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格是最大的资本:培养最优秀的老板
3453500000044

第44章 你我不是同林鸟(5)

青年人频繁换工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这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我的一个学生毕业生于某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是高才生。他开始在某智能电脑公司供职,单枪匹马闯深圳,一年为公司推销了500万元的产品,受到总经理的赞扬,也取得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一年合同期满后,他不顾公司的挽留,辞职到深圳发展。深圳坚太克仪表有限公司老总赏识他的工作能力和雄才大略,聘他为副经理,不到半年就为公司推销产品1000万元,在深圳市场上初露锋芒。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一个兴旺发达的大市场,学生适逢其时,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还在原来的单位,是不会有这样的成就的。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围城现象同样普遍存在于择业中。那种跳来跳去的感觉,真的很累!

就拿A君来说吧,工作那年才18岁,如今二十多岁了,跳来跳去,有多少地方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自己也想稳定下来,找份合适的工作努力拼一番,可因为年轻冲动总是事与愿违。刚刚辞去的那份工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刚进公司不到两个月,老板因为赏识将他提拔,本有信心继续努力,可因不满新任老板的管理方法与其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离开那能令他有所作为的地方。如今,许多当时他认为没有头脑的同行都坐到了他的位子上,他却依然从终点回到起点,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因为是亲身经历,他明白什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奉劝和他一样不安于现状的朋友们:谋定而动,三思而后行。别轻言跳槽!

2.不适合时另起一行

B君较内向,爱好写作,在校时就希望找份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中专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机会好像故意和他捉迷藏。他干过车工、维修工、建筑工,两年间换了不少地方,但都不合心意。不是他嫌脏嫌累,而是这些工作根本不适合他。尽管尽最大努力,但总是事倍功半,心里很别扭。历经曲折之后,终于在一家单位搞宣传报道兼打字员。从此他如鱼得水,各方面进步较快。

他觉得,人要想尽快取得一定成就,工作不适合时不妨另起一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尽管会有所牺牲,但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也就无怨无悔了。

3.跳槽而后知不足

C群大专毕业后进了家国营单位,加上偶尔发表篇文章,也挺引人注目。单位没有会计本科生,大专这学历绰绰有余。于是,没有再深造。

5年后,感到青春已经被安逸浸泡得有点缺乏朝气了,赶紧抓住青春的尾巴跳槽到了一家三星级合资饭店,初尝纪律的严明和电脑软件的挑战。那些日子,星期天都会带着面包上班,一有空闲就钻到书店里买软件书琢磨。初次跳槽的感觉很无奈也很有挑战性,为了生存必须学习。而且,在这里据理力争会得罪人,了解了生活的艰辛,驿动的心又渴望着能更上一层楼。

挺幸运地又跳槽到了一家五星级饭店。一次聊天,同事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个小单位里一干几年,觉得还挺厉害的,一到这儿来,才发现该学的东西那样多,自己会的不值一提。我也有同感。饭店里从事服务工作的很多都是大学生,英语相当出色。

我们并不反对跳槽,要做一片云,就做一片博采众长的云吧,跳槽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给我提供了锻炼提高的机会。

有一位孙姓同学,那时日语水平极差,被一家生产电子元件的日本独资公司派去日本进修了三个月,回来时日语水平已相当高了。一年后,他掌握了一定的电子专业知识,跳槽到一家韩国独资贸易公司,三个月实习期满后被老板炒了鱿鱼,而他在短短三个月内又学了不少贸易知识,然后又应聘进了一家香港独资房地产公司,在老板炒他鱿鱼之前又学会了不少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就这样,他朝三暮四干了一个又一个的实习期,每到一个公司就暗地里学习各公司的业务知识,结识了不少客户和朋友,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班,不断充电积累资本。

终于有一天,当他的资金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他第一次炒了老板鱿鱼,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越办越红火。我们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词,我用青春赌明天,只要肯学肯干,年轻时多换些工作环境,对日后的发展肯定有很大作用。

十一、还有一些原因

1.满意度分析

对现有工作不满者,因促其留下的外在影响力很少,所以也终将离开。

对现在工作抱负面态度者,往往因为高薪、福利佳等因素,或觉得已过了另起炉灶的年龄等而不得不留下,但其生产力势必受影响。

我们对现在工作极感满意,而对公司也有相当的认同,这是流动性不大,同时管理者所最乐见的人。不过,当管理或其他因素改变,而降低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时,他们还是会慨然离去。

对事业有抱负的人,他们在短期内对工作有所不满时,仍能继续留下。但时间一久,就可能转变为第二类我们。

由以上分类可以明了,有三种促使我们留下来的理由:两种正面理由是想留下,以及想留下也必须留下;另一负面因素是不想留下,却必须留下。这三类我们很少受到重视,也从不曾出现在人事统计上。然而很多时候,公司早已失去这些继续留下来的我们而不察,因此,考虑我们的留远远比去来得重要许多。

2.满意度决定去留

我们对工作的观感及满意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去留,根据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类:

第一类我们留存的惯性强,喜欢做例行性的工作,不热衷于参与决策。待遇及福利保障是基本要求。有强烈家庭价值观,升迁与否并不构成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第二类我们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喜欢困难度高的工作。总是对管理者有所不满,且对老板的控制权力存有挑衅的倾向。

第三类我们具有传统的工作伦理观,对工作及公司表现得相当忠诚,有强烈的团体认同感。偏好有组织的环境,坚持在巨细靡造的具文工作批示下进行工作。在情势不乐观时,仍愿意坚持到底,同时乐于影响他人保持相同的工作态度。

第四类是追求成就感,希望开创事业者。他们具强烈的物质主义,渴求升迁及成功。为了实现个人目标,他们会不择手段,以获得权势、地位及钱财。

第五类是具有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者。他们非常注重和谐、化解冲突、强调合作关系,极为情绪化及感情用事。

第六类是在行动上具自主性及弹性,他们坦率敢言,但也颇能识时务而从善如流。学习及自我发展是其最高目标。因此,无法忍受例行的公务及肤浅的答案。

研究显示,第一及第二类的我们呈现出高度的惯性,不论对工作满意与否,留下的机率都很高,第三及第五类我们深受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因不能离开也因乐于留下而继续留任。类似待遇、福利、工作成就及对管理制度的满意等传统观点,是使其留下的最主要内在因素。

促使第四及第六类我们留下的原因几乎全是正面的。前者是由于升迁及待遇的吸引,后者则重视是否能发挥其技术能力。他们无暇顾及外在影响力,一旦吸引他们的因素消失了,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离去。

3.改进的步骤

分析备类我们的价值观后,应致力强化使其留下的正面因素,设法消弭诱使其高开的负面原因。

不以对错的观念评估个人价值观,因为我们和管理者间的价值观可能差异甚大。

以员工的观点来制订诸如待遇、考勤、升迁等决策,而不要只以人事部门或高阶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经由面谈、问卷等来调查我们留下来的原因。询问其对某一特定政策或管理制度的观感及意见,并能依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做修正。

尝试去了解我们的价值观,并立即做合理的反应。

在招募及安置新我们时,尽量灌输他使其他我们留下来的价值观,或选择与公司内部价值观类似的人员。

让我们参与公司的变革过程是很重要的,且在任何变动之前,都应有主管的全力配合。

想想让你自己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十二、好聚好散

我们能走到一起工作这么长时间,是一种缘份,如果你觉得我们不是那么合拍,也希望能够好聚好散,使我们相处的时光能在我今后的日子里留下美好的回忆,成为我在新的岗位上的一种有益的借鉴。

实力雄厚、信誉颇佳的美国惠普(HP)跨国公司,在台北有一家惠普科技公司,担任该公司总经理的是一个刚届不惑之年的年轻老板柯文昌。他老板的惠普公司年平均增长率达30%,比HP跨国公司22%的年平均增长率还要高。如此卓越的人物在人事管理方面独树一帜,能为跳槽的我们的实际着想,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这是柯文昌互胜精神的体现。

公司高层经理吴传成想离开惠普,柯文昌听说此事后一夜未睡,他仔细考虑,分析着惠普的现状。惠普是美国跨国公司,在台湾只能有一个负责人。吴传成虽说在公司工作10年,但做了高层经理后,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了,这可能是他要离开惠普的直接原因。柯文昌考虑成熟了,待吴传成正式提出申请时,柯文昌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出乎吴传成所料。

完全理解,柯文昌友好地主动握住吴传成的手,用了一句最古老的格言,树挪死,人挪活,你很有实力,在别处发展可能更有前途,再说,我们还是兄弟,今后免不了相互帮助的。一席话说得吴传成泪水差点涌了出来。就这样,吴传成去了宏基。接着,人事经理陈逸民也跳槽去了和兴制衣公司,柯文昌也同样十分利索地同他握手话别。

许多人不理解柯文昌此举,他放走的人都是惠普的栋梁,最起码也要用各种方法,千方百计使他们留下来,干嘛这么轻易地放行?一个离开惠普,出去创业的人士说,惠普每年至少要花1000万台币用在人才培训上,有的从来惠普只是为了镀金,学了本事待价而沽。对此,柯文昌坦然地说,人家愿意来,说明惠普有很大吸引力。人家想走,强留也不会安心。再说,电脑业本来流动率就高。当初选进的人才不见得都符合惠普的要求。退一步说,一些优秀人才到外面去服务,也是惠普对社会的贡献,这也符合惠普一贯坚持的互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