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人脉是企业家成功通向钱脉的大门。人脉路线图:政通人和、知贤用贤、真情最神圣。
人脉路线图
你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同时,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并迅速建立起健康的人脉关系。
缘是工具
联络图就是人脉路线图。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本子上,这就像是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排队。这就像打扑克中要“理牌”一样,明白自己手里有几张主牌,几张副牌,哪些牌最有力量,可以用来夺分保底,哪些牌只可以用来应付场面。
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
对于与自己求助的事情有重要关系的部门人员一定要清楚,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要熟悉办事儿的程序,先从哪里开始,中间有哪些环节,最后由什么部门决定,都应非常清楚,省得跑来跑去,重复找人。
一个人托人办事儿的实力和资历也往往体现在这张“联络图”上。有能耐的人,他的这张图质量高、价值高,在需要托人办事儿时左右逢源,无所不能。
设计“联络图”并不难,但是把它落实到实处就要下一番功夫了。
凡是人都有情,通情的工具是缘。
控制方法是人为的,缘是天然的;控制是技能,缘是工具,有技能才能运用此天然的工具。
将你所有的关系列出来。想想你认识并有业务联系的每个人,设计一个计划,最有效地利用你的这些关系。
你实际拥有的网络延伸到了你每天都有联系的人之外,更多的关系包括你与之共同工作和曾经一同工作过的人们,以前的同学和校友、朋友,你整个大家庭的成员,你遇到过的孩子的父母,你参加研讨会或其他会议时遇到的人,这些人都会是你的网络成员。你的网络成员还包括那些你在网络中认识的人,以及与他们有关系的人。
你认识一些人,他们又认识一些人,而他们又认识另外的一些人……这种连锁反应一直延续到总统的椭圆型办公室。而且,如果你仅仅距总统6个人的距离,那么你距你想会见的任何人也就只有6个人的距离,不管他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还是好莱坞的制作人,还是你想让其加入你的团队并支持你的名人。
也许你想有人帮你打电话,向你介绍某个特定领域的一些关系或是写一封介绍信。当然,要尽量使人们更加容易地帮助你。如果你想让他们帮你写封信,那么你就应当打好信的草稿,你的草稿将节省他们很多的时间,因为他们不用再构思怎样写这封信了。当你寄这封信给他们的时候,附上一个写上你自己地址的回邮信封,这样许多人就都会非常乐意帮助你了。不要害怕提出请求,如果你不请求,他们也不会主动地来帮助你。
只要你可以站在想建立的立场上,那么建立新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容易。你对于别人的影响也许会在不断的改善,不断的提高,无论是在建立新的关系上,还是在维系原来固有的关系方面。
广结人脉
健康的人脉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对单位有利,对个人的成功更是不可缺。
优势互补,应当适用于人脉的构建。
本来,你有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就可能有那方面的劣势。你用你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劣势;以此换取他人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你的劣势。正是因为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爱好、有优势,才要有意地结识与你的特长、爱好、优势有差别的人。这才符合网络的结构和原则。
人脉是机遇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有时甚至是在漫不经心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朋友的帮助、关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难得的机遇。在很多情况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荐、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广泛,机遇就多,不可急功近利,有许多机遇是在交往中实现的,而在初步交往中,人们很可能没有看到这种机遇,在这个时候,不要因为没有看到交往的价值,就漠视这种交往。谁知道与谁的交往会带来更大的机遇呢?
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试着每天打5~10个电话,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通10个电话,一个星期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更可到达200个。平均一下,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环节。
不要放弃每一个目标。大忙人虽不好找,并不表示绝对无法接近。不必浪费时间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他们,这些人不是在开会就是在电话联系中,或是出外办事儿去了。
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背后都有另外的成功者。没有人是自己一个人达到事业的顶峰的,一旦你决心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就可以开始吸收大量对你有帮助的人和资源了。而其他各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是你所有资源中最大的资源。
建立关系网
孙正义创业之初就有意识地扩展自己的关系网,尤其利用那些可以帮助他推销新产品、搞某一活动的人,这确实有别于欧美的一些CEO。他常常翻一翻高中、大学的同学录或者同一个俱乐部的名单,以便发现能够帮忙的人。
他总是很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寻找适合自己的人。他明白,人才就是人财,结识更多的人,就等于增加了更多的财产。人们都希望能够建立起尽可能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他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利用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别人可以在开发新产品、上项目时给予有效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企业规模扩大时,就要有自己专门的开发新产品的研究所。
孙正义常对他的部属说,如果你把上好的产品或者项目拿去推销,但是,要是你没有熟人介绍或者引见,再好的美国微软公司产品和项目都有可能流产。相反,如果你拿着“现介绍某某先生前去……,请多多关照”之类的介绍信或者名片去,效果会大不一样。
这显然与孙正义熟谙日本国情相关。他知道日本也和中国一样,人和人之间很重视友谊。在日本要想干事情,关系网不可缺少,有关系网可使事业突飞猛进。日本人很信任一张大人物的介绍信、一张名片或者一个有分量人物的电话。往往一个有实力人的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所以深入了解日本社会的一切的孙正义,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网。
孙正义只要看到这个人可用,就会有意识地跟他再接触,就这样他建立了庞大的个人关系网。这个关系网的建立依靠的是个人的智慧,也是他刻意计算和安排才获得的。因此,孙正义的人际关系网很大,上到总统下到一般的菜贩子,从日本到美国等世界各地可以说遍布海内外,这都是他长期积累而成的。他还总结了得到人才的“战略性人才保障法”:要心中有数,明白自己在找什么样的人,要干什么。为此,他参加各种行业交流会、研讨会、学习班,那里聚集了不同职业的人,这扩大了他的视野,也拓展了他的交际圈。但孙正义却不是没有目的地参加研讨会,他总是为寻找某种类型的人才来的。接着,就要寻找自己要的人在哪里。
电话簿被孙正义称为“信息的宝库”,他最早寻找人用的就是一本电话簿,这看似简单,也许很多人会想到,但却没有做到。再下一步,就要主动到他要寻找的人经常出现的地方守株待兔等待他们的出现,还要在上面下得工夫,投下巨资。他往往是在有了七分把握时,就立刻决定,以免决策太迟被竞争对手抢走人才。
从进入视野的人物中挑选最需要的,然后,主动与他们接触,积极接近他们,努力打动他们。然后,和他们结成牢固伙伴关系以谋求共同发展;最后,周而复始地扩充自己的关系网。
孙正义从关系网中获益很多,他从一流人物中得到最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他们的介绍又结识更多的人,就这样他的关系网螺旋般地扩大了起来,通过上述手段孙正义聚集起大量的人、物、财、信息等财产,赢得了无尽的商机,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为了不忘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特别是曾在他创业时期伸手帮助过他的人,他设立了“大恩人日”,定为每年的5月2日,这天公司休息一天。
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动态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前后联系的客观要求。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动,一次新的工作机会或被解雇,一个新的同事或顾客的来临,一个失去的机会,办公室选举中的一张选票或是一次意外的失败。在当今这样的信息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快,本来在A地工作的你,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天有不测风云,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在悲哀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人际结构的变化,某些人脉的断裂。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根据人脉的调整重新定位自己。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停止的过程。在重建人脉关系的过程中,没有最终的结果。
调节人际结构有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两种,不管是何种调节,都使我们能迅速适应新的人际结构。
善结贵人
有人做过统计,90%的中、高层企业家有被贵人提拔的经历;80%的总经理要得贵人赏识才能坐上宝座;自行创业成功的企业家100%受恩于贵人。
“贵人”可能是身居高位的人,也许是令掌权人物崇敬的人。这样的人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那个圈子里“名头”响得很。
职场中人的“贵人”也许就是此人的师傅、教练、顶头上司。不论在什么行业,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向来是传统,这种情况在体育界、演艺界、政界更是如此。没有背景来头,没有靠山撑腰,不是名门之后,凭自己崭露头角,谁认识你是谁啊?
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很难得到贵人赏识。即使侥幸获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贵人也会比较谨填,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不明摆着往自己脸上抹黑吗?“相马相出一个癞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讽刺。
除了少数人爱才、惜才外,多数贵人提携后人是有私心的,为了培养班底,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过也有的接班人,羽翼丰满后,另立门户,导致师徒反目成仇。不过此种忘恩负义的人以后恐怕再难有贵人相助了。
“伯乐相马”同时“良禽择木”,所以双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诚相待,投桃报李。
选一个真正敬仰的人,而不只是因对方的权势,想搭顺风车。
饮水思源,知恩必报。如果借助贵人,功成名就后,吹嘘自己如何了得,自以为高明地掩饰别人对自己的照顾,那可不是明智的表现。
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比企业家的高明,作为下级,服从企业家的管理是一种美德。
不卑不亢是最起码的态度。不能千方百计地讨好企业家,更不要牺牲同事来博取企业家的欢心。但是恰当地赞扬未尝不可,当企业家有好方法、妙主意时,要向他表露你的赞美之意。事实上,有主见的企业家最不喜欢的是拍马屁的人,过分的吹捧,就会适得其反。
最得企业家欢心的是你工作的表现。你工作有成绩,企业家也有一份功劳,你与企业家处得越好,干得就越起劲;你将企业家分配给你的事情办好,你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不要伤害企业家的自尊心。比如,不可当众谈及企业家的私事。当企业家的都是要面子的人,他就是靠面子维持他的管理者形象的,一旦失去了面子,他就失去了威信,失去了尊严。
要使企业家了解情况。不可对企业家隐瞒情况,不管好的或坏的消息,都要及时报告。
即使企业家十分信任你,也要遵纪守法,不能做任何擅自专行的事;否则,就会侵犯企业家的职责或抢夺同事的功劳。
与自己的老板处好关系,有助于事业成功。
政通人和
只有国家各级管理者的清正廉洁,才有和谐政治;有和谐政治,才有和谐经济;有和谐经济,才有和谐社会。这就是政通人和。
民为邦本
和谐经济以和谐政治为前提,和谐政治以民本为前提。
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针,是和谐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唐太宗以前代政治得失为鉴,尤其是以隋朝的灭亡为鉴,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中形成了他“民为邦本”的思想。他认识到一个王朝的兴衰,归根到底在于人心的向背,即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王,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因此,他认为君民的关系应该是“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他又把舟比做人君,将水比做百姓,断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常教导王子和百官“凡事皆须务本”。而他自己也多能自我检省而兢兢于民事。唐太宗身为专制君主,但他却能从“民为国本”这一点出发,去探讨并确立他的“为君之道”。这就使他超越了一般的专制君主。
唐太宗不仅认识到君主要以民为本必须先正自身,而且还认识到君主要正自身必须首先“节欲”。这是因为“贪欲盛则花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必丧”。他曾问魏征:帝王之业是创成难还是守成难?魏征答以“守成难”,因为帝王在得到江山之后,多“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唐太宗非常赞赏这一观点,他在感叹“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的同时,决心“抑情损欲,克己自励”。
唐太宗患有“气疾”,住的宫殿又很潮湿,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早在贞观元年(627年)就想建造一殿,材料已经备好。但他想起秦始皇大兴土木的教训,便停了下来。第二年,有些大臣见材料已备,请求为他建造一阁。唐太宗也未允许,并再三解释道:过去汉文帝想在骊山建一座宴游用的露台,找来工匠合计了一下,因要花费相当于10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就作罢了。我如今的功德不如汉文帝,而花费却要超过他,这就不是为民之道了!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准备巡守洛阳,下诏修理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力谏,甚至认为这是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还不如当年的隋炀帝。如不停止,将落得和隋场帝、桀、纣同样的下场。唐太宗听后怦然心惊,不仅下诏立即停工,还赏赐张玄素500匹绢,表扬他说:“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愕愕!”显而易见,唐太宗在贞观之初还是十分戒奢崇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