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荀子》学生活
3398600000009

第9章 不苟篇(3)

时隔不久,楚国边境发生了战争,楚王故意向巫婆祈祷,询问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解决方案,巫婆们由于事先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慌忙之中,瞎编乱造,结果句句落空。楚王趁机斥责巫婆说话不灵,误了国家大事,使百姓蒙难,并下令将巫婆们一律处死,以示群下,又公布了她们的罪行,烧掉所有的祠堂和鬼神的偶像。这样一来,楚国再也没有人敢宣扬鬼神,借机发财了。

楚王采用熊蜇父之计,既没有激起民愤,更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轻而易举便将欺骗百姓获取私利的巫婆除掉了。既除却了心头之恨,又重新赢回了民众,这完全得益于采用了切实可行的处事方法。如果当时楚王不听熊蜇父的建议,一意孤行,后果将不堪设想,也许,中国的历史将因此而改写了。

智慧金言

无论学习做事一定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万不可盲目焦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合适的方法,冷静地处理,你将会把祸事化于无形之中,就会赢得成功的到来。

凡事都要从两方面考虑

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的统一,都具有两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处世中,不可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可只囿于事物美好的一面、对我们有利的一面,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各个方面考虑问题的利害得失,然后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才可以长治久安,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激情,更充满了挑战。人们往往被社会上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的结论,而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样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留给后人无限遗憾。有幸聆听圣人教诲的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慎之又慎,以免重蹈覆辙,遗恨终身。

庄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当时,各大国为了取得霸主地位,与别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致使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百姓流离失所,周王朝建立起的那套伦理道德被肆无忌惮地践踏、破坏。虽然生于乱世,庄子却出淤泥而不染,他宁愿隐姓埋名,退居山林,也不愿与执政者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他豪气不羁,愤世嫉俗,躲在穷乡僻壤,潜心著述,写成《庄子》一书。《庄子》这部书,洋洋洒洒,字字珠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与崇敬。直到今天,《庄子》这本书还一直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化的必读之作,受到大家的喜爱,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称,庄子远离纷乱社会,躲在深山老林,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天天与群兽为伍,听飞鸟鸣唱,悠哉悠哉,自得其乐,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连王公大臣都要羡慕至极,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庄子家附近有一个偌大的园子,园子里面种了很多树木花草。一到夏天,百花盛开,群芳争艳,园子里香气逼人,吸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奇禽异兽。这边鸟鸣嘤嘤,那边群兽追逐,简直是人间天堂,让人流连忘返。每天下午,庄子都要到园子里去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妙景象,嗅一嗅青草的气息,听一听飞鸟的欢唱,逗一逗飞跑的群兽。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

这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放下书本,走出家门,来到园子。此时正值夏季,园子里绿树葱葱,红花艳艳,流水潺潺,微风徐徐,股股香气扑面而来。树上鸟儿叽叽喳喳,林间群兽窜来跳去。庄子置身于其中,享受着这无限美好时光,简直要飘飘欲仙,不知今夕何夕了!就在这时,一只大鸟忽然从南面飞来,掠过庄子的额头,落在了前面的一棵大树上,这只大鸟身长盈尺,屹立在树梢上,岿然不动。

庄子心想:“这是只什么鸟儿呢?”想罢,他跨上前去,对准这只鸟,举起手上的弹弓,便要将它射下来。

就在这时,庄子忽然发现一只蝉正躲在浓密的树阴里乘凉,蝉的一侧,一只螳螂正窥伺着它,时时等待机会捕食它;而那只蝉却浑然不觉,还在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美好的春光,完全不知自己将要成为他人的口中之物。而正当螳螂就要冲上去捕食鸣蝉时,刚才那只巨大的鸟儿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前去,把它给吞食了。

看到这里,庄子心头一震,沉思道:“蝉只注意到大自然美好的赐福,却完全没有想到,在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时自己正受到外物的威胁;螳螂只注意到猎取蝉便可以填饱肚子,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同样的危险;即便是那只大鸟,在猎取食物时也完全没有考虑到它自身也正受到人类的威胁,更没想到自己随时都可能有丧身的危险。它们只注意到了事物有利的方面,完全忽略了其有害的另一面。”想到这里,庄子心中大震:“那么,我呢,我何尝不是它们中的一员呢?我被这美妙的景象所吸引,沉浸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不也正同那悠闲乘凉的鸣蝉吗?我见到大鸟,有了好奇之心,一心想要将它射下,看个究竟,不正同那窥伺鸣蝉的螳螂吗?那么,我岂不……”想到此,庄子扔掉手上的弹弓,转身就走。可是,刚走几步,便被看守园子的人追上了。守园人将他大骂一通,斥责他为圣不仁,竟敢肆意毁坏、偷食栗子,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庄子被人冤枉,有口难辩,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害。我们不能只看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只看对我们有利的那一面,更要看到问题的反面,看到对我们不利的那一面,然后再做出判断,决定做与不做、学与不学。然而,虽然古代圣贤们早已.提醒过我们,当今社会却仍有许许多多的人对圣贤们的教诲充耳不闻,近年来普遍地对孩子成才期望值过高,就是其中最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件事。

智慧金言

诚然,当今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社会中出人头地,做出一番成就,取得一定成果,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父母们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他们的未来蓝图时,是否想过孩子的自身体会、孩子的承受能力呢?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青少年问题已经在向我们呼吁,青少年教育正一步步地陷入误区。许多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已经为他们盲目的教育计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幼小的心灵已经因此而受到了伤害。出于对青少年教育的关心,笔者在此热切呼吁天下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考虑清楚,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只能会遗憾终身了。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说,君子要修养心性没有比诚实不欺更好的了。

许多人将“五四运动”比拟成“中国的文艺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唤醒人类的诚实精神,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关于诚实这一点,恐怕欧美各国做的比中国人踏实多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倡导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人似乎还无法建立一个很诚实的民主态度,那么,诚实的科学行为也很难实践了。

数年前,桃园机场发生重大的空难事件,一篇报导的标题是:“当中国传统文化,遇到西方电脑飞机的时候。”

许多位在上层的中国人不能够诚实地认清自我缺陷,也无法诚实地学习他人优点,当有权势的人制造了一个美丽的假象,以模糊笼统的文字欲盖弥彰,那么,所有缺陷刹那问全看不见了,但它们却不曾消失。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勉励人们诚实的文字,多不可数,可惜这些文章,被束之高阁,硬生生地摆在书架上,于是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狡狯的民族之一。有人说:“中国人说谎像吃糖一样。”中国人讲起谎来,就像雨水落在地上一样自然,非但别人不相信,甚至连自己也不可信,那些相信的人,叫作天真,那些城府深的人,叫作聪明。

真正的文艺复兴,该是倡导诚实吧!

智慧金言

诚实才是人格的基础品质,唯有真实正视自己,民主才有民主的真道,法治才有法治的正道。要每一个人都诚实,何其困难,但是建立一个尊敬诚实的诚实文化,该是踏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