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黄帝内经》学生活
3470800000003

第3章 《内经》养生原则(3)

动,包括适当的运动、脑力和体力劳动、社交活动等等。“生命在于运动”,从生物学的观点讲,“用进废退”,即人身经常使用的器官和系统会发达起来,不用的器官和系统就会因废用而逐渐退化。运动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达,九窍和利,从而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动则不衰”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早在数千年前,运动锻炼就已经成为强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倡导人们运用导引、吐纳等形式健身防病。相传“尧”的时代,人们就知道跳舞能够增强体质。《吕氏春秋》曾提到远古居民由于居住环境缘故而易感寒湿之邪者,应“作为舞以宣导之”。后汉名医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不同的禽兽的动作,根据意守的部位不同,达到强壮不同脏器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是坐得多,动得少,从而危害健康,导致血液循环减缓,脏腑功能衰退,筋骨肌肉运动失灵,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进行适当运动,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必须的。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多种,如散步、打拳、舞蹈、游泳、按摩、气功等,可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环境等选择适合于自身状况的运动项目。同时《内经》还告诫人们“不妄作劳”,劳作也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避免过度疲劳和进行过量的运动,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于身心。此即《千金要方·养性》中所告诫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静,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静,还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心神为一身之统领,任诸物而理万机,具有易动难静的特点,故清静养神十分重要,我国历代养生家都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只有心静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藏而不妄耗。倘若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就可扰乱脏腑,耗伤精血,招致疾病的发生。故《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惔虚无”的养生防病思想,告诫人们应少私寡欲以养心神。另外,还须注意劳逸结合,不妄作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适度而不宜太过,并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静养来消除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再如气功、导引、太极拳等,都是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式、特定的呼吸方法及意念活动,在“人静”的状态下,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自己的心境、感情,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起到对机体的“调整”“修复”和“重建”作用。

总之,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于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类经附翼·医易》)。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二者相辅相成。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故《内经》主张“不妄作劳”,强调动静适度。

因龄施养

人生10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20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30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40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踪,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80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灵枢·天年》

人之生命,本源于先天精气,它制约着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表现出由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的生长壮老已过程。对此,《灵枢·天年》中以百岁为期,以10岁为一阶段,分十个阶段详细论述了各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人生10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20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30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40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踪,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80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认为从出生到10岁,是人体发育之始,生气由下而升,以“好走”概括其生机勃发,活泼爱动的生理、心理特点。20~30岁,生机旺盛,发育健全,以“好趋”“好步”概括其生理、心理盛壮、成熟而稳重的特点。40岁,脏腑经脉气血盛至极限,盛极转衰,开始出现生气衰退征兆,以“好坐”概括其由盛而衰的生理、心理特点。从50~90岁,生气衰退逐渐加重,肝心脾肺肾之精气相继由衰至竭,以“好卧”概括其生机颓废的生理、心理特点。到了百岁,五脏精气均告枯竭,生命力败亡而死。由此可见,生命过程各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养生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因龄施养,选择适宜各个年龄阶段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小儿在生理上,既有生机蓬勃,蒸蒸日上的一面,又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其抗病能力低下,易于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小儿的心理发育也未臻完善,其精神怯弱,易受惊吓致病,情志不稳,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针对小儿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采取科学的养生保健措施,是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这一时期养生的特点是养教并重,以保养元真,教子成才为目标。除了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外,还要重视早期教育,促进小儿智力增长,培养优秀品德及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使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青春发育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明显发育,生殖系统逐渐成熟,其他脏器亦逐渐成熟和健全。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育,心理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变化。他们精神饱满,记忆力强,思想活跃,充满幻想,追求异性,逆反心理强,感情易激动,个体独立化倾向日益增强。但是,此时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还处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萤”的阶段,如果能按照身心发育的自然规律,注意体格的保健锻炼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可为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此时期的养生保健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提高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合理地饮食调摄,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的生理需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既要专心致志地学心,又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还要进行适当的娱乐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另一方面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奶期”,表现为半幼稚、半成熟以及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复杂现象,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热情奔放、积极进取,却好高骛远,不易持久,在各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但波动较大,缺乏自制力,看问题偏激,有时不能明辨是非,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稍有疏忽,往往误入歧途。针对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征,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青少年以良好影响,同时又要尊重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和自尊心,采用说服教育、积极诱导的方法,与他们交友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探知他们的心理活动与情绪变化,从而有的放矢地予以教导和帮助。青少年也应该在师长的引导协助下,加强自身修养,力求养成独立自觉、坚强稳定、直爽开朗、亲切活泼的个性,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景岳全书·中兴论》强调:“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说明中年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如果调理得当,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可望延年益寿。中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肩负社会、家庭的重担,加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易使思想情绪陷人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耗伤精气,损害心神,引起早衰多病。此时就要求中年人静神少虑,精神畅达乐观,不要为琐事过分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善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休息,节制房事,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人到老年,机体会出现生理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其生理特点表现为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协和的稳定性降低。再加上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退休和体弱多病势必限制老人的社会活动。狭小的生活圈予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常产生孤独垂慕、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状态,其适应环境及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环境等刺激因素,易于诱发多种疾病,较难恢复。老年人养生保健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做到知足谦和,老而不怠,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锻炼,分散注意力,促进气血运行。审慎饮食起居,老年人食宜多样,食宜清淡,食宜少缓,食宜温热熟软,谨慎调摄生活起居,防止外邪侵袭。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同时还要合理用药,药宜平和,药量宜小,多服丸散膏丹,少用汤药,只有这样。方能收到补偏救弊,防病延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