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生活方式与长寿
3396900000023

第23章 老年人心理健康(4)

培养广泛的兴趣,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琴棋书画4种,还可选择烹饪、钓鱼、旅游、跳舞、阅读等。只不过各自对身心影响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修身健体,有的则注重怡情养性,但都能取得异曲同工之妙。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几种,陶醉其中,在快乐中延年益寿。著名剧作家、诗人丁洪就深有体会。丁老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他说垂钓使自己返老还童,并说:“钓竿一甩,图个轻松与健康,不垂钓难领其中妙趣。”

2.豁达超脱,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出自论语,是说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奢望就能保持精神愉快,情绪安定,乐而忘忧。知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对待客观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态度,即对待欲望和其他各种诱惑的态度。许多养生家都提倡“少私寡欲”,不要热衷名利,不要患得患失,不嫉妒人家,不多愁善感,无非分之想,与世无争。在生活上常想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生活上感到知足的人,必定思想开朗,内心恬静,无所忧愁,精神就会处于稳定自守的良好状态。如果人生在世,忧名、忧利、忧私、忧家,难免包袱沉重,压得喘不过气来。心绪不静的人是不可能颐养天年的。叔本华有句名言:“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乞丐,因为其对生活的期望低,虽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能得到一块面包,他们就非常满足。而国王要为全国百姓谋利益,虽国富民强,丰衣足食,也不敢放松追求。

湖南省桂东县光荣院的方庆荣老人,今年102岁了。她就非常懂得知足常乐这一养生方法。老人现在每月仅15元零花钱,但她从不嫌少。见到他人大酒大肉,她从不眼红。她是一个快乐而知足的人,精神乐观而满足是她最基本的“长寿经”。

老年人只有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不为名利、享乐所束缚,才能保持情绪的乐观稳定,也才有心情加强晚学,去培养广泛的兴趣,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下面这首诗就是对知足常乐的最深刻的总结和概括,老年朋友应好好体会其精髓。有道是:“行也安然坐也安然,长也可穿短也可穿,布衣得暖胜似绢;名也不贪利也不贪,早也香甜晚也香甜,粗茶淡饭饱三餐;诗在一边书在一边,今也看看古也看看,闲时无事鉴书篇;知足赛过长寿药,克己甘为孺子牛,神怡梦境漫白头;人到无求品自高,心底无私天地宽,勿怨无盗益晚年;功名利禄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廉者足不忧,贪者忧不足,知足者常乐。”愿老年人寓乐于知足之中。

精神修养是关系到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促进和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老年人必须加强精神修养。加强精神修养,能增强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于防治疾病有重要作用;加强精神修养是建立美满生活的源泉。因为美满生活的标志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富有,更重要的还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并且只有较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获得物质上的富有。加强精神修养,有利于改善家庭和社会等人际关系,使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有人综合各地长寿老人的心理状态,提出如下良好的精神素质,可供借鉴:①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经得起各种刺激。②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热爱工作和劳动,并从劳动中得到欢乐与欣慰。③精神爽朗,生活快乐,胸襟豁达,充满朝气。④性格坚毅,遇到困难时能想方设法去解决,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想得开,不钻死胡同。⑤与人融洽相处,很少出现烦恼和苦闷。

人的心理衰老与生理衰老一样,虽然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设法推迟的。按照前述的要求和方法去做,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病抗老,延年益寿也就变成一件可望可及的事了。

§§§第五节嫉妒心理有碍健康

嫉妒,通常是弱者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由于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有些老人也容易产生各种嫉妒的心理。

只是各人抑制的程度与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如有些老年人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日益衰老,感到自己从此不能再与青壮年相比。一种夕阳西下,“处处不如人”的惶恐不安的心理油然而生,容易使他们或者对青壮年的“年龄尚少”发生嫉妒;或者对同龄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在“智力”、“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有所嫉妒;或者对同性别的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在“仪表美”方面的优越天赋有所嫉妒;或者对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所流露的过分“亲昵”有所嫉妒;或者对其他家庭在政治、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子女成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产生嫉妒。

同时,由于嫉妒是一种人对人的态度方面的消极因素,持有这种嫉妒心理的老年人,往往也不肯服老,不让幼贤,论资排辈,技术保守,不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愿别人胜过自己。这种异常的心理,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团结,也无益于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认识老、病、衰这一人生的自然规律,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对待别人,也正确地估计自己。

还要注意防止嫉妒心理的发生以及演变为病态的嫉妒妄想。周围的人则应该体谅他们,除了以真诚的态度来帮助这些老年人克服前述消极心理外,最好不要当着老年人的面显示自己的某些优势以及对配偶或自己的子女表示出过分的亲热和关心。

嫉妒心理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会心理.它一定要有第二者或第三者的存在。而且这个第二者或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嫉妒者要优越,或是虽不优越,却对嫉妒者产生一定影响。

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属于一种内心情绪体验。差别和比较的结果是:从差别和比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基于此而想平衡这种不平衡心理。但所采用的方式往往是消极的。

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

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但主要是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以下为具体特征:

1、明显的对抗性

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关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倒。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2、明确的指向性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者。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3、不断发展的发泄性

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4、不易察觉的伪装性

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的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嫉妒是一种心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和成长之中,这种嫉妒之心也就更多一些。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

嫉妒程度有浅有深,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不易觉察。如自己与某同学是好朋友,他的学习成绩、能力等都较强,对自己的好朋友并不想加以攻击,但在内心总有一点酸楚。而程度较深的嫉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对能力超过自己的同学进行挑剔、造谣、诬陷等。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谁就要受它的玩弄。”首先,嫉妒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得心身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消化腺活动下降,肠胃功能失调,经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胀,夜间失眠,血压升高,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抑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身心疾病就和嫉妒者如影相随了。现代身心医学研究还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联系,嫉妒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内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使机体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见,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其次,嫉妒心强影响学习。嫉妒心强,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总想压倒别人。这可能使同学、朋友想躲开你,不愿与你交往。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你会感到孤独、寂寞。

嫉妒心理是一种比较错综复杂的混合心理,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报复等许多不愉快的情绪。从本质上讲,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嫉妒心理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性质都基本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全的社会生活。

如果对于嫉妒的对象不那么重视和关心,可能只是产生焦虑不安或悲哀的情绪;如果对嫉妒对象强烈地重视和关心,就可能发展成憎恶、敌意、怨恨和仇视,甚至发生伤害、杀人等攻击行为。在日常生活里,常常会看到被妒火吞噬得无法自拔的人,有的咬牙切齿,愤愤不平;有的消极沉沦,一蹶不振;有的铤而走险,毁灭了自己的光明前途,甚至自杀身亡。有嫉妒心理的人应认真加以防范,制止他的发生。

1、要停止自己和别人的较量,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现和开拓自己具有的潜能,包括自己的优点、长处、价值等。然后,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开创新的局面。

2、有嫉妒心理的人要冷静地对待事态地发展,不要成为感情的俘虏,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要敢于承认嫉妒的对象确实比自己高明、优越些。这样就会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从嫉妒这种不愉快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第六节努力克服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