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水浒传》学生活
3398200000053

第53章 交际:八面玲珑,左右逢源(4)

步步为营,蚕食进逼,此乃渗透市场三策。美国可口可乐打入中国市场时,采取了蹑手蹑脚、不露声色、投石问路、稳扎稳打的策略。一开始,可口可乐以完全境外生产的易拉罐产品,“寄售”于中国涉外饭店、旅游点,且只收外币。20世纪80年代初期,可口可乐向中方无偿赠送一套自动化瓶装生产线,在北京投产,产品供应北京市场,此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可口可乐。

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此乃渗透市场四策。

培育市场,感情投资,此乃渗透市场五策。

教育更需渗透,讲究潜移默化。夏天的瓢泼大雨,来得急去得快,地里存不住多少水,雨水都流走了。春雨虽微,润物细无声,却把雨水留在了土地里,教育者应学习春雨,注重随时随地与细微教育。

德国的善良教育就是渗透式教育。

其一,爱护动物。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许多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动物,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除了有养护小动物的活动,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虐待小动物的同学会受到批评或训导,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德国人普遍认为,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其二,同情弱者。如果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走,全家人会特意为此召开家庭会议。大人们耐心地启发孩子,让孩子明白同情弱者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如果孩子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邀请流浪者来家做客,大人们则非常支持。

其三,远离暴力。德国人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不支持孩子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德国的专家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一个人小时候如果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很难成为善良人士。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老师和家长都会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人类几千年来极力防范,尽量避免让孩子们看到的行为,如今全让电视给曝光了。媒体暴力无孔不入,视听产品的暴力伤害防不胜防。孩子们因年纪小不能“自卫”,这时学校、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善良教育尤为重要。

【智慧金言】

如果我们的品德教育仅仅限于说教,而没有从小培养爱心的渗透程序,我们就难以让那些说教在孩子们心中起到作用。

攒朋友比攒钱重要

柴进,人称柴大官人,是位大财主。他是后周世宗嫡派子孙。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大将,曾与周世宗柴荣结拜为兄弟,他因为屡立军功,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统帅禁军,掌握军事大权。公元959年,周世宗病死,7岁的太子继位,次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对柴氏一族优而待之,敕赐柴家誓书铁券,所以无人敢欺负柴家后人。

柴进门招天下客,天下往来的好汉,常有三五十人养在家中。柴进常常嘱咐附近的酒店:“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林冲是个刺配的犯人,路遇柴府。庄客给林冲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凭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然后相待。快去整治!”柴进留林冲在庄上一连住了十余日,每日好酒好食管待。林冲临行前,柴进又置席相送,赠银,又写信给沧州官员,请官员看觑林冲。林冲到沧州后,柴进又给林冲送来冬衣。后来,林冲杀了陆谦等奸贼,走投无路,又是柴进修书推荐他投往梁山泊,又亲自设计送林冲出险境。

梁山王伦当初不得第之时,与杜迁投奔柴进,柴进留他们在庄上住了多日,临行时又赠盘缠银两。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投奔柴进处避祸。柴进道:“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武松在清河县酒后打人致死,投奔柴进处躲灾避难,竟一年有余。武松走时,柴进又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

正因为柴进一贯仗义疏财,因此在江湖上有极高的名望。柴进在高唐州遇难时,梁山众将知恩报恩,宋江亲率8000人马发兵救柴进。

柴进的钱多,但金钱没能救得了他;柴进有誓书铁券,也没多么大的用处,唯有一群知恩报恩的朋友,才舍命救了柴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攒朋友比攒钱更重要。

金钱重要吗?当然重要。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正确态度,也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重视。人生在世、衣食住行、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做事业、求生存、求发展,岂可无钱?俗话说得好:“一文钱憋死英雄汉。”好汉扬志、秦琼,怕过谁?也怕囊中羞涩。袋中无钱,上路无盘缠,住店付不起店钱,无奈之中,只得卖祖传宝刀,坐下宝马,真是“没钱万万不能”。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人,无不与金钱发生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应当攒钱,没有钱,人们就会过着贫困的生活。改革开放30年,人们仓里有粮,袋里有钱,生活富裕了,心情舒畅了。钱有何罪?钱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攒钱有理。人们有了钱,生活富足了,不但可以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可以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精神文明,受更多的教育,懂礼貌,讲文明,以此增进社会生活和谐和人类文明发展。纵观历代王朝,凡经济搞得好,人民丰衣足食的朝代,社会风尚也比较好。唐太宗时代不是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吗?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人都要饥有所食、渴有所饮、寒有所衣、住有所居,这些都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如果生理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出现安全保障的需要,要求职业安全、稳定,需要令人满意的福利、劳保、社会保险,需要安居乐业。人们还希望有适当的业余生活、艺术享受,用以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人们为满足这些需要去赚钱、攒钱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光彩的。

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是用金钱所买不到的。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是买不到知识;金钱可以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奉承,但是买不到敬佩;金钱可以买到美色,但是买不到爱情;金钱可以买到假朋友,但是买不到真友谊……金钱的作用是有限的。

没有钱可能会饿肚子,可能会让人因此感到自卑,但是金钱超过某种程度后,再多也都是一样。家有华屋千间,晚问只占五尺之床一张,箧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任何亿万富翁年老必定会死去,死后这些巨富就不再属于自己。一个人对攒钱并不值得投入人生的全部。

攒钱为什么?用于以备急忙之需吗?用于享受吗?生活好一些确实无可非议,但过度的享受可以使人丧志。许多古今中外的贤者仁人们对此早有告诫。历史上的夏桀、陈后主,都是因淫乐而沦为亡国之君。过度的享乐不但会丧志,也会导致丧失健康。

留给子孙吗?古人云“子孙自有子孙福”,何需前人操心。还是林则徐分析得精辟:给子孙留钱,子孙如果胜过我,留这些钱又有何用?人家自己能挣,不缺钱花;子孙如果不如我,留这钱又有何用,还不是早早地花光用尽。留给子孙钱,很容易使子孙贪于享乐而碌碌无为,金山银山的家当也经不起败家子无度地挥霍,《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贾氏子孙不是把偌大家产挥霍一空了吗?为子孙留钱不如为其留下自立于社会的本领。

有一则佛经故事,叫《公共福田》:

有一个商人,很会做生意,过不了几年,他便有了很多钱。但有了钱,却不能使他感到快乐;钱越攒越多,苦恼也日甚一日。原来,他发愁的是,偌大家财藏在何处才好呢?

商人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把金钱埋在地下吧,会不会被地老鼠运走;藏在森林之中,那调皮的猴子会不会把它搬去;藏在深水底,水中的动物可能把它们移动;交给兄弟们代他收管,若让他们胡乱挥霍,不是太可惜了吗?什么办法都不行,商人为此伤透脑筋。他只好把钱财缠在腰间,由自己日夜保管。

一天,适逢打斋供僧的日期,寺前有一个大钵,安置在交叉路口,凡经过这里的人,都向钵中投钱,商人正好路过此地,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往钵里投钱,别人告诉他说:“这个大钵叫‘公共福田’,如果人布施一文钱在里面,往后生生世世就可以得到大福报,所谓‘舍一得万报’,受用无穷。这里的金钱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如果把金银放在身边,钱财一多,招来外人注意,不留心就会被盗贼所窃;如果留给不肖子孙,子孙不务正业,用不多久便挥霍一空;水灾来了,钱财跟着流走;火灾来了,钱财又会被烧毁。这样子我们积钱也没有用处,倒不如把它放在宝钵里面,济贫救困。”

商人听完此言后说:“我可找到真正安全收藏的地方啦!”说毕,他急急忙忙地从腰间解下金钱,统统投入钵中。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赚了钱要用,并且用到正地方,用到为民造福方面,赚钱才有意义。金钱与其放着,还不如让它发挥作用。金钱只不过是暂时寄放在自己身边的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去。“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历史上的皇帝死后陪葬无数宝物,总有被后人发现挖掘的一天,宝物仍然交还给人民。柴进也知道用财之道,钱财放在家里不如仗义疏财。

钱未必攒得越多越快乐,朋友攒得多:人生才快乐。美国社会学家、《美国的社会孤立:二十年来核心讨论圈子的变化》作者之一罗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攒朋友比攒钱更重要。因为朋友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机会,更可以帮我们排忧解难,使我们身心欢愉,不致产生过激的思想或行为,很少会产生心理疾病。拥有知心朋友就相当于给自己构造了一道安全网。

【智慧金言】

怎么样才能攒到朋友呢。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有朋友只有熟人,你应当自问:我主动和别人联系过吗?我关心过别人吗?朋友是相互的,而不是只求回报,不愿付出。只有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你关心朋友,朋友自然会关心你。

眼见为实并不总是对的

杨志一行十五人为给太师蔡京送生辰纲,冒着炎热,挑担赶路。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行的路又都是山间崎岖小道,挑担的军汉们走到黄泥冈时,见到树林就要停下歇息,再不愿意走了,放下担子,十四个人都到树阴下躺倒。杨志怕生辰纲被劫,不让大家歇凉,拿起藤条,向军汉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又睡倒,杨志也无可奈何。

此时,晁盖、吴用等七雄早已在冈上等待多时。七位好汉扮作贩枣的客商,也装作在林子里歇凉,准备智取生辰纲。

不一会儿,一个汉子挑着两桶酒也到冈上松林里休息乘凉。军汉们又热又渴,一看见酒,就要凑钱买酒。杨志怕酒里有蒙汗药,硬是不让军汉买酒。杨志的担心有道理,那年月有许多好汉都曾经被蒙汗药麻翻,如今杨志身负重任,不得不小心些。

贩枣子的客人听到吵闹声,从对面松林里走出来问个究竟,一听有酒,也要买一桶喝。于是从枣车上取了两个椰瓢,七个人站在桶边,轮替换着舀酒喝,一会儿就喝光了一桶酒。卖酒的汉子说不还价,五贯钱一桶。七个客人说,五贯就依你五贯,只是再饶我们一瓢。卖酒汉子不同意饶酒。趁一个客人交钱时,另一个客人揭开桶盖舀了一瓢,拿上便喝。卖酒汉子去夺,客人手拿半瓢酒往松林里便走,卖酒汉子追上去,只见又一位客人从松林里跑出来,手拿一个瓢也从桶里舀了一瓢酒,卖酒汉子看见,抢在手里,朝桶里一倒。

杨志自始至终在认真观察,看到这时,疑心也消失了。杨志寻思,这些贩枣客人喝一桶酒以后好好的,另外那一桶酒也看见有人喝了一瓢,想必酒是好的。于是让军汉们买了那一桶酒喝。看大家喝了没事,杨志警惕性全无,自己也喝了半瓢。不多时,十五个人头重脚轻,瘫倒在地,挣扎不起,眼睁睁地看着七位好汉把金银珠宝推下冈。

原来那个挑酒的汉子正是白日鼠白胜,白胜与七雄合演了一出戏给杨志看。刚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喝了一桶。刘唐揭开桶盖,又兜了半瓢喝,故意让那十五个人看,打消他们的疑心。此时,吴用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从桶里兜酒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喝,白胜劈手夺来,倒在桶里,这便是吴用的计策。

杨志的观察不能说不仔细,但是杨志的观察缺乏深刻的思维,在观察中没有问几个为什么:黄泥冈是强人出没的地方,就是太平时节,白天人们也不敢在这里停脚,为什么就在他们歇息时,竟热闹起来,贩枣客人、挑酒汉子同时到此,难道只是巧合?吴用曾有一段时间不在现场,他先到松林里去,又拿着瓢从松林里出来,一去一来间干了些什么,难道不是疑点?观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仅有观察还远远不够,观察必须和思维结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去伪存真。观察力是每一个人的智力要素之一。但是,观察是要讲究方法的,错误的观察往往会使事业失败。杨志在黄泥冈上,虽然认真对七雄的活动做了详尽的观察,但是他的观察失败了。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对看到的,往往就相信,所有销售人员针对消费者的求实心理,在制作产品或推销产品时现场表演,不容你不信。但是,眼见为实并不总是对的。杨志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他相信了,但是他却上当了。眼见的东西不一定准确,这是因为:

其一,人有视错觉。错觉是心理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指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错误的感觉。

产生错觉的原因很多,人们观察物体时,受形、光、色等客观因素的诱导,通过眼睛感官的生理作用,造成心理对某些外界事物多种因素变化和反应的不一致,以及根据较少经验和过去的知识所带来的不正确判断,即误识物象。例如,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的宽度不相等,但人们眼睛看到的却是等宽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人员常利用人的视错觉促销。

其二,眼睛看到的多是表象。表象的东西使人的感知肤浅。人们仅从表象中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孔子有一次打盹,睡眼蒙蒙间看见弟子颜回在吃祭神的米饭。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对颜回此举,孔子很不理解,便去问颜回。颜回说,他看到祭神的米饭有几粒被弄脏了,而用脏米饭祭神是不敬的,又怕浪费了粮食,所以就把这几粒脏米饭吃了。若不是颜回的解释,孔子就可能误会了颜回。由此可知,现象不代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