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3392700000003

第3章 时中(1)

本章提出了“时中”的概念。《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对“中”解释的根据之一。但“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和“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未发之别罢了。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体现中庸。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行,自然会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和中庸相反。

“君子而时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固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就如组织一场音乐会,指挥就是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中”与“和”的境界。这个“指挥”就是“中”是各位演奏者注目的中心。而指挥则是以演奏内容的节奏与情绪表达为“中”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能够享受到精美的艺术熏陶为“中”。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②。小人之中庸也③,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能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注释

①中庸: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在具体的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做出适宜的行为。许慎《说文》:“中,和也。”又曰:“庸,用也”。程颐认为:“庸”就是“常”。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因此,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②时中:随时而处中。

③小人之中庸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朱皆从之。

活学活用

权衡两端,取其中道

通过对儒家诸多言论和著作的研究,我们很容易发现,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等都是儒家十分推崇的古代圣贤。这些人既是领袖人物,也是笃行中庸之道的典范,他们的许多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孔子认为,舜是一个大智慧者。天下的事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知识与能力也有限,一个人即使再聪明,也总有不知道的事理,因此必须虚心好学,即使在某个方面强于其他人,也不值得炫耀。关于舜为人处世的美德,有这样的传说。

舜的母亲去世很早,他的父亲瞽叟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为舜找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象。继母心地褊狭,弟弟又傲慢蛮横,舜在家中的处境可想而知。然而,舜却始终做到体恤父亲,孝顺继母,宽容弟弟,即使生活十分辛劳也毫无怨言。不过,舜的宽广胸怀起先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回报,继母和弟弟依旧想方设法加害于他。有一次,象与继母企图烧死他,舜在险境中机智逃生;后来,象又企图在舜打井的时候用石块砸死他,舜又逃过了。正当象高兴地对继母说“舜被我用石块砸死了”的时候,舜推门而入,若无其事地拜见父母,然后对象说:“弟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麻烦你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象听了这句话幡然悔悟,从此一家人冰释前嫌,变得和和睦睦了。

同样,舜治理天下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把握住了“中庸”的道理,就是权衡事理的两端,去除不及和过之的做法,取其中道而行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尧对大舜的忠告就是证据。

《论语·尧曰篇》中记载着,尧对大舜说:“大舜呀!上天所安排的命运落在了你的身上,公允地遵守那中道吧;天下四海困苦贫穷,上天福禄永远完结。”大舜也是以这番话禅位于大禹的。

舜天分过人,可是他十分谦虚,广泛地向他的臣民征询意见或建议。就算是听来的话很浅显,他也要仔细斟酌,力图从中发现有益的东西。如果听到的话不合情理,甚至是恶言,即使他不采用,也绝不会去给对方宣扬,以免于对方不利。哪怕听来的话只有一点可取之处,他也会替对方宣扬,使人们从中受益。

值得我们体味的是,尧告诫舜要“允执其中”,就是要舜行中庸之道,坚守公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大舜正是听从了尧的告诫,在治理国家中,才能做到包容别人的恶言,宣扬别人的善言,审察并掌握别人认识上的两个极端,看到了事物的正反两面,采纳“适中”的办法引导百姓,自然做到了不偏:不倚,这是最合乎尺度的,也得到了全天下人的智慧。这就是行中庸之道的妙处。

可见,“执其两端,中道而行”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好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对于陌生的事物,如果我们试着从它的正反两方面入手研究,就可以避免产生片面的认识,如此一来,探寻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看这样一个典故:

墨子和杨朱要进行辩论大会,听众云集,而子莫却无动于衷。学生们问子莫:“老师,你为什么不去辩论会上听一听呢?”子莫回答道:“辩论会的结果我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听?”学生们问:“老师,墨、杨两家,谁胜谁败?”子莫说:“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杨朱以自我为中心,哪怕取一毛而利天下的事都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用呢?墨翟提倡兼爱非攻,哪怕是丢头舍足而利天下之事也要去做,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呢?我主张持中原则,既不像杨朱那样偏右,也不像墨翟那样偏左;物守中道,不偏不倚,有利而作,无利而歇,所以我子莫最终取胜。”

子莫的话充分体现了“中庸”的思想,就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坚持中道。这对当下的管理者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众所周知,领导和下属之间是—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处于良好的状态中,上下级的需要就都会得到满足。因此,上级需要下级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圆满完成任务;而下级则希望上级对自己加以重用,在成绩上给予肯定,在待遇上合理分配,在生活上适度关心。美国著名的石油资本家洛克菲勒在对待下属的问题上真可谓是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在洛克菲勒即将退休时,当时有望成为继任者的两位副总裁,其中—位是洛克菲勒的弟弟。在培养继任者的过程中,洛克菲勒从未因为亲缘关系而对弟弟有一些特殊照顾,给他一些特权。在竞选之中,洛克菲勒采用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两位副总裁受到了平等的待遇,其结果是,另外一位副总裁获得了总裁职位,而自己的弟弟失败了。洛克菲勒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觉得自己亏待了弟弟,弟弟帮助我打下了江山,却没能继任总裁之职。”

洛克菲勒这种不徇亲情,平等对待下属的做法深得民心。所以说,在处理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时,领导者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分亲疏。不能受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表现得时冷时热。当然,有的领导并无厚此薄彼的意思,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近、脾气相似的下属,无形中冷落了另一部分人。有的领导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属,亲密度能够一如既往;而对工作能力较差,或者话不投机的下属,亲密度就不能持久,甚至冷眼相看,这样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

因此,领导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下属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下属,更需要经常交流感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在处理内部问题时,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不倚,坚守中道。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立正自身,着眼于事实,待人处世要经过大脑的思考,以自己的是非评判观,理性进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随便趋同朋友的观点,这就是君子“中庸而时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有一家公司宣布了裁员名单,小王就在其内,他有两个月的时间另寻出路,这种事情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会很不舒服,小王心里自然也很难受。从名单宣布的第二天开始,小王就变得情绪十分激动,想到自己几年来的辛苦工作居然换来了这样的结局,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思想上也无法想通。

于是,他先去找同事诉苦,后来又去找主任伸冤,不久又托人到经理那里说情,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工作。然而,他的这些努力?都没有奏效,这次公司裁员的决心十分坚定。奔走了将近一个月,小王感到精疲力竭,他想事情既然不会有什么转机了,干脆就死心吧。他_边开始着手寻找新的工作,一边决心把职责内的工作做好。于是,小王心里渐渐平静了,就像根本没有裁员一样,依旧努力工作着。

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主任告诉小王,公司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工作。

小王面对裁员的打击,行为从不理智变为理智放弃了两种极端的态度,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所以说,—个人活在世上,站稳自己的立场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所差别,所以朋友的正确观点和判断,我们要予以肯定和支持,反之,错误的观点和判断,我们则不能随更附和,要做到权衡两端,时中而立。

大家都知道“鹦鹉学舌”这个典故,其中学舌的本意就是模仿别人说话。鹦鹉就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趋同别人的人。

宋朝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记载: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能故。”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小的时候,过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