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好大喜功
原文
纵不躁进,而有喜功之念,亦非所以自立。身膺民社,皆见过之端,无见功之处,克尽厥职,分也。偶叨上官赞誉,扬扬得意,必将遇事求功,长坂之驰,终虞衔橛。
译文
不躁进但有好大喜功的念头,也不足以自立。身受国家之恩,当兢兢业业报国,这都是应该做的分内之事,哪里谈得上功劳?偶而受到上司的表扬就洋洋得意,必然会遇到事情就想求功,如此一来,必遭倾覆。
活学活用
人的处事有聪明、愚笨之别;人的见识有深远、短浅之分。为官之人对待自己的政绩要有正确的态度:要谦恭,不张扬。吃国家俸禄,为百姓做事,做出成绩是分内之责任,无成绩则是失职的表现。但更多的为官者却不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好大喜功,拿成绩提要求索赏赐。更多的结果是骄横者失宠,谦恭者获荣,这巨大反差之间难道不可以看出二者立身哲学的智慧吗?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意为享有盛名,容易招来灾祸,因而难以久居。
语出汉代司马迁《史记·越世家》:“勾践以霸,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称霸。遂在贺台上大摆宴席,庆贺胜利。觥筹交错,文武相悦。惟有勾践面无喜色。范蠡私下叹道:“越王不欲功归臣下,疑忌之端已见矣。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于是写信辞勾践说:“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说:“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说:“君行令,臣行意。”于是范蠡装上他的珠宝,与私徒家属乘船航海到达齐国,耕于海畔,后又去陶经商,成为富翁,乐其晚年。范蠡从齐国寄信给大夫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收悉,称病不朝。有人进谗说文种将要作乱。勾践就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就用剑自杀了。
智慧金言
范蠡善终,文种凶死,这是善于与不善于运用“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谋略的不同结局。树大招风,官大遭嫉。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些谚语包含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事物的一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从而向对立面转变。纵观历史,多少功臣名将,一世戎马倥偬,征战沙场,到头来却落了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可悲结局。历史的经验令今人为训。
不知进退,不足为官
原文
居官念念在想进步,刻刻要防退步。知进而不知退,亢之所以有悔也。
官者身外之物,荣枯有定,原不能委曲求全。只要行其心之所安,处以理之应得,成败利钝,岂能逆睹?若畏首畏尾,无一事可为矣。
译文
身居官场,人人都在时时刻刻谋划着晋升更高的职位,其实,更要早早考虑退路。只是一味地谋虑着进取的途径,而不预筹处于被动时的退路,虽身居高位,终必招致愧悔,这正是“亢龙有悔”的寓意。
官职名位本是身外之物,荣盛枯衰是注定的,原本就不可勉强迁就以求达到十全十美。只要自己的作为问心无愧,处事合乎情理,成败利弊,何必一定要事先预知呢?如果疑虑顾忌太多,怕这怕那而失去进取之志,那么必将一事无成。
活学活用
《老子·持盈章》说:“一个人成就了功业,建立了名望,就应该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保全功名,必须及时隐退,这才是符合规律的。就好像太阳到了中天就会斜,月亮圆了就会缺,事物达到了鼎盛就会走向衰亡,这是千百年不变的真理,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吴越争霸的史剧终于落下了帷幕,范蠡在其中成功地扮演了主导的角色。在越国举国相庆、大臣们争功夺赏的时候,功高德重的范大夫此时却忧心忡忡。几十年的相处,他深知勾践是个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欢乐的君王,因此他毅然作出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抉择。于是,他带上家人,泛舟太湖,离开了风尘弥漫的越国。
范蠡秘密出走时,没有忘记他的老朋友文种。他给文种留下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书信。信中说:“飞鸟打光了,再好的弓箭也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跑得最快的猎狗也要被烹食啊!”
文种看了范蠡的信,将信将疑。他对越王勾践还抱有幻想。但是为了安全着想,他称病不朝,不干预勾践的国政大事。
范蠡果真是个预言家。文种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荣华富贵,悲剧就降临了。有人诬告文种称病不朝是蓄意谋乱,这就为勾践找到了一个借口。于是,勾践派人送来一把剑,并传话道:“当年你教我伐吴,有七条计策。我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了。还有四条计策在你脑子里,你准备干什么用呢?你还是带着它,替我到地下献给先王吧!”文种接过宝剑一看,正是当年吴王叫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属镂宝剑。文种这才想起了远在天涯的老朋友范蠡,喟然一叹。这个忠心耿耿辅助越王勾践复国、报仇、称霸的谋臣,就这样含冤饮剑而亡了。
“敌国灭,谋臣亡”,这个历史典故,也许就是这样留下来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戮杀功臣的事数不胜数,文种式的悲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着。对于那些智谋出众的功臣夙将来说,他们的功劳本身就是“罪孽”。在勾践之类的君主那里,功与罪的关系是颠倒的。这类悲剧的不断重演,常常令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们惶恐不安。但是,事实上,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而保全自己的人毕竟屈指可数,而像文种那样自己推着自己走入火炕的人又是举不胜举!
“饱满充盈不会长久。”只知道前进,不知道退守;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只知道取得,而不知道丧生。这样的人便会失其正道,逐渐走向毁灭之路。
智慧金言
做了官,还想做更大的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就退出仕途,这是人们在做官道路上的权变。如果你有做大官的志向,那就只有尽心尽力恪尽职守,以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便是碰上吹毛求疵的事,那这也是你分内之事,你也不能不接受。如果你不想继续做官了,那就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如此一来,即便有破格提拔这样非常幸运的事,你也不能留恋于此。所以何去何从一旦明了就必须选择一条路。如果游移不定,下不了决心,就必然会造成进退不得的局面,从而使得做不做官都没有依靠。
土产奇物,宜慎馈遗
原文
地产土,宜非有上官之利也。偶因取给之便,奉上官、赠僚友,后遂沿为故事,甚至市以官价,重累部民,毒流无际,如之何可为厉阶也。故旧规所有,尚宜斟量裁减。若所产之物索未著名,断不可轻用馈遗,贻后人之害,祸同作俑。
译文
每一块土地都生长着独特的物产资源,这并不是由于有了某位官员的倡举所带来的利益。而往往由于偶然的因素,这些物产资源被在任官员用来作为礼品,敬奉上司、馈赠同僚或朋友,一旦得到称誉,以后便因循相沿,形成惯例,甚至通过买官卖官的形式形成一个专供体系,无端加重了所辖区内平民百姓的负担,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没有穷尽,如此相袭,可就成为祸端了。因此,对于原来的习俗规定里不合时宜的内容,需要作出适当的斟酌取舍,(没有形成惯例的,就更不应该再无端增加)。如果所出产的物品,本来就不怎么著名,就断然不应该轻易地用作礼品馈赠,贻害后人,使自己沦为这种祸患的始作俑者。
活学活用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史载:五岭之外的岭南地区,在古代每年都要进贡鲜龙眼和荔枝。最早的是葛洪《西京杂记》说:汉刘邦称帝时(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195年),收到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的荔枝,很高兴。到东汉时期,进奉荔枝更成为一种制度。
白居易《荔枝图序》写道:“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自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但是不耐贮藏:“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古代宫廷要人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十里设驿,五里岗亭,马不停蹄,人不离鞍,不分昼夜地驰驱传送,沿途使者飞奔,众鸟惊啼,尘埃漫空……数千里的路途中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多少匹马被累毙于驿路之上,给人民造成了很多痛苦,但是贡奉者为了求得宫廷享用者的欢颜,更是以此为荣耀,争相敬献。在历史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更是穷奢极欲。相传杨贵妃喜食鲜荔枝,于是唐明皇命蜀中、南海并献,派骑专程飞驰传送数千里,从广州送到长安,色味未变,依然如刚摘下一样,鲜美无比。杜牧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满足宠妃的口腹之欲,看到宠妃尝到鲜荔枝时的笑靥,唐明皇真可谓不惜一切代价,那种情景,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为博取褒姒的一笑,断送了周王朝传承数百年的江山。
宋代文豪苏轼在《荔枝叹》中感慨:“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杨贵妃的欢乐已然令历史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无数人的鲜血如河水一样流淌,令人惊心动魄。然而,历代的统治者们并未因此而汲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兴起茶贡、花贡、生辰纲等千奇百怪的新花样,且总是巧立名目,争亲买宠,竭尽巧思,变着花样地进贡所谓名优特产,给百姓增加了更为沉重的负担。于是,文豪只有仰天祈祝:“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官员,应当以民生为重,而不应以自己的官阶升迁为意,尽可能地不作奉迎之举,勿借上寿、拜见之机,送礼、送特产、送美元港币……去打点,去疏通关节。
智慧金言
土特产,本是土地对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的馈赠。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土特产与这块土地以及这群人密切相关,是此一地此一群人的产物,凡是离开了这块土地和这里的民俗,所谓的土特产也就改变了味道。
君不闻“橘生淮南则为枳”的故事吗?在北京吃到的“兰州牛肉面”,根本就没有兰州牛肉面的滋味。其他的特色产品,随着地域的变化,其实也是同样的状况。
其实,我们总是为了经济的原因,把一地的物产运往另一地销售。交流,本没有不妥,也值得提倡,只是几经辗转,几经加工,于是便没有了原先独特的风味,最终变得毫无特色。以至于由于馈赠者与受赠者的共同的原因,使这“土头土脑”的精品再也没有了在原产地的风韵。
古有生辰纲,居奇邀宠,就是始作俑者,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侵扰人民,成就了一人,贻害了百姓。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是把土特产用来作为向上爬的垫脚石,或是作为营建关系的敲门砖,实在有损于土特产的本真之味,最终也将变得霉烂,令人诟病。
深沉含蕴,免致嫉妒
原文
服官以明决为用,深沉为体;若英气太露,不特招同官之忌,上司亦以为涵养尚少,不肯重任。识赏牝牡骊黄之外者,能有几人哉。
恃才敢作或以权术驭人者,有得亦不能无失。惟勤慎供职,事上接下,圆和坦白,不矜才炫能,方是颠扑不破。
译文
任职处事以英明的决断树立形象,以深沉持重为根本。如果才气过分显露,不仅会招致同事的嫉妒与忌恨,上司也会认为你涵养不够,锋芒太露,还不成熟,而不愿予以重用。能够如九方皋相马那样善于识才而不只是注重性别或是衣饰的表面现象的人,在这个世间能有几个呢?
自恃才高过人敢作敢为,或者是以玩弄权术控制别人的人,能够达到目的,但也不会没有失误。只有靠自己的勤恳谨慎,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尊重上级、善待下属、友助同僚,并且能够做到头脑灵活、诚恳坦荡,不自矜才能也不刻意炫耀卖弄自己的本领,这样的人才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才能够做到稳步前行。
活学活用
《列子·说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春秋时,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了一位相马师,名叫九方皋。秦穆公就请他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向秦穆公复命说:“在沙丘有一匹千里马。”秦穆公问是怎样的马,九方皋随口回答说:“牝而黄。”秦穆公于是派人去买,结果却是“牡而骊”。秦穆公很不高兴,就对伯乐说:“你推荐的那位相马专家,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能识得出千里马呢?”
伯乐听后,不禁大为慨叹:“原来果真这样呀!他实在比我高明得多啊!九方皋相马,只注意观察最根本的东西,注重马的内在精神和真实的潜能,而对于马的外表和性别却不予注意。实则是寻求骏马于“牝牡骊黄”之外啊!”
于是,后来的人们就把只注意表面、拘泥于外形而忽视实质,称做“牝牡骊黄”。相反,把能够不计外观形式而只注重内容本质的,就叫“牝牡骊黄之外”。
这是一则寓意十分深刻的寓言故事,指识别骏马不必注重其外表形象。比喻取材选物,不应被事物的外部现象所蒙蔽、迷惑,而应当注重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实质。
智慧金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因此,古人推崇喜怒不形于辞色、含而不露的威严,崇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坚定与果决。
俗谚也有“出头的椽子先烂”以及“枪打出头鸟”的告诫。在中国的古语中,这样的警语随处可见,而且都是经验之谈,多出于痛切的感悟。于是,人们总是以明哲保身为要,戴着厚重的面具,惕惕厉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深藏起来,伪装起来。尤其是在官场这个博弈场中,更是集中了中国的世相百态,于是人们需要调动十二分的机敏处世。当升迁到一定的高度时,也就是说能够左右别人的命运的时候,却也难免受到同样心态的影响而改变了当初的观点。于是在选用人才方面,也会同样趋于保守。
行高遭妒,已成为一个难愈的社会病症。其实,真正的人才并不表现在性别或是衣饰等表面的刻意修饰上。当然,千里马难识,而识人则更难,谁能不受外在的影响呢?
居官勿贪,节用自重
原文
居官无婪取。但不知节用,便不免亏缺。饮食、起居与亲友共其甘苦,人自无怨。诸凡动用,尤须在大处节省,不可在小处刻减。
译文
做官不应贪取资财。只依靠薪酬,如果不能节省俭用,就难免面临拮据的状况。饮食、起居能够与亲戚、朋友甘苦与共,自然不会有所怨言。生活中的各项用度开销,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开支方面应当注意节俭,不必在人情往来的小处斤斤计较,苛刻削减。
活学活用
《官箴》这段话揭示出了一个重要且平实的道理:“见利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同时警告那些想贪图钱财而违规办事的为官者:切勿怀有侥幸心理。
贪赃枉法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到头来钱财成为过眼云烟不说,自己也会弄个身败名裂。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浅显道理,可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为官者见利忘义、趋之若骛?这主要就是他们所怀有的侥幸心理在作怪。即“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