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荡气回肠的90个历史故事
3483000000070

第70章 裴子云巧断贪牛案

对于见了财物就动手、就伸手之徒,要攻其心,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打起自己的耳光来。裴子云就是用“假途伐虢”之计,巧断贪牛案的。

唐太宗贞观年间,卫州新乡县有个年轻的农民,名叫王敬,父母早逝,孤寡一人,他养有6头壮牛,勤勤恳恳地靠耕作为生。有一年,王敬被县里征调去服兵役,他面对这一群牛犯了愁。怎么办呢?王敬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将牛儿放在舅舅李进家里养几年。

王敬赶着6头牛到了舅舅李进家,舅舅满口答应代养。王敬付给舅舅一笔钱,作为养牛费用。解决了这一后顾之忧,王敬随即去边关服兵役。

5年过去了,服完兵役的王敬回到家乡。

王敬到舅舅家去牵牛时,贪财的舅舅李进只给王敬6头老牛,而将王敬家老牛生下的30头小牛据为己有。

王敬又气又恼,一再恳求,但舅舅板着脸儿,坚决不承认。王敬想来想去,牛儿不能说话,难以证明是自家的牛犊。无可奈何,王敬到新乡县城状告李进强占牛犊。

卫州新乡县令裴子云,思维敏捷,精明能干。处理事务判断案件时,常常能巧用智谋,明辨是非。他在大堂上听完王敬的叙述,心中已经清楚,那舅舅正是利用王敬没有证据,强占牛犊的,裴子云吩咐王敬暂留在衙内。

一天,裴县令发布告追捕偷盗牛犊的罪犯李进。

李进因为自己没偷牛,自认为只要自己不承认,别人奈何他不得。心中有了底,他便大胆地赶往县城。一进衙门,李进大声呼叫:“冤枉啊,冤枉!小民从来没有偷过牛!”裴子云见李进到来,立即升堂审问。

裴子云显得大为生气,说道:“你的同伙已被抓住,他供认偷了30头小牛,藏在你家中,难道你还想抵赖吗?”

李进一听,急得跳起来,说道:“大人,我哪里认识盗贼,肯定是有人在暗中诬陷我啊!”

裴县令十分气愤地说:“哼!看来你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定要见到你的同伙才肯招认。好,将盗贼带上来。”

几个差役早有准备,迅速将用布做好的脸罩蒙在王敬的脸上,把他押上大堂。

王敬故意装成李进的“同伙”,改变自己的声音说道:“李进,不要再抵赖了,我已经把偷牛的事全部招认了。”

李进一见大堂上果真出现一个偷牛的“同伙”,感到天大的冤枉。同时一阵恐惧,再也顾不得许多,连声分辩道:“大人,偷牛的事与我无关,我家中的30头小牛犊是外甥王敬家老牛所生,怎么能平白无故地冤枉好人呢?”

裴子云听见李进老老实实地回答,哈哈大笑。李进被县令笑得心中直发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在茫然无措时,那“同伙”迅速脱下脸罩,原来是外甥王敬。此时的李进方才明白自己已上当了,内心叫苦不迭,可又不得不低头认错。

聪明的县令终于让王敬得到了属于他的小牛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