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3446600000010

第10章 打破人的内在枷锁(9)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面对主持人给出的“智慧、权力、真理、金钱、美”的选项,中国学生除了有一个人选择“美”外,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金钱”,竟无一人选择“真理”或“智慧”。与此相反,美国学生则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由此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在一个“官本位”还根深蒂固的国度,社会对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的确深深影响到了我们下一代。由此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在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曾经“君子不言利”的文明国度,现在竟然发展到了“言必称金钱”的程度。何其悲哉!

我们常常听到国人高唱“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能用钱打动的东西是有价的,不能用钱打动的东西才是无价的”。还有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世名言。这无不说明我们的民族是何其的超凡脱俗!何其的高不可攀!令别的民族纳闷、羡慕进而倾服。看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对垒,似乎反过来了。假若孔圣人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一个高雅的民族,绝对不是一个不“耻”言利的民族。如果我们的社会到处充塞着“孳孳为利”的“庶之徒”,人人言利,甚至发展到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地步,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如今人们不再避讳谈话的话题,但朋友或熟人一见面只知道谈钱,令人犯腻,更何况钱不是喋喋不休地谈来的,只能靠辛苦的劳作赚来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偶尔小聚,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讲些轻松的话题调节一下气氛,何乐而不为?话题始终停留在钱上,岂不活得太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谈钱只能自毁自身的形象。

“钱不是万能的”,切不可整天把钱挂到嘴边,逢人必谈,逢场合必谈,让自己落入一个只会谈钱的俗套中,对钱的夸夸其谈太流俗。

讲谈钱者,当有所忌。

其一,谈钱不要自寻没趣。一个人富裕程度不是写在脸上的,况且他不可能整天胸前挂着财产清单,只有与他熟识的人才会知道他大概的财产。明明知道他比你富有,可你却问他财产有几何,对方的反感会油然而生。若在他面前装穷,对方会立刻警觉,你一定是向他借贷。若是在他面前夸富,沾沾自喜,反而遭到对方的讥笑。所以谈钱不要自寻没趣,作为谈资中的小插曲,恰到好处是为上策。

莫强转话题,独自谈钱。大家并非同行,且各有所好,相聚之时,话题不可能像沙龙或研讨会那样专一,或是谈社会现象、时事趣闻,或是谈文学、音乐书画。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谈论上述话题时,你却问在座的某人收入几何?或是大谈自己一年有多少进账,不但显得突兀,而且扫了别人的谈兴。若是书法爱好者正谈书法,你却问他们写一幅字能卖多少钱;文学爱好者正谈写作,你却问他们能挣多少稿费,便很可能让人笑你俗。

其二,在比自己富的人面前莫谈钱。

一个人富与不富,富到什么程度,虽然不在胸前挂着财产公布单,但认识他的人,都有大致的估算。如果你明知道对方比你富有,却还要问他资产达到几位数,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你若向他哭穷,说自己收入可怜,又会引起对方的警惕,以为你想向他借贷。你若为自己收入颇丰沾沾自喜,溢于言表,则如同在赵公元帅面前夸富,很可能招至对方的讥笑。

其三,在比自己穷的人面前莫谈钱。诚然,询问别人的收入,在中国还不算忌讳的事情。闲谈中得知对方的收入不如自己,挖空心思贬损对方,实在不明智,是为小人,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明知对方收入微薄,却大肆炫耀自己收入如何,是为恶人,欲引起可怜之人的羡慕,令人作呕。

在人们“言必称金钱”的年代,朋友或熟人见面谈谈钱,无伤大雅,但除钱之外,无话可谈,也就令人犯腻,何况喋喋不休地谈钱,钱不会自来。大家平时为生存、为事业而劳碌,相聚之时,谈谈有趣的话题,放松放松,于身心有益,若仍把心思放在钱上,谈个不休,岂不太累?若是因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或故意炫耀而谈钱,让人家把自己看俗了或看小了,那可就是自毁形象了。

枷锁22、深藏不露——注意力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一个学生,在老师未讲《兰亭集序》时就已经背下来,在给大家背时,出乎意料,学生们一片嘘声,绝对不是对她会背的惊叹,羡慕,而是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或许是嗤之以鼻,或许是对出风头,显摆自己的嫌怨。

下课之后,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谈起这事,人们分析的结论就是:这孩子一定成为最孤立的人,而且她如果还这样积极显示自己的话,会越来越孤立,失去伙伴。

这个孩子还小,还不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大人都知道,如果大家都不会电脑,你却把电脑玩得很遛,如果大家没房子住,你家却“狡兔三窟”,如果大家都在喝汤,你家整天大鱼大肉,脑满肠肥,你看大家对你什么脸色?

于是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有财不露富,有才不显摆,或谓之韬光养晦,或称为抱朴归真,总而言之,为怕当出头鸟被枪先打下来,而做着缩头乌鱼的人大有人在,为怕受到关注,引起嫌怨而守拙的人也到处都有。于是深藏不露就成了中国人守身哲学的应用。如果有人把自己的实力毫不隐瞒地展现无遗,很容易遭人算计,岂不是自讨苦吃?宁可韬光养晦,安然度日。

这也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心理。日本人就算没有本领,也要装成很能干的样子;美国人有多少本领,都要找机会表现出来;只有中国人深藏不露,静观其变,再衡量情势的变化,以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于不败之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话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字萧远,中山人,因性情孤傲,受同僚排挤,愤而辞官归隐,有《游九山吟》、《运命论》等传世。《运命论》本是探讨国家兴衰与个人得失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蹈之而弗悔”的目的就是为了“遂志而成名”,这和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基本上一至,就是放在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然而却成了很多眼里“中国人自古就嫉妒成性”的一个证据。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孙武、吴起之后最出色的军事家,战必胜、攻必克,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大小战斗数百次,据有关部资料记载:拔城七十二座(相当于其以前整个秦国的版图),斩首、虏敌百万以上(当时七国总人也就三千多万),然而这样一个让东方六国闻风丧胆、完全失去抵抗意志的杰出人物,却被范雎这样一个同样出类拔萃的文臣不容,他利用自己和秦昭襄王关系亲密的机会,屡次进谗,最终导致白起伏剑自杀,从而使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推迟了几十年。

白起的冤死,在很多后人的眼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冤案,既让人有些愤怒,又让人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国人有如此心理的根本吧。

在一个庸俗的世界里,人不能太杰出。一个杰出的人往往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于是他(她)就不能融合到他(她)所处的环境中,于是就会有那么一些人在暗中紧紧地盯着,因为那些人本来也是踌躇满志的:他们忱心你的光芒会掩盖住他们的风头,他们害怕你会威胁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实际地位,因此,他们会鼓动如簧之舌,想方设法诋毁你、中伤你,进而设下各种圈套,引君入瓮,最后至你于死地而后快。

比如,大家在打球,招呼你也参加,就算你天天练习,也要谦逊地说:“好久没有打了,生疏啦。”大家让来让去,你才登场,不费吹灰之力,把对手一一打败。就算如此,也没有人觉得奇怪,因为大家明白你刚才不过是深藏不露的一种应用罢了。

深藏不露并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过分或不及,对自己有害。有能力必须合理地表现,凡事量力而为,才能恰到好处。中国人主张“不可以随便表现”,并没有反对合理的表现。不能不表现的时候,务必表现到合理的地步,不可任意逾越合理的范围,以免留下后患。

因为表现自己就是骄傲的代名词,而含蓄、不张狂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永恒原则。相信很多人都一样,怀才而不露,但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如果你不表现,不把自己的才华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就没有人知道你行,机会也许就这样和你擦肩而过,甚至有可能影响你一生的命运。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应该积极表现,主动出击。找工作时不表现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有了工作后不表现就无法获得单位领导的重视,与人相处时不表现就无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表现时就表现。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各国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界,极度张扬个性,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认可,渴望被别人看到自己最与众不同的优势,更渴望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但是,实现这一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充满自信,学会勇敢的表现自己。

枷锁23、太自信——自我感觉良好

国人是喜欢自我感觉良好的民族,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值得陶醉的东西: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

中国人太容易感动了!不是吗?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一直被以上这些词语感动着。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壮丽。让人陶醉其中,不忍醒来。

这里说的“自我感觉良好”并非是“对自己满意”,而是自以为是,要是他承认自己是世界第二,那是因为没有世界第一。

这样的自我感觉显然少了一点自知之明。除此之外,自我感觉良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无耻。比如辽宁慕马案主角之一马向东,案发前是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权倾一方。他利用职务之便,358次收取贿赂人民币340多万元、美元23万元、港元11万元等,这还不包括他专门用来赌博向人索贿的50万美元。仅此一项,已足见其何等腐败丑恶。偏偏他特别“自我感觉良好”,被关押在辽宁时,依然做着“异地做官”的美梦;被收审在江苏期间,仍然滔滔不绝地自称“回顾从政十几年来,我是清官,不是贪官。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土地”。他甚至声称“如果不让我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的损失”。

有的是因为昏聩。有位穷县的县官决策投资过亿建十里“牛街”,一心要夺牛雕塑和牛图案地面砖规模、数量两项世界纪录,以期“五百年后考古学家考到我”。

有的是因为自卑和虚荣。某年参团出国,有位仁兄开口闭口少不了“yes”、“no”,让大家以为他精通该国语言。但上厕所他却总是走错门。其实事先带团的人已经悉心关照过一个小窍门——不懂该国语言的人只需记住该国的“男”字(man)是三个字母,“女”字(woman)是五个字母。这位仁兄恰恰记反了。

自我感觉良好的另一种表现是总觉得别人特在乎自己,特注意自己,特把自己当回事,而事实上满不是那么回事。

一个晴朗的星期六,李医生的诊所里来了一名博士,他诉说着自己的苦闷,说自己的学历是单位里最高的,却得不到尊重,更气人的是同事和一个清洁工亲切地打招呼,却不愿理他。在李医生的诱导下,博士讲出了一件与同事相处的小事: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李医生听完,笑着说:“小伙子,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啊,你自己都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别人怎么会和你打成一片呢?”

人不能没有好的自我感觉,负责就是太自卑。但是自我感觉太好了就成了自负,适当的自负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人们成就事业,反而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负面影响呢?

首先,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其次,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再次,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最后,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枷锁24、喜欢折中——和稀泥不是真中庸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他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这种怪异的情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