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忍经》学生活
3436600000075

第75章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躁进者,急躁进取也。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急躁进取者,当引以为戒。

原文

仕进之路,如阶有级,攀援躐等,何必躁急。

远大之器,退然养恬,诏或辞,再命犹待三。趋热者,以不能忍寒;媚灶者,以不能忍谗;逾墙者,以不能忍淫,穿窬者,以不能忍贪。

爵乃天爵,禄乃天禄,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辇载金帛,奔走形势。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虚梦南柯,于事何济!噫,可不忍欤!

译文

做官从仕之路是有一定顺序的,犹如上台阶,必须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如果互相攀援,跨越等级,那就太过急躁了。任官是不可能青云直上的,急于升迁是徒劳的,有时反而导致失败。

有远大志向并且器量高雅的人,并不会急于求成,他们会退居山林,在安静中培养自己的智慧、德性以及恬淡自若的修养。即使有了诏命,也会谦让再三,就好像晋代的李密以老祖母需养老送终为由推辞了晋武帝的几次诏命。人们趋向温暖,是因为不能忍受寒冷;人们供奉灶神、贪恋美食,是因为不能忍受口谗;男女越墙相会,是因为难以忍受情欲之煎熬;穿墙偷窃之人,是因为不能忍受贫困。这些忍性不强的人,都是没有远大志向的人。

爵位和俸禄都是上天赐与的,不是人力所能强求。官值得做或者能做下去时就做,需要离开时就离开,不要犹豫不决,也不要留恋。

战国的纵横家苏秦,用车子载着金银珠宝,为合纵抗秦到处奔波。他曾到楚国,等了三天才见到楚王,还敢于向楚王抱怨:“楚国的粮食比玉还贵,柴比桂还贵,谒者像鬼一样难以见到,你像天神一样难以见到。现在要我烧桂吃玉,因为鬼而见到神,怎能不走?”苏秦一生汲汲于功名富贵,吃尽不少苦头,受了不少侮辱,到头来却是南柯一梦,一无所有。

许公感叹道:啊!欲速则不达,凡事急躁都不得成功。人们怎能不忍住躁进之心呢?

解读

成功是讲求储备的,存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也就会走得更远。

活学活用

仕进之路,何必躁急

很多人希望尽快致富,就像做官之人有尽快平步青云的愿望一样。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能一口吃出一个胖子,得经过时间的磨炼。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假设给他们同样的一碗小麦,一种人会首先留下一部分用于播种,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而另一种人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麦全部磨成面,做成馒头吃掉。

我们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只不过在馒头的引诱下,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更远。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上,一位同学向讲演的著名律师请教问题,问他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

律师说:“先别着急讨论这个问题,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毕业以后就去了律师事务所工作,而另外一个则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他们毕业的时候,才23岁。转眼10年过去了,那个参加工作的同学已经成了鼎鼎有名的大律师,而继续深造的另一个同学也结束了学习生涯,跨入了律师的行业。到他们都是35岁的时候,这位33岁才成为律师的同学已经和做了12年律师的另一位同学做得一样好,一样有名。可是到了43岁,也就是他们毕业后的20年,后者由于10年深造积累的知识不断地派上用场,生意越来越大;而前者却受自己的知识所限,驻足不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日渐沉寂下来。现在不用我说,你们大家都知道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律师了吧?”

人生的成功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秀者,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在这遥远的征途上,基础的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智慧金言

急功近利只能使头脑发热,办事毛躁,就容易出错。人应该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万丈高楼从地起的道理,要逐渐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