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3393100000004

第4章 悟得透——命由己造,福由心生(4)

“当你了解到这点时,你觉得很舒服,因为你已亲身体验。了解了以后,你就能放下。假如你不明白真相,就会去执著。当你认为那位辱骂你的人是正常人时,你可能会杀了他,但当你发现事情的真相——他精神失常,你便觉得舒服多了。这就是了解真理。”这就是真理。你不了解的时候,万般痛苦;你了解了之后,顿然释怀。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

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儿也帮不上忙。 ——宗元禅师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那个人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了,到最后禅师还是没有度他。他说道:“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佛虽然慈悲,普度众生,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度的,太懒的人,根基浅薄、福缘太差的人,想度也度不了啊!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平时还是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修得一把伞用以自度,因为没有人会给你送伞。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马车夫正赶着马车,艰难地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上,马车上装满货物。忽然马车的车轮深深地陷进了泥泞中,马怎么用力也拉不出来。车夫站在那儿,无助地看看四周,时不时喊着“帮忙呀”。后来一个老者走过来对他说:“把你自己的肩膀顶到车轮上,然后再赶马,这样你就会得到神助。”马车夫依照他的方法去做,果然走出了泥泞。

天助自助者,完全依赖别人的恩赐是不可能的,我们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助。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但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如何去做才能解决它。我们就要敢于试一试,拼一拼,将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战胜困难,最终解决问题。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时,一门心思地烧香拜佛,企求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样你将会永远陷在困难之中。

慧寂前去参拜沩山灵佑禅师。灵佑禅师问:“你是有主的沙弥,还是没有主的沙弥?”慧寂答:“有主。”灵佑禅师问:“主在哪儿?”慧寂便从西面走到东面站住。灵佑禅师于是认定慧寂是个奇异之人。

慧寂从西面走到东面,想用实际行动向灵佑禅师说明:他就是他自己的主人。这也正是他能得到灵佑禅师赏识的原因。在生活中,真正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人都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太多的制约,常常感到身不由己。也正因此,那些能独立思考、独立行动、不盲从于权威、不屈服于权势、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不随波逐流的人才受到钦佩。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都需要做自己的主人,选择自己的道路。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本该我们自己现在来做,但我们不想做,往往还找出千万条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怜的心,这种心态是一种懒惰、依赖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著名企业家翁锦通先生应邀在中山大学为大学生作演讲,介绍他自己如何从杂役、学徒、管理员一直跻身实业界成为大企业家的坎坷经历。翁先生在演讲中告诉大学生们:我今天的成功全靠自己一生吃大苦、耐大劳闯出来的。因此,翁先生自称“是从泥里站起来的孩子”,这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使台下大学生们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翁锦通先生认为,年轻人不要只羡慕他今天的财富和地位,更要明白一个人究竟应当靠什么才能正正当当地获得成功。翁先生不仅自己这么去实践,而且还给儿孙定了一条家规,即“三勤四不懒”;勤于守时、勤于守职、勤于创造,脑、口、手、脚一概不能有丝毫懒惰。“三勤四不懒”中最主要的一个思想,是“勤”字,要日日勤劳,永远勤劳。

成功是对勤劳人的奖赏!成功之路是用汗水铺就的,成功的纤绳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机会要靠自己创造,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个时时等待机遇光临的人,是不会有收获的。只有主动出击,寻找机遇,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会。

用平常心做不平常的事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华严经》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示照办,没过多久,他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养心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根本。

人世间大道理,一般人都懂,但要有所修为,就不是一件易事了。在世为人,少不了要有烦恼,但所谓的看破红尘不是脱离红尘,是在红尘中修得无欲、平淡、安心!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选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职。从此小和尚更加用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却感到自己不进反退,原来仅有的一点佛心反而变得若有若无了。他很纳闷,于是就去问方丈。方丈没有直接给他解释,却告诉他下午要到集市去买甜瓜,要他一起去。

下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卖甜瓜的摊位前,挑中了一个甜瓜,摊主拿起来随手掂了掂,说:“一斤六两。”小和尚感到很惊奇,就用旁边的一个秤称了称,结果丝毫不差。这时候摊主说:“我卖瓜卖了40多年了,绝对不会错的!”小和尚更为惊异。

旁边的方丈大师却突然说:“我们只要一个甜瓜,如果你能够猜中有多重的话,这锭银子就归你了。”说着拿出了一锭银子,大家一看足有一两重,够买这一个摊子的甜瓜了,大家都满怀希望地看着这个摊主,结果摊主把甜瓜拿起来用右手掂了掂,觉得不合适又用左手掂了掂,咬了咬牙说这个瓜一斤三两。随后方丈把秤拿起来称了称,正好一斤半,整整差了二两。众人都大惑不解,很是纳闷。

老方丈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过程的话,他的双眼一定会被蒙住,所以说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回去后潜心修行,终于成了后来有名的大愚禅师。

每当大的考核来临,我们最常听到的鼓励就是“不要紧张”、“就当平常一样”。为何会紧张?你会说,因为考核太重要,成功则会“登天”,失败就会“入地”,越是把成败看得重的人,越是难以发挥得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心理压力太大,脑子一片空白,呼吸短促,手指抖动,额头冒汗,以这种不平常的心态怎么能发挥出平常的水平?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情商和智商都很重要。有句话叫做“用平常心做不平常的事”。

18世纪法国贝尼斯大主教曾断言:“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获得权力和幸福。”庄子说,百里奚养牛的时候忘记了贵贱,所以能把牛养得很肥;秦穆公让他当了宰棚,他治国的时候忘记了禄爵,所以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退休以后忘记了生死,所以生活得十分快乐。故曰:“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这些话的中心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靠着三个字——平常心。

20世纪后半叶的一天,一个美国阔太太去巴黎旅游。她在巴黎市中心的花园里看见一个老头在专心致志地浇花剪草。他是那样内行,那样勤恳操劳,他那一丝不苟的姿态,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上等的园丁。这个阔太太有一座私人花园,她想,这个法国老头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园丁,在美国恐怕出很高的价钱也难以找到,今天既然碰到了,为什么不把他请到美国去呢?

于是她问那个老头愿不愿意到美国去做她的园丁,她可以给他高于法国三倍的工资,还可以解决他的旅费和住宿。为了说服那个老头,她又把美国大大地吹嘘了一通,好像那里遍地是黄金,人人到了那里都可以发财。

“夫人,”那个老头静静地听完美国阔太太的话,非常礼貌地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但真是不巧,我现在还有一个职务在身,不能离开巴黎。”

“你统统辞掉吧!我会给你补偿的。你还有什么兼职?还是从事什么副业?送牛奶还是养鸡?”

“都不是,”老头微笑着说,“我希望人们在下次选举中不投我的票,我好来接受您的美差。”

“什么?投票。你们法国人连选园丁都要投票?”

“不是的,夫人。我的名字叫安里,我这个园丁现在还兼任着法国总统。”一个总统还有当园丁的“雅兴”,也许是安里继承了法国人的浪漫,他过着幸福的总统生活。不得不承认,在安里那里,贝尼斯主教的话失效了:权力和幸福是可以共存的,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东西就是平常心啊。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对待得失,对待宠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