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3462500000043

第43章 诸葛亮后出师表

后汉文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汉王室和篡汉的逆贼势不两立,帝王之业不能偏居于一隅而自安,所以临终时把讨伐逆贼的任务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明智,来估量我的才干,当然会知道敌人力量强大而我是难以担负讨伐逆贼的重任的。但如果不去讨贼,帝王之业就会毁灭,与其坐等帝王之业毁灭,何如去讨伐逆贼呢?因此,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我。我在接受这一任务时,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唯恐做不好先帝托付的事情。当时,我考虑要北征,一定要先南下平叛,以扫除后顾之忧。所以在五月里率军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这次出兵相当艰苦,两天只能吃上一天的饭。我并不是不知爱惜自己,但是要建帝王之业就不能偏安于蜀都,所以就不顾危难来遵奉先帝的遗志,可是某此好空谈的人竟然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计划。当前,逆贼在西线遭重创,又在东线吃败仗,按兵法说,要乘敌疲困之际进击,而现在正是出兵的有利时机,谨陈此事如左:

汉高祖的英明可以和日月的光辉相比,谋臣的智谋又很渊深,可是仍难免于历尽艰险和战争的创伤,而后才能转危为安,平定天下。如今陛下之英明比不上高祖,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用长久对峙的军略取得胜利,暂不出师北伐,安坐不动而平定天下,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件事。刘繇、王朗各自据守州郡,论安危、谈计策,动不动就引用圣人之言,形形色色的疑虑装满肚子,各式各样的困难填塞胸间,什么今岁不能作战,明年不能出征,结果使孙策的势力安安稳稳地发展壮大,就把江东吞并了,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件事。曹操的智谋的确是超群绝伦,他用兵有如孙膑、吴起,可是他仍然屡遭挫败:在南阳被围,在乌巢历险,在祁连遇难,以黎阳受逼,在北山险些惨遭覆灭,后来伪魏才取得暂时的安定而已。而我是个才力薄弱的人,反倒企图不冒风险而平定天下,能行吗?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件事。曹操五次去攻昌霸叛军而不能取胜,四次越渡巢湖围攻孙吴而不成功,任用李服,李服却图谋杀害他,委任夏侯而夏侯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可是他仍有这些失误,何况我是个驽笨的人,哪能必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件事。从我到汉中时算起,不过相隔一年而已,可是已损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郤、邓铜等人,以及部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这些都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勇士;还丧失了賨、叟、青羌的散骑、武骑一千余人,这都是在数十年中聚集起来的各地精锐,不是在一个州中所能选拔出来的。照此看来,若再过几年,就会折损三分之二的人马,还靠什么对付敌人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五件事。目前,百姓穷困,士卒疲备,但战争仍不能止息,既然如此,坐等失败与主动出击二者相比,人力物力的损失是一样的,而我们却不趁机早日出征,只打算凭借一州的土地长期相恃,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六件事。

事情的发展变化是难以预测的。从前,先帝在楚地失利,当时曹操拍手大笑,以为天下大势已成定局。可是,先帝随即东联孙吴,西取巴蜀,出师北征,夏侯被杀,这时正是曹操失算而汉室复兴之事即将成功的有利时机。但是后来孙权又背弃盟约,导致关羽被杀,先帝在秭归失利,曹丕自立为皇帝。凡事皆如此,很难预料。我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以后事情的成败好坏,就不是靠我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了。

解读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诸郡,巩固蜀汉政权以后,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伐。临行前,他上表(即《前出师表》)给刘禅,要他尊贤远佞。次年又针对朝廷内部有些反对北伐曹魏的意见,再次上表,以坚定刘禅的信心,这就是《后出师表》。

本文指出敌强己弱,不征伐就是“坐而待亡”的形势以后,陈述了乘时伐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接着以六“未解”,进一步论证“和”与“战”,“安”与“危”的辩证关系。最后他虽知成败难以预料,但仍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自勉。文章情真词切,激励人心,感染力极强,和前表一起,皆为千古传倾的名篇。

据后人的研究,文中的史实多有矛盾,至少不全是出自诸葛亮之手。但并不影响文章的感染力。

活学活用

《后出师表》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明出师的必要,而且指出时间宝贵,迫在眉睫。然而朝廷中有些人对出师有所议论,这些议论既反映思想问题,也反映了蜀国民穷兵疲的客观困难。为此,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不能不认真分析,并统一大家的认识。他首先提出蜀国政策的总原则,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坚定不移的,否则先帝创业便失去意义。然后论及目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方针,不伐贼,则坐以待亡;伐贼或可取胜。即便伐贼失败,也比坐以待亡要好。此乃诸葛亮的指导思想。但是。尽管大计方针已定,还有个伐贼的时机问题。从魏国“适疲于西,又务于东”来考察,乃是伐贼的大好时机;从蜀国“才弱敌强”、“民穷兵疲”的方面看,又存在不少困难。由此又产生不少思想问题。本文用大量篇幅来论述安与危、胜和败的辩证关系,是为了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同时也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战略方针。总之,诸葛亮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主动出击,积极开辟新局面,这是本文思想精华之所在。过去的评论,绝大多数都偏重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德作风,而对本文的战略思想重视不够,为此这里颇有强调的必要。本文最后一段是结论,在阐明胜与败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曹操初胜,包含着后来的失败。随后又论及蜀国的失利,话说到此为止,至于今后蜀国前途如何,他没有说,这一点很值得玩味。但他的态度是积极的,所以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本文写得朴实,没有华美的词藻和惊人之笔,但层层剖析,逻辑严谨,颇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