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意志品质,在一个人身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并与秉性的其他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人的独特风格。秉性的意志特征是受一个人的信念和世界观制约的,因此,不能抽象地谈论秉性的意志特征。我们所说的积极的或优良的意志品质方式结合而具有动力性。对不同的性别、不同群体,好秉性有不同的标准。
男人最理想的秉性应该是既中庸又大度。
所谓中庸,即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这自然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中庸秉性深通儒家的深邃、道家的机敏、法家的冷酷、兵家的凶险、纵横家的功利、阴阳家的神秘,而这些特征在哲学上都不外乎“慈”、“忍”、“残”、“变”。慈时,博大、仁爱、宽厚;忍时,能屈能伸,张弛有度;变时,通达权变,进退自如;残时,毫不手软,果断出击。而中国谋略文化皆由儒、道、法、兵、纵横、阴阳诸家组成,中庸秉性深通诸家思想、谋略,所以这种秉性无疑是一种成功秉性。
现实中,中庸秉性是一种难以达到但人人都向往的秉性,这种秉性包容性强,可以融通诸家思想体系精髓。具备这种秉性的人,该仁慈时总是慈眉善目;身陷逆境需忍让之时,他们的秉性表现得忍性十足;机会出现,需决断时,他们的秉性双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果断。他们把宽容、博大、仁爱、方圆皆交融在一起,看似无秉性,实则是他们秉性中诸家思想体系的活用,这种秉性的人做事不成功,还会有哪种秉性能成功?
“兵强必灭,木强必摧”,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的秉性亦然,秉性耿直,不知迂回通达者,必然四处碰壁。但是,人毕竟要有人格、要有尊严、要有信仰。耿介刚直的人是正直的,这自然有其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对于这一点没有什么可怀疑的,更没有品头论足的理由。
秉性耿介正直的人往往命运多舛,但耿介刚直的秉性决定了他们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由此也显现出了人性的真谛。这绝非心胸狭窄、刻薄寡恩之辈所能比的。从他们艰难,甚至悲惨的命运里,我们才体会到了秉性耿直者的伟大和崇高。
现实生活中,秉性刚愎自用的人有哪些表现呢?狂妄自大、自负傲物、矜慎武断、固执己见都是个性刚愎的表现,这无疑是秉性的一大缺陷。
这种秉性的人常常有两类:一是没有实际经验,纸上谈兵之辈,他们饱读多学,说起来夸夸其谈、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只知生搬硬套、不听劝阻,其结果必败无疑,孰不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勇武天下、经验丰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凭经验办事,这种人也注定会失败。
总之,鉴古知今,秉性刚愎自用的人,往往是失败多于成功。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豪爽直率的秉性是多为人所喜爱的,他们往往不拘小节,办事干脆利落,不讲个人私利,为朋友两肋插刀,毫不犹豫。
豪,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豪气、豪放,是义士所为,把秉性融入到正义事业当中。二是豪强,此者多是枭雄所为,他们乘乱取势,借机成事。
不管二者区别在哪?总之,个性豪爽的人打不垮,折不弯,他们干则轰轰烈烈、停则戛然而止,让后人评品回味。
狂放秉性的人多是艺术家或诗人,他们狂放不羁,凭爱好做事,心灵敏感我情,思想狂放没有边际,越是这样,他们越能创作出不朽的篇章。
残暴贪婪的秉性是缺乏人性的秉性,残暴如同野兽,贪婪自然是无休无止的欲念,人是有理性、有思维的感性动物,因此说残暴贪婪如同禽兽。
这种秉性的人在欲念和兽欲的驱使下有时没有伦理道德,成了残暴和欲望的奴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有一时的得逞,但也如头悬利剑,整日提心吊胆,日日担惊受怕。稍不留意便会被自己的欲望淹没。
叛逆秉性极其鲜明,他们生来就未被驯服过,骨子流动的血液都是激进的。他们的个性决定他们向自己周围的事物发出挑战,叛逆秉性越强挑战就愈激烈。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存环境,并且都在努力的适应着这个环境;而叛逆秉性则不然,他们公开向自己的生存环境宣战,他们不迂回,不婉转,要么是秉性战胜环境,要么是环境战胜秉性。所有叛逆秉性的人都不乎以上两种命运。
坚,有刚之感,易脆易折,坚不可摧。
韧,有劲之感,能曲能弯,屈伸自如。
如将此二者结合,定是一种打不垮、折不弯、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这是一种真正无敌的个性。
这种秉性的人作事大多能成功,他们意志坚强,历经磨难而不屈服,能忍而颓废消沉,做事专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更有开拓的精神,从不惧怕失败,所以具有这种秉性的人都以成功者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
狭隘偏激的秉性虽不是大害,却有时也会误事,或自取其祸。
狭隘秉性主要表现在心胸、气量和见识等方面,他们秉性狭窄执拗、见识浅薄、妨嫉、爱攻击等都是这种秉性的表现。
优柔,能谋不能断。
懦弱,无谋变无断。
具备这种秉性的人往往是失败的命运。他们遇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办事拖泥带水,不果断干脆。
机会并不是只给每个成事之人,上天会垂青每一个人,但秉性优柔懦弱都却一次次放过,失掉机会。他们缺少果断的勇勇气,其命运无疑以悲剧结局。
总有人在慨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似乎是命运之神在捉弄他们,总是不给他们机会。其实事实绝非如此,他们不必怨天尤人,因为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他们太过于谨慎而错过了一次次机会。
可物极必反,又有一些秉性谨慎之人是天生大材,他们虑事周全,谨小慎微、滴水不漏。他们往往虑人先虑事,进可攻,退可守,如终游刃有余。这种人责任心强,办事精明,如以大事相托,可万无一失。
欲成大事,有冲锋陷阵的勇将,更需谨慎精细的谋臣,二者缺一不可。
狡猾奸诈是一种最阴险的秉性,它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所欲为,又善于伪装,能随时随地地变换面孔。这种人善工心计,长于奉迎,因此易于成功。他们也往往有一定的本事,但他们留给后人的是虚与伪、奸与诈,更是骂名千载,遗臭万年。这种秉性的人阴险之极,令人防不胜防。
孤独怪异是一种很高深的境界,常人很难接近。
孤独怪异的秉性常是大科学家或大文豪的秉性,这种秉性的人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以外的事不闻不问,这种秉性的人多冠以伟大两字,他们的成就绝非常人所难企及。
女人最理想的秉性应该是既传统又现代。所谓传统秉性,即几千年来,中国女性所特有的秉性。她们重情讲义,端庄贤惠,恪守妇道,深明大义。这种秉性的女人,目光远大,胸藏韬略,为后者,相夫教子、佐夫成事、母仪天下,决不飞扬跋扈,以上欺下;为妃者,体贴夫君、尽进忠言、谦让有礼,决不超权越界,乱生事端;为公主者,温文尔雅、贤惠端庄,以大局为重。即便是芸芸大众的一员,也能成为一位贤妻良母。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要具备什么样的秉性才是传统秉性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现实中传统秉性的女性肯定是兼济家庭、事业、爱情的女性。在家庭中团结友爱,上下协作,尊老爱幼;在自己的事业中,进取心强,不推委依靠,能在本职工作上让人交中称颂;在爱情上,能感情专一,相濡以沫,对“情”和“爱”毫不保留,但又用得恰到好处。总之,不管对人对事都有一定原则。这种秉性应视为比较理想的秉性。问题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呢?如此秉性的女人,定会善始善终,事业有成。有人说,男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女人造就的。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这种造就男人的女人呢?“玄武之变”时,她帮助李世民精心筹划,事后规劝李世民以抚为主,以德报怨;身为后宫为主,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对待皇子、公主,谆谆教诲,爱而不溺;每当太宗有过之时,细心规劝,但决不超权越界。正因为她具备了上述秉性,所以她能功助贞观,使太宗皇帝的事业独步千古。如此,便赢得当世人的尊敬,后世人的赞许。具有奉献、牺牲、勇敢的秉性,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昭君出塞”是最好的答案。不管昭君出塞能不能安汉,但的确为两个民族的友好相处做出了贡献。昭君出塞已是一种象征,一座丰碑。
好秉性的整体结构
秉性结构的动力表现在各种秉性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如一个诚实的人,在他待人接物中就表现有统一特点。他对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同志诚心诚意,对敌人不屈不挠,对工作严肃认真,对自己严格要求。再如,对工作、劳动持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态度的人,在秉性意志特征方面也往往表现出坚持、善于克服困难的特点,在秉性的理智方面则表现出主动地观察问题和善于分析问题的特征。在秉性的情绪特征方面则表现出对工作充满热情。由于秉性特征之间存在这种内在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某人的一种秉性特征能推知他的其他秉性特征。
各种好秉性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结合。每一个人始终有他自己的秉性特征,这说明秉性具有稳定性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一切场合总是以同一模式一成不变地表现着。因为在定型化了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秉性特征,是在人们接触多种场合的过程中概括化的结果。故此,它既为秉性带来一贯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秉性的各特征之间结合的灵活性特点;这便于人们应付多变的客观现实。秉性特征之间的不同结合有两种表现:其一,在一定场合秉性的某些特征可能表现有程度多少之分。例如,一个懒散的学生在娇惯他的父母面前这种弱点表现较多,在老师面前则可能表现较少。其二,在不同场合也可能明显地表露秉性的不同侧面。例如,一个人在充满同志式的友谊集体中,他表现出对同志和蔼可亲,满腔热情的侧面;在对敌斗争中,他又可能表现出英勇拼搏的气概。
秉性随人所处情境而变化,使一个人的秉性表现多种多样,甚至有时是非常矛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秉性是毫无联系的各种特征的混合物,而恰好说明个人秉性各个特征的独特结合,表明他的秉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尽管在不同场合下可以表现出秉性的不同侧面或程度之别,但并不失掉个人精神面貌的特点。由于秉性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具体行为方式表现,这也提醒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察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才能了解他的秉性全貌。
打造好秉性——坚持但不固执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一听到这优美的歌声,就使人想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动人画面。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唐僧姓陈名袜,佛号玄奘法师。他13岁出家学习佛经,27岁时只身一人离开长安,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一路上,他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跋涉险山恶水,顶着炎炎的烈日,忍着凛冽的寒风,面对毒蛇猛兽的袭击,身临缺粮断水的险境,终于冲破千难万阻,到达佛教胜地——印度,取回了真经。
从取道西天到返回长安,他风风雨雨17载。上路之时,他还是位未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人;返回之时,已是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17年的磨练,归国后的潜心专研,终于使他成为我国佛教史上一位著名的学者。
像唐僧这样自觉地确立西天取经的目的,排除取经途中的千难万阻,实现取经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坚持性。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坚持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人的意志活动,通常包含着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这三个心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意志活动。
决心就是人们常说的“立志”,是指对自己所做决定的肯定并付诸实施的心理,它是意志行动的首要环节。我国学者陆九渊曾指出:“学者须先立志”,“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一般说来,决心包括确立行动的目标和选择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就唐僧而言,决心一是指他确立了研习佛经的目标;二是指他选择了去西天取经这一实现目标的途径。
信心也就是常说的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它既是人们下定决心的基础,又是人们实现决心的重要保证。唐僧之所以能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西天取经中,就是因他信心十足的缘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心的树立,与人们成功的经历、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态度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等因素息息相关。
恒心就是人们所说的“持之以恒”,是指人对事物的信念和对事业的理想所支持的心理动力系统。它既是信心的深化,又是实现决心的重要保证。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即使信心十足,也难负经常遭遇到困难和失败的严重威胁,如果没有恒心的支持,其信心很容易丧失,最终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唐僧可以说满怀信心地踏上取经的征途,然而在17年的风雨漂泊之中,无以计数的艰难险阻时常向他袭来。正是因为有了恒心,他才能排除千难万险,取经回国,成为令人备加称赞的得道高僧。难怪荀子在《劝学》篇中这样激励世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相信人生中充满机会,但我们往往不懂得把握。我们归功于运气的成就,有许多其实与运气完全无关,应归功于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见人之未见,坚持不懈。追求成功的法则之一:做事半功倍的事。尝试从一次的努力中得到更多的效果。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卡内基却反常人之道,打算建造一座钢铁制造厂。
信命是很多人的秉性之一,这种人往往将成功归功于运气,其实人生充满机会,成功者能识别它,牢牢地把握它。因此,假如在你的秉性中能与命运挑战,就证明你是强者!我们准备通过三个具备抗争秉性的成功者的故事来说明问题:
故事一:获取成功的秉性和规则
霍华德·舒尔茨是咖啡吧大王,他的公司在全国各地有1500多家分店,雇用近3万名职工,他谈起自己白手起家。不相信命运的奋斗史说:
小时候我住在纽约市布鲁克林的房租低廉的住宅区,有一天夜里躺在床上思量:要是我有个水晶球能窥见未来,我会怎么样呢?不过我迅即抛开了这个念头。我明白自己的人生仍然漫无目标,只知道必须设法离开这里,离开布鲁克林。
后来我有幸上了大学,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也没有人为我指点迷津。我的父亲是劳工阶级,每天都必须操劳。
我发现自己善于推销,便进了一家瑞典人开办的家庭用品公司工作。我表现出色,28岁就晋升为副总裁,薪金优厚。我买了套住宅,又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妻子,生活舒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