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3443800000010

第10章

美洲饮料公司原为全球第五大啤酒公司,2004年与英博集团合并,它在巴西销售SKOL、BRAHMA和ANTARTICA三种品牌的啤酒,占据巴西市场份额达70%以上。2004年,其竞争对手SCHINCARIOL公司向巴西经济保卫委员会起诉美洲饮料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以向批发商和主要零售商大幅让利的方式,让这些商家只销售该公司旗下的啤酒,从而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并由此造成了SCHINCARlOL公司旗下品牌销量下降、市场份额缩减为20%的不良影响。巴西经济保卫委员会经调查认为属实。2009年7月22日,美洲饮料公司被巴西经济保卫委员会判罚3.52亿雷亚尔(约合1.76亿美元)的天价罚款。这是巴西历史上开出金额最高的罚单。此项处罚无疑加剧了英博的资金压力,英博被迫出售部分资产和股权,实力大损。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智慧金言

古来出战皆注重“师出有名”,“师出有名”才能名正言顺,打得理直气壮。而对今天来说,合理的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孟秋纪·振乱

题解

“振乱”就是救治乱世的意思。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发动战争去救民于水火的正义性。作者认为,讨伐无道、惩罚不义,君主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福祉,百姓也可以得到最多的好处。

原文

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可以加矣。天子既绝①,贤者废伏②,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诉。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则其兵为义矣。天下之民,且死者也修禊图而生,且辱者也而荣,且苦者也而逸。世主恣行,则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于不肖者乎?故义兵至,则世主不能有其民矣,人亲不能禁其子矣。

凡为天下之民长也,虑莫如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今之世,学者多非乎攻伐。非攻伐而取救守,取救守,则乡之所谓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之术不行矣。天下之长民,其利害在察此论也。攻伐之与救守一实也,而取舍人异。以辨说去之,终无所定论。固不知,悖也;知而欺心,诬也。诬悖之上,虽辨无用矣。是非其所取而取其所非也,是利之而反害之也,安之而反危之也。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夫以利天下之民为心者,不可以不熟察此论也。

夫攻伐之事,木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穷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凡人之所以恶为无道、不义者,为其罚也;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为其赏也。今无道不义存,存者赏之也;而有道行义穷,穷者罚之也。赏不善而罚善,欲民之治也,不亦难乎?故乱天下,害黔首者,若论为大。

注释

①天子既绝:指周朝已经灭亡而秦未称帝之时。

②废:废弃不用。伏:隐匿。

译文

当今社会,混乱之极,人民的苦难到了戏举烽火无以复加的程度了。周王朝已经灭绝,贤能之士不受重用而隐匿,昏君恣意胡为,背弃人民,人民无处申诉自己的苦难。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德才兼备的人,应该观察到这种状况,那么他们就应该发动正义之师,进行正义的讨伐战争。那么天下百姓,濒临死亡的便得以生存,要蒙受侮辱的就会因而得以摆脱,将要苦难的会得以安逸。昏君恣意胡为,那么一般的人都将逃离这样的国君,而不能顾及他们的父母,更何况是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呢?因此,正义之师一旦出现,昏君就不能保有他的百姓了,作父母的也无法阻止自己子女离开了。

几作为天下君主的,所考虑的事莫过于维护公理、消除邪恶、奖赏正义、惩罚不义了。当今世上有很多的学者反对攻伐,反对攻伐就必然选取救守;如果选取救守,那么过去曾经有的维护公理、消除邪恶、奖赏正义、惩罚不义的主张就无法达到了。天下的君主,其利害就在于明察这一道理。攻伐与救守,其实质一样、但取舍因人而异。如今世上的有些学者却反对攻伐主张救守,这是自相矛盾的宣扬“非攻”,最终也不会有结果的。本来就不明白自己的主张是矛盾的,那是糊涂;如果明白自己的主张却违背本意,那是欺诈。糊涂、欺诈的人,即使辩说有力也没有什么用处。在是否进行攻伐问题上采取反对攻伐的主张,虽想给人民带来好处,但结果却害了人民;虽想使人民安定,结果却使人民处于危险的境地。因此,给天下带来灾难、使人民遭受危害的主张就数这种主张危害最深了。那些关注天下百姓利益的人,不能不仔细地思考这种主张。

攻伐的事,从来都是攻击无道、惩罚不义的。攻击无道、讨伐不义,君主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福祉,人民就可以得到最多的好处。禁止攻伐,就是废除公道而惩罚正义,这是毁掉商汤、周武王的惩恶义举而助长夏桀、商纣的罪恶啊!人们之所以厌恶无道、不义的事,是因为害怕遭到惩罚;人之所以向往公道、推行正义的事,是因为要求得奖赏。如今施行无道、不义的人安然存在,安然存在就等于奖赏他们。而主持公道正义的人却陷入穷困,陷入穷困就等于惩罚他们。赏恶惩善,却想把人民治理好,不也太难了吗?所以扰乱天下、危害人民的主张中,危害最深的就要数“非攻”了。

活学活用

当今的世道已经很混乱了,百姓的痛苦也是无以复加的了。周天子已经灭亡,贤人废黜避世,世上的君主恣意妄行,与民众相背离,百姓们有苦却无处倾诉。世上如果有贤明的君主,优秀的人才,应该洞察这个道理,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会行仁义了。天下的百姓,将要死的也会活过来,备受屈辱的也会恢复尊严,受尽苦楚的也会得到安逸的生活。世上的君主如果恣意妄行,人品中等的人将会离开他们的君主,告别他们的亲人,更何况人品不好的人呢?……人们所以讨厌无道和不义,是因为怕受惩罚;祈求有道、行义是因为想受到奖赏。奖赏坏人,惩罚好人,却想把民众治理好,不是很难的事吗?

想要治理好民众。就要与此句中的做法相反,即奖赏好人,惩罚坏人。而对企业来说,就要做到赏罚公平。

有学者认为,企业要注重奖惩对象的公正性。做到奖有原因,罚有根据。当前一些个别企业在实施奖惩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奖励时,看人缘、凭印象、摊名额、搞平衡,求皆大欢喜。搞一团和气;惩罚时,赚人情、送面子、给台阶、留余地,避重就轻,不敢较真。这种对奖罚对象的无原则性和不确切性,一方面会挫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模糊是非概念、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往往会由此导致企业其他制度措施无法落实。容易出现先进典型受排斥打击、落后人物不能正视自身问题的连锁反应,对企业造成较差影响。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智慧金言

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成功曾经被认为是个奇迹,该公司的总裁玛丽·凯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管理的金科玉律是: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们就怎样对待别人。”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感受到他们为公司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得到奖赏和提升的人是那些真正为了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在人事方面兴风作浪,只为一己谋私利的小人。

仲秋纪·论威

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的是带领军队作战的道理,着重申明兵威天下、所向无敌。作者认为,制敌之道,就在于自觉遵守道义,要善于明晓威势。另外,作者还论述了两军作战取胜的方法。原文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过胜之道,勿求于他,必反于己。

人情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绿营大帅旗

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驾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令能无敌者,其兵之于天下也,亦无敌矣。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藏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若此则敌胡足胜矣?故日:其令强者其敌弱,其令信者其敌诎。先胜之于此,则必胜之于彼矣。

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举凶器必杀,杀,所以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所以慑之也。敌慑民生,此义兵之所以隆也。故古之至兵,才民未合,而威已谕矣,敌已服矣,岂必用袍鼓干戈哉?故善谕威者,于其未发也,于其未通也,窅窅乎冥冥①,莫知其情,此之谓至威之诚②。

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缓徐迟后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而不可久处,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虽有江河之险则凌之,虽有大山之塞则陷之。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冉叔誓必死于田侯,而齐国皆惧;豫让必死于襄子,而赵氏皆恐;成荆致死于韩主,而周人皆畏;又况乎万乘之国,而有所诚必乎?则何敌之有矣?刃未接而欲已得矣。敌人之悼惧惮恐、单荡精神尽矣,成若狂魄,形性相离,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虽有险阻要塞,锸兵利械,心无敢据,意无敢处,此夏桀之所以死于南巢也。今以木击木则拌③,以水投水则散,以冰投冰则沉,以涂④投涂则陷,以疾徐先后之势也。

夫兵有大要⑤,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则得之矣。专诸是也,独手举剑至而已矣,吴王一成。又况乎义兵,多者数万,少者数千,密其躅路⑥,开敌之途,则_上岂特与专诸议哉!

注释

①窗窗:幽暗,隐晦。冥冥:昏暗。

②诚:实。

③拌:通“判”,分开。

④涂:泥。

⑤大要:关键之处。

⑥躅:足迹。密其躅路:指人数众多,密布于道路。

译文

道义,是万事的根本。君臣、长幼、亲疏产生的根由也在于道义;国家治乱、安危、作战取胜的关键也在于道义。胜败的关键,不要寻求别的方法,就在于坚持道义。

人的本性是贪生怕死,希望荣耀而厌恶耻辱。以道义统一死生、荣辱,就可以使三军将士思想一致了。

大凡军队,都希望人多势众、军心一致。三军团结一致,号令就可以畅行无阻了。能使有令必行,军队就可以所向无敌了。古代善战的军队,关键在于重视号令,因此号令可以威行天下,使天子尊贵显赫。号令深藏于民心,感受于肌肤,刻骨铭心,不神功将军礟能动摇。这样的话,敌人怎么能战胜呢?所以说,号令严明的军队,它的敌人必然软弱;号令畅行无阻的军队,它的敌人必然屈服。在号令畅行上已经胜过了敌方,那么,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就是必然的了。

军队是天下的凶危器物;勇武是天下的凶险德性。使用军队,实行凶德,是由于不得已。使用凶器必定要杀人,杀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生存;实行凶德,必定要显示威力,显示威力是为了使入畏惧。敌人畏惧屈服,人民就可得到生存,正义之师就会被天下人所尊重。所以,古代最善于作战的军队,还没与敌人交战,而威力已经显示出来,敌人就已经屈服了,哪里还需要进攻搏斗呢?所以,善于显示威力的,在未出兵之前,在两军交锋之前,它表现得晦暗隐蔽,不可揣度,这才是最大的威力显现的情形。

凡是作战,兵贵神速,先发制人。行动敏捷迅速制人的方法,就在于能够区分缓急先后。迅速敏捷、先发制人,这是决胜的原因。军队不能长时间滞留在危险地带,懂得军队不可长久滞留的道理,那就知道陷于危险境地之后必须迅速逃离了。纵有江河阻挡也要超越它,纵有高山险塞也要攻陷它。要精神专一,精诚关注,目不旁视,耳不旁听,只是奋力地拼杀。冉叔发誓一定要杀死田侯,齐人都十分恐惧;豫让决心要刺杀赵襄子,赵氏上下都很惊恐;成荆冒死杀死韩王,周人都十分敬畏。一个勇士就这样,又何况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呢?这样那里会有敌人?尚未交战敌军就已经屈服了。敌人恐惧害怕,精神挫败。他们都魂不守舍,不知往哪里走,就是据有险阻要塞,拥有坚甲利兵可以利用,却是不敢再去占据和利用了。夏桀就是这样死在南巢的。假如用木头击打木头,被击的木头就会裂开;用水冲击水,被冲击的水就会散开;用冰块投击冰块,被击中的冰块就会沉没;用泥团投击泥土,被击中的泥土就会下陷,这就是动静缓急先后不同所导致的态势。

战争的关键就在于,懂得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那就掌握了用兵之道了。专诸就是这样,他只不过只身一人,只是一击就刺死了吴王,又何况正义之师人多至数万,至少也有几千,占据了险胜的地带,布军在敌国的必经道路上进行围歼。这样所取得的战绩,一个专诸刺杀王僚之事怎么能够和它相提并论呢?

活学活用

“苏武持节守大义”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代代流传。苏武(?~前60年),字子卿,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人。汉武帝在位的时代,西汉王朝十分强大。在汉朝的北方有一个叫“匈奴”的少数民族,经过发展也很强大。汉武帝为了建立和发展同匈奴的友好关系,派苏武作为使者出使匈奴。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与匈奴修好,护送被扣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可是就在此时,匈奴内部发生了大乱。原来的匈奴单于被推翻,新即位的单于对汉朝极不友好。

有一天,单于把苏武等汉朝使者叫到大帐里来,对他们说:“大汉的使者们,我看你们还是不要回汉朝了吧!留在我这里,我不会亏待你们的,要官有官,要钱有钱,怎么样?”苏武说:“我们是汉朝的使者,决不会投降你们的,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面对匈奴的一次次威逼和利诱,苏武决定以死抗争,几次自杀均被发现。苏武的铮铮硬骨,匈奴单于也被震撼了,就更加想招降苏武。于是,他们更加残酷地对付苏武。把他关进了一个大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和喝的。为了能保全生命以返回汉朝,苏武顽强地挺着。当时正逢天下大雪,地窖里又冷又潮,加上腹中无食,冻得浑身哆嗦。他蜷曲着躺在地窖里,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嚼一口雪,和着毡毛,艰难地吞下去。就这样过了好几天,匈奴以为苏武已经死在地窖里了;即使不死,也会投降了。但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就威胁说:“如果我永远不放你回汉朝呢?”苏武说:“即使我死了,将来有一天我的尸骨也会回到大汉王朝去的。”看到无计可使,单于就下令把苏武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放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就放苏武回汉朝。

苏武到了北海边,这里冰雪覆盖,寒风刺骨,苏武穿着单薄的衣服,住在四面透风的破帐房里,整天冻得瑟瑟发抖。匈奴不供给他任何粮食,没有任何正经的食物可吃,他就只能挖地下的野老鼠储藏的草籽和干果充饥。他每天拄着汉节去放羊,不管是睡觉还是起身,从不离手,弄得汉节上毛饰都全部脱光了。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使苏武屈服。与苏武同行的汉朝使者大都投降了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