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特斯的使命还不止于此,在高度责任心地支配下,他还彻底检查了吉列的供应链。在他上任前,吉列各部门单独采购厚纸板、铝、钢和塑料等原材料。事实上,直到基尔特斯要求各部门进行统计之前,吉列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够确切地说出公司全球各地采购的支出。各个部门间缺乏协调,由此所带来的浪费大得惊人。在基尔特斯的领导下。吉列各部门现在统一采购,节省了数亿美元的开支。
此外,基尔特斯还为吉列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坦率地告诉华尔街,吉列不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基尔特斯说,吉列能够实现3%至5%的收入增长——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尽管这样不会使吉列在一夜之间成为商业明星,可是,从长远来看它会帮助吉列变得更为强壮。因为,现实的目标可以使吉列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既然吉列不再采取“快速交易”等致使利润流失的做法,吉列便能将资金投入到推出新产品和营销活动上。最近,为阻止金霸王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吉列打响了耗资5000万美元的广告战役,这就是在长远目标指引下所做出的重要抉策。
毫无疑问,基尔特斯为公司所做的一切使吉列的一些老员工难以接受。长期以来,吉列的企业文化是温和而仁爱的。基尔特斯上任时,吉列所有的高层经理都已在公司工作了数十年之久。基尔特斯的评分制度使一些人感到自己像顽皮的学生那样被管理。“当吉姆最初引入每季度考评时,人们在想,这难道不是既迂腐又没有必要吗?”的确,在当时的吉列员工眼中,基尔特斯的变革无异于一场大地震。,
然而,为了吉列的长远利益,基尔特斯只能痛下决心,剔除了那些“反对派”,向他直接报告的14位下属中有10位是新上任的。那些幸存者说,尽管基尔特斯带来的变革非常大,但吉列的确很需要这些变革。首席运营官埃德·德格拉安(德格拉夫在吉列工作了34年。在基尔特斯上任之前任代理cEO)也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在经营良好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将一批新人空降到吉列,我认为冲突会非常大,但是如果你是在我们的业绩每况愈下后采取这些变革,人们接受起来就容易些。”
基尔特斯最终赢得了留下来的那些人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他所拥有的团队,成为一支空前凝聚的团队,而这一切源自于他和他们的责任心。团队成员如果没有责任心,他们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团队领导者如果缺乏责任心,就会决策失误,也不会去重视团队建设。这样的团队就如同散兵游勇一样,失去创新力。
创新力从智慧开始
创新思维从思维方式开始。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曾说:“创新不光是要胆子大,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深厚的根基。宇宙守恒定律也是有它的根基的,是前人用实验证明的。创新两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即好的和新的东西。凡是新的东西都把旧的包在里面,用所有过去的知识都能解释得通,所以创新不光要大胆,还有具备分析的能力,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李政道认为,对方法的追求,远比对财富的追求更为难得,当我们拥有了先进的思维方式,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就拥有了财富。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掌握做事方法要领非常必要,而做任何事情也都存在技术方法问题。任何一个科技人才、文学艺术人才,他们从事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都不能离开研究方法和创造技法。巴甫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人类的进步和进化,不得不依赖方法和技法上的创新和突破。因此,把握机遇不得不考虑技术上的突破。
读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了一部名著《几何原理》。他首先选出少数原始概念和几何命题,作为无需证明的定义、公理和公式,然后,以它们作前提,通过演绎推理导出一系列定理,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_个完整的几何理论体系。这部经典书籍问世以来,据说销路之大超过《圣经》,影响之广遍及全球。然而,后来的数学家发现,其中的“第五公式”即“通过平面上直线外的一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不像其他公理公式那样不证自明,也根本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有不少人进行该项证明工作,但由于证明方法不对头,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因此2000多年来许多富有才华的人耗尽心力,却全无最终定论。19世纪初期,匈牙利数学家法·鲍耶也为此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最后他心灰意冷,思想变得极度保守。他的儿子小鲍耶从小酷爱数学,1320年当他考人维也纳工程学院时,下决心要证明“第五公式”。老鲍耶获悉此事,鉴于自己和历史上许多学者的失败教训,告诫儿子:“希望你放弃这个问题……因为它也会剥夺你的生活的一切时间、健康、休息和一切幸福。”
小鲍耶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忠告,他怀着大无畏的气概,决心在论证的技术方法上突破。他毅然放弃前人的证明方法,另用归谬法:假设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两条以上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如果由此推出和其他公理公式相矛盾的结论,引出谬误,那么就可以看作用其他公理公式证明所谓“第五公式”只是定理而不是公式。然而结果是由它推出一系列定理,并没有和欧氏其他的公理、公式发生矛盾。小鲍耶由此开辟了非欧几何的新天地,成了非欧几何学的创始人之一。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伽利略将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科研”的重大贡献,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命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研究的真正开端。”苏联学者萨奇柯夫在1981年著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中引用了马克思的话:“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学习科学方法比学习已有知识更重要。我们提倡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在获得资料等准备工作之后,势必面临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爱因斯坦十分欣赏这样一句名言“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趣的占有更为可贵。”这里“对真理占有”就是指掌握书本知识,而“对真理的追求”则指探寻新的科学知识以及探寻新的方法、技术。
创新思维从灵感开始。
当人的意识进入睡眠状态,或沉浸在其他事情之中时,潜意识仍会继续思索。诗人雪莱曾说:“伟大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曾经证实自己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潜意识。”在灵感到来之时,放下手边的事,立即捕捉它。富有创造力的人都说过,他们的灵感通常是在入睡之前,或者刚睡醒时产生的。事实上,他们所说的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创新力和脑力活动有关,而脑力活动控制着人熟睡前这段时间的意识知觉。不妨将一些纸条、录音机放在床边,以便灵感来时能尽速记录下来。即是睡意正浓,也别吝于起身整理突如其来的构思,这样所得到的回报,将远远超过加班加点致使睡眠不足所获得的效果。
敢于打破安于现状的束缚。创新,就是要敢于对现状不满,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敢于追求你更高的目标。不妨以画画的方式,把问题“记”在纸上。画画和右半脑的活动有关。它能触发影像、观念及直觉;写字则和记忆知识、数字、逻辑的左半脑息息相关。让思潮随着信手乱画飞扬,画出你所想的问题,并从各种角度来描述它,进一步在脑海中将它转变成动画。逐步习惯以视觉和大脑知觉来处理问题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激发灵感是这么容易。
创新思维从“脑力激荡”开始。“脑力激荡”是一群人(最好5—8人),针对一个个问题,各尽所能地提出任何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组成这种工作小组的关键,在于必须畅所欲言,暂时不要批评和争辩,不论别人提出多么离奇古怪的点子都要认同,使每位员工在完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尽情发挥想像力。当大家的点子都掏空时,小组便可以根据记录内容开始讨论了,但为了节省集体讨论的时间,必须先让每位员工把记录内容过目一遍,再进行辩论。这个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寻找解决之道。
创新思维从细节开始。
日本丰田公司的经验也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可能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从而获得巨大的成效。虽然每一个细节看上去都很小,但是这儿一个小变化,那儿一个小改进,积少成多就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工艺流程或服务标准。如果说创新是一种“质变”,那么这种“质变”经过了“量变”的积累,就自然会完成大的变革和创新。有时这种质变却是很简单的,让人一看就懂,原来是这样,我怎么没有想到。老子早就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企业的经营管理,只有重视细节,并从细节人手,才能取得有成效的创新。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有了一次超常规的突破。杜拉克认为,创新不是那种浮夸的东西,它要做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企业要真正达到推陈出新、产品革新换代的目的,就必须要做好“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的思想准备。否则,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创新不一定是“以大为美”,但在企业活动中的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每一个细节中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好公司都是“点子”公司,都是创新公司,这是创新型员工善于开发创意的结果。
创新思维从自信开始。
大部分人通常怯于发表自己的新观念。对这些人,除非先鼓励他们培养自信心,否则很难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要让创新型员工对自己有信心,最好的方法便是对他们表示信心。有些人在这一方面很需要特别帮助,美国卡内基训练中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课程,可以帮助这方面的发展。
创新思维从营造接受新观念的气氛开始。
戴尔·卡内基曾说过:“时时敞开你的心灵准备接受改变。要欢迎它,取悦它,要一再检验你自己原有的意见和看法。”这是所有创新型员工员应该遵循的原则,也应该鼓励创新型员工这么做,如此才能开发出所有人的创造性来。千万不要说:“我们一向是这么做。”这会扼杀了许多新的好主意。
假如创新型员工能营造起接受新观念的气氛,鼓励创新型员工读书或参加研讨会,让他们参与其它富有创意性的活动——都可鼓励创新型员工发挥创造潜能。这些努力有朝一日必有收获,创新型员工的创意性贡献必可使公司成长。更重要的,这些贡献新观念的人也会一同成长,并更具活力,更有成就感。
创意的好处当然很多。根据美国参加“卡内基创新型员工创新型员工训练班”的学员报告,不计其数的意见每年为许多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各种创新的意见,使他们得以经由各种方法和系统,而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问答题:逆向思维和另类思维的区别?
你喜欢做另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