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叶名琛有种种缺陷种种不足,但他的死却仍是壮烈非凡的。
他仍值得后人去尊敬他,去纪念他。他是一个复杂的爱国者。
就在叶名琛很悲壮地死去的时候,即1859年4月里的一天,新任命的驻华公使卜鲁斯抵达香港。
在香港逗留的数天里,卜鲁斯就夺取九龙半岛的问题多次与香港辅政司马撒尔交谈。
马撒尔奉命拟就了一份详细的备忘录:
1、对香港的好处:首先是可以防止其他强国占领九龙。其次是便于对香港港口的管辖。把九龙半岛变为香港殖民地的一部分,该海港就成为香港的领海,就能使用英国法律。再者,尖沙嘴一带暴力行为正在增加,为了维护香港殖民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和平与良好秩序,占领该半岛是极端必要的。此外,香港城市发展过快,拥挤不堪,占领九龙后可为香港居民提供方便的设施,并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通过出售九龙的土地,香港殖民地的收入也将大为增加。
2、中国人的得失:他们在九龙没有权威,估计他们从那里得不到税收。九龙的土地对他们没有价值。如果该地导致他们与其他国家或无法无天的外国匪徒发生冲突,可能对他们极为不利。英国的占领将会增强九龙清朝官员的实力,避免1854年8月的货件重演。
3、占领土地的范围:马姆斯伯里的信件指定为九龙岬角和昂船洲。九龙城和九龙炮台不包括在内。
给中国政府的补偿:该地对他们不仅是无价值的,而且是碍事和危险的。只须偿付一笔最小的款项,就可以成为合法的补偿。
此时,英国新的一届内阁政府已经成立,罗素为外交大臣,纽卡斯尔任殖民大臣。他们仍然坚持割占九龙半岛的方针。殖民地部副大臣埃利奥特在给外交部的信中写道:我奉纽卡斯尔公爵之命,为提供罗素勋爵参考,特通知你:鉴于从香港护理总督得到的情报,表明居住在九龙半岛的华人无法无天,以及目前那里的孚态和平治理香港殖民地造成的困难,公爵认为有必要与陆军大臣通信,以便命令驻华女王陛下军队司令,一有适当机会即占领该半岛。现在公爵愿把他的意见提供罗素勋爵考虑:将来任何时候调整本帝国对华关系,应该保留这块土地。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理论和实际准备,侵略者的魔爪已经悄悄伸向垂涎已久的九龙半岛。
九龙的厄运就要来了。
1858年5月30日,英国全权大使额尔金、法囯全权大使葛罗、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分乘2艘炮舰沿着白河向天津驶来。
他们是以胜利者姿态抵达天津的。
在他们的身后一一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刚刚发生一场战唞。这是十天前的一场战事。
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城之后,又联手北上,在上海汇合了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前往天津压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战船共32艘,火炮近500门,侵略军约4000人。其中英舰1艘,运载船1艘,大炮124门,轮船和炮艇13艘,炮61门,兵力2054人。法舰2艘,炮100门,轮船和炮艇9艘,炮64门,兵力1500人。另外还有美国、俄国的舰船等等。它们像嗜血鲨鱼一样在洋面上张牙舞爪,虎视着在风中抖动的天津城。四国使节经过密谋之后,决定用武力手段压服清政府。虽然四国使节各怀心事,言不由衷,但在修约和攫取中国利益上仍是一致的。
5月20日上午8时,英法联军向天津总督谭廷襄送去最后通牒,限令两小时撤去大沽台守军,否则就要开始动武。
两小时后,英国鸬鹤号、纳罗号兵舰和法国霰弹号、火箭号兵舰开始攻击,大沽炮台顿时硝烟弥漫,多处中弹。
大沽口南北守军英勇地阻击着英法侵略军,他们用十分猛烈的炮火射向敌舰,又用火筏顺流而下火攻登陆之敌,打得敌人难以招架。尽管守军的大炮精度不高,转动不灵,炮弹杀伤力不大,但仍给敌人重创。
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弹药用尽,守军大多战死。其中有北炮台游击沙春元、南炮台都司陈毅、千总常荣魁等为国捐躯。
侵略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110名英法士兵伤亡,有4艘兵舰被击沉。
大沽口上空的硝烟还没散尽,海面上守军将士的血迹还在漂浮,四国公使便踏波逐浪进了天津,把顶上膛的枪口对准大清国的咽喉……
正当大沽口守军士兵喋血厮杀的时候,咸丰皇帝却在圆明园大水法前听着如歌的水声。他也不是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愁的主儿,他愁,他恨,他怕。愁的是内忧外患,恨的是夷人拳民,怕的是袓宗社稷败在他的手里。但是他没有办法。国库空虚,祖宗积攒的银子差不多都栽到战争赔款里了。朝内无良将,凑和儿着对付义和团还行,若是和洋人较劲,火候还不到。还有自己的身子骨,虽说正值盛年,却整日病歪歪的,即使满目春光嫔妃若云,也只能流水落花春去也。
忽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压津,后边战舰摧城,兵临城下,计将安出?咸丰实在想不出主意。他只觉得绿眼长毛举起的来复枪齐齐对着自己的胸膛,这情形委实太危险了,应该差人迅速和洋人谈判,以解燃眉之急。
他连忙派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前去天津交涉,尽快缓解对京津地区的压力。
1858年6月2日,两位大臣赶到天津,下榻于北门外针市街,摆开架式,准备与各国使节开始谈判。为了确保谈判成功,尽可能保全体面,又少损利益,咸丰又特派耆英前来助战,作为后盾。耆英是老资格的外交家,在十多年前和英人打交道时积累了不少经验,咸丰认为洋人对他自会倚重,桂良他们办不了的事情,耆英会厚着老睑去办。
6月4日,英国全权大使额尔金首先在南门外海光寺亮相。他是四国公使中的核心人物,也是修约的发起者,只要把这个难剃的头给解决了,余者均好办理。因此,他是重中之重,桂良、花沙纳决定先与他进行首轮会谈。
额尔金出场丫。
一支军乐队嘀嘀达达演奏着。白色制服,白色手套,雪亮的马靴,闪亮的军号。音符像金蛇般在凄清的空气中奔突着。阳光和尘土抹在这支庞大的有着150人的仪仗队身上。额尔金被裹在闪闪发光的金属中和喧闹的音流中,像马戏团的小丑般出场了。他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是胜利者。
但额尔金忘了这是中国的土地。他的这番举动虽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更多的是引起了中国人仇视的目光和唾骂。桂良和花沙纳因为底气不足早已躬迎在寺门外。额尔金傲慢地坐下来,等桂良、花沙纳刚坐定,他便极不礼貌地提出验看他俩的全权大臣关防。桂良出示咸丰皇帝的御旨为证。但额尔金仍认为不算数,他骄横地说,如果你们没有关防,会晤就不可能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但当桂良按要求把诸事办妥之后,额尔金却又不出面了,只把谈判的权力交给了随员威托玛、翻译李泰国和马吉士。
威托玛和李泰国是两个粗暴而又没有教养的人,以这样的没有官阶没有教养的人和清帝国的全权大臣谈判,本身对清政府就是极大的侮辱。但已是战败之国,何以谈自尊?只得让这几个粗俗夷人咆哮礼仪之堂。
就在谈判遇到难度时,耆英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耆英到达天津的第二天,便把自己来津的消息通知给四国使节。美国公使列卫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都会见了这个清朝重臣。在四国中,美国人一直充当调停人,他们的基本国策就是坐收渔利,用最少的投资换来最大的收益。而俄国人则更是抱着拣便宜的心理来到中国的。他们既不准备出兵,也不准备投资,只想完成俄罗斯贪婪的能捞一把是一把的梦想。因为有英国人和法国人出兵出钱出力,他们只是趁火打劫而已。
但额尔金和葛罗却对耆英的到来并不看重。他们分别很冷淡地说,现在正和清政府的正式代表谈判,没有时间和你会晤,你先等以时日吧。
终于等到了李泰国和威托玛的来访,两位英国人来到了耆英下榻的馆所。
耆英听说英国人要来,命手下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当酒足饭饱之时,耆英激动地谈起丫往饵。他向二位英国人询问老朋友璞鼎查的行踪,并很神秘地向他们谈起了他和这位前驻华全权大使、香港第一任总督的深厚情谊。他说他们是干亲家。在一次宴会上,就是在《虎门条约》签署后的宴会上,璞鼎查谈起了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并询问耆英的家庭情况。两人年龄相仿,既为人父,又为人臣,在各自的国家里都很显赫,便谈得很投机。耆英就提出让璞鼎查当自己孩子的千爸爸,并向他讨要刚照的全家福照片……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耆英充满感情地说,真想念这位老朋友哟!
但是,李泰国很冷淡地打断了耆英的话,他说,大人未必像你自己所说的那样,真的想念什么英国朋友吧?我这里有你在广州和我们打交道时的奏折,你自己看看吧!说着,摔给耆英一摞信件。这是些档案材料。
这些档案材料平素是难以看见的。只因洋人在攻陷广州时,在叶名琛的总督府里缴获了大批的档案材料,里边就存有十多年前耆英给道光帝的奏折和信件资料。当时,耆英正穿梭于清府与洋人之间,为了早日完成締约之来,他常虚以委蛇,连骗带哄,为让道光帝明白有些话并不是出自他的真心,不是他的本意,他便详细向道光帝汇报这都是哄逗夷人的。因为夷人出尔反尔像小人一样难养,像海盗一样凶狠,像狼一样荼毒……
李泰国懂得中国文字,他指着这些旧日的文字,念给他听……耆英的老脸丢尽了。
他无法再以老朋友的身份留在天津了,便灰溜溜回京了。因为没有完成皇帝的旨意。咸丰帝大怒,以擅离职守为由,赐给他一条非常结实好看的丝帛,让他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