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395800000013

第13章 富人是怎样炼成的(3)

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口袋,里面放上他可能需要的各种东西:如手电筒、他最喜欢的玩具、录音机和收音机等。

2~3岁的孩子需要睡在有栏杆的小床上,以免他掉下床来。如果父母已经是第四次给小孩子盖被子了,和他道晚安了,那么,不管他怎么哭闹,都要至少等上20分钟再进去看他,特殊情况除外。如果孩子20分钟后还在哭,父母进去的时候要告诉他该睡觉了,吻他,告别再离开他。如有必要,等20分钟再进去看他。每天都这样做,直到孩子明白自己的计谋没有用处为止。注意,如果孩子停止了哭闹,你要多等一会儿,让他入睡后再进去,否则你不得不再次哄他睡觉。

使用表格。

可以制定这样的表格,孩子每做一件“好事”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方法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比较有效。让孩子用得到的分数换取希望得到的奖品。比如,孩子在床上呆上五分钟就可得分。时间应该不断延长,但也要孩子能得分。

不要与孩子争吵。

如果采取了以上方法还不见效,还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处罚办法,例如,不准孩子第二天做一些活动的权利或要让他提前上床睡觉等等。

为了让孩子好好睡觉,父母可以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打开情感智力

情境教育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情境教育不仅可以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其首先是一些专家针对学校教育而提出来的,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所主张的东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完全实用的。

情境教育的原理是这样的:

人能够在活动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在这种和谐统一中,人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这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是指一个富有情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空间,因此,这种环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

情境教育根据教育教学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

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机,去激励、唤醒、鼓舞孩子,殷切地期待孩子,坚信孩子一定会成功,才是真实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会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孩子情不自禁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到此时,父母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幸福,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会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情境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让孩子有情有趣地感知教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孩子的创造才能。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造活力的培养。

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都潜在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既可以发展——强化,也可压抑——泯灭。而创造必然要展开想象,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的培养与儿童右脑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知识,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过度使用。而右脑的受抑制,最终将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教育而造成的后果。情境教育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父母常常运用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活的场景,再现教材描写的形象,包括数学中数的感受,让教学与生活沟通。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通过形象,结合父母的语言描绘给孩子留下鲜明的印象。

父母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能够激起儿童的情绪,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由于“形”与“情”都作用于右脑,于是右脑被激活,孩子的幻想、联想、想象的翅膀悄然张开。形象越是鲜明丰富,感觉越是敏锐,右脑越是兴奋,形象思维活动也越是活跃。而情境教育又十分注重符号操作,这就很自然地促使大脑两球交替兴奋,协同作用,发挥全脑的功能。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更多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应该制造很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情绪化中学得更好,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只要科学地耕耘,就会有很好的收获。

音乐开启天才思维

我们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中看到:

凡是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极为喜爱音乐,并都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经历。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道:

“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出天才。”

当然,他所说的天才已经超出了音乐范畴。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不仅为他成为音乐家提供了可能,也为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对他的影响最为明显。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远远超出了视觉。

塞德兹在儿子诞生后不久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每当母亲在客厅中演奏钢琴时,小塞德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他还处于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他哭闹之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有时会流露出愉快的微笑。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递上吃喝,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孩子。因为孩子哭闹时递上吃喝的东西,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也会使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形成了这种概念的孩子必定会变成一个俗物。

由于钢琴的声音过大,母亲便时常弹吉它给儿子听。她还说,吉它是一种很棒的乐器,如果儿子将来打算学音乐的话,她一定首先教他演奏吉它。

事实上,在以后的日子里,妻子的确是这样做的。直到小塞德兹在哈佛念大学的时候,他一直将那把心爱的吉它带在身边,他的演奏也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塞德兹认为:如果小塞德兹能称得上“天才”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便是他成为天才的潜在因素。这种说法千真万确。

通常,人们总以为让孩子学习音乐仅仅是为了使他们多一种爱好,或者陶冶性情,或者消磨时光。而在塞德兹看来,学习音乐正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

小塞德兹之所以那么小就能读书写字,并对词汇的意义有准确的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都归功于音乐。塞德兹用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一天,妻子正在教小塞德兹学习一系列的形容词,当她讲到“快乐、兴奋、幸福”这些词时,小塞德兹流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在多次讲解之后仍然不能领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时,妻子拿起了那把可爱的吉它。

她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它的一弦(E)上演奏的。

“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快乐就像在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妻子演奏完后对小塞德兹说道。

“哇,原来是这样。”小塞德兹似乎明白了一些,“那么兴奋和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妻子又以极快的速度演奏了几段和弦,又在吉它的二弦(B)和三弦(C)上演奏了一小段乐曲。

“这个和声就是兴奋的感觉,而二弦和三弦上的这几个音就是幸福。”妻子一边演奏一边对小塞德兹说道。

这时,小塞德兹的眼中充满兴奋的目光,“妈妈,我明白这几个词的意思了。”说着,他从母亲的手中抢过吉它并有力地弹奏了几个和声,“我现在很兴奋。”

从此以后,小塞德兹在对词汇意义的把握上显得轻松起来。他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形容词的意义,还能够把它们用音乐表现出来。

全面发展的小天才

天才少年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念,是要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他重视智、德、体全面发展。尽管他在书中没有着重写体育,但是威特在儿童时代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精神饱满的活泼少年,并且一生都是健康的。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加强儿子的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可是威特父亲并不满足于只培养孩子在智、德、体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培养儿子的爱好。培养儿子爱好也是经过他精心安排的。他首先从自己的住宅做起。在他们的住宅里,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和不相协调的东西。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器具也很有情趣,决不摆设任何不合身份的东西。当人们赠送的礼物和自家的陈设不适合时,他就决不摆出来。穿衣服也是这样,极力排斥花里胡哨的服装,讲究朴素和雅致,衣帽整齐,打扮得干净利索。他还在住宅的周围修上了雅致的花坛,栽上了各色各样春夏秋冬常开不败的花卉。

威特父亲重视陶冶孩子的情操。在威特三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他们和威特海阔天空地谈论着。这时他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威特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他父亲看到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拽住不放。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他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父亲对他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

威特父亲实施的这种教育,是为了让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最终威特成了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他不仅对同胞怀有深情,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有怜悯心。

天才的孩子多用脑

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其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脑不运动就会生锈。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动脑筋想问题呢?多湖辉认为应该寻找机会迫使孩子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

人的大脑本来是很好用的,带有节约思考的组织。比如,如果今天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顺利度过,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动脑思考什么,只要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处理今天的事情。

所以,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开始活跃,是因为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不了的事情。照这样考虑,不知这个“节约思考组织”平时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如果每人每天从刷牙开始到吃饭,对每件事都从头到尾一一进行思考和处理,那么即便有几个脑袋也装不下。因为对于习惯的事情不需要特殊考虑就可以做,所以可以把精力用于去应付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的新事态,并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

由于这样的理由,对于大脑来说,“节约思考组织”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稍不注意也可能成为致命的问题。所谓的墨守成规就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这种病,我们的头脑就会生锈、老化,即大脑迅速衰弱。乍一看,这种可怕的墨守成规的病,因为带有与老化现象相似的症状,所以被认为是老年病的一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论多么年轻的人,甚至有的小孩子也会患此种疾病。

若是孩子得了这种病则更可怕。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不经常使用大脑的人精神发育肯定比正常人迟缓,这是众所周知的。

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幼儿到成人的智力发育情况做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0~4岁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完全可以决定18岁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岁期间智力直线上升的孩子,其以后也会保持这个速度,到了18岁高峰期时达到最高水平。相反,智力缓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岁高峰期时,也完全处于低水平。并且,决定这个智力上升程度的绝大部分因素在于孩子周围有多大的刺激,而促使孩子智力发育的大部分责任在于母亲。

开发智力的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头脑越聪明。在这方面也许对母亲的要求过高了,但是所有的母亲都应该成为“教育担当者”。所谓“教育担当者”,即是设法给孩子创造有利于智力发育的思考机会,有目的地营造智力环境,使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具体操作者。

为了让孩子养成经常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说“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思考的意义很重要。与父母强迫孩子在学校获得好成绩相比,孩子希望认字、希望能够阅读电视节目表,这对于孩子来采说更实际得多。孩子能够自己确定这样更具体的实际目标,才能产生想要思考的热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人们对于简单的问题,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几乎都可以得到解决。而当遇到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引进新的思维方式。并且,因为在处理容易的问题时,由于不知道是采用了自己的全部还是一部分想法解决的,所以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实力。在处理疑难问题时,重新检查一下自己全部的思维武器,有利于发现缺点和误解。

比如,日本某小学在带学生到百货店去买东西时,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带50日元,尽量用这些钱多买有用的东西。学生们平时用50日元买一块巧克力还常常不够,这次却要拿50日元到高级物品齐全的老字号商店去用。他们最初感到不知所措,过了两个小时之后,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买许多东西的窍门,最后完成任务回家了。强行要求的作用恰恰可以发现孩子头脑的灵活性。

因此,多湖辉告诫家长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遇到困难时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机会。

那么,这个时候父母是否做旁观者呢?从旁边做适当的指教是必要的,但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当孩子在马路上摔倒时,美国的母亲只说三言两语,然后看着孩子,直到他站起来为止。而日本的母亲大多数会马上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复与孩子一起摔倒,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去扶他。

19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德华·谢根博士提出了顺其自然地引导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把物品的名称分三个阶段教给孩子。比如,把铅笔、圆珠笔和毛笔拿给孩子看,第一阶段首先拿出铅笔,指着铅笔对孩子说:“这是铅笔。”第二阶段是并排拿着三枝笔问:“哪枝是铅笔呢?”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三阶段是拿着铅笔问:“这是什么?”这样以“这个”、“哪个”、“什么”询问孩子,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