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秉性能移
3447300000041

第41章 怎样打造好秉性?(4)

社会文化因素人都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就只能保持动物性而失去人性。本世纪50年代前,人们发现了30多个在狼群、熊群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被带到人间后,不能言语,仿照着动物的习性生活,有的至死也未能恢复人性。可见,广义上的社会性是人的秉性形成的基础。从狭义的范围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有具体的文化特征,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秉性上打下不同的烙印。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而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受冲动的支配。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礼仪、节制、忍让、和谐,而西方人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国家也各自有自己民族的秉性特征,比如俄罗斯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兰西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等等。这种特征可能未必体现在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但它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具有持久渗透力的。

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秉性的形成,特别是对关于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秉性倾向的重要内容。学校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它对人的影响不是偶然的、零碎的、无意识的,而是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里有领导、教师明确提出的要求、方向,并且有必要的奖惩措施来保证这些要求变成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有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有学校的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间的相互交往;特别要强调的是,还有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秉性的影响。人们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后,发现主要有3种类型:专制的、民主的、放任的。

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秉性之中,是秉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秉性的其他成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秉性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也不可能离开良好秉性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要培养品德,就必须同时培养良好的秉性。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的、包括品德在内的秉性,应该是德育的目标,是德育的核心,是德育的关键。学生健康的、良好的秉性的形成,是德育任务落实的标志。不能形成学生健康、良好的秉性的德育,是片面的,表面的,肤浅的,是形式主义的,光说不练的,不牢固的,因而也是失败的。

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勤劳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充满惰性者,他们甚至不分事情的轻重,一律拖延。这是他们秉性的弱点。有些事情的确是你想做的,绝非别人要你做,然而,尽管你想做,却总是一拖再拖。有些人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干得也许不那么完美无缺。假设你今生今世还有6个月的时间,你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你最好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

在某种程度上讲,拖延与惰性是相一致,是很多人的秉性弱点。你也许经常说到类似这样的话:“我要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这种话表明,你已经陷人了一种生活的惰性。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也就总是碌碌无为。

对于拖延秉性,我们每个人还可以进一步自省,看看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消除这一误区。要消除这一误区,并不需要你在精神上做出很大的努力,因为这一误区与其他误区不同,这些问题完全是由你自己造成的,丝毫没有任何文化环境的影响。然而,拖延时间却是一种极其有害于人们日常生活与事业的恶习。那么你呢?是否经常拖延时间?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说:“是的。”不过,你也许已经讨厌自己的这种不良习惯,并希望在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你总是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于切实的行动,其实,你所推迟的许多事情都是你曾经期望尽早完成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一拖再拖。有时你甚至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的确应该做这件事了,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培养积极行动的习惯

具有自弃秉性的人总希望等待奇迹发生,实际上不要等待奇迹发生时才要开始实践你的梦想。如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一件事,在这种行动里的自我暗示力,一定会把无恒心或没耐,C的恶习一扫而光。行动的步骤应该有哪些?把它们—一列出来,然后,开始逐项实行。如果情况允许,不妨规定在一个时间内,努力完成一件事情。

自弃者最大的秉性特点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总是处于懈怠的状态。与之相反,要完善成功秉性的第一条守则就是:开始行动,向目标前进!而第二条守则是:每天继续行动,不断地向前进!

培养勇于竞争的习惯

我们要挺起胸膛,走向完全的自尊自重。当你逃避人生,你就是啃噬你自己,摧毁你的精神。一个人必须学会每天和自己竞争,才能掀起真正的信心革命!“明天”这个借口,之所以也是沮丧的一面,是因为这种“明天”哲学会引人过着没有目标的日子。

推倭者常借的理由是:“还有明天,我还来得及。”这种人的秉性弱点是能拖则拖、能让则让。

在田径竞争中,竞赛者可因某种原因而被取消资格,好歹全在裁判。但在日常的生存竞争中,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取消自己的资格。而当我们这样做时,竞赛仍然照常进行,它是一种马拉松式的长途竞跑——在我们心中,我们沿着跑道奔跑,跑了一圈又一圈,受到挫折,绝不容许思虑踌躇一一直到我们精疲力竭,除了气恼和孤独之外,别无表现。

我们要在自己的心中跑一场“怒发冲冠”或“艾丽丝漫游仙境”的竞赛。我们必须走进而非奔进积极的世界,去与他人竞争(以及合作),发现我们做人的效用。我们要挺起胸膛,走向完全的自尊自重。我们要沉着而又镇静地向前走,从容而又自信地向前走,想到我们所能贡献给大家的一切——想到我们所能贡献给自己的一切。

养成面对现实的习惯

一般人总以为承认自己错了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认错也是学问。如果你有错的话,就勇于认错吧。这是维护你的信用的好时机。做生意并不是一定要有三寸不烂之舌,老老实实说出你的商品的缺点,会使你及你的商品更具勉力。

爱面子是很多人的秉性弱点,的确面子是个大问题,因为人人都要争面子、抢面子,为的是不丢面子。实际上正是由于怕丢面子,有很多人做不成大事,害怕自己做不好什么就丢脸,让人难为情。成大事者必须放下架子,不怕丢脸面,才能最后为自己挣回脸面。

如果你是一位推销人员,那你在售前、售后等服务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时候,会由于产品本身的问题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候会因服务不周或说明不清而产生误会。这时候你是勇敢地承认错误,还是想法瞒天过海、推卸责任?

一般人总以为承认自己错了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认错也是学问。如果你知道别人要批评你,不妨在他有机会提出之前,自己先主动地作一番自我批评。这样一来,十有八九他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过错。这样做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

培养自己创业的习惯

一个有创业勇气和才干的人,最好的谋生之路就是自己练好内功,独闯大业,没有资金也好,没有靠山也好,只要有拼尽人生一口气之锐气,就不愁狭缝里挤出一条生路来。

四年前,美国西部一带曾炒起一个号称“第一打工仔’的年轻人,他以年薪50万美元被一家大公司聘用,上任仅一百多天,他就被炒了就鱼,于是,他又一次成为媒体聚焦的人物。

这位年轻人在大学时期就在无数次的小试牛刀中证明了自己是块经商的好材料,毕业之后他没干上几天“一杯茶,半盒烟,几张报纸混一天”的统计员工作,就备感百无聊赖的日子窒息难耐。他毅然辞掉了固定的工作,于然一身,两手空空,走上了闯天下的征程。

他最初空怀抱负,无地施展,一次次打工都因不甘当“小三子”而辞工走人,但他闯来闯去,在近十年的漂泊中始终没有选好自己的定位,只是不断地换老板而已。依赖别人,使他一直难成大事,最后一次风风火火地当了一百多天的“高价雇工”又宣告失败,才彻底地使他明白了症结所在。

那是在一个冬季,他在一家大报上看到了某公司50万美元招聘一名市场部经理的广告,他报名应聘,接受了一次面谈,他很快就被通知进人了初选的40名。当时,他在应聘时打听那家公司的实力却遭拒绝,没过多久,他又被通知已进人前20名,他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选中的。第三次见面,他摇动三寸不烂之舌,结合自己的经历大谈了一通营销理论,就又糊里糊涂进人了前10名,这时他对公司还是知之甚少,并且感觉这个企业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当他得知自己是108名校校者中选出来的前三名时,骨子里争强好胜的个性促使他不断向前,此时三名候选人已通过媒体开始在公众面前亮相,他已难以置身事外,整天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就在最后的争夺战中,他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是在短短的任职期间,他备感苦闷,他缺乏许多发挥回天之力的客观条件,包括营销部的自主权等等,他夸下的海口无力兑现,他被称为“绣花枕头”,让公司炒了鲸鱼,公司又以种种借口,拒付高额年薪,他感到深深地屈辱,觉得自己像一只猴子,被人牵着耍了一圈儿,然后又被随意地扔了出去。后来虽然在法律的保证下兑现了报酬,但从此他对高薪聘用彻底地失去了信任。

他在总结自己闯天下谋发展的教训时认识到,他浪费了近十年的最佳创业时光,失败归因于依赖别人,在别人的手心里练功。他深切地体会到,谋事业,求发展,命运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培养果敢决断的习惯

防止延迟秉性最好的办法是培养自己的果敢决断力。

一个人只要集中注意亢,就能调整自己的思想,使它能接受空间的所有思想波。这样,整个世弄都将成为一本公开的书籍,供你随意阅读;但如果你总爱分心,那么就会事无所成,处处让你难堪。

培养热情做事的习惯

你愈投入,事情就愈显得容易。当你认真地想做,一切都变得很有可能,没有什么是太麻烦或太困难的。障碍就像田径赛的栏栅,等着被征服。你必须注意勿使你的热情蒙蔽了你的判断力,切勿因为你认为某项计划很好,就把它泄露给你的竞争对手。别把你的热情用错了方向。

具有冷漠秉性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任何事都拒绝投人热情。其实热情和积极秉性以及你成功过程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汽油和汽车引擎之间的关系一样:热情是成功秉性形成的动力。

不管你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也不管你的担子有多么重,你绝对有能力扭转,所做过的美梦终必有成真的一天。然而如何才能实现呢?只要你避免冷漠的秉性,凡事都热情地去做,拿出你蕴藏于身的能力来,这股力量可以立即改变你人生中的任何层面,就看你是否有心想把它释放出来。

热情对你潜意识的激励程度和积极心态的激励程度是一样的。当你的意识中充满热情时,你的潜意识也同时烙着一个印象,亦即你的强烈欲望和你为达到该欲望所拟定的计划是坚定不移的。当你对热情的意识变得模糊时,你的潜意识中仍然留存着对成功的丰富想像,并会再次点燃残存在意识中的热忱火花。

重要的是,你现在已了解你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每一个成功步骤,同时也在创造你的热情,了解热情给你带来帮助后,你将更有能力将热情运用到其他你想运用的地方。

热情的力量真的很大!当这股力量被释放出来支持明确目标,并不断用信心补充它的能量时,它便会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并足以克服一切贫穷和不如意。

你可以将这股力量传给任何需要它的人,这恐怕是你能够动用热情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了。激发他人的想像力,激励他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

培养、展现和分享热情,是成功学背后秉性原则的完美表现。当你以热情完成你的工作时,就是更进一步的表明,你已在你的周围创造出成功的意识,而此一成功意识无可避免会对他人造成更好的影响。你在这个世界上付出的热情愈多,就愈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毫无疑问,你在这个世界上保留冷漠的秉性越多,就愈容易失去你想到的东西。

培养快半拍的习惯

成功人士往往总比别人先行一步,日积月累,他们的身后便留下一串超越常人的值得骄傲的业绩。懂得了这个道理,才会成功。事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绝非一流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人们付出很多琐碎的努力。

培养先做小事的习惯

事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绝非一湖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人们付出很多琐碎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依靠日积月累的办法,最终,这些琐碎的努力才会像涓涓细流汇聚为势不可挡的汹涌波涛,而且有的时候,成功的到来比你预计的要早。因此,任何人都应当在事业生涯面前力戒浮躁秉性的滋生。认识这一点,对你大有好处。

你知道吗,工作中失败的惟一可能是你渴望某种事物却不采取切实行动去争取它。对于梦想,你需要采取步骤去发现。去把握、去争取、甚至去创造!这就要踏踏实实开始你的计划!

明确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追求你的理想。

培养精益求精的习惯

一个人如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生活将一定过得满足愉快,无牵无绊。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了”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根基打牢,所以不多时,便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做事精益求精,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身强体健,并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进步,学识日渐充实,而逐步可以胜任其他更重大的工作。快些下决心吧,不要管别人做得怎么样,事情一到了你的手里,就非将它做得很完美无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