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运营身价
3437200000006

第6章 运营气质运营身价(1)

气质,是最好的名牌!如果你希望在社会上获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所穿衣物的价格,而在于你整个人所流露出的气质。

浩然正气

有一次,林肯总统亲自面试一位新进的人员。后来,他并没有录取那位应征者。幕僚问他原因,岂料他竟然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服,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以后的长相负责任。

白居易有诗曰:“尧舜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领导的修养有四个层次,体会天地长久不衰的广大德性,效法天地自强不息的健行精神,修养天地清刚浩大的正气,这是第一个修养层次。以天地为法式才显得博大、高明,这是第二个修养层次。不注重我字,不注意私字,一着重私、看重我,就显得渺小,这是第三个修养层次。平常人的修养尚可从近处。小处着手,而领导者的修养要从远处、大处着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才能尽性立命,顶天立地,这是第四个修养层次。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能体会天地之道而存养天地之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能充满天地的浩然正气。正气在得志时能经天纬地,正气在贫穷时能恪守道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生死关头,“当道存在我就存在,当道消失我就死亡。眼前见到的只是道,不考虑我的生死”。为道而死,也就是通常说的气节或节操,也就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节操。

现代人常会花很多的金钱去购买名牌服饰,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包装”自己。但却很少有人愿意花同样的精力去修身养性。殊不知,“气质”才是最耐看的“名牌”!一个人若脸上有气质,远比浑身上下穿满各种名牌更美、更帅、更受人肯定。而想拥有气质也很简单!你甚至不必花一毛钱,只需注意自己的脾气,端正自己的品格,净化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内在。久之,无形之中,你的谈吐、态度、举止,全都会流露出一股清新而脱俗的气息。

正气不能培养,邪气必然产生。节操不确立,人格便丧失。这样不是家庭的件逆之子,就是社会的害群之马;不是社会的奸人,就是人类的蟊贼。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紧要关头,右丞相文天祥领兵抗敌,不幸于潮阳战败被俘,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拘禁。在大都,他被囚禁了3年,住的是低窄阴暗的土室,受尽磨难,但他顶住了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慨然就义。他那千古流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至今为人们所吟诵。

西汉将军霍去病,以“匈奴未死,何以为家”的思想精神,戎马一生,战绩赫赫,战死他乡,终年仅24岁。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气概,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势力,恢复了西域同内地的密切联系。宋代辛弃疾,以“男儿到死心似铁”的不屈意志,在妥协投降派的阻挠、打击下,为收复被侵占的失地奔走、奋战了一生。明代海瑞,看到嘉靖皇帝残暴昏庸,黎民苦难沉重,毅然为自己置备了棺木,诀别妻儿亲友,上书直斥嘉靖皇帝。戚继光,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坦荡胸怀和非凡抱负,率军痛剿东南沿海的倭寇,保卫了国疆边防。清代老将关天培,在鸦片战争英军进攻虎门的战斗打响时,将几件旧衣服和几颗脱落的牙齿装入木匣寄回家,以示死战之决心,战场上亲自上阵搏敌,壮烈牺牲。邓世昌,甲午中日海战中,指挥受伤的“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敌“吉野”舰撞去,要与之同归于尽。著名人物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拒绝出走,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正气之歌唤取后来者的觉醒。

浩然正气包括壮气、豪气、逸气、清气。

临渊不惧,临危不惊;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宁抛头颅、洒热血不失节操;国难当头能愤然而起,危急时刻敢舍身成仁。此是壮气。

临风把酒,横槊赋诗;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此是豪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刻,也能沐江山之风月,驾凌波之扁舟,举杯邀月,游目骋怀;不求与日月相始终,只见今世之乐趣无穷。此是逸气。

与自然天地相应合,春虫秋蝉,声声人耳,夏雨冬雪,皆可濯心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花放水流,能知其乐趣,听禽鸣天籁,可悟其天真。此是清气。

这壮气、豪气、逸气、清气,合在一起,便是君子所有的正气,也是具有不竭生命力的浩然正气。

领导以正气来工作便能自忠,以正气来办事便能自敬,以正气来理财便能自廉,以正气来交友便能自城,以正气来养心便能自谨。

可贵大气

领导者最可贵的是大气。大气,就有包容、有涵养、有承载、有超越。大气,就能喜欢我的人我喜欢他,讨厌我的人我也喜欢他;就能亲近我的人我亲近他,疏远我的人我也亲近他;就能赞美我的人我赞美他,低毁我的人我也赞美他;就能尊重我的人我尊重他,轻视我的人我也尊重他;就能爱护我的人我爱护他,伤害我的人我也爱护他;就能忠诚我的人我忠诚他,背叛我的人我也忠诚他;就能信任我的人我信任他,怀疑我的人我也信任他。能够做到这些的领导,不仅能包容人,还能感化人;不仅能引导人,还能成就人。领导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看出他的伟大与高明,才能看出他的远见与博爱。

《中庸》中说:“君子重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可以作为领导者毕生追求的人生格言。

重德性,就能保持本性而进入圣门;道问学,就能吸收知识而有所收获;致广大,就能培养雅量客人容物;尽精微,就能体会玄妙而思维缜密;极高明,就能公平待人而没有遗漏;道中庸,就能诚心诚意而合乎理义。重德性、道问学、道中庸,是领导工作的体;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是领导工作的用。体用兼备,领导工作才能“圆通无碍”,才能“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无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才能像天地一般广大。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汉代扬雄说:“观察天地,就能认识圣人。”这句话是说,从天地的气象中能看到圣人的气象。宋代程颐说:“观察圣人,就能认识天地。”这句话是说,从圣人的气象中能看到天地的气象。圣人以天地为规模,以天地为法则,所以能立德而成就伟大。领导者也应如此。要能大,要能有天地规模,有天地气象。领导者的心思要大、志向要大、气象要大、度量要大,理想要大、计划要大、规模要大、行动要大。大,才能胸怀全局;大,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

一个领导者,还要有历史精神、天地精神、宇宙精神,才显出一种宏伟气魄。默默无闻时,仍能心怀不随便生存于世间的观念,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将来定能奋发为雄,卓尔自立。

既有不随便生于世之心,又有不随便死于世之心,生命将更加放出光彩。顾炎武说:“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救整个民族于涂炭之中,为万世开大平基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宏谋说:“不做心上过不去之事,不生事上过不去之心,就不会发生错误。做世间不可少之人,做世人不能做之事,就不会虚度此生。”

少年时代的李大钊经常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积极搜寻和学习宣传新思想的书刊,“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一心期望“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图群之良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24岁时东渡日本,他号召青年,肩负砥柱的责任,“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在小学读书时回答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的答案。简短的几个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周总理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他在给同学的赠言中写道:“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中学毕业后的周总理,年仅19岁,但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东渡日本。临行时,他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远大高尚的理想,不畏艰难的胆略,就是人生中最可贵的精神。

神情之别

近代人物中,在识人上有独特而深厚的功夫,当推清朝的曾国藩。江忠源第一次上门拜见曾国藩,谈话之后,曾国藩告诉身边的人:“这个人将来必定名扬天下,但因气节太强烈而不得善终。”十多年后,江忠源果然以战功名扬天下,而在庐州与太平军发生交战时,由于弹尽粮绝而以身殉难。这应验了曾国藩的话是正确的。

又一次,在淮军刚刚建立时,李鸿章带领三个人来拜见曾国藩,正好曾国藩饭后散步回来,李鸿章准备请他接见一下那三个人,曾国藩摆摆手,说不必再见了。李鸿章奇怪地询问是为什么,曾国藩说:“那个进门后一直没有抬起头来的人,性格谨慎、心地厚道、稳重,将来可做吏部官员;那个表面上恭恭敬敬,却四处张望,左顾右盼的人,是个阳奉阴违的小人,不能重用;那个始终怒目而视,精神抖擞的人,是个义士,可以重用,将来的功名不在你我之下。”那个怒目而视、精神抖擞的人,即后来成为淮军名将的刘铭传。

这两个例子足见曾国藩识人文术的高明。曾国藩识人,重视几句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志量看神采,风波看脚跟,如若看条理,全在言语中。”曾国藩又简单地将人分成四等:一等人为长方昂,二等人为稳谨称,三等人为材昏庸,四等人为动忿逐。

曾国藩识人,目的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为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他识人时摒弃了江湖上那种重形轻神、重奇轻常、重术轻理的俗习。他的识人专著《冰鉴》则是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讲究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相合,中和与适度,和谐与协调,主次与取舍等等。《冰鉴》道出了人的神情之别,对领导识人之性情有很大帮助。如:

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这里所说的岩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面孔上,像工人、农民、商人、军士等各类人员,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深藏于内心的各种宝藏物品,察看人们的精神和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两扇大门。门打开之后,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藏物品,而测知人的气质了。两扇大门——精神和骨骼,是识人的第一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