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3446600000017

第17章 打破人的内在枷锁(16)

虽然吹牛不会腰疼,但吹牛的最大危害是吹来吹去容易上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既让他人反感,搞不好还会把自己弄个肾虚的毛病。只有等到临死前忏悔了——我这辈子净吹大牛了,要是多活几年多好,怎么也能对付个吹牛大王呀!

“脸不红、心不跳、眼不眨”,这是许多人吹牛的最高境界。

比如,对着手机大呼小叫:“天天吃海参、鲍鱼都吃腻了,那什么,今晚不去香格里拉,也不去凯宾斯基,咱们上三十里铺吃天天活猪去。废话,能不带小姐吗?没有小姐能咽下去菜吗?”在众人羡慕的眼光包围下,心理得到了满足。其实,他手机欠费都快半个月了。

在女人面前吹牛是很多人的基本功,只是有的时候和摇尾巴狗差不多,魅力不足吹牛补充,要不咋能让女人喜欢呢。女人也没啥大出息,没几下就被吹得心花怒放,全身发软,无处发硬,只有乖乖地当爱情的俘虏了。

而男人在男人面前吹牛肯定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谁叫咱是大众情人呢,天生让人喜欢,追咱的女孩子太多,甩都甩不掉。”其实,他找了好几个对象,一听他胡吹乱泡,没几天就分手了,倒是人家甩了他!

国人在报纸上吹牛表面上有点文化含量,其实更让人恶心。写小情调文章是穷人的拿手好戏。今天和这个女的好上了,明天和那个女的一见钟情,在纸上大过爱情瘾,其实都是没影的事。穷人发表专访文章,不吹牛简直比死了还难受,明明一大堆娱记把刘德华包围起来了,他说什么都没听清,但人家就敢写“和刘德华唠家常”。

其实,国人从小就开始展示自己的吹牛才华和本领了。小朋友在一块玩得好好的,可玩着玩着就闹别扭了,一个孩子估计打不过人,咋办?吹牛吧!“我爸在公安局明天我让他拿枪把你抓起来!”另一个孩子根本不服气:“我大舅在部队当大官,我让他领一个连把你爸抓起来!”国人最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吹牛,别人说他吹牛十有八九要急。

除了那些特大号的吹牛家之外,国人一般不直接吹自己的能耐和本事。一种情况是自己没什么可吹的,只好拉大旗,做虎皮;另一种情况是不敢直接吹自己,因此用别的方式婉转地吹牛。

国人的吹牛。大而论之,分作“四吹”。

其一是血缘之吹。就像阿Q说的“我的祖上怎样怎样的说法”。这种吹,假如大家都知道他父母的底细,没什么可吹的,就吹祖父母,祖父母没什么可吹的,就吹老祖先。上可通两千年以前的祖宗,远可达九个弯以外的亲戚。家族再衰落,也可以从古代找一个了不起的祖宗,从远方找一个做小官的亲戚。只要是同姓,即使相隔两千年,而且根本没有族谱可查,似乎也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血缘。

中国人聚会闲聊,常会说到姓氏,说到姓氏常会说几个光荣的祖宗,有人是嘻嘻哈哈说笑,有人是认认真真吹牛。曾经有个姓陈的说他是陈后主的后代,还曾经有个姓郑的说他是郑和的后代。陈后主荒淫好色,乃亡国之君,却也曾是一国之主,因此有姓陈的以他为傲;郑和是个宦官,就算有后代,那也不会有血缘关系。

其二是名片之吹。国人吹牛是不择手段的。在做名片时首先考虑的是把自己那点东西放大。画了几幅画,敢写著名画家,发表几幅照片,敢吹是摄影家。至于作家、诗人、这会员那理事就更不在话下了。有个笑话说,某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印了张名片,头衔大略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地委地政府××县委县政府××乡委乡政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

还有一位老先生,正反两面都印满了微雕般的小字,除了“副主席”、“副会长”和“理事”之类的头衔之外,还有一份近乎履历的光荣史,连曾经与某某名人共宴之事也罗列其中。

其三是师朋之吹。中国人说“名师出高徒”,因此吹捧自己的老师多么出名,好像就显出自己的不平凡了;中国人又说“物以群聚,人以类分”,所以吹捧朋友多么出色,好像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价。有人听过哪个大师一节课,就终生托庇在大师门下而自豪;有人与哪个名人说过几句话,尽管这位名人早就忘记了他,他还是到处炫耀某某某是我朋友。与人初次见面,仅仅三句话,就把所谓的名师名友拉入话题。这样一说,自己的个头都似乎长高了许多。

其四是同乡之吹。实在没有什么可吹的了,就吹自己的故乡出了什么名人。小到方圆十几里,大到方圆几百里甚至上千里,总能找到名人的。现在找不到,历史上总会有。千古流芳的找不到,遗臭万年的也可以。诸如开口就说:“我是霸县人,刘邦就是我们那里人。”小乡镇的历史上没有状元,没有举人,前清某位迂腐的秀才居然也可以拿出来炫耀。

中国人吹牛是历来不打草稿的,我们问了几千年,每逢别人吹牛的时候,我们都要问上一句,“你吹牛怎么不打草稿啊?”。其实问了几千年,没有人能回答我们吹牛的时候为什么不事先打个草稿,或者说事先理理思绪也好。

刚魂归天堂的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有这么一段相声,两个人吹牛,各自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大,一个说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够大的了吧?!马季随后说:我上嘴唇挨天,下嘴唇贴的。那个人问马季:那你的脸的那?马季说:吹牛吗?还要什么脸啊?这个相声令人回味的东西很多,是吹牛之前就想好不要脸了呢?还是吹着吹着收不住,到那个份上了,就只好不要脸了呢?

吹牛本来是没有事情做,几个人在一块取乐、调侃、消遣的一种方式,消遣、取乐可以,人活着不就图个开心吗?可是像这段相声中说的,不要脸的吹牛是不可取的。脸还是要顾的,在顾脸的前提条件下,取乐、消遣才不失国人的风采。

枷锁45、自高自大——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我们的祖先就好像有自高自大的毛病,他们把三皇五帝时代捧到了天上,认为那才是最理想的社会,而且诸子百家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惊人地一致。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哪怕一个现代学者注意到这个现象。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构成我们民族心理一部分的“自我中心主义”。这个毛病在乾隆皇帝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以至于到了他的重孙辈咸丰的时候就开始挨“夷人”的打,几乎亡国。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克服了这个毛病。我们还有一点放不下架子。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自大的和自卑的。既不自大也不自卑的人可能并不存在,即使是存在,那他也许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但绝不会是一个有生气的人。自大与自卑就好象是孪生姐妹,自大的背后其实有内心深处的自卑的作祟。这些人骨子里可能还是自卑,自大不过是对自卑的掩饰而已。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存留,如果你说你自己绝对不自卑,那么不得不笑说:“你说此话时内心涌动的不是自卑的暗流么?”

至于既自大又自卑的人就多了,他害怕别人发现他的自卑,所以便装出一副自大的样子。正如海里的乌贼遇到危险时释放黑色“烟雾弹”一样。

辜鸿铭老先生说过:中国人深刻、博大和单纯。我不反对,但事实上有一部分中国人是故作深刻,故作博大,故作单纯。古语还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

自大的国人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总觉得别人的才华不及自己,难以相比。

——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任何事都了如指掌。

——总是相信自己是一个绝对正确的人,别人的指责是恶意攻击,一听到别人的恶毒谣言,就暴跳如雷。

——一味地以为自己的方案、想法、观点总是最正确的,凡是与之相背的都是错误的,似乎他手中掌握的永远是真理。

——总认为自己的一切处事行为都是公平合理的。

——总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绝不低头”的人,所以即使吃东西时也要把头高高昂起。

……

——富人是他最瞧不起的;

——劝告是他最不愿意听的;

——个性是他最信仰的;

——吹牛是他最擅长的;

——暴富是他最想的;

——踏踏实实的做点事是他最不情愿的。

……

尤其是有点过人之处的国人,是最容易自大的,用和坤一句话来形容:“眼珠子是空的”,目中无人,自命非凡,不可一世。有一位和尚这样说:“势不可行尽,福不可受尽,好话不可言尽,规矩不可行尽。”言则一切要有所保留,不可用尽。而自大的人常常把自己的本事露天展览,喜欢用“走过,路过,千万不可错过”来标谤自己。仿佛自己是一个无尽的海。

自大的人最喜欢别人吹捧自己,吹捧自己的话言是温柔的风,心都醉了。

然而,细细想来,自大的人,还不如真正有自卑感的人,因为自卑的人是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明白地展示了自己,而自大不过是一种虚伪的做作,努力地装出不让人们看不起自己的样子,死不承认自己的无能,这样的人的一生永远不会有什么起色。

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而国人总喜欢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但傲气是会伤人害己的,而傲骨是我们认真地和坚强地生活的决心。

《古兰经》一再禁止妄自尊大者:你不要骄傲自满的在大地上行走,你决不能把大地踏穿,决不能和山比高。

国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无能,有时又会把自己看得太高大,有时恨不得把世界也囊括到自己的口袋里,成为可以张扬和挥霍的本钱。自己总是少了一点自知之明,要知道这世上除了夜晚,还有白天,除了黑夜,还有光明,除了星星,还有月亮和太阳。

学会做一个自量的人吧,因为,自大的结果最终都是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自暴自弃。

枷锁46、来生缘——把希望寄托在来生

当国人遇到失败后,相信“命该如此,不可抗争”。于是最终把希望寄托于来生。诸如“下辈子我要如何如何”的言论就会托口而出。

常看到文学作品、影视台词、流行歌曲中有这样的话:如果有来生,我……

先不探讨是否有来生的问题。

若有,真的就能了去今生未尝之愿?

时空的禁锢,让人得到的同时必有失去。

所有的错过,所有的遗憾,所有的无奈,所有的不甘,都化做一句“如果有……”

人在选择的两难之间最痛苦,因为一定会有错过,有遗憾,有无奈,有不甘。是左是右?是去是留?是拿起是放下?是要他(她)还是要他(她)?

其实答案并不难,难的是怎样与人与己都能交代过去,又不违背良心。还要在暮年回首之日,无怨无悔。

所以,一旦选择了,便只能忍恨对放弃的那个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重新选择。

佛教之所以让人沉迷,就是他告诉人有今生来世的轮回。可以将今生未了之遗憾可以放在下辈子解决。

真的很浪漫的。生生世世,永无止境,可以把所有未尝之愿一一偿还。

比如爱情。

可是电视剧中讴歌的都是天长地久的爱情,几生几世依然相守的故事。好象没有这辈子是某甲,下辈子轮到小乙。即使有这种可能,也没有人愿意去歌颂。

有人对我说:如果有来生,让我十八岁时遇见你。

我一笑置之。

那又如何?

如果真的值得,你不会等到那么久远。

如果真的值得,没有人肯放弃。

不是爱的不够,是比起责任、道义,乃至名誉来,爱情就显得暗淡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个穷人,却总是装做富足。天天在家吃豆腐,并扬言“豆腐就是我的命”。一日去别人家做客,桌上有鱼有肉有豆腐。这人狠吃鱼肉,熟人不解,豆腐不是你的命吗?今日怎么不吃?答曰,豆腐是我的命,但见了鱼和肉,我就不要命了。

笑死。

林妹妹哀怨地对宝玉说:我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如出一辙。

如果有人给你许来生之愿,定来世之约,劝你最好以啐他一脸作为回答。

关键问题是:根本没有来生。

今生都抓不住的,又怎能指望来生呢?

枷锁47、好好先生——不喜欢被批评

国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批评尤其是当众批评。在社交场合中,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逆耳之言的时候,有些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往往是怒在心头,有的人还会发作出来。但是,有些人又不得不受到批评,怎么办?于是,批评就成了一门艺术。

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也就有了被批评的机会。往往我们害怕批评,怕失去信任,失去面子。害怕批评是因为批评是真的事实,越真实我们就越害羞想要逃避。然而批评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批评包含着真实的缘故。如果我们时时努力改进我们的缺点,我们就没有空闲的时间斤斤计较了。凡是有头脑的人总是时时审视自己是不是完全的你,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批评是揭发这种缺点的一种好方法,是我们所应当欢迎的。

我们应当练习不可脸皮薄,我们不可对一点小小不快的批评就忧心忡忡,差不多全身要崩溃了;但同时有点很重要,我们对于批评又不可脸皮太厚,以至于不知我们的言事行为有哪些地方是错误的。我们要用别人的批评来要求自己,改正错误,以求进步。

批评我们的人或是善意的,或是想侮辱我们以掩饰他自己的弱点,那又何仿呢?无论批评者的动机如何,我们总可以利用批评作为改进自己的一种指南。的确,有时候敌人的批评比朋友的批评还可贵些,更彻底地、更尖锐地反应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别人批评的时候,要欣然接受并作为前进的向导,不可作为失败的遁词。

傲慢不可一世,不愿接受别人意见,一意孤行,在做人和做工作上可能会受到重大的打击。因此,听到逆耳之言,尽量避免:

第一,失态。当逆耳之言向你袭来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考验你做人态度和处世修养的时候。当然,你若能做到安之若素是最好的了。

可事实上人们又往往不易做到这点,逆耳之言会在你的内心激起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又会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应该说这种内心和外表的变化都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有个限度,这种限度就是一个人的分寸感、素质、修养的结合。应该把这种限度控制在一定的情理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表现失常,这种失常的表现就是失态了。一个人的失态往往是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严重者会失去自控能力。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中应竭力避免的。

第二,失言。听到逆耳之言,情绪一冲动、一失态,紧跟而来的就是失言。失言只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使矛盾升级,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也造成自伤。建立相互信任难,破坏这种信任则很容易,而要重新建立这种信任就更难了。在人为地造成尴尬的局面时,应以一种相互谅解和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听到逆耳之言时,应冷静地多想想对方的话是否有根据、有道理,再采取一种得体的方式作答。

第三,失礼。失态、失言必然会带来失礼。平心而论,对你提出意见和看法,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尊重,你应该对他表示感谢。至于对你有某些误解,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和消除,如此方显大度,不失礼于人。

以上无论何种状态,都是不明智的行为,而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逆耳之言,不意气用事,这样才能不失风度,既尊重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