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11

第11章 新民

导读

建立美好的人格魅力

所谓“在亲民”,是指拥有美好的道德,做一个为人称道的新型公民,并以自己的美好德行影响同化周围的人,形成美好的人格魅力,使民众亲附,共同达到新的修养境界,“在家必达,在国必达”。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盥盘上的铭词说:“假如今天把污垢洗净了而更新,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净,新而又新,继续不断,每天把污垢洗净,新之不已。”书经康诰篇有说:“要人民做成一个新的人。”诗经大雅文王篇有说:“周虽是个旧的国家,但是传到文王,他的政令和诰命却是崭新的。”所以有道的国君,没有一件事不尽心竭力去做。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历代论引

朱子说:“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解读

苟日新,日日新

“明明德”是人在静处时的道德修养境界,要求弘扬天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是从积

活学活用

学行识见,在于日积月累的勤谨修持

甄琛(公元?~524年),字思伯,北魏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孝文时,举秀才。官至车骑将军、侍中。谥“孝穆”。

甄琛年轻时聪慧机敏。不拘礼法。他遍读经史群籍,考中秀才以后便进京候考。但他每天只是下棋,甚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为了夜间下棋,他指使仆人执烛照明,仆人偶尔瞌睡困盹,即遭致棍杖体罚。天长日久,仆人叫苦不迭。最后仆人实在忍受不了,就与甄琛讲论道理说:“少爷您辞别父母来到京城,是为谋求功名,服侍你读书我们执烛照明。实在不敢懈怠。然而你却日夜沉溺棋阵,为了下棋令我们夜间执烛,稍不合意,既遭殴打,这是进京的本意吗?而且这样严厉地责罚似乎也不合情理吧。”甄琛听后颇受感动,心里也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决心不再下棋,毅然借书攻读,日夜不辍,进步很快。因此学问日益丰富,识见超群。太和初年,甄琛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他陈述时政,切要中肯,多被采纳,颇为皇帝赏识。

景明元年,甄琛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依附赵修。赵修奢暴,侵公害私,屡谏不止,后来赵修罪行败露,甄琛因与赵同党被劾免职,回归原籍。

当初,甄琛以父母年老为由,请求解官服侍。及至显贵通达,就不再请归。至此才回乡供养父母。

甄琛的母亲曹氏是钜鹿人,有孝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佳酿,必先奉敬公婆。

甄琛还乡后丧母,服孝未满,父亲又亡故了。

甄琛就在双亲坟茔种植松柏。蔚然成荫,发誓终生守候,专心从事农圃,不再出山为官。

正光五年冬甄琛弃世,谥号“文穆”。孝明帝亲临祭奠,抚其亲属。

智慧金言

“行成于己,名生于人。”不论做人还是为官,惟在于致力躬行。那种“座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的夸夸其谈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更不可能成就事业。

《康诰》曰:“作新民。”

历代论引

朱子说:“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解读

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现实的承担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因此,不应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的阶段,而应当以自己创造性的进取精神,确立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从而做对历史负责的新人。

今天对于昨天来说,是新;现实对于历史来讲,同样是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但抛弃历史的创新是空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那些刻意而为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是一种倒退。

活学活用

生具奇异之貌,必有惊世之才

庞统(公元179~214年),字士元,东汉末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庞统年轻时,为人质朴鲁钝,不为时人所识。只有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十分看重,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识人的名声。庞统二十岁时遇到司马徽。与之交谈。司马徽甚觉惊奇,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更评他为盛德,对他十分推崇。认为他有安邦定国的才能。

庞统与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等人为友。时人称:“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只是因庞统相貌不佳,又恃才傲物,不为当权者所重。《世说新语》中说:“顾劭曾经与庞士元通宵长谈,顾劭问:‘听人们说,你有知人之名,那么我与你相比如何?’庞士元说:‘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坐而论道,我不如你。但是辅佐君王,制定治国安邦的王霸策略,我比你似乎有所特长。’顾劭认为他的这种评论是恰当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任命庞统为耒阳令。但他在县不治事,后来经鲁肃、诸葛亮推荐。任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这才提出了西取汉中的方略,并一力付诸实施。庞统跟随刘备征蜀,进兵成都,曾计擒蜀将杨怀、高沛。建安十九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被追赠为关内侯。智慧金言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诸葛亮称赞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陈寿评论说: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历代论引

朱子说:《诗》大雅文王之篇,是说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

解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

面对客观现实,我们是无奈的,是渺小的,我们总是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从摆脱,也无力改变命运的约束。但是,回顾我们的心灵,我们却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修养自己,让心灵充满快乐,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大凡人们习惯沉浸于旧有的秩序之中,安于眼前的安逸,而不思进取,既自限于自己的发展,也于事业无益。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创新,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或是社会哲学方面,都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迈进,也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走向自由的新天地。

社会惟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进而改变人类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个人的命运。

活学活用

出身牧野,担当大任

王尊,字子赣,汉代涿郡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人。历官东平相、京兆尹、徐州刺史等。

王尊年少丧父,由几个叔父抚养,叔父让他在草泽中放牧羊只。王尊一边放牧一边暗自学习,求取学问,竟然无师自通,能读史书。后来他拜当地的文学官员为师,学习《尚书》《论语》,大略通晓了它们的大义要旨。

初元年间,王尊被举荐为直言,升任虢县县令,调任槐里,兼任美阳县令政事。后来因政绩考核为优等被提拔为安定太守。到任后,王尊立即整顿吏治,发布教令,通告所属各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威势震动郡内。因此,盗贼也不敢在境内作案,纷纷逃往邻境,当地借势横行霸道的豪强劣绅大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顺服。但是,王尊也因此而被诉告免去官职。

后来经涿州太守徐明荐举,朝廷又起用王尊,让他出任益州刺史。据说,先前任命琅邪人王阳为益州刺史,王阳巡行州内区域来到邛郏的九折坂,看到如此险恶的地势环境时,感叹说:“奉先人遗体,奈何乘此险?”于是返车而归,以病辞。现在王尊作为刺史,来到这个陡山坡,他问随行的官吏说:“这里不正是当年王阳所畏惧的路途吗?”随从的官吏说:“正是这里。”王尊挥鞭驱驰,说:“王阳是孝子,王尊则为忠臣。”

王尊升任东郡太守时,黄河暴涨,淹没大堤,情况十分危急。附近居住的人们惊恐万状,争相奔逃。

王尊急往察看,远远已听得河流咆哮如雷鸣,惊浪奔涌。及至近旁,但见一片汪洋,水势湍急,波浪如山,向堤撼来,堤身为之震颤。平时金堤高出水面数丈,如今不过数尺。众人无不心寒胆战。

原来东郡地近黄河,当年武帝时,车驾亲临,始行治理,筑堤固防,附近一带大堤,名为金堤,意为坚固如金。此堤关系黄河流域的安全,若有毁坏,不但东郡成为泽国,且下游吴楚诸郡都将遭灾。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历代论引

朱子说: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

解读

修养无小事

人生的机会是由自己的长处创造的,但能否取得成功,却往往受限于自身的缺陷。修养自新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修养无小事,在乎点滴之间的积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心灵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令我们不安,更无法说清我们因为什么而浮躁。我们总是心存旁骛,不能决然地平静下来。总有一种奋然而行却又不知何往的无措,使自己蠢蠢欲动,却又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像迷途的羔羊。谁是引领我们走出迷惘的向导?

活学活用

以义理为本,以躬行为务

耶律有尚,字伯强,辽东丹王十世孙。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天资聪颖,器识超绝,受业于许衡,精通性理之学。历官国子祭酒,迁昭文馆大学士。卒年八十六岁,谥“文正”。

至元八年,许衡升任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育王公大臣的子弟。他奏请皇上批准,把他的十二名学生任命为斋长,作为伴读,耶律有尚就是其中之一。许衡年老,回归乡里后,朝廷任命耶律有尚和他的同学作为助教,接管学校的全面事务。担任助教很长时间之后,耶律有尚出任监察御史,但他没有上任。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秘书监丞,出知蓟州。耶律有尚在蓟州任上时,为政宽简,深得民心。裕宗在东宫时,召耶律有尚为詹事院长史。自从耶律有尚离开学校后,学校的事务就再也没有人接管,诸业废弛,处于停学状态。因此,朝廷以为除了耶律有尚,谁也不能继承许衡的职务,于是,就提拔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当时学馆未建,没有教学设施,老师、学生智慧金言

学生们争着学习正道,崇拜孔孟学说,以经术为尊,以实践为急务,最后全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