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395800000030

第30章 性格决定财运(1)

通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封建时代,命运就是官运;在市场经济时代,命运就是财运。恭喜发财,期望发财,倒不如培养一个好性格。

松下公司是世界有名的高科技企业,说明智力中的理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学校培养也可以通过自学形成,智力中的超理性思维能力和人的情感动力更多的是靠竞争来激发。从小培养孩子的市场导向意识,对孩子日后的自我实现大有裨益。

学习为了创新,创新为了创造,创造为了创业。如果说,学习向创新转化的中间环节是智力中的超理性因素,那么创新向创造和创业转化的中介,则是非智力因素。各种成绩全班倒数第一的汽车大王福特的成功,不仅在于他非凡的想象力,而且在于他的极大的好奇心与“在别人荒废时间里露头角”的工作热忱。

高智商,表现在爱读书、爱思考;高情商,表现在爱人类;高财商,表现在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因而精神财富也高于物质财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于个人和团体的经济效益,智商、情商、财商会逐步融为一体。

发现闪光点,鼓励好个性

父母认为怎样的行为才符合奖赏的条件,在订标准时,无形中也教导了孩子辨别是非的原则和观念。但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值学习过程中的孩子往往模糊不清,必须依靠父母的指示才能加以判断。

很多父母都认为,如果孩子的行为完全遵照他们的理想去做,绝对没问题,他们也得意能拥有个听话的孩子,却很少有父母会去担心可能因此养出个懦弱、没有主见的孩子。

没有主见、事事依赖的个性,往往是从小被要求顺着人家意思去做而塑造出来的。前述中得意的父母一定不乐于见到孩子将来也是让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所以,聪明的父母不应该只是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更应培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孩子。

虽然父母已经有了套明确、周详的是非标准,却不必急着一朝一夕就把它们完全灌输给孩子,父母、兄姐的”以身作则”事实上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事情、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参照了。日久之后,孩子自然也能在内心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

有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行为的方向,是训练他独立判断能力的好时机。如果家里的人一向就是循规蹈矩的话,孩子的抉择也不会偏失到那里去,父母大可以不必专横地替他决定。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奖赏就是用来尊重、支持他的意见,肯定他的行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这是一位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

这位父亲名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但是,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她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又成为一名残疾少年大学生。据悉,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上百名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生。

小孩子学说话,随便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

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你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你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作,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这正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具有淘汰性的特点。这样淘汰性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导致儿童失败的教育,而期望过高的父母们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难免抱怨四起,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悲剧现象。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变革,赏识成功教育就是基本内容。

作为父母,去赏识一下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激励孩子,孩子们的变化就会令人惊喜。

发言的时候给孩子发言的机会非常重要。当然,他们的思考过程难免会有错误的时候,“怎么啦,怎么会连这个都不懂”、“简直就是笨蛋嘛!”、“多用一下大脑好不好!”这类的话,父母不应该随口而出,否则只会使孩子更加别扭和执拗。

父母若是一口就否决孩子的想法,那么,由于否定而产生的挫折感,往往会使孩子再也不肯继续想下去,或是再也不肯发言和回答问题。

所以,碰到这种情形,父母可以用比较婉转的方法,像说:“你的想法,我不太明白,你要不要再想一想,想清楚一点再告诉我好吗?”引导孩子从别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对“什么是对的”还模糊不清时,还是避免马上使用嘉奖和鼓励,父母要先对孩子有所了解。仔细留心孩子的发言内容,才有助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活动的时候,除了因为在知识或行为上的良好表现,孩子可以得到奖励之外,父母更可利用孩子在休息、游戏或出神发呆的时候,走到他们旁边,用手拍拍他们,以表达一种关爱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胜任、愉快的时候,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即使是运动也一样,大部分的人只熟悉一种或数种运动,而无法全能。

当孩子们对于自己拿手的运动,不但表现好,并且专心投入、全力以赴时,父母应当把握机会,以一种明确清晰的方式给以鼓励。同时,若对孩子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予以正面的肯定,通常这种鼓励会使孩子在练习过程中努力不懈。

在家里,孩子经常会帮忙做一些轻松的家事,只要他们卖力、认真,就值得父母赞美。当父母走过正在扫地的孩子身旁,尽管慷慨地说:“这么干净,走起来真舒服”、“辛苦你啦!”等。

奖励的词句无论多么简短,孩子们都将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场合的鼓励,父母一定要保持某种程度的理性。千万不要把话说得抑扬顿挫,过于感情化,只要有诚意,孩子就能感受到,所以,父母不能毫无理由凭空地夸奖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当众表扬孩子时,父母的情绪不可过于激动,语气也不要唠叨个没完没了,或者反反复复一再重叙。

避免内容贫乏而又夸张的赞美,别让受夸奖的孩子非但喜悦感消失,更可能产生厌烦,进而产生反抗和逃避的心理。

鼓励孩子要选择适当的词句。奖励有两个基本目的,除了针对孩子具体的好行为给予鼓励,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外,也要使其他孩子兴起效法的意愿。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父母就应该及时表扬:“真乖哦,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这对其他孩子具有启发作用,只是不要老举同一个人来奖励,以免有偏颇之嫌。

相对的,奖励时也要顾虑到不伤害到其他的孩子。当同样的问题却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时,赞许正确的一边,应该立即附带慰抚错误的一边。例如:

“姐姐很细心,真是了不起;妹妹的意思,妈妈也懂得,讲得相当清楚,只可惜忽略了一点……”

因情施教

孩子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情绪,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

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童话故事,道理就在这里。只有让孩子接触感情性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也才会产生兴趣。在孩子的心目中,雪花是朋友,是玩伴。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状态,把学习变成生动活泼东西。

有一个优秀教师给学前班孩子上课,很受欢迎。例如,叫学生发言,他不是靠学生举手他再点名,而是准备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上把“发言球”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有的听课的老师不理解,这不是多费一道手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却没有了强烈的发言兴趣。

这种回答是很有道理的。

孩子都是情绪化的学习者。

教育者不为他们制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就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可能奥妙就在这里。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常常使用成人化的方法,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学习缺乏积极性,反过来父母却又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有很多时候,又懒又笨的恰恰是父母自己。他们对孩子的心理一窍不通,又懒得去研究去学习,而自以为是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愿学习,又去责怪孩子。不客气地说,应该责怪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孩子认识事物,一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的,这是孩子情绪化的另一个特点。在孩子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很直接的联系。孩子吃苹果感觉到了甜,他不认为甜是苹果本身所具有的,而认为是里面加了糖。这显然是孩子吃奶时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父母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才便于孩子理解,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而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体验,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很多父母,特别是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愿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但是这种事是不做不行的。

孩子学习的最佳方法是游戏。

专家一致指出,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幼儿园、学前班就是如此,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有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学知识,认为做游戏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让天真烂漫的幼儿像成人那样学习是不行的,对孩子来说,害处大于好处——等于“强迫”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不是不准孩子学习,而是主张让孩子在情绪化的氛围中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要让孩子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更主要的是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教师也会比较巧妙自然地过渡,不会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时过于突然和生硬。

把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人为地把知识学习和游戏割离开来,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让两者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孩子就会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自然是学得死板、玩得无味。

有些父母和老师以为“带着孩子玩很容易”,而“教孩于学习很困难”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才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而拿着书本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则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更多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应该制造很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情绪化中学得更好,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重在参与

孩子有了很强的参与意识,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很容易了。

父母要注意训练孩子的参与意识。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常常会主动要求自己做一些事情,可是父母却认为孩子太小,常常不支持这种行为,因此与孩子产生了矛盾。

心理学研究为,两三岁的孩子存在着“我自己来”的心理要求,但是往往又什么也干不好。有的父母图简单,对孩子的这种主动性和表现欲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仍然像原先那样包办一切,这是会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的。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要求“自己来”的时候,父母就要因势利导,教一些孩子自我服务的技能。其实,这种教育是很简单的,只要父母端正态度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从身边的事情教起:比如穿衣服、脱衣服、吃饭、洗手、收拾玩具等。教这样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每件事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小步,每次做到一两个小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就可以了。

可以专门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工具,如小喷壶、小围裙、小拖把等。这样既教会了孩子技能,还化解了孩子的“三岁危机”,父母还可以添个小帮手。

孩子有参与意识是好事而绝对不是坏事。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孩子,常常看见大人们做什么,就吵着要做什么。男孩子看见哥哥或父亲骑自行车,就会哭着要骑自行车。虽然他的脚还踢不着踏板,却总是跃跃欲试。女孩子看见母亲洗衣,有时也哭着要洗衣。这既是孩子的参与意识的表现,也是孩子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表现,他们希望像大人一样有事情做。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要求,父母不要随便对他们泼冷水:“你人才比车子高一点,就想骑车子,别把车子摔坏了。”“人小小的,就想洗衣,不要把衣服洗得更脏!”等。

这样的冷水是很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孩子可能确实是太小了,还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可是能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与希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相比较,前者是微不足道的,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参与意识,有自己尝试的意愿,父母就应该尽力从旁协助,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如果成功了,父母要加以鼓励,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做好,不应责备,更不应该从此以后不让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

因此,对孩子给予协助和适当的鼓励是最可取的方法,这样,孩子的上进心才会愈来愈强,才能进一步向自己的能力挑战。

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千万不要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会畏缩不前!”一个人一旦有了畏缩心理,就会什么事也不敢做了。

如果孩子想做什么新的尝试,父母一听就先说:“你做得好吗?莫做错了,把东西搞坏了!”这样孩子就会犹豫畏缩起来,没有了信心!而信心则常是一个人做成事的后盾。反之,畏缩、害怕失败,心理上首先就失败了,便更容易把事情做坏。

有个围棋大师说过:“不尝试是无法知其成败的。”因而这位围棋大师以此话勉励自己的弟子。所以,他的弟子们都敢积极地进行挑战,而且多数成为了棋坛名人。

读书也是这样,只有敢于提问题,又敢于回答问题,才能把东西学好。一个在英语课堂上都不敢开口、怕讲错的人,是绝对学不好英语口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