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型老板
3396600000030

第30章 请用质量赌明天(2)

广东强力啤酒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注重产品质量,把产品质量视为生命。产品的名气越大,企业管理上越要严格,即名牌的质量战略必须是待久的战略,任何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虽能辉煌一时,最终会因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而难逃失败的命运。

而对于新推出的产品,如果不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只在包装策划上下功夫,同样会失败,且看雅美公司的例子。

雅美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看到市场上有几种祛斑药膏很畅销,便组织了庞大的研究开发力量攻关,不久便生产出了类似的药膏。

在正式推出产品之前,雅美公司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周密的准备。为了吸引消费者长期使用,公司将药膏说成是化妆品。而且,还让企业员工先行使用,大多数反映都说“效果不错”。在产品包装上,采用了瓶装和软管装两种方式,以便在家使用,还可以随身携带。广告设计制作方面,他们选择了一家很有经验的广告公司代理,在报纸上他们用整版或半版的大篇幅刊登广告,在电视的黄金时段插播广告。整个广告的攻势不可谓不强。

他们的功夫果然没有白费,这种药膏上市后,销路不错,使原先畅销的药膏倍受威胁。然而好景不长,半年之后,雅美的销路逐渐萎缩,产品再也推销不出去了。

对此,企业总裁和高级主管们认为原因在于广告的质和量都不够。于是,加大了广告投入的力度。增多刊发报纸广告,重新摄制广告在电视上播映。

然而,这次广告攻势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仍难刺激起销路。企业总裁坚持认为有了广告就不怕销不出去产品,这人不买,还会有别的人买。

但是不久,退货现象发生了,而且在广告刊播的高峰时期,退货反而更多,原因是药膏发生了分裂状态,液质和膏质分离,有液体流出。这是很显然的质量问题了,但固执的总裁仍执迷不悟,只对产品稍加改善后便继续推出,最终使产品在市场上败下阵来。

这种药膏的惨败也使消费者对雅美公司生产的其他化妆品产生了怀疑,逐渐无人问津了。于是,雅美公司只好从市场中惨然退出了。

质量是怎样炼成的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公司老板的必修课。不注意这一点,公司迟早要失败。

麦当劳快餐店每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顾客,其经营之道除了“快”、“清洁”、“服务好”之外,还有一个“扔”字,即食品制作之后,只要10分钟卖不出去,就扔进垃圾箱。

这一个“扔”字,的确很值得玩味。一个好好的汉堡包、苹果派,制成了10分钟后,顶多是口感稍欠一些,而营养成分一点没减少,何必“扔”呢?

然而,麦当劳却是在进行一场心理战——名副其实的新鲜口味;也是在进行一场质量战——无可挑剔的信誉和质量。

青岛海尔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中第一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总经理张瑞敏把质量现做企业的生命,在“琴岛海尔”创牌之初,他们自己查出76台不合格电冰箱,张瑞敏在厂内举办了“废品展览会”,并当众砸烂了这批不合格产品,使全厂职工深受震动。由于全体职工齐心协力严格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Haier”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越来越高,成为当今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名牌。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天鹅”全自动洗衣机,曾连续5年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小天鹅”靠什么飞得如此高远,成为全国洗衣机行业公认的排头兵?

“小天鹅”公司的全体员工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广大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真正的好产品是消费者体会出来的,不是靠评比评出来的。只有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称心,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如果有一个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那就可能成为毁坏企业声誉的“重型炸弹”,兴许就是企业末日的开端。

“小天鹅”公司已有20%的职工在市场一线上,有60%的职工轮流上过国内市场,8%的职工进过国际市场,100%的干部上过市场。这样,员工们目睹了市场激烈竞争,聆听了消费者的呼声,领略了中国产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扭转了计划经济下,技术人员认为产品达标就是技术合格,生产工人认为检验过关就是工作完成,销售人员认为资金回笼就是形势大好的简单想法。

在别的企业花钱大登广告之时,“小天鹅”厂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花钱买意见”活动。1994年9月组织了“小天鹅”技师与服务万里行活动,又组织了“花钱买意见”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消费者信函4.1万多封,对产品质量、新品开发。售后服务、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小天鹅”洗衣机结构复杂,自身重达37公斤,用户最担心的是,一旦坏了怎么办?“小天鹅”厂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对售后服务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厂里成立了技术服务部,不断完善健全售后服务体系,配备了电脑,建立了用户档案,使用户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记录、有处理结果。他们还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特色服务,给用户发放“金奖产品质量信誉卡”,将服务公约公布于众,并坚持上门服务,约期不误。如果拖延时间,每拖延1天维修人员向用户赔款5元。

为了让用户彻底放心,他们为广大用户办理了责任保险,同时在全国各地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做到省有“中心’,市有“特约”,县有“社会点”,统一规范管理。比如他们计划再增设100个维修点,除坚持技师信誉卡的服务制度外,还将开展新的服务项目,给用户以更多的实惠。对购买“小天鹅”的新用户若半年内因质量问题出现故障的,可以无条件退换。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核心,离开质量而谈品牌,等于是在贩卖狗皮膏药,何来大排场?

世界上,没有哪个知名品牌不是以质量为基础。例如,美国惠普公司成功的要诀就在于以质量为本,视质量如生命,围绕质量来进行品牌经营。

在惠普看来,追求数量、规模上的世界第一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质量上保持世界第一。

惠普公司的质量控制从产品设计时就开始了,然后抓生产和市场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闭路网络状的反馈控制,循环往复,始终如一,常抓不懈。

惠普公司规定,设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个经销处,必须定期报告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提供有关质量分析的报告。

这些信息会很快反馈到设计部门,以便使新型号的产品质量好上加好。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跟踪,密切同用户的联系,惠普公司把新聘来的管理硕士或电子工程师,分配到与产品推销有关的岗位上去,使他们了解用户对公司产品质量反映的第一手材料。

惠普公司处处都有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任何部门都不能置之于质量控制之外。公司各生产部门都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或质量加强小组,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始终坚持惠普产品质量第一的宗旨,使品牌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目前,中国不少厂家和商家片面重视品牌的宣传,在广告上舍得花大价钱,却吝于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结果必然以失败告终。

分享诚信

毕加索有一阵常常往勃拉克的画室跑,他们形影不离,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对关系非常好的老朋友。再说,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又是他们俩一起搞出来的。

有一天,勃拉克很沮丧地说:“我把一幅画作坏了,许多见到这幅画的人都纷纷皱起了眉头。我真想毁掉这件败笔之作。”

勃拉克不停地这样嘀咕着。

“别,别别,”毕加索眯着眼睛,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倒像是发现了杰作似的大声称赞个不停:“这幅画真是棒极了!”勃拉克有点将信将疑。的确,在那个年头,好的和坏的都搅混在一起,有时候,杰作和垃圾连画家自己也分辨不清。“真的吗?”勃拉克不自信地问道。

“当然,没问题,”毕加索十分认真诚恳地回答。“你把它送给我吧,我用我的作品与你交换,怎么样?”于是,事情就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毕加索回赠给勃拉克一幅画,换回了勃拉克自己差点要扔掉的“杰作”。

几天以后,又有一些朋友去勃拉克的画室,他们都看到了毕加索的那幅画,它挂在房间里十分引人注目。勃拉克感动地说:“这就是毕加索的作品。他送给我的,你瞧,它真是美极了!”差不多同一天,还是这些人,也去了毕加索的家,他们一眼瞧见了勃拉克的“杰作”,当他们睁大两眼迷惑不解的时候,毕加索开始说话了:“你看看,这就是勃拉克,勃拉克画的就是这东西!”

传记作家在提到这段鲜为人知的轶事时,当然是想揭露毕加索为人中的另一面,狡猾、假惺惺、不讲信誉、骗取朋友的“物证”,以及毫不留情地进行背后攻击别人。

勃拉克在这件事儿上,无疑是受了委屈的。但他这幅画失败了,也是没得说的;只是他过于相信人,被毕加索暗中使了个绊子。

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看起来做个善良的人也绝非易事。善良的人,往往对讽刺打击逆来顺受,他们缺乏抗争的勇气和自卫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常常是强者肆虐的对象,是厄运光顾的主角。善良的人似老牛,他们贡献得多,获取的较少;善良的人似炭火,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社会上的财富多为善良的人所创造,社会上的秩序多为善良的人所维持。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待善应有诚意,应有见恶不怕、逢善不欺的侠义心肠,应在他们的面前永远讲究诚信。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则你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无疑会光彩照人,能为众人所钦佩、所景仰。

事实上,我们知道今天有不少画家,他们因种种原因而出了名,画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可是,他们的画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品,全是些“坏画”。他们当然不是勃拉克,仅仅是偶尔失手。不,他们根本就画不出好画。然而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的画全卖掉了,还卖得相当昂贵。买他们画的人,都是好心的外行。他们当然也不是毕加索,懂行,买下来是为了出朋友洋相。不,他们买画,是因为爱艺术,或者这样说吧,因为爱风雅。

爱风雅,这并没有错。而这些画家呢,不讲诚信,当面一套,背后又是另外一套。靠卖画攒了不少钱,买进了许多真正的好古董,甚至名画、珠宝与黄金。他们得到了好东西,却把坏的,留给了别人。这是一种不讲诚信的表现。

优胜劣汰

在竞争中,各公司的产品常常会“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这时竞争的胜负便取决于产品质量的高低。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消费者在比较中就会知道谁优谁劣,那么,他们会择优而汰劣,而劣者将无市场。所以,很多公司都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取胜之道。美国一家洗衣机公司的广告中这样写道:“本公司负责维修的人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如果负责产品维修的人真正孤独了,那么,产品本身一定有很多的朋友。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靠质优来取胜的。

产品质量关系着公司的效益,关系到公司市场竞争的胜负,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亿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公司素质和实力的基本标志,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国内外所有获得成功的公司,无不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有人说:“质量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质量有多高,市场就有多大”,“质量好走遍天下,质量差寸步难行”。也有人说:“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系着公司的生命”,“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取决于质量”。还有人说:“质量就是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质量是效益的保证和阶梯”。这些话都是具有深刻道理,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作为一个青年创业者,必须要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经营、竞争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使自己公司的产品不断地上等级、上水平,成为名优产品、一流产品。

产品质量是产品的魂,是公司的生命线。

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水准;广大消费者对产品从以往只求耐用与廉价的观念,变为日益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伴随着这些引人瞩目的变化情势,从世界范围来看,产品质量管理的观念、重点、标准和程序等方面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当今和未来的市场激烈竞争中,任何新产品的推出,要是得不到消费者认同,销售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销售。同时,消费者由于教育水准和收入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获得更多信息,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可以由生产厂商随意决定,而必须先要认真调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中包括质量问题。这就是说,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水准将不是由公司说了算,而是由消费者说了算,由顾客来主宰。可以说,只有顾客所认定的“质量”,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长期以来,许多公司为改善产品质量,常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分析生产线上所出现的不良产品,采用很多“防堵性”的质量检验人员与设备,以防止不良产品流出生产线。近年来,日本著名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做了许多精辟论述。他认为,“要控制产品质量,与其按传统方法把注意力放在生产程序和设备上,还不如在产品设计一开始,就考虑如何使该项产品足以经受生产过程的变异,而不致影响质量水准。”

由此可知,如何把品质“设计到产品内”,是保证产品质量合乎要求的关键所在。在海外的工业产品生产行业中,流行一种所谓“1:10:1000,,的成本法则。就是说,假如在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而予以改正,只要花1元钱的话,若此项缺陷到了生产线上才发现,则需花10倍的钱来改正;假若在产品销到市场被消费者发现而要改正,就不是花100倍的钱而是要花上1000倍的代价。

不论多么好的管理制度,都要由人来执行,来实施,来完成。无数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取决于公司的“人员质量”。但是,“人的质量”除指公司人员的学历深浅、学问的高低、知识的多少等“有形”的“质量”外,还应涵盖经验、技术、进取心、向心力、爱厂心、热心、公德、尊重消费者等等这些无形的“质量”。这一切凝结成人的“质量”。海外有的管理学者为了强调人的“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明确提出:“产品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是一种习惯,”“对产品质量的尊重,等于对消费者的尊重”。显然,这就把产品质量问题推向人的“文化层面”。IBM管理学院有一句名言指出:“质量是90%的态度,知识只占10%。”对于公司来讲只有在把握了质量的本质及其深层上的外延之意才能更好地贯彻它。

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就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保险性等方面而言的。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就其外表的好坏而讲的。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二者处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关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