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孙子》释义
3451400000029

第29章 释义九 竞争 变幻无穷(3)

就商业竞争而言,可以把“竞低拍卖”作为了解市场的方式。比如,上海家电大卖场龙头企业之一的“上海永乐”曾经宣布:定于2000年12月31日和2001年元旦两天,在下属四个连锁卖场同时推出四十多种热门家电当场“竞低拍卖”。“上海永乐”的发言人对这场密谋已久的“竞低拍卖”作出解释——所谓的“竞低”,亦即授权沪上的拍卖行对授权方选出的各类品牌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饮水机、VCD、DVD、音响等,以现行的市场价为基准线,由拍卖师以若干元为一档下跌报价,直至有消费者应价要货为止。被选中的品种有松下二十九英寸纯平彩电、东芝四十三英寸背投彩电、西门子电脑温控冰箱等以往市场售价一直难以撼动的“高价姑娘”。遴选过程中自然和生产厂家有商有量,但也不乏“擅自行动”,为此,“上海永乐”做了“贴本”一百八十万元的财务准备。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地“赔钱”也要“竞低拍卖”,“上海永乐”的发言人坦言,目的在于市场“探底”。这是典型的商界“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之举。

A君欲承揽一项建筑工程,向主管此项工程的领导B送红包。B接到红包后,热情地上前拥抱A,以示感谢。A走后,B妻惊问:“A是男人,你为何要拥抱他?再说,中国人也不兴这种礼节!”B大笑道:“正因为A是男人,我才拥抱他,要是女人你不吃醋吗?其实,我是借拥抱来搜他的身,看他身上是否藏有微型录音机!”B的拥抱是“角”,看他身上是否藏有微型录音机则是“知有余不足之处”。

总之,“策之”、“作之”、“形之”、“角之”是四种示形诱敌的行动。孙子的“策之”、“作之”、“形之”、“角之”论,不仅是军事上也是老板中争取主动的计策。领悟了孙子“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精髓的现代人,完全可以积极地将其运用于老板,从而为我们的老板征途谱写更多的智慧篇章。

另辟蹊径

孙子曰:

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虚实篇》

在商业竞争中,应避开竞争激烈的地方或对手,另辟蹊径,才能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机会。

提起希尔顿饭店,恐怕不知道的人不多。世界饭店业大亨希尔顿出身寒微,开始经营时只有五个房间的小旅馆,因不景气转而开了一家小银行。他本小利微,维持生计也有困难。就在此时,他得知得克萨斯州发现了石油,有人开采石油一夜之间就成了百万富翁,这个消息使他怦然心动,于是就筹集了37000美元到得克萨斯州去冒险,当时这些钱也不算少了。

当希尔顿来到得克萨斯州时,才知道这个行当竞争十分激烈,他的这点钱,搞石油实在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显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石油开采上发财的美梦破灭了。怎么办哪?失望之余,他来到一家旅馆住宿。谁知旅馆生意竟出奇的好,许多人因找不到房间,只好花钱睡在旅馆的桌子上,这可是他以前开旅馆从未有过的现象。窃喜之下,于是他从一位想靠石油发财想昏了头,一心想发石油财的老板那儿买下了一家叫“莫希来”旅馆,开始在这里重操旧业。由于大家都想发石油财,反而经营旅馆、饭店的人特别少,由于他曾经经营过旅馆,经营得法,再加上竞争对手少,这个旅馆很快发展起来,成了他辉煌事业的基石,以后便逐步发展成了世界著名的饭店业大帝国,为他带来数不清的财富。

激烈的竞争往往代表多种机会,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并把握适合自己的机会。如果你能避开激烈的竞争,看准竞争之外潜藏着的发展机会,避实击虚、另辟蹊径,那么你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现代经济领域的竞争中,“战胜不复,形于无穷”表现为企业的全方位创新思想,这种创新不仅包括新材料的运用、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开发,更包括企业原有各经营要素在新形势下的重新组合。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的孕育与发展以及竞争对手谋略的变化,都迫使企业要“践墨随敌”,因敌制胜,不断出新,以争取竞争的主动权。因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已公开,平淡无奇,一味地机械重复,带来的只能是企业难以摆脱的竞争劣势。

日本大荣公司开创初期,提出的创业宗旨是:大量地廉价销售优质商品,建设更加富裕的社会。该商店里的货物价格都比市场上低,因此,很受顾客欢迎。在实践中,该公司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要改变经营方针,先后开办了遍布全国的综合性大型商场、超级市场、拍卖商店、小型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专业店,还开展邮购、电话订购、上门推销等无店铺销售形式。到1988年,全日本每天有400万名顾客光顾大荣公司的商店。1988年10月,在大荣公司创立30周年之际,该公司又提出了“向没有国界的时代进军”的新口号,决定摸索连接国际、国内生产和消费的流通新形式,寻找世界上最佳的货源,挑选最佳的商品提供给顾客。大荣公司发展和繁荣充分说明,灵活运用谋略和变通经营方式在经济竞争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样,多半归功于其产品总是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市场制高点。

然而,也有不少经营管理者不是以奇制胜,努力创新,而是习惯于跟风赶浪,从无超前意识和创新思想,市场上热销什么,他也跟风搞什么。这样做,虽然省心省力、风险也小,但是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获利并不大。在市场变动比较剧烈的时期,这种步入后尘、“拾人牙慧”的经营方针,很可能使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

给老板的启示:福祸相因,杂于利害,两相权衡取其轻,关键要知己知彼,对“利”与“害”有个清晰认识,从而随机应变,趋利避害。

主动攻击

孙子曰: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防御者往往有精神上的消极面,比如精神萎靡、消极竞争,或者兵力涣散、势单力孤。防御某个地域时,如果百般思索敌人出兵的方向,就不得不兵分多处,所需兵力自然庞大;然而如果能集中使用兵力,则采取攻势应该不难。企业若能持续产生经济效益,不妨将利润的一部分用于更新设备或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这便是采取“攻势”。如果做法更细致的话,则会以调薪、奖金、慰问金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可是有些老板在获得利益之后就患得患失,老想到“万一以后情况不好”将会怎样,因而以守势经营,终究难成大器。

要争取主动,就要突出一个“先”字,如“未战先知”、“先为不可胜”、“先至而得天下之众”、“先处战地而待敌”,对于有利的地形,必须“我先居之”等。凡事都须尽可能抢得先机,在战争未发动之前就予以压制。日本象棋有句戏言:“王手、小手不如先下手。”如果先机被夺,即使是高手也都无法下出好棋。

新产品销售战中,优先出品的制造商总要占尽优势,后出品的厂商则会受到诸多限制,为弥补劣势,必然会造成其物质及精神上的最大负担。日本象棋界名人木村义雄有一套特别的战略,一般人在下棋时总会为陷于逆境而不得不蹙眉长思,木村反而是在占上风的时候端坐长思,大多数对手因此而斗志顿失。这是因为战况好转时,许多人往往在高兴之余走出昏招,以致无力回天,而对方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20世纪30年代初,山东烟台啤酒厂为将产品打入上海市场,于是便主动出击,征得上海“新世界”游乐场同意,在游乐场举行喝啤酒比赛,48瓶1箱的烟台啤酒一下子被喝掉了500箱。时隔一月,该厂又在报上登载一则消息:烟台啤酒厂将在某月某日在上海半淞园隐藏1瓶带有特殊标记的烟台啤酒,找到者将奖给啤酒20箱。最终的结果是,这两次活动烟台啤酒厂前后仅用了520箱啤酒,就使原先鲜为人知的烟台啤酒在上海市民中家喻户晓,其他啤酒厂想打进上海市场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在市场上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并不见得永远奏效。凡事皆有利有弊,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主动出击可能会过早地暴露企业的战略意图。倘若领先企业的创新的确有利可图,众多竞争对手必然蜂拥而至,并对创新产品或服务再做有的放矢地改进,以蚕食被占领的市场份额。另外,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还存在一个成本劣势,其早期诸多开拓性工作所付出的成本一般较高,而受益的往往是整个行业并非是市场领先企业一家,所以极易造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被动局面。

提倡主动出击、抢得先机并非不计成本的盲目行为,而要在衡量资源、竞争动向及市场情况之后才采取行动。巴顿将军认为,主动攻击是最好的防御,但应考虑到目标、敌人及情势因素。

要取得先机,首先必须决定自己想做什么,然后看清楚什么东西会妨碍你所想要做的事情,只是想办法把这一点做好就够了。如果自己没决定想要做什么,只一味打听对手会怎么做,就会不知不觉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因为对手是做了充分准备才付诸行动的,我方要看对方行动后再行动,其准备必然仓促,反而“制于人”了,何况急就章的东西本来就易有失误。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无法达成预定目标,反而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看来,“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也不是无条件的,它的原则和方法自然是对的,但具体如何运用,则需在商战中逐步摸索。

当年,根据天文学家推测,哈雷彗星将于1986年三四月间“回归”。这个天体运动现象,吸引着许多天文学家去观测研究,也吸引着许多老板去寻找借机开拓的机会。许多老板把这看作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摩拳擦掌,养精蓄锐,都想届时大显身手,狠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