,把所有杯子一起叠了起来,放进托盘里。一见这情景,憨智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跑到厨房拿着菜刀赶到了院子,对着一株最小的竹子砍了下去……
原来,师傅的意思是,茶杯一满就装不下别的东西了。所以院子里的像树虽然高大却被风雨弄的残败不堪,因为它的心太满了,无法抵挡暴雨的催阻。蔷薇因为依附别人,不仅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自食其果。而梅花则是为了明哲保身不愿开花结果。师傅要憨智明白的是不要被心所束缚,保持无物的态度,用无欲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于是,第二天,憨智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竹空。
竹子不倒是因为竹子里面是空的,杯子不满是为了装别的东西。心也是如此,保持虚怀若谷的心,就可以无限制的装新的知识,可以在危机到来时装载压力和委屈,从而保持自我的本性。
这就是竹子的柔韧,最空的心其实也是最坚强的心。
*一动不如一静
“动”与“静”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是人生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老子说:“无欲以静”。庄子说:“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总之,心能静,即无欲,便是大清明、无蔽之境界;便是客观心境,这种心境便能照见一切,深入万物之理,获得宇宙之普遍知识和“道”之大理。至于动,道家一直视动与欲相连,动则不能照见万物,因此主张“君子慎动”。
任凭你外面乱糟糟,任凭你外面红尘滚滚,我心不动,你外面的世界乱糟糟,非常地热闹,信息这么多,我胸中自有一块宁静的家园,我有一块宁静的圣地。“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
国王提出一大笔赏金,看谁画得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的意境。有的画家画了黄昏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地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
国王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遭的高山和蓝天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了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
第二幅画也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从乌云中落下,也降下了冰雹和暴雨。这幅画和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狂风暴雨,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
国王将朝臣召唤过来,将首奖颁发给第二幅画的作者,他的解释是:宁静祥和,并不是要到全无噪音、全无问题、全无辛勤工作的地方才找得到。宁静祥和的感觉,能让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一片清澄。宁静的真谛就只有这么一个。
“忙”成了现代人的一个关键词,都把自己逼迫太厉害,疯狂的工作疯狂的赚钱,结果得不偿失。心灵上都是滚滚红尘,为何不放松一下,把心平静下来品味生活的乐趣呢?人生如品茶,唯有我们静心来细细地品味,才能品尝出茶水的芬芳。红楼梦中妙玉笑宝玉即便如此:“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唉……三杯即成牛骡之物,我们都把它当成救命之水了,那成什么了?
现在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烦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
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
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均要心平气和。
清朝末期的士大夫代表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明阳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丰富绚烂、忙碌且巨大压力的生活,我们物质富裕了,但太少停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向内看看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调试分离的“身体、心灵、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体变差了,因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抑郁灰暗狂燥、因过度的思维而头晕目眩,甚至疼痛。
其实我们人与身俱来很多潜能,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泯灭了。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寻找真实的自我,你会找到、体会、引发自己本身具备的潜能,变得快乐、力量和智慧。
*“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
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说到静中改过,其实就是要学会在静中思考,要想一些白天和工作中想不通,解决不好的问题。一个不会很好地思考和总结的领导,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而思考的前提必须排除干扰,必须安静。
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慎将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只心爱的手表。许多伙伴也提着灯,与他一起找表,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悄悄地进到屋子里,没一会功夫,他居然找到了手表!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找到的?”小孩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在慌乱中寻找出路,往往会失去方向,不如保持静默,拭去心灵的浮躁,出路往往就在你面前。
老子说:“清净物之正。”南华真人发挥更详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镜也。夫虚境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世间凡夫俗子,为名、为利、为妻室、为子孙,心如何静得下来?外感热浪,内遭心烦,故燥热难耐。
六祖第一次在南华寺讲佛,突然一阵风吹来,寺前的旗帜哗哗作响,不少听讲的人侧头望之。六祖问:是什么在动?有人回答是风。有人回答是旗。六祖厉声说:不!是你们的心在动!
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意既是方法,也是心态。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动心不如静心。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没有先期的“静”,也定会没有后期的“超脱”和“速度”。
*求人不如求己
一日,苏东坡与方丈知己佛印禅师同游,见一峻峭山峰,苏东坡便问:“此乃何山?”佛印答:“飞来峰。”
东坡又问:“既然飞来了,何不再飞去?”佛印笑曰:“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再问:“这静字在此作何解释?”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接着二人又来到天竺寺,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观音既是佛,为何还手捧念珠?”佛印道:“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佛印答:“也只是念观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紧追不舍:“她就是观世音,为什么还要念自己的佛号?”佛印脱口而出:“求人不如求己矣!”
对话中这“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矣”三条生活哲理说明了什么呢?只有在宁静平和的心态下,才能生出睿智,而不至于在红尘里迷失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呢?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求人不如求己。正如《国际歌》唱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经验告诉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就愈少,我们就更能深谙人生之道。观世音默念自己的佛号得到自在,我们如果每天多一分反躬自省,那我们就会多一分潇洒和超脱,多一分智慧和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