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论语》释义
3451300000054

第54章 以身作则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第二》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老板总具有一定的权力,这是其所处的岗位职责所决定的;老板还应具有一定的道德影响力,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及其行为表现所决定的。

官德好不好,人品高不高,尤其与为官者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它可以使人变成贪婪自私、吸血害命的奸佞之徒,也可以使人变成惠泽万物的阳光雨露;它可以紧张、恶化干群关系,影响一方稳定;也可以继承优良传统,造福千家万户。

给老板的启示:只有道德德高尚的老板,才能够赢得广大员工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通过加强自我修养“以德服人”,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官德高尚,率先垂范,多数的老板也的确能够做到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知行统一、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有很好的道德影响力。但是也有一些老板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投机钻营、嫉贤妒能,吹吹拍拍、言行不一,上窜下跳、卑劣奸猾,他们毫无道德羞耻之心,即使大权在握之时,其道德影响力也是负面的。由此可见,老板的道德力决不是小事。俗话说,“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

老板不仅要经常掂一掂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且要经常掂一掂自己的道德影响力,善于自警、自省、自励,挡住美色、钱财、物欲、私欲等种种诱惑,养浩然之气,树良好商德。

“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指无论大小群体或团队,老板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齐宣王好听竽,而且每吹“必三百人”。王权之下既有这样的世风,只要会吹竽,就能讨得好生活,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学习吹竽。三百个吹竽手当中,天份自有高低,南郭处士竽吹得不算好,也不能全怪他。等新王上了台,开始喜欢新的花样,南郭处士辞职不干了,这总该说还是有自知之明。

齐威王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位国君,曾因褒奖即墨大夫、烹杀阿邑大夫流芳千古,被人们称作是察奸辨忠、褒优惩恶的治国贤君。齐威王能够褒奖忠于职守、不搞歪门邪道的即墨大夫,敢于惩办不干工作、专门讨好上边的阿邑大夫固然可敬,可是他的左右毫无顾忌,竟敢在他面前指鹿为马、颠倒是非、胡乱“奏本”,又让人感到十分可气。

如果齐威王洞察秋毫,能够把那些说假话、搞诽谤者早作处置,不仅不让他们得半点好处,而且让他们多吃些苦头,这样他的左右有谁还会瞎“奏本”呢!正因为齐威王对这些左右的“奏本”不辨真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高兴还给他们不少好处,才会形成“毁言日至、誉言日至”的风气。如果说,诽谤和捧场一个人,既能得到下边的贿赂,又不受主子

的惩罚,那么,这些心术不正的人何乐不为呢?自己的左右如此受贿枉理,昧心谄言,难道齐威王真的被蒙在鼓里,一点都没察觉?不会真的这么简单。实在不能说齐威王对此毫无责任、没有过失,因此不能称他为真正的治国贤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老板对下属有相当大的表率作用,如果老板能以身作则,那么下属也会安分守己;如果老板本身就贪赃枉法,又怎能做好下属的工作呢?所以,要树立良好的企业风气,首先要对老板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