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破一颗热情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先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你怎样对待生活。
美国文学家R·爱默生曾写道:“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大诗人S·乌尔曼也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头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
人们只有有了热情,才能把额外的工作视作机遇;才能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才能真诚地宽容别人;才能爱上自己的工作。不论他是什么头衔,或有多少权力。人们有了热情,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就会变得心胸宽广,抛弃怨恨和仇视;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当然,还将消除心灵上的一切皱纹,也就没有了生活的挤压感。
要知足常乐。“知足”方能“常乐”。“知足者常乐”这一古训,绝不是庸人的自慰,而是人们寻找快乐的又一秘诀。诚然,人类不能没有进取之心,否则社会将停滞不前。但是,一味地追求完美,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则属于不正常了,只能给人们带来无休止的痛苦。这种“永不知足”的做法,常常给人们造成下列危害:一是令人神经非常紧张,以至有时连一般成绩也拿不到。二是令人不敢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又是必然会发生的。二是令人不敢尝试新东西。四是对自己苛求过多,令生活失去乐趣。五是使人不能容忍他人,常常成为吹毛求疵者。因此,我们必须走出“永不知足”的误区,迈进“知足常乐”的领地。为此,我们要对“知足常乐”有个正确的认识。清代一位文学家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就告诉世人要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看得淡薄些,把荣誉地位看得轻微些。这样,烦恼和忧愁便会自行逃遁。实际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个人愿望的实现,常常是有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对已拥有的东西,已实现的愿望,要用心去欣赏、去珍惜;要坚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古诗的真正内涵,这样快乐将伴随你走完漫漫的人生之路。
要幽默。幽默是快乐的润滑剂。人们常常希冀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人生,但过于平坦的人生难免有失丰富。多变的世界怎会没有艰难险阻,多彩的人生怎会没有坎坷逆境。没有磨难的锤炼怎么会展现出人格的坚强与伟大,失去痛苦的磨练又怎会显露出人格的刚毅与魅力。人生中遭遇挫折、体验烦恼,都不应使我们忘却快乐、欢笑。学会幽默风趣是启动快乐机器的润滑剂。幽默风趣的特点是温和、含蓄和机智。幽默风趣的本质是“有趣的弱点同可爱的人性相结合”。幽默风趣可以使自己从不愉快的尴尬境遇中得以解脱,幽默风趣还可以减缓人际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朋友会因你的幽默风趣而捧腹大笑,你因给予朋友幽默而更加愉快。因此,幽默风趣是你寻找快乐的有效工具。培养幽默感,一要加强修养;二要与人为善;三要有同情心;四要热爱生活;五要训练自己的机智和联想的能力;六要和有幽默感的人多接触。只要长期如此,你便拥有了寻找快乐、避免难堪的有力武器——幽默感。
要笑对人生。真诚的微笑能使别人快乐,使自己得到幸福。
小李年轻的时候是个讨人厌的家伙,他整天板着脸,没有微笑,不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他自己决定,必须改变他的态度,他决心展现开朗的、快乐的微笑。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洗脸时,他对着镜子中满面愁容的自己下令说:“小李,你得微笑,把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现在立刻开始,微笑。”于是,小李转过身来,跟他的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同时对她微笑。她怔住了,惊诧不已。小李说:“从此以后你不用惊愕,我的微笑将成为寻常的事。”
过了两个月,小李每天早上都对妻子微笑。
结果微笑改变了他的生活,两个月中他在家所得到的幸福比以往一年还要多。
一天清晨,在一列老式火车的卧车中,有五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作一番漱洗。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间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之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他的这番举止令某人感到极度不悦。于是有人冷冷地、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问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怎么回事呢?”
“是的,你说得没错。”男人如此回答着:“正如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觉得很愉快。”然后,他又说道:“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快乐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后来,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把“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快乐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这句深富意义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具有深刻的哲理。不论是幸运或不幸的事,人们心中习惯性的想法往往占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有一位名人说:“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者,则常享丰筵。”这段话的意义是告诫世人设法培养愉快之心,并把快乐当成一种习惯,那么,生活将成为一连串的欢宴。
一般而言,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造成的,因此人人都掌握有创造幸福的力量。
养成快乐的习惯,主要是凭借思考的力量。首先,你必须拟订一份有关愉快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幸的想法进人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将之设法摒除掉,尤其必须以愉快的想法取而代之。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愉快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会遇到的愉快蓝图。如此一来,不论你面临到什么事,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性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事,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幸福。相反,倘若你一再对自己说:“事情是不会进行得顺利的。”那么,你便是在制造自己的不幸,而所有关于“不幸”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
因此在每一天都保持微笑的习惯,是件相当重要的事。
要学会宽容,能拿得起放得下。
两个和尚赶路,遇到一个少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个和尚就抱她过了河。他们又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另一个和尚指责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她呢?那个曾经抱少女过河的和尚叹息: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艺术,我们就难免成为那个心胸狭隘而又怨气冲天的小和尚。
不幸,如同一场风暴,它能将你摧残得支离破碎,心神俱疲。往往一场不幸,就能毁掉你的前程和事业。
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便告别艄公,高高兴兴地跳上了对岸。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在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如一场无法醒过来的噩梦,七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十个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立即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四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十四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十九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亟需救治的六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四岁幼子脸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
以宽容之心去包容以前痛苦的遭遇,不幸便将会远离我我们。
要随遇而安。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一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而在诡流多变,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环境中,惟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过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一次,某人从农村搭公家运东西的车子回城里,车到中途,忽然抛锚,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难当。在赤日炎炎的公路上无法前进,真是让人着急。可是,他当时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没有用处,反正得慢慢等车子修复才可以走。于是,他问了问司机,知道要三四个小时才可以修好,就独自步行到附近的一条河里游泳去了。河边清静凉爽,风景宜人,在河水中畅游之后,暑气全消。等他游泳兴尽回来,车子已修好待发,趁着黄昏晚风,直驶城里。之后,他逢人便说:“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随遇而安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假如换了别人,在这种情形之下,可能只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面抱怨,一面着急,而那个车子也不会提早一分钟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烦恼的旅行。
环境和遭遇常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一个人怎样面对拂过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在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歌曲之王舒伯特说过:“只有那些能安详忍受命运之否泰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当我们处于无可改变的不如意境遇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并且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道路,才是求得快乐宁静的最好办法。
其实对每一个人都一样,人生至少80%操之于“生活态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到某个时候我就快乐了”这种心态,你最好尽量改成让自己此时此刻就享受到满足感。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尽情享受眼前的时光,不要浪费精力为未来虚构理想。一切性情中,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善于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怎样才能与快乐零距离接触呢?要求自己的一生百分之百幸福快乐,倒不如试着把美满人生看成一个10:80:10的组合比较。10%是左右逢源,事事如意的人生,诸如仰慕者向你献上玫瑰;孩子们课业表现优异;你的彩票中了大奖之类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运道。另10%的时光则是极为艰苦坎坷:比如你或你所爱的人得了重病;你服务的公司开始裁员;你“十拿九稳”的投资泡汤了等等。至于那80%的主要部分,一切悲喜苦乐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尽管你休假的那几天气候恶劣,天天下雨,你却仍旧过得非常愉快。你的父亲或母亲可能脾气专制霸道一点,可是每次你还是高高兴兴的和他们共聚同乐。你一夜没睡好,可是第二天还是尽可能抖擞精神,拿出最佳表现。你的婚姻、家庭或工作并非尽如所愿,但你仍然以自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愉快地过日子。
其实对每一个人都一样,人生至少80%操之于“生活态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到某个时候我就快乐了”这种心态,你最好尽量改成让自己此时此刻就享受到满足感。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尽情享受眼前的时光,不要浪费精力去为过去、未来虚构理想。一切性情中,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善于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当你遭遇困难之际,你仍可以保持一份好心情。很多人以为,只要他们还在为某个问题苦思对策或为某种抉择迟疑犹豫,他们的心情就无可避免地充满了焦虑、担忧及紧张。这种看法无形中削减了他们解决困难的能力,颓丧之情也因而不必要地扩大了。人生总会经历一些艰难坎坷的逆境!只不过,当你身处其中,你有充分的自主权让自己依旧过得满足、健康,而且热情地关怀他人。
一个人立意让自己感到满足,这表示他会培养一种“知恩感恩的态度”。当你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这个事物在你的思想及行动中所占的重要性会自然增强。你可以终日为不快乐而抱怨忧心,最后身心俱疲;反之,你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欣赏积极肯定的事物,趁每天晚餐时间,共同领受一种积极的力量:“今天发生了三件美好的事情……第一……”
“真希望我能快乐一点”是出于一种常见的弱点,“期望”的阴影遮蔽了幸福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当你的精力因为不断期待、担忧或懊悔而受束缚,你无异放弃了实现梦想的生命力量。单是临渊羡鱼,终日坐待而不采取实际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怨忽不满之中。
就如粘在捕蝇纸上的飞虫一样,你再次陷入苦寻脱身之计不得的困境。你越拒不从现状中挑选可以满足你的事物,你的不满也会越持久不断。不满越持续,心情沮丧,诉诸种种幻想与假设之类的最常见的精神寄托也就越强烈。让自己感到满足并非意味着你必须安于现状,接受较差的生活。事实上,由于让自己享受满足感之后,你将节省许多不必要的精神消耗,从事更积极的追求。反抗生活种种难以改变的现况实为不智之举。成长进步最强有力的起始点是重视自己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一个人若长久持着“希望自己快乐一点”的意念,这会阻碍他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或许多年来你一直都仰赖父母或配偶带给你快乐,你仍可能从头到尾偷偷幻想有个天神之父、大地之母或白马王子前来引领你一步登天。你或许终日期待有人逗你开心,同时因为事实上并没有,结果你只落得终日怒气冲天。请学会去与快乐零距离接触吧!这才是最佳的秉性!
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将积极的投入生活,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高尔基说过:“我一生所主张的,就是对生活,对人们抱积极的态度。”社会的进步要靠每一个个体去努力,社会的腐败要靠人去铲除。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利因社会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好而厌弃。记住罗丹说的“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