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3446600000009

第9章 打破人的内在枷锁(8)

这些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八卦解读,透露出明显的沽名钓誉目的。但匪夷所思的是,如此哗众取宠的言论竟然真的广为关注和流传,这些有“独到学术发现”的专家学者不仅未受任何惩戒,反而因此迅速蹿红名利双收。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人各有志。但是,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国人往往会被名利遮住了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地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两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得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和睦,人格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

客观地说,追求名利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省。

宋之问并非无能之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即使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一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就一定会走上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苏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却同时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

毛泽东认为,在荣誉面前,应当有真诚的谦逊,有“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自知之明,而绝不能沽名钓誉,不能弄虚作假以骗取虚荣,不能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沽名钓誉最大的表现就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但是,真正的荣誉感是不去做那些华而不实的事情,而是脚踏实地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会只管表面的成绩,不专讲虚假和爱慕一些和实际名声不相干的东西。

但是,现实情况是,沽名钓誉其实已经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社会已经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沽名钓誉的空气。

有的人在工作中沉缅在弄虚作假的风气之中,擅长于做表面文章,搞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热衷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做做样子是拿手好戏,至于究竟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他们丝毫也不会计较,他们追求的就是要那种所谓的轰动效应或者是连锁反应。

有的人一心只想着如何往上爬,希望官职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如果德才兼备自然应该是无话可说,问题是有的人是要才无才、要德无德,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些人也一心想着快快上爬,官职小了不行,有职无权不行,提慢了也不行,总是梦想着一年一小提、三年一大升,而且哪里的位置好、有油水,就想着往哪里走,就下功夫往哪里钻。

有的人热衷于只做一些场面上的事,穿插于各种能出头露脸的场所,沉缅于各种社交场合、应酬活动,就是不做实际工作。

有的人不愿脚踏实地,也不愿扎扎实实打基础,却在心里想着一夜成名,一心想成为将军。

有的人不是想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也不愿付出艰巨的努力,却想拥有万贯家财,梦想一夜暴富。

有的人总是想着让人抬轿子,热衷于那种前呼后拥的氛围。

……

凡此种种,真的是有些令人言说不尽的感觉。

从本质的意义上来说,沽名钓誉是因为缺乏理性。是短视的产物,缺乏的是远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并不成熟的表现。

一个缺乏理性的民族是一个不成熟的民族,一个缺乏理性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在沽名钓誉情绪的控制下,人很容易走上偏离合理合法的轨道。这种结局也许有足够多让人同情的理由,但再多的理由也构不成行为的合理。

做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人,要前进,要发展,最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沽名钓誉,只有沽名钓誉而缺乏理性,最终只会导致自身走向毁灭。一个理性的社会、理性的民族、理性的国家,要走向繁荣,最要紧的是需要一种平常的心态,缺乏这种平常心态,最终会走向极端。

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不足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

1993年,56岁的王选功成名就如日中天,但一件“小事”却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内心。利用春节放假的两个星期,王选闭门谢客、殚精竭虑搞新设计,没想到他的一个学生看了他刚完成的设计后直截了当地说:“王老师,您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对一个为探求创新奉献了一切的科学家来说,最残酷的判决可能便是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落伍,多少优秀的科学家都曾因此失落、失衡、失意。巨大的震动下,王选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历经坎坷的奋斗历程。在他最具创造力的年华,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为实现自己创新和飞跃的梦想,受到过时代的、政治的和已经落伍却固持己见的“权威们”多少干扰和压抑。如今,当他站在了“权威”高台上,又该怎样面对今天的自己和今天的“小卒”?

他断然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青年科学家,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氛围和环境,帮助他们尽快登上自己的创新高峰。“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王选的成功正在于有“自知之明”,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跨过人生这道槛,勇于承认自己“不行”。

枷锁20、明哲保身——人总要有一点正义感

周宣王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兮甲,字伯吉甫,因为他担任的官职是尹,史书上称他为尹吉甫。

当时,西北方和南方的一些部族经常进犯西周的领地。周宣王就派尹吉甫和另外一个大臣仲山甫一起去征讨。尹吉甫在和仲山甫共事的过程中,发现仲山甫很有才能,对周宣王赤胆忠心.对他十分钦佩。两个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次,周宣王派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以防御外族的进攻。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临行前尹吉甫写了首诗送给仲山甫,赞美他的才能和道德。诗中有四句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意思是说:仲山甫贤明智慧,明达事理,不参与可能危及自身的事。他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兢兢业业地效忠周宣王一人。

根据尹吉甫的诗,后人引申出了“明哲保身”这句成语,原为褒义,指明达的人不参与可能危自己的事。后来,被逐渐演化成贬义,用以形容不顾集体,只想保持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那种庸俗作风。

“明哲保身”是中国人普遍秉持的人生哲学。朱子说:“明是明理之明,哲乃了然于心,保身则是依道理进退而处世,于是罪刑、灾祸不至。”

中国人凡事先求自保。遇到突发状况,就会遵循明哲保身的哲学分析形势,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形势不利时,就要及早抽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必逞匹夫之勇呢?

明哲保身,一个让人鄙视的贬义词,却被许多现代人有意无意地实践着。不知道人类进化了那么多年,胆子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小。公车上看到有人偷钱包,却没有人敢吱声;路边有人打架,只有看得人却没有劝的人。不知道如何评判这样的人心,到底是变精明了,还是变得冷漠了,亦或是变得懦弱了?事不关己的做法,虽然毫无人情味可言,也算认了,谁叫这个社会太残酷,太冷漠。但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却不敢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明哲保身就是一味的退让,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甲乙两个人,乙在路上捡到一把斧头,甲说是你自己捡的,与我无关。后来斧头的主人追上来,要讨回斧头,甲说是你完了,不是我完了。这种做法看似很有智慧,实际上是明哲保身,而害了自身。你以为斧头的主人追上来还管你甲乙谁捡的?保不准两个人都凑一顿,或者报案处理了。还容得下你在隔岸观火?

明哲保身其实是一种逃避。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青年就弃官隐仕,留下一大批山水诗作,后世赞颂他是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我却说他只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小人,不值一提。没错,官场纵然黑暗得很,皇帝纵然昏庸得很,但你就一气之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这样弃仕而归园,你不觉得有些可惜吗?不管天下人的死活,只顾你自己逍遥快活,这就是你的安身立命的处世原则吗?你以为你这样做很聪明,还是很有骨气?

我想你什么也不是,你只是一个小人,明哲保身,结果害了自身。你安心过悠然的田园生活,你有想过你的妻儿,你的父母吗?显然没有,不然你怎能说走就走,隐居深山,不事天下呢?你没有扶大厦之将倾,视为不忠;你没有使父母安享晚年,视为不忠。不忠不孝之人,有何德之能立命于世呢?你有何颜面对东晋大诗人这个美称呢?纵然你才华横溢,别有诗书气自华,又怎能摘下“不忠不孝”这帽子呢?

清雍正年间的大将军年羹尧在镇守西安之时,广求天下之士,厚养幕中。有一位举人叫蒋衡,应聘前住。年羹尧喜爱其才,对他说:“下科状元一定是你的。”

年羹尧说话口气如此之大,正是倚仗他自己的功劳以及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蒋衡见他威福自用,骄奢之极,就对他的一个同僚说:“年羹尧德不胜威,当今万岁英明神武,年大祸必至,我们不可久居此处。”他的同僚不以为然:年羹尧的权势正如日中天,多少人巴不得投奔到他的门下呢!

蒋衡不顾同僚劝阻,执意称病回家。年羹尧挽留不住,取1000两黄金相赠,蒋衡坚辞不受,最后在年的坚持下,只接受了100两。蒋衡回到家不久,年羹尧果然就出事了,牵连了不少人。年羹尧一向奢华,送人不到500两黄金的,从来不登记,蒋衡因故只接受百两之赠,从而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如此看来,蒋衡还算个明白人。但是,他又是不完美的,他“合理”地钻了“制度上”的空子。他的“明哲保身”还是消极的,与大名鼎鼎的司马迁“不让污点沾身”相比有很大距离。

西汉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司马迁在朝中当太史令,负责编写《史记》。有一天,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派人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打开了精致的盒子,不禁惊呼起来:“太好了,真是稀世之宝啊!”这盒子里放着的正是一对世间罕见的珍宝———玉璧。

司马迁见过无数的牙雕、犀角、珍珠、玉石,但从来不屑一顾。他见到这对玉璧感慨万千,颇有触动,不禁叹道:

“这样圆润,这样光洁,真是‘白璧无瑕’。玉璧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是一个平庸而品仕低下的小官,从来没有敢以白璧自居,但如果收下这样的礼品,我身上的瘢痕污点就增添了一分。”

他思忖着,叫女儿包好玉璧,交给来人带回。

司马迁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还在于他人格的高尚。他在权势面前不低头,在美玉面前不动心,始终恪守不让污点沾身的人生准则,因此才活得坦然自信,死后才名垂青史。

支持正义的人需要有声援的力量才能成得了气候,这个道理在近代中国史上早有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只有团结才能压倒邪恶势力,似乎现代人已经很久没有学历史了,早忘了这个道理。不管身边有没有支持者,我们全家都会坚持到底,因为我们至少还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如果自己的利益都保护不了,要为了面子而委曲求全的话,这样的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骨气可言呢?如果这些人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估计也只能有苦说不出了。

枷锁21、财迷——言必称金钱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就是一个最怕谈钱的民族。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是不屑言利的。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庶之徒也。欲知舜与庶之分,无他,利与义之间也。”亚圣是“耻”于言利的。

但是“君子不言利”,已是遥远的古风;“言必称金钱”,则是现代的流病。世俗民间却有着非常势利的价值观,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谚便是佐证。随着传统道德观念的衰微,中国人压抑几千年的势利欲望终于获得了解放,从“金钱万恶”走向“金钱万能”的极端,“发财教”成了全民唯一信仰,在今日中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就是一个“钱”字,不论官员、教师、商人或妓女,在金钱面子都是孙子。

在多数国民以发财为奋斗目标的今天,别说是新朋旧友相聚,哪怕是陌路人萍水相逢,无论雅俗,开聊之后,鲜有不谈钱的。钱本身无雅俗之分,与人相聚,以钱为谈资,有时可以互传信息,生发灵感,比如同行相聚,谈谈本行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志在致富的人见面,成功者讲讲发财的门路;说者也许无心,听者说不定就有效仿之念,或是生出奋发思齐之志,若干年后,没准就能变富。如此谈钱,岂非好事?然而,有些人谈起钱来,扫了别人的谈兴不说,甚至使人感到尴尬,或被人小看。

同行谈钱,容易理解。若非同行,且爱好迥异,坐在一起,自然话题涉猎繁多,或谈时事政要闲趣,或谈文学琴棋书画。当大家谈兴正浓,你却询问对方收入几何,或大谈自己收入如何丰盈,岂不大煞风景。假若文学爱好者正谈散文,你却询问一篇散文能值几何;书法爱好者正相互切磋记忆,你却问他们一幅字能售几何,此时很可能被人贻笑大方,说你俗不可耐。

CCTV《对话》栏目曾经邀请了中美两国高中毕业生参加节目。美国的学生都是本年度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的学生也是被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录取的优秀毕业生。两“军”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孰高孰低,很快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