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五项修炼
3395700000018

第18章 创新型员工的团队精神

团队学习与创新型员工

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团队就是这样的合适的组织形态。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成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力量的发挥是组织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团队精神可以使组织保持活力、焕发青春、积极进取。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团队精神不等同于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自觉的合作态度,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团队精神的核心是自觉合作,是全体成员的自觉性、向心力、凝聚力,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团队建设离不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创新力、凝聚力的培养。培养团队精神需要确立一个目标,需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需要树立主动服务思想,需要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经常沟通和协调,需要强化激励,需要形成利益共同体,需要引导全体创新型员工参与管理,需要挥洒个性,需要协同合作,需要凝聚力,需要相互信任,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企业创新型员工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归属感是获得知识资产的土壤。

——【英】马克·鲍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让公司全体创新型员工参与企业的发展,如果我们做得对,好的主意便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美】杰克·韦尔奇

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因此团体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团队学习,最终产生l加1大于2的效果。团队学习的特点是组织成员间相互有效配合,而不是整齐划一、彼此相同。

个人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但工作中人要学会协作,这就需团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界,在运动、表演艺术领域,甚至企业中,团队的集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团队的成就要高于个人能力的总和,团队拥有整体搭配、协调作战的行动能力。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事例,一个管理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可是集体成果却不理想。按照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说,团队学习的修炼即在于处理这种困境。团队学习的方法有“深度汇谈”、找出学习障碍的互动等。团队讨论学习和深度汇谈,可以让每个成员展开想法、自由交流,发现远比个人深人的见解,从而克服有碍学习的各种障碍。

团队学习指的是组织通过整合其个体的学习,形成蓬勃发展的前进动力。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团队学习对组织与个体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知识无涯,学习无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之本,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与创新型员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的不懈学习,保持对市场、对竞争伙伴的清醒、理性判断,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更多挑战。

团队精神

富有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精神,这是任何集体都梦寐以求的。企业拥有了团队精神就是拥有了核心创新力,就具备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无往而不胜的战略优势,就可以弥补诸如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一个集体如果拥有了团队精神,这个团体必然是一个富于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集体。

一群人同心协力,集合大家的脑力,共同创造一项智能财产,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将远远高于个人智慧。

个人的创造力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源自于潜在的人类心智潜能,它被情感丰富,而被技术束缚。

一群人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将结合成巨大的力量。结合的创造力由于这一群人的互动关系彼此激荡,而更加复杂。

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领导者变成像是人际互动的交响乐指挥,辅助并疏导各种微妙的人际沟通。

在团体中的沟通和互动是正确而健康时,能够使这一群人的力量完全结合,会产生相加相乘的效果,抵消互斥。沟通顺畅能使思想在团队中充分交流传达,并形成最佳效果。

倘若忽视了团队精神,则只会有平庸的成果。

亚洲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中美两国,由于学术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两国人才也各有其特点。亚洲研究院前总裁张亚勤说:“中国人往往克服困难的毅力比较强,理论基础尤其是数学基础非常扎实,编程能力不同凡响,而且守纪律、讲服从,只是在主动性、独立性方面稍弱,有时候明明有想法却又不敢直说。而美国人富于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热情、有主动性,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较强,题目想得远、做得*7*6,沟通方面也总是能够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为坚持己见而不惜争论和批评,只是在需要协同作战时配合性相对差一些。”

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团队的合作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现在研究院内中美两国人才已完全实现了“合作无间”。之所以能协同工作是因为研究院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严格的评价标准:为达到预定目标,不排斥任何工作方式。

微软的一位创新型员工说,他刚进微软时有问题也不敢问,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上司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告诉他,有问题可以给公司内相关的人发邮件求教,即便不相识的人也会帮助他的。不久,他又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小心翼翼地给相关的同事们同时发了求援邮件,果然,很快就有人不断地给他回复解决方案,还有详尽的解释。最后,一共有50多封邮件参与讨论他的问题。

微软亚洲研究院刚成立时,招了几名年轻的博士做语音识别——从头开始做中文语音识别,还要超过别的公司已有的产品,难度很大。有人提议,能不能找总部英文语音识别组问问。总部一听,马上热情帮助,等对方解答完已经是美国的半夜了。3个月后,几名年轻博士的工作就有了突破性进展。其实,不同部门的同事也有竞争关系,但他们认为,成败皆团队共有。

比尔·盖茨对亚洲研究院管理层的考核标准是亚洲研究院这个团队的整体发展,因此,亚洲研究院的总裁——从张亚勤到李开复,都在研究院中培养、鼓励创新型员工的团队精神,他们必须把研究院建成一个吸引聪明人的磁场。

微软对创新型员工的考评中有一条标准叫“是否有团队精神”。其实团队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老板本人是否在队列之内。微软(中国)公司的前总裁高群耀的体会是,“如果老板本人总是在积极地参与,企业的凝聚力就会非常强。比如在说话时要讲‘我们团队’,而非‘你们团队’”。

微软在青岛举行过一次运动会,别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运动会,但是很多细节是管理层精心策划的。比如,按T恤颜色组队,创新型员工必须在这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适应新的队伍并找到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长处。在现实的企业运作中,这种虚拟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型员工必须要适应这种不断产生的变化。

高群耀认为,“微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战场,它处处强调团队精神。就像一只木桶,只有所有的木板都很长,整体水平才会高。而连接每一块木板的节点,则是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方式”。

“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团队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否容纳我们明天数倍于今天的业务,所以我们要提高团队的整体力量。我并不排斥团队中有几个非常优秀的人物,那是一种非常好的情况,但是团队里面不能有太差的成员,这是更重要的部分。”高群耀说。

团队发展

从企业的观点出发,如何确保企业在新的改进型管理方式意义上的继续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企业的实时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的清查,并判断所采取的措施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或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做到这一点,德国沃尔夫冈·辛茨博士在其《管理5要素》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能探明企业在改进型管理过程中的实时状况的方法。此方法的判定结果为一个评价指数,我们称之为企业的“改进力”或“内部指数”。

所测定的改进力不仅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现时状况,同时也能显示企业的薄弱环节和有待改进的潜力(根据所具有的优势)。此外,改进力还能显示企业内部离正常量化标准的差距和现有的革新力、创造力和未被开发潜力的水平。

每个协调小组都有一套根据自己特殊情况而制定出来的人员发展纲要。纲要同时也把企业策略和对未来预测中的重大纲领引入到这些协调小组的工作中来。

为了制定相应的纲要,首先要在协调小组和主管部门的参与下,在车间里制定出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要对所面临的任务和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做出规定的解释。指导思想又被视为是一种“既定的方针”。工作组按照现场的实施情况,制定出必要的人员发展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车间里参与此项方案制定工作的参加者会对制定这样一项高难度的政策的结果感到自豪,这也会对整个工作过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这项工作中,主管的创新型员工员要负起责任,使所制定出的指导思想始终遵循企业的策略和SELIK策略中的五要素所规定的原则。

人员发展纲要包含了创新型员工个人能力、个人观念领导的作用和创新型员工个人的作用等项内容。在个人能力方面,协调小组着重强调个人的人际交流和对话的能力。在个人观念方面,主要要求个人领会指导思想和SELIK策略。

除了对企业创新型员工进行训练之外,领导者的作用也是定期(每年一次)的商议性会谈所要求实施的一项工作。他应该帮助创新型员工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念,为创新型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动力。发挥优势、消除劣势也是会谈的一项内容。

商议性会谈使用一种商议意见表。意见表是按VEE的原则制定的。有了意见表,会谈双方就能为会谈做相应的准备。个人作用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即它能推动会谈的进程,有利他个人创新力的发挥,为企业带来利益。

人员整体发展的进程总是与其他人事系统相关联的,所以,人员发展的措施应该与其他人员措施衔接。

团队功能

要尝试着把一个团队看作一个家庭,把自己的同事看作自己的兄弟。因为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你将看到我们的团队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从团队中获取的远比我们想像得多出很多很多。而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团队当作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达到一个目的而结集的人的团体,把同事当作每天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各做各的事的陌生人,那么你就永远也发现不了团队所给予你的东西,而感受不到那份原本属于你的幸福。

在前面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那就是在每天一个人保持清醒的时间中,有将近75%的时间是在从事与工作有关的事情,那么也就是说有将近75%的时间,我们是在和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客户在一起。这样长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从同事,从团队中获得东西应该不比我们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少。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一个团队不仅给予了我们发挥才能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创造成功的可能。我们在一个团队中更容易达成我们的理想,因为团队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我们个人所不能提供的条件。

在我们看来,一个团队所能给予一个人的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一个充满斗志的团队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一个时时为新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个人创造力的延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一个协调一致,和睦融洽的团队能够给每一个人的心灵一份回家的温暖。同事之间的彼此鼓励,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动力;同事之间的热心关怀,曾经让我们感到多么的温暖;同事之间的同甘共苦,咬紧牙关,曾经让我们为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大声的喝彩。

一个团队不只是我们清醒的75%的生命所生存的地带,不只是一个倍植我们的理想,精心浇灌,等待它开花结果的试验田,它更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心灵的家园。那里不但有我们的理想,不但有我们的努力,也有我们和志同道合者不变的友谊,也有我们与团队共荣辱,共存亡的心。

人家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如果这般推算的话,该是五十年修来的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团队里面,朝夕相处,共同奋斗吧!玩笑话归玩笑话,但是能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工作,的确是一种缘分。所以在料理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也尝试着为自己的团队贡献一份爱心吧!

问答题:为什么要有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和个人奋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