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3462400000026

第26章 揣第七(2)

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理智型的人,遇事先问为什么,对人则保持一定的距离,凡事三思而后行。这种人个性较强,不轻易相信别人,讨厌别人过于热情,讨厌别人试图说服自己。如果想要与这种人较量的话,最好实话实说,简洁、精炼、客观地陈述情况,才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对方也才会与你进一步交往。有一位倔老头收款员,收款时总是面无表情,只说钱数:“你好,上月2340元。”有一个孩子每次都和妈妈一起出来接待这位收款员,但收款员从未逗过孩子,孩子的妈妈对此十分不高兴。一次,收款员又来收钱,可这回孩子没有跟出来,这位收款员和往常一样面无表情的问道:“怎么了?孩子今天怎么没有跟出来?”“哦,她生病了,睡下了。”孩子的母亲答道。“那太不幸了,希望她能早日康复。2456元,谢谢。”只这一句话,使孩子的妈妈大为感动,认定这位倔老头是好人。有的时候,任何雕饰的语言都会显得矫情,只有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把话说出来,才会最大限度保持思想的“原汁原味”。这位收款员正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给人留下坦诚率直、忠厚老成的良好印象。

骄纵蛮横、盛气凌人的傲慢的人,大多目空一切,眼高手低,蛮横无礼。当遇到这种对手时,不要硬碰硬,要运用装聋作哑、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谋略,削弱对方的气势,要有极强的忍耐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联合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代表与土耳其在洛桑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代表克敦态度傲慢,语言嚣张。当土耳其代表伊斯麦提出维持土耳其领土完整的条件时,克敦暴跳如雷,挥动拳头,大声咆哮,恫吓辱骂对方。伊斯麦态度安详,视若无睹,等克敦声嘶力竭地停下来时,才不慌不忙地张开右手放在耳边,把身子靠向克敦,十分温和地说:“你说什么?我没听明白。”言外之意让克敦重说一遍。克敦当然不能再重新发一次脾气,只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目的性很强,有恒心、有毅力、有很强自制力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他们恪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人生信条。这种人说话一般都很含蓄、委婉、言辞柔和,语义曲折,语言简约婉转,留有余地,给人以温文尔雅、不同流俗的印象。这种人是最难对付的对手,遇到这种人要以幽默、讽刺的态度,寓庄于谐。这样既可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还缓和了气氛,放松了心情,使双方易于沟通。

感情是心灵的翅膀,任何感情都不过是不同温度的血液,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本事”而受人尊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为人处世一定要灵活一些,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策略。要学会揣摩人心,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应对之策,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只有准确地揣摩人心,才会“药到病除”。

适当修饰有益无害

在一个人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表达的义理固然是首要的,但文饰也不可或缺。为了强调文饰的必要性,鬼谷子用了“娟飞蠕动,无不有利害”的比喻。巧合的是,西方也有一个与此类似的说法,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对该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论语》记载,有一天,卫国大夫棘子成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呢?”子贡说:“您这样说是不对的。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说话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就像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它们的区别既在于本质,也在于花纹,如果把这两类兽皮上的毛拔去,那么两者看起来就差不多了。”子贡的意思是说:说话要注意文采和修辞,因为人们对于自己说过的话,是要负起责任来的。棘子成听了连连点头,认为很有道理。

看问题当然首先要看实质,不能只看外表。但在实质的基础上,注意适当合度的修饰,是有益无害的。适当的文饰,有助于发挥积极作用。像墨子那样故意使自己的文章粗朴,显然过分。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未远”。

《春秋》里有“郑伯克段于鄢”这一篇,讲的是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相争的故事。庄公先是纵容共叔段做错事,等共叔段正式谋反的时候,庄公就把他赶跑了。《左传》解释时说:由于共叔段违背了做弟弟的本份,所以《春秋》不用“弟”字称呼他;这件事如同两个国君之间争权,所以用“克”字;又由于郑庄公对弟弟有失教诲,所以经文不用郑庄公的谥号,而用“郑伯”,表示对他的批评。这种所谓的“春秋”笔法,虽然在今天被很多人诟病,但也表明古人对于文字是何等的严谨。

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优秀,如果再加上外在的仪表高雅,秀外慧中,那就更显示一种人格的魅力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外在的文饰和内在的品质,正是文与质的关系。文质双兼,就有彬彬之美了。

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名叫满奋的臣子,晋武帝对他非常器重,经常召他进宫商议国事。满奋从小生长在温暖的南方,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感觉苦不堪言。一天,晋武帝召见满奋,他知道满奋畏寒,就命人在北窗下立了一扇琉璃屏风。满奋顶着风,好不容易进了宫。晋武帝赐坐后,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北窗下。满奋不由得浑身打颤。坐吧,怕冷风吹;不坐吧,恐怕对皇上不敬。他局促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晋武帝看到满奋左右为难的样子,大笑说:“你就放心坐下吧,那是琉璃屏风,挡风的效果更好。”满奋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又很不好意思,就自我解嘲道:“我就像吴地的水牛,一看到月亮就吓得直喘气。”满奋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吴地的水牛怕热,一看到太阳,就会喘个不停。所以一到夏天,水牛就喜欢泡在凉水里,在阴凉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出来了,也会吓得不断喘起气来。总之,吴牛喘月是一种很奇妙的现象,满奋在这里把自己心中的惧怕借一种自然现象说得惟妙惟肖,起到了很好的解嘲作用。

文饰要恰如其分,不可太过。因为文饰只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助因,而不是主因,只起辅助作用,不起决定作用。决定因素仍然是内在的实质。如果文饰太过,超过限度,不符其实,那就适得其反。文过盛,实必衰,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你用翡翠作钓线,桂枝作钓饵,鱼竿是够美了,鱼看了却一定会吓跑。正像浓妆艳抹,往往会掩盖姿色的清丽;过于华美的文辞,也常常会妨碍思想的表达。人们只记住他的文字,却没有注意他的思想,这对于做文之人实质上是一种失败。唐宋古文运动,其目的就是反对此前文坛堆砌词藻、无病呻吟之风,提倡直抒胸臆、真情实感之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代表真实思想。文质彬彬,才是好文章。但这个分寸实在难以把握。

像某些包装华美的商品,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到底是骗不了人的。但是,质优价廉的产品,如果包装粗劣,同样不被市场接受。可见,外表的文饰美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成事之谋

办事时,当然需要对所做事情的对象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这就要求办事者必须善于“揣情”,切忌马虎大意。“揣”的范围极其广泛,具体该从何处着手,这需要办事者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定夺。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点,办事者务必要牢记,那就是“揣量”和“揣情”。在运用“揣术”时,往往需要将“揣量”和“揣情”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而不是抓住一个不及其他。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办好。

剑走偏锋寻求突破

鬼谷子是见缝插针的行家,他强调游说要抓住对方“甚喜”、“甚惧”两个时机,以此作为突破口。同样,我们在做事时,也要事先寻找突破口,使自己获得更快速、更完美的成功。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结成了同盟,一方有难,另一方就会出兵救援。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虞公贪得无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将良马和美璧送给虞公,以拆散两国的联盟。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万分高兴。这时,晋国声称要去伐虢,要求虞国借道。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说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晋国也不会放过虞国。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晋军借道虞国,很快就灭了虢国。班师回国时,晋军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晋国之所以能轻松地灭掉虞、虢两个国家,是因为荀息找到了拆散两国联盟的突破口,即虞公的贪心。等到虞公明白这一点,他早已成为了晋军的阶下囚。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在古代战争中,聪明的将帅总是能从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敌人的弱点,实施毁灭性的打击,一战而胜。明朝末年,后金汗努尔哈赤率大军进攻宁远,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用大炮击伤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首尝败绩,又身受重伤,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后,又率师与袁崇焕交手,再次兵败而回。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他为避开袁崇焕的守地,由内蒙越长城,长驱而入,直逼京师。袁崇焕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皇太极视袁崇焕为生平最大的劲敌,又忌又恨。为了除掉袁崇焕,皇太极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州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残酷杀害。皇太极除掉心腹之患,从此更加肆无忌惮,而明朝至此气数已尽,不久即亡于李自成之手。

袁崇焕是我国古代罕见的军事天才,他接连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将清军死死地拦截在山海关以外,被视为明王朝最后一道坚固的“长城”。可是,睿智的皇太极却找到了这道长城的突破口,即崇祯皇帝的猜忌心。于是略施小计,就完成了在战场上无法完成的目标,使得崇祯帝自毁长城,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以上两个例子,胜利的一方都是利用对方主要人物的弱点,以此为突破口,获得了主动权。

寻找突破口,多少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钻空子。不过,在以正常方式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偶尔钻钻空子,略施小计,就能推动事业的进展。这种本小利大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量权揣势适时出击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了,作家不可能花一生的时间去读浩如烟海的他人著作,他必须腾出时间进行自己的创作;画家不可能画下世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只能画自己认为最美的那一部分。鱼和熊掌常常不可兼得。为人处世,一定要量权揣势,统观全局,正确分析局势,有所取舍,如此,才能制定正确的策略与对手一决高下。

古代政治家在进行政治角逐之前,无不在掌握分析天下形势上下功夫。齐桓公想称霸,就有管仲替他分析当时的政治局势,管仲提出当时周天子虽微弱但仍有号召力,四夷侵扰中原使得各诸侯困苦不堪,因此齐桓公依照管仲的“尊天子以令诸侯,尊华夏以攘四夷”的政治策略创立了正确的争霸方针,终于成为一代中原霸主;刘备想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自己做皇帝,就有诸葛亮替他解读当时政坛——曹操实力强大,奸诈无比,野心勃勃,大有据天下为己有的雄心壮志,而孙权虽占据江东,基业深厚,却没有一统天下的凌云壮志,于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联吴抗曹的政治方针,使得刘备不仅获得容身之地,而且可以有机会养精蓄锐,三分天下。只有正确分析敌我形势,制订出正确的计划来,才能取得成功。

见日月不为目明,闻雷霆不为耳聪。量权揣势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脚步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沉迷其中不懂得取其精华的人则往往难以成功。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率领兵士多多益善的韩信,年轻时由于家道中落,父母早亡,而自己又只顾学习,不善经营,以至于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韩信又经常佩带着家传的宝剑。街上有个无赖非常看不惯韩信的行为,于是有一天,这个无赖拦住韩信说:“你天天佩带宝剑,也没看你用过,你到底会不会用?你要是条汉子就往我身上刺一剑,如果你不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紧握宝剑迟疑了很长时间,但最后还是没有抽出宝剑,而是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引起大家的嘲笑,人们都说韩信是个胆小鬼。孰料就是这个曾受胯下受辱的胆小鬼,后来居然封侯拜将,帮助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如果韩信不善于审时度势,一味地逞强,杀死了无赖,也就不会取得后来的成就了。适时丢掉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有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只鼬鼠向一只狮子挑战,要与它一决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你害怕了吗?”鼬鼠问道。“是的,我非常害怕。”狮子答道:“如果我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笑话我竟然和鼬鼠打架。”当你的对手和你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你却乐不思蜀地纠缠其中,就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资源,降低自己的声望,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选择对手时千万要明智,要抓住自己的目标不放,而不要把时间放在无谓的牺牲上。

人的一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虽然人确实有着巨大的潜能,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人毕竟是人,不是万能的上帝。所以,任何人也不可能知晓天下的所有知识,也不可能熟练地掌握天下所有的技艺,更不可能做完天下所有的事。因此,领导者必须学会“放权”,学会“拳头主义”。领导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制定正确的决策上,具体执行应该放手让下属们去做。而不能事情无论大小都亲历亲为,那样你会身心劳累,疲惫不堪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智慧超群的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尽心竭力、费尽心思想帮助刘备一统天下,兴复汉室。无论大事小事,诸葛亮都“事必躬亲”,结果功业未成,自己反而累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对自己过于自信,而对其他人总是不能放手任用,结果所有的事情自己大包大揽,敬业则敬业,可他一死,蜀中便也没有像样的人才了。兴复汉室自然也成了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