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艺术哲学读本
3442400000042

第42章 艺术典型与多数,主流及其他(1)

上海在讨论独幕讽刺喜剧《“炮兵司令”的儿子》时,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文艺上的典型人物应该代表“大多数”,应该反映“主流”;剧中那个惯于攀龙附风、奉承拍马的孙处长,即使有,也是“极个别的”,他不代表干部的大多数,也不反映干部的主流,因而不典型,歪曲了生活云云。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对艺术典型问题缺乏基本的了解。另外还有少部分同志,对于目前文学中揭露我们干部中的缺点,揭露我们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阴暗面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持有不同意见。他们把我们文学中的“歌颂”与“暴露”绝对对立起来。

应该说,这种视典型为“多数”、“主流”或相类似的观点并不新鲜,这是多年前一部分同志的老观点,并且受到过批评。但是,既然现在仍然有同志重新提出来,并且不止一个人把它作为衡量艺术形象典型与否的标准,特别是有同志把它作为反对文学正确地干预生活的借口,那就是说,这个问题仍有进一步加以解决的必要。并且,我们可以由此出发,更深入地探讨艺术典型是什么,以及典型创造有些什么样的基本规律。

用实践来检验

我并不认为《“炮兵司令”的儿子》是个艺术上很成熟的作品,孙处长这个人物已经是完美的艺术典型。但是,如果认为孙处长之不够典型是因为他是“极个别的”,不代表“多数”,不反映“主流”,却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观点不符合古今中外的文艺实际,违反了艺术典型的基本性质和典型创造的普遍规律。

诚然,文学史上有许多典型人物是从生活中常见的、大量存在的人物中概括出来的。从表面现象上来看,任何艺术典型总有某种程度的代表性,从某一典型人物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看到另外一些人的影子,虽然那些人谁也并不就是他,然而有些地方又很像他,他与他们之间总有一些相同、相似、相近的特点。譬如,在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之后,有很多人立刻想到他周围某个人就像谢惠敏,还有很多人承认自己身上有“谢”气。就是说,谢惠敏这个艺术典型确实具有代表性。此外,有许多艺术典型也可以说是反映了所谓“主流”——我所理解的主流这个概念是指事物发展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趋向。如按照一般的流行的观点,通常都认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就反映了本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我国农民运动的主流,《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则反映了我国合作化时期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主流,等等。

但是,能否据此就认为艺术典型必须代表“多数”、反映“主流”并视之为艺术典型的普遍规律呢?或者换句话说,认为那些不代表“多数”、不反映“主流”的形象就一定不是艺术典型呢?不能。艺术典型不是现象上的简单的多数,更不是某种平均数。艺术典型之所以具有某种普遍意义,根本上是因为它表现了本质的必然性;而且,这种本质的必然性既可以表现在事物的主流之中,也可以表现在支流之中。如果单以代表数量的多少和是否反映主流来作为确定典型与否的标准,那么文学史上有许多现象就无法解释。

第一,有许多艺术形象很难确定是“多数”还是“少数”,却都是艺术典型。

作为艺术形象,《三国演义》中的残忍奸诈的曹操和贤明智慧的诸葛亮,都是表现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俩谁代表大多数?

《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女子,其中属于同一阶级、同一阶层或社会地位相仿佛的,有好几组。尤二姐、尤三姐俩姐妹,属于下层被污辱、被损害的妇女,二姐性格懦弱、屈从人意、逆来顺受,三姐则性如烈火、刚强泼辣、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她们俩谁代表大多数?那个孤高自许、违抗世情、不同流合污的林黛玉;那个熟谙世故、城府极深、心怀“青云”之志的薛宝钗;那个性情爽快、心地纯真的史湘云,她们之中,谁代表大多数?那个嘴甜心辣、两面三刀的王熙凤,那个背负着封建礼教的重担、安分守己的李纨,谁代表大多数?还有,袭人、晴雯、鸳鸯、平儿,这些性格很不相同,而又同是受主子役使的丫环,谁代表大多数?

显然,上面列举的,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具有某种典型性,然而却很难说出他们谁代表多数、谁代表少数,即使能够确定多数、少数,也很难以此断定其典型性的高低优劣。你能说曹操式的人物比诸葛亮式的人物更多,因而更典型?你能说晴雯式的人物比袭人式的人物更少,黛玉式的人物比宝钗式的人物更少,因而晴雯,黛玉不典型?

而且,这个“多数”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来的呢?如果是估摸出来的——某某大概其是多数,那就可能很靠不住。封建大家庭中的少奶奶,你估摸王熙凤式的人物是多数,我却以为不然——李纨式的人物可能更多一些。这就会有扯不完的皮。如果是以精确的统计数字计算出来的,那么作家要想创造典型,就得首先做一个统计学家,而且最好随身带一架电子计算机。然而,即使你做了精确的统计数字,就能写出艺术典型来吗?文学史上,有哪一个作家是通过统计数字创造出成功的典型来的?

还有,这个“多数”是以什么范围,从什么意义上来讲的?是阶级的?阶层的?民族的?职业的?年龄的?性别的?《西游记》中的孙猴子、猪八戒属于什么出身?什么阶级?什么阶层?如果承认他们是艺术典型,他们又代表什么样的多数?

第二,文学史上还有这样一些形象,他们很明显的不是所谓“多数”的代表,然而却被公认为艺术典型。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封建社会末期贵族阶级的那个公子哥儿,作为封建叛逆者,无论如何在当时并不是多数,而是少数。那时有多少贵族青年像贾宝玉那样,骂科举仕宦为“国贼禄蠹”之流沽名钓誉的手段呢?恐怕很少,而醉心于“仕途经济”者要多得多;又有多少贵族青年像贾宝玉那样,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把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呢?也很少,而贾琏式、薛蟠式的荒淫无度,视女人为玩物的青年,要多得多。然而,谁又能否认得了贾宝玉这一形象的巨大典型意义呢?或者可以说,贾宝玉身上表现出来的为当时一般贵族青年所少有的叛逆性格,正是被视为典型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与把典型看成多数的观点是正好相反的。

再如,发表在1979年第7期《人民文学》上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着力塑造了一个敢于知难而进,于沧海横流之中显出英雄本色、大刀阔斧搞四化、站在时代前列的干部形象。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像乔光朴这样的干部仍然是少数,虽然不久的将来会多起来,而且越来越多。但这个目前还是少数的干部形象,是刻画得成功的,具有典型性的。

在外国文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在当时无疑是极少数,然而历来被公认为是很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虽然这个形象有概念化的缺点。高尔基《母亲》中的尼洛夫娜,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但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一般地说,那些新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物、事物,以及那些腐朽的、濒于灭亡状态的人物、事物,总是处于少数,然而文学史上出现的这类人物的成功的艺术形象,多被公认为艺术典型。

第三,文学史上还有许多艺术形象,虽不合乎某些同志所谓反映“主流”的要求,却具有无可怀疑的典型性。

《西游记》中的那个粗鲁、憨厚、单纯然而又偷懒、好吃、贪色的猪八戒,反映主流吗?

《阿Q正传》中鲁迅笔下那个落后的雇农阿Q,反映主流吗?

《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王二直杠,《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反映主流吗?

《丹心谱》中的庄济生,反映主流吗?

《未来在召唤》中的于冠群,反映主流吗?

《报春花》中的吴一萍,反映主流吗?

《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戴瑜反映主流吗?

总之,文学史上那些比较落后的人物形象,以至那些具有某种否定意义的人物形象,如上述者,很难说他们反映了主流,然而却不能因此否定了他们的典型性。我是不赞成将“主流”、“支流”之类概念硬往艺术典型问题上套的;但是,如果有同志硬是要套,那么,与其说梁三老汉反映的是主流,毋宁说是支流,然而梁三老汉却是成功的艺术典型。

实践证明,视典型为“多数”、“主流”并把它视为普遍规律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对于艺术典型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

关于艺术典型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1963年第4期《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韦呐同志《略述关于典型人物的几个问题》一文,把典型人物的各种定义归纳为十一种之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艺术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或者说是充分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的统一。但是,对个性尤其是对共性的含义,各人的解释又有很大差异。有的认为共性就是阶级性,个性就是阶级性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式;有的认为共性包括阶级性,又不等同于阶级性,可以大于、或者小于阶级性,例如,共性除了阶级性之外,还包括“社会性”——比阶级性辽阔得多,或者还包括“类型性”——某一阶级内的特定类型;还有的认为共性即典型人物的某种性格核心或性格基本之点,而个性就是集中表现性格核心或基本之点的那些具体的、带有独特之点的言语、行动、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等。这样,典型的定义又出现了这样几种形式:是阶级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阶级性、社会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是阶级性、类型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等等。60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中,认为共性就是阶级性的意见居统治地位,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简单化倾向。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重新注意艺术典型问题。1978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艺术典型问题讨论会上,许多同志为了避免共性就是阶级性的简单化结论,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对艺术典型进行概括,一是性格的鲜明性,独特性,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但是,这种说法仍然跳不出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圈子。还有少数同志干脆把艺术典型说成是“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或者是“有鲜明突出特点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我认为,上述种种说法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又都没有全面说明艺术典型的特点,特别都忽略了艺术典型的审美特点,以及艺术典型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认识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点。

我想,可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典型呢?

生活的浓缩和凝聚

艺术典型是艺术家对一定的生活现象进行选择,集中,概括,提炼,从而创造出来的以现象形态反映生活本质真实的艺术形象,是对生活进行浓缩和凝聚的结果。高尔基说:“大作家、老作家和古典作家笔下的典型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从牛乳中炼出来的凝乳,这是一种发过酵的东西,一种提炼过的东西。”大家知道,宇航员吃的食品和我们日常的食品是不同的,这不同并不是它们的基本成分(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等)有了根本改变,而是因为经过特别加工,进行高度浓缩,使同样数量的食品中所包含的蛋白、糖、脂肪、维生素等等,比普通食品多好多倍,而且更便于吸收。如果把现实中的日常生活比作普通食品,那么艺术典型就是宇航员的食品。还有的同志常常把艺术家创造典型比作蜜蜂采花酿蜜,也是很有道理的。五、六月间,满树的槐花开了。香味我们是闻得到的,但是,如果把槐花放到嘴里,却也不觉得怎么甜,也许稍稍感到一点淡淡的甜味。然而,蜜蜂把槐花中这淡淡的甜汁采集、酿造之后,那就不同了,香甜的槐蜜出来了。艺术家也应该具有蜜蜂那种把槐花(日常生活)酿成槐蜜(艺术典型)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