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06

第6章 正心修身,修养品性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予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历代论引

朱子说:“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的人都能够明其明德。心,身体的主宰。推广我们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所知达到无限。穷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至理,以达到极致。”

王阳明说:“所谓”致知并不是后世儒者所说的扩充知识的意思,而是指推致自己的良知。这里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

解读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活学活用

从正身开始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渤海人。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相互见重,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于章句解说中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能够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在这方面我不如他,差距很大呵。”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独自不同?”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很感惭愧。

封轨深为尚书右仆射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将来必然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了你们兄弟将来的榜样和依靠。”封轨以方直自业。高绰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官拜司徒,高绰送迎往来,而封轨竟然从不往见。高绰四顾不见封轨,回到家后。自叹:“我一生自以为没有违越修养的原则,今日举措,不如封先生很远呵。”封轨以“务德慎言”做为修身之本,认为“奸回谗佞”是世间最大的祸患,因此著有《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篇戒铭,可惜其文字未能传载于典籍。

太和年间,封轨官拜著作佐郎。很快又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封轨曾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借口卧病不愿亲自接受诏令。封轨正色诘责,喻以大义。高丽王云于是北面拜受诏书。此前,契丹掳掠边境居民六十多人,又被高丽拥掠东归。封轨发出公文声讨,高丽王云当即全部给以资费送回。有司奏称封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并使边境居民归来恢复生产,功宜加爵封赏。世宗下诏官升一级,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调任吏部郎官。以其兄政绩考核事请托封轨。封轨说:“法者,天下之平,不可因旧交亲情而使之有所亏损。”崔休叹服其正直和坚持原则的精神。

修身养性济天下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化为自觉的行动。

周公以道德修身,尽事君之道,武王疾病,他向上天祷告,愿以身代。他辅佐成王,建设新的国家,日理万机,事情很多,比如制定战俘处理政策,签署奴隶管理条例,讨伐周边不服气的小国,镇压反周复商势力,还得制定政策安置商朝贵族和遗老遗少,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可谓公务超多。因此在最忙的时候,周公洗澡都有人打搅,往往洗到中途就要赶紧出来接见宾客。古时候男人头发长,周公握着湿头发从浴室跑出来,接见完了,又回去接着洗,反复多次。至于吃饭也很麻烦,吃一口肉片,不等嚼完又得吐出来,因为三教九流的客人又来求见了,所以一饭三吐脯。周公为了国家做到了鞠躬尽瘁。

智慧金言

宋代诗人范仲淹也专注于修身,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高尚品格。清朝名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在弹药用完舰艇遭到极大损伤的情况下,开足致远舰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欲与之同归于尽,表现出极强的民族气节。这些伟大的人格力量都是从不断地自我修身中得来的,因此修身就是《大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