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偏头痛有问必答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1.什么原因引起偏头痛?
本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倾向于认为,诱发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后,经单胺能通路产生神经递质变化,继之激活血小板引起5-HT和血栓素A2(TXA2)的释放和耗竭,相继产生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及扩张,扩张管壁由于吸附5-HT产生血管过敏,加之组织胺、缓激肽等参与,发生头痛及其神经性血管性反应。
2.偏头痛有什么症状?
典型者(眼型偏头痛)头痛发作前先有眼部先兆,如闪辉、黑朦、雾视、偏盲等,也可有面、舌、肢体麻木等,与颅内血管痉挛有关。约10-20分钟后,继以颅外血管扩张,出现一侧或双侧剧烈搏动性痛或胀痛,多伴有面色苍白、肢冷、嗜睡等,并可有情绪和行为等改变;头痛至高峰后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一天恢复;发作频率不等。无上述先兆者称“普通型偏头痛”。较为常见,发作长者可达数日。少数头痛反复发作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者称“眼肌麻痹型偏头痛”,但发病久后眼肌麻痹不再恢复。
3.偏头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是由于:①头痛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偏头痛患者易患高血压;脑外伤后头痛除神经衰弱表现外,还可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甚至颅内并发症的头痛。②一种头痛的病因可继发另一种病因的头痛。如副鼻窦炎可诱发眶上神经痛,中耳炎可继发颅内脓肿等。在临床中均应提高警惕。
(1)首先,应着重了解头痛本身的特点。如头痛的起因、病程、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加重和减轻的原因等,这样可对病因提供某些线索或诊断的方向。如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系颅表神经痛,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系血管性痛,而颈枕部、额顶部等处的紧缩痛、困痛则系肌收缩性头痛等。其中,弄清头痛究竟是发作性的(有完全不痛的间歇期)还是持续性的尤为重要,因为一旦明确为发作性头痛,如果同时再了解发作的诱因,可以大大缩小探索病因的范围,尽快找出诊断的方向。如: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的发作性头痛:可有低颅压综合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特别是脑室系统肿物等。②晨起或夜间有头痛发作者:可有高血压、早期颅内压增高、心机能不全和前额窦炎、癫痫等。③和情绪、劳累等有关或诱因不明者。④受寒或受伤后短暂的锐痛发作:多为神经痛。
(2)其次,要了解与头痛同时伴发的症状,也即各种原发病的应有症状。
(3)对非初次发病者:还应询问既往的诊断、治疗和疗效,以供参考。
4.儿童偏头痛与腹腔疾病有关吗?
有依据表明,偏头痛的儿童腹腔疾病发病率升高。
安卡拉Baskent大学医学院的FusanAlehan博士及其同事指出,虽然有报道说偏头痛与经典的麦胶性肠病有关,但是在无症状性腹腔疾病中的影响还没有被研究过。如他们所说,大多数腹腔疾病患者都是无症状的或者有肠外症状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选取了73名6~17岁有偏头痛的患者和147名对照。偏头痛患者中4人(5.5%)血清谷氨酸转移酶IgA(tTGA)阳性,对照组只有一人(0.6%)阳性,这个指标是腹腔疾病的可靠指标。这些偏头痛患者中三人做了十二指肠活检,发现组织学正常。因此,研究者将这些患者定义为有潜在腹腔疾病,另外两个tTGA阳性患者拒绝活检。
研究者总结说:“我们发现偏头痛患者中tTGA抗体出现率高,提示儿童中偏头痛和腹腔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应该做进一步研究。”
5.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自从1938年Wolff提出偏头痛发作的血管性假说后,一直统治着医学界数十年,此学说虽然没有被有力实验证实,但也未被推翻。但自人们能测定脑的局部血流量以来,动摇了对血管源性假说的信服,又重新估价了以前提出的神经源性假说,并得到了普遍的支持。
(1)血管源性假说:
Wolff是第一个对偏头痛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人。他得到的结论是,头痛发作前颅内动脉收缩,产生皮层缺血,出现视觉障碍等先兆症状,接着颈外动脉系统扩张,而产生头痛发作,组织内的血管周围的血管活性多肽和刺激性的无菌性炎症使头痛加剧。支持血管源性假说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临床上偏头痛的疼痛性质是搏动性和跳动性的;疼痛部位的多样性,疼痛位置与三叉神经的解剖学分布不一致,而与颈外动脉在面部和头部的分支相吻合,说明了疼痛是血管源性的。
压迫颈动脉,可使偏头痛发作暂时得到缓解。
应用α-肾上腺能阻断剂(如麦角胺)使疼痛缓解,使用血管扩张剂(如酒精、亚硝酸盐等)使其头痛症状恶化。
血管源性假说不可解释的现象:
①普通偏头痛:用Wolff的典型偏头痛假说难以解释普通偏头痛。后者并非以大脑局灶性症状起病,偶尔以不明显的一般感觉症状起病,如疲劳、打呵欠及情绪不稳等。许多学者研究报道普通偏头痛发作时脑血流量增加并持续到发病后48小时。但脑血流量的增加是适度的,发作初期未见局灶性低灌流现象。
②典型偏头痛:初期的脑血流量(rCBF)测定技术使Wolff的经典假说获得支持,发现典型偏头痛先兆期rCBF减少,基本上部位与症状一致。但随着高度空间分辨力设备的应用,对大量患者的反复测定,其结果就不同了,典型偏头痛发作时rCBF的断层测定表明枕叶血流量减少,也可累及脑的较前部分,血流异常仅限于大脑皮层,而脑深部结构血流正常。此外,先兆症状消失后灌流不足仍持续数小时,持续至发作期。晚期出现延迟性灌流过度(反应性充血)。灌流过度与头痛之间似乎无关。有更多的证据否定大脑动脉痉挛假说。
(2)神经源性假说:
该学说一百多年前由Liveing提出,近年来很多人在临床上支持神经源观点,并提出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源性紊乱伴有继发性血管运动改变的假说。概括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①偏头痛发作阶段,其全部症状均由脑产生,如前期症状的行为改变、心境变化、食物癖等。头痛期病人有些是跳动性疼痛,其余则是恒定性头痛。即使是跳动性疼痛也不是原发于血管,头痛期的神经症状包括羞明、音响恐怖、全身性兴奋、对震动和嗅觉过敏、注意力丧失、失眠、打呵欠、体温不稳定等,这些都不是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症状。症状恢复期中的心境和精神变化、呵欠和疲劳都是神经源性的。
②偏头痛的促发因素:精神刺激、饥饿、睡眠太多或太少、女性的经期、感觉器官的刺激等诱发偏头痛发作的因素都是与神经系统有关联的。
③通过对脑电图、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的研究发现,可以有力地支持神经源学说。
6.偏头痛病人如何检查呢?
(1)脑电图检查:
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无论是在发作期或间歇期,脑电图的异常发生率皆比正常对照组高,但是,偏头痛病人的脑电图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因为它可有正常波形、普通性慢波、棘波放电、局灶性棘波、类波以及对过度通气、闪光刺激有异常反应等各种波形。小儿偏头痛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达9%~70%不等,可出现棘波、阵发性慢波、快波活动及弥漫性慢波。
(2)脑血流图检查:
病人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偏低。
(3)脑血管造影检查:
原则上偏头痛病人不需进行脑血管造影,只有在严重的头痛发作,高度怀疑是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才进行脑血管造影,以期除外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患。无疑,偏头痛病人脑血管造影绝大多数是正常的。
(4)脑脊液检查:
偏头痛病人脑脊液的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可增高。
(5)免疫学检查:
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D3及E花环形成可较正常人偏高。
(6)血小板机能检查:
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7.何谓偏瘫型偏头痛?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有散发性和家族遗传性两类。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类偏头痛尚可伴有震颤及眼球震颤、视网膜变性、耳聋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偏瘫可作为头痛发作的先兆症状之一,持续20~30分钟,偏瘫症状恢复伴有头痛发作。偏瘫尚可在头痛消失后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时间不等。
头痛通常在偏瘫后出现,大约1/3的病人头痛与偏瘫同侧,经常伴有恶心、呕吐。偏瘫发作时约50%左右的病人发生构音障碍或失语,约1/3的病人感觉中枢受累,但几乎每例偏瘫病人同时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发作大多从儿童期开始出现,许多病人当20~30岁时偏瘫发作停止,并以其他类型的偏头痛替代偏瘫型偏头痛。
8.何谓精神错乱型偏头痛?
伴有精神症状的偏头痛称作精神错乱型偏头痛。本型发病年龄多在5~16岁之间,伴随急性偏头痛发作,但决非因剧烈头痛而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兴奋、激动、坐立不安、恐惧感、定向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呈逆行性遗忘、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偶呈偏头痛木僵,有时表现自动症等。
9.何谓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临床少见。患者头痛发作次数较少,呈非搏动性眶部或眶周围疼痛放射到偏侧面部,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持续1~4天,眼肌麻痹与头痛并存,或在头痛缓解后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常持续几天,一般在45天至2个月时间之内。首先出现一侧上睑下垂,在几个小时之内可呈现第3对颅神经完全麻痹,有时出现瞳孔散大,偶可累及第4对、第6对及三叉神经眼支。眼肌麻痹通常能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以后某些眼外肌瘫痪可持续存在,偶有眼肌麻痹性头痛在两侧头部交替出现。
本型疾病的发病年龄与普通型偏头痛相似,大多数病人第一次发作在12岁之前。
10.何谓典型偏头痛?
典型偏头痛又称有先兆型的偏头痛,占偏头痛病人的10%,多在青春期发病,有家族史的较多。典型偏头痛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头痛发作之前有先兆症状:
(1)视觉先兆症状:病人双侧视野可出现闪光幻觉,闪光的形状不定,如星状、环状等。有些病人眼前出现黑朦,常见为单眼黑朦,多呈一过性,或见视物变形、视物变大或变小,或形状改变等。
(2)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是手和前臂的刺痛和麻木感,两手、四肢、半侧面部及口唇周围的麻木感及偏身感觉减退,症状多持续几秒到20分钟,偶可持续几小时,极个别可达几天到几周。
(3)其他先兆症状:偏头痛病人的先兆症状除上述以外,尚可出现运动性先兆,表现为单瘫或偏瘫,也可表现一过性失语或精神症状。
11.何谓偏头痛持续状态?
血管性偏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者可达1~2日,多在上午或日间发作,可每日发作或数周数年发作1次,每日均发作的称为偏头痛持续状态。由于偏头痛发作有各种类型和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眩晕、呕吐、眼肌麻痹、肢体偏瘫、头痛剧烈等,这些症状长期不缓解,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引起和加重思想负担。如呕吐频繁,脱水明显,或偏瘫加重误认为血栓形成,眼肌麻痹可认为是动眼神经麻痹等,因此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应及时住院治疗。通过使用镇静剂及止吐剂、补液以及激素的使用和其他治疗,能在短期使病情得到缓解。
12.偏头痛分哪几类?
偏头痛可分为以下几类:
(1)没有先兆的偏头痛。
(2)有先兆的偏头痛:
①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
②有持续性先兆的偏头痛;
③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④基底动脉性偏头痛;
⑤有偏头痛先兆但无头痛;
⑥急性先兆发作的偏头痛。
(3)眼肌瘫痪性偏头痛。
(4)视网膜性偏头痛。
(5)偏头痛先驱或与偏头痛有关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①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
②儿童期交替性偏瘫。
(6)偏头痛的合并症:
①偏头痛持续状态;
②偏头痛性脑梗塞。
(7)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偏头痛样疾患。
13.如何用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等先兆,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辨证治疗:
主穴:风池、太冲
(1)水不涵木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腰膝酸软,目眩耳鸣,肢拘唇麻,女子月经不调,带下白浊;舌红少苔,脉弦而细。
处方:太溪、肾俞、太阳
(2)痰热内阻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昏蒙如裹,呕吐痰涎,腹泻或便秘,畏光流泪,鼻塞多涕;舌苔黄腻,脉滑。
处方: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3)肝风上扰
诊断要点:偏侧头痛,眩晕,目斜肢瘫,烦躁易怒,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胁痛不眠;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处方:行间、阳陵泉、悬颅、率谷、内庭
14.女性经常偏头痛怎么办?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头痛,为慢性复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部的搏动性或钻痛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畏光、精神委靡等症状。据统计,女性患偏头痛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这与女性月经周期、荷尔蒙的波动以及食物诱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生理周期带来偏头痛
研究表明,有偏头痛的女性中大约近1/2的人都曾在月经期前后发病。其症状通常是在月经期前2-3天发作,疼痛持续时间短,每次不会超过两小时。这是因为卵巢在月经期前分泌较多荷尔蒙所导致的。
解决方案:
雌激素:月经期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3天的雌激素;
控制饮食:月经期前后要多吃有助于缓解荷尔蒙作用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蔬菜、燕麦、牡蛎等。
(2)压力带来偏头痛
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因压力而造成偏头痛的人越来越多,远远多于因荷尔蒙导致的偏头痛患者。其发作时间通常在午后,发作时有压迫、束缚的感觉。这是因为当压力来临时,使得情绪波动、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如无法及时解除压力,就会出现偏头痛。
解决方案:
热敷:可用热毛巾敷在后颈部,这样能使血管受热扩张,缓解疼痛;
按摩:卷曲食指,以内侧抚摩前额30次,从额中至太阳穴;用中指揉太阳穴30次;用手掌做干洗脸动作10次。
(3)食物引发偏头痛
约1/5的偏头痛是由食物引起的。食物里某些物质能改变大脑中的化学成分,使颅骨外面的血管发生变化。女性天生容易受到美食的诱惑,这也是为什么偏头痛更钟爱女性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
躲避法:避开导致偏头痛的食物,如火腿肠、罐头、冷藏食品、陈年奶酪、腌制食品、咸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