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3447200000010

第10章 追求的平衡术(1)

1、志与趣的平衡

志趣相合,成功之兆。

一个人只有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积极主动,才不会怨声载道没有责任心。即使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如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会变得异常的勤快,而且很有耐心。就像那些喜欢赌博的人一样忙得忘了吃和睡,因为他们喜欢,兴趣所至,把这种精神用在工作中,就会体会到工作就像玩游戏一样快乐。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

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

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子,怎么会跟银行家沾得上边呢?

大厨对呆鹅般的MBA解释:“我以前就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没有半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家人朋友也都很赞赏我的厨艺,每次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我烧的菜,我就高兴得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里忙到凌晨一点钟才结束了例行公务,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包充饥时,我下定决心要辞职,摆脱这种工作机器般的刻板生活,选择我热爱的烹饪为职业,现在我生活得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有快乐。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而且可以从中获得报酬,并获得敬佩,那就叫幸福了。

199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国布莱顿圣希大学的哈罗尔德·克罗托教授,2001年曾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会场,座无虚席。

当记者问他,您觉得获奖是命运使然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自己运气好还是皇天不负苦心人?

克罗托回答:这不好说。最主要是做自己最有兴趣的工作。如果仅仅从拿不拿奖考虑,那我可能告诉你永远也拿不到奖。

他还说:不管个人还是国家,成功的关键都是兴趣。一个人对一项事有兴趣,一个国家对科技有兴趣,那就成功了一半。我还想说的是,如果为了成功而成功,为了拿奖而拿奖是不可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在这方面的兴趣,拿奖牌仅仅只是一个金钱的刺激。

从克罗托的谈话中,我们听到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重要性,甚至看到了他正在快乐的工作,并顺其自然地得到了幸福。

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

对于“立志”,古今中外有作为的人都是非常重视的。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通过研究古人成才的经验,得出了“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结论。明代学者王守仁也曾断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法国著名科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在写给他妹妹的一封信中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立志,对于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则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换句话说,立志是成才的大门,“有志者事竟成”。

那么,我们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呢?一千多年前的蜀汉名将诸葛亮曾经说过:“志当存高远。”

1835年的夏天,德国西部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中学里正在进行毕业考试。作文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一个小时过去了,考试结束,学生们纷纷把试卷交到老师手里。第二天,老师们围着一张大办公桌开始紧张地评阅考卷。

“这么好的文章,言词优美,思想深刻,这个学生真是壮志凌云啊!”突然,一个教师站起来兴奋地高喊起来。

老师们都好奇地聚集过来,一起来观看这篇文章。一位教师拿起试卷,念道: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老师们听后,啧啧称赞,都说文章写得好。原来,当时德国分为许多诸侯王国,特里尔城属于普鲁士王国。普鲁士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不容许传播自由思想。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写出这样思想深刻的文章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样的文章,该怎样写评语呢?

主考老师想着想着,终于鼓足了勇气,提起了鹅毛管笔,在卷面上批下:“思想深刻,壮志凌云。”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这位壮志凌云的17岁青年,就是后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卡尔·马克思。

当然,志不能凭空而立,应与学习、工作、兴趣等结合起来。有时志要服从趣,有时趣要服从志。

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父亲送他到波恩大学去学法律,目的是想让他学成之后当一名律师。马克思来到波恩大学后,感到这里的学习环境很不适应他。于是,第二年就来到柏林大学学习。他的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哲学、历史、文学、外语,他都认真研读,广泛涉猎。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革命组织,并开始组织一些进步活动。最后,他成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家。这就是趣服从了志。

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到达日本,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这期间,鲁迅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他景仰当时著名的革命家孙中山和章太炎,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并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他还翻译和撰写文章,宣传科学,歌颂抵抗侵略的事迹,以服务于反帝爱国的目的。

1904年9月,鲁迅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当时的想法是:通过医学救国。所以,他学习十分刻苦认真,深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称赞。但是,鲁迅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却引起某些日本学生的嫉妒,认为是老师透露题目的结果。因为,这些人视中国留学生为“低能儿”,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这使鲁迅深受刺激。

第二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对鲁迅刺激更大,甚至影响到鲁迅的毕生命运。一次上细菌课后放映纪录片,内容是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战绩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枪杀,而周围观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当时,看这部影片的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看完电影之后,大家拍手欢呼。而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刺痛了鲁迅,使他在数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此曾一个人走进深山放声悲歌,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却无动于衷?他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从此,鲁迅毅然弃医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也是趣服从了志。

几米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极大的幸福。的确,能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不仅仅是几米的,也是大多数人的心愿。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喜欢做的事与该做的事是一对矛盾。

的确,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比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要做得好得多,但我们在选一个职业(行业)时关键看它最终能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回报,也就是提供能够幸福的基础,如果兴趣和经济回报没有冲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行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但如果要你在兴趣和经济回报上做选择的话,这你就得考虑清楚了。其实,许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后才能成功的,也有的是在自己的事业成功后才去考虑自己的兴趣的。例如不少的书法爱好者都是在自己的晚年才去钻研书法的。

当我们还在工作,我们渴望着过一种自由自在肆意放荡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赖在床头读上几页书,发呆,任凭阳光散打在地上而心安理得;饿了,起来弄点东西吃,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再品品下午茶,散会儿步;晚上呢,就一张接一张地看影碟,一直到深夜困倦睡去。

可是真的当我们真正无所事事时,又企盼着坐在工作间里手指按在键盘上流水行云。但重新开始工作时,又会无比厌烦,思考人为什么要工作,然后继续渴望着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瑞典导演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曾说:“人的尊严就在于,能够对我们看似前后矛盾的命运逻辑,反复地质疑。”

工作不是为兴趣而生,所以它注定不能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一项令人厌烦的工作,比如整理枯燥乏味的数据,会见俗不可耐的客户,撰写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学生们准备自己毫无兴趣的科目的考试,都可能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事情。

关键是能够在即使我们没有兴趣的事上找到自己的乐趣,因为它毕竟关乎着我们的幸福。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寻找到乐趣,正如阿伯拉罕·林肯所说的:“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18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9人,让一组的学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工作,另一组的学生从事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没有多长时间,从事自己所不感兴趣的那组学生就开始出现小动作,再一会就抱怨头痛、背痛,而另一组的学生正干得起劲呢!

以上经验告诉人们:人们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工作的乏味、焦虑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人对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我怎么样才能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呢?”一位企业家说,“我在一笔生意中刚刚亏损了15万元,我已经完蛋了,再没脸见人了。”

很多人就常常这样把自己的想法加入既成的事实。实际上,亏损了15万元是事实,但说自己完蛋了没脸见人,那只是自己的想法。一位英国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想法。”也就是说,兴趣的获得也就是个人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发生的事情本身。

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秘诀。把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好,不仅能够丰富学识,提升修养,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准备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面试,老板留下了三位都长得像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并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中,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其余一人是一位待业女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作为最后应聘成功与否的依据,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轻车熟路,操纵起来得心应手。每见一位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送花的礼仪。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充分发挥了自己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技术到插花的成本,她都精心琢磨,甚至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起来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精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不够精明: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然而置身于花丛中,她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走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话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话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说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的一周的经营时间,成绩还是比前两位女孩相差很大。

结果出人意料,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的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她?老板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修养……

所以,对于你现在正在做的事,不管你是被迫的还是极不情愿的,都要带着如花的心情去做,那么,你就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我们有句俗话:“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的确,一个人精力有限,生命有限,不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取得成就。所以,兴趣广泛可以,但必须持之以恒,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一个确定的目标上,一往无前,毫不动摇,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2、宏与微的平衡

气魄须宏大,心思要精微。

做事有三个前提:一是要选爱做的事;二是要选能做的事;三是要选价值最大的事。在做方面,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凡事做到极值。有些失败是大方向上的失败,那是决策失败,有些失败是小事上失败,那是细节不到位。这就要求处理好宏与微的关系。

世界上大与小、宏与微,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微不足道的东西。医生做手术,哪怕患者有一点点病菌没有消灭干净,也可能引起溃烂。风起于青萍之末,祸患常积于忽微。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但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才能够积累经验,做成大事。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任何小事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大事联系在一起。一件小事会影响一个人的声誉,几件小事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无数小事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实现人生中的一个突破,甚至扭转命运。

一个人,如果言必曰大事,只抓大事不抓小事,其结果必然是空对空,小事没抓住,大事也难抓好。

《圣经》云:“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