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其实你可以活得不累
3368200000003

第3章 假如生活拖累了你(3)

有人说,一只表的发条如果永远上得十分足,那么这只表必定用不长久;如果一匹马总是跑到极限,那么这匹马也很快便会折亡;如果一把琴的弦永远绷得很紧,那么琴弦便会变得容易折断;如果一个人终日心情紧张,那么这个人也必定容易烦闷。因此,善用表的人永不会把发条上得过足,善驾驭的人永不会把马赶得过快,善操琴的人永不会把琴弦绷得过紧,而善生活的人也永不会使自己的心情日夜紧张。

有一次,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学生们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

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会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够拿得更久。”

老师说完后,同学们面面相觑。

所以,感到压力大的人,应该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地放下并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而且还应学会分解压力,避免在一个时期承担太重的压力。

人只有在轻松中原创力才不会枯竭,观察力才会变得更敏捷,才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盲点,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休息就是一种状态,就是给自己一点空白时间,让自己无所事事。让自己在轻松中洞悉问题的缘由,才不致因为紧张忙乱而乱了阵脚。

有两个朋友在森林小屋度假,为了储备过冬的燃料,他们整天用斧头砍木柴。其中一个人拼命地砍下去,从不停手,一天下来,他砍了好大一堆木头;另一个人则是每砍50分钟就休息10分钟,一天下来,他的木头堆得更大更多。

“你为何砍得比我多呢?”那个连续工作的人问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回答说:“我休息时,把斧头磨锋利了。”

心理学家认为,人远非想象的那样脆弱。压力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把紧张的事务看成有乐趣的,寻求改变紧张局势,并从中学到新东西才是健康乐观的态度。

在如今高效率、竞争极度激烈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地感受着事业、家庭的双重压力,犹如两座压得人无法喘息的大山,重重地卡在许多人的内心。忙碌和急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通病,因此忙忙碌碌中的人也失去了悠闲,失去了生活的情趣。相反,如果在忙碌中你能轻松如同鸭子划水,看似水过无痕,反而会产生更强烈的爆发力,潜力惊人。

有的时候,一味地扛压并非上策,适度地休息,才是良方。在向“成功”这座人生的珠穆朗玛峰攀登的过程中,你越接近成功,就越要积攒力量应对下一步的挑战!

你把自己从压力中解放出来,或许你更能够轻松地面对未来,更能够明朗地展望前景。

释放自己,走出压力的牢笼

当今社会,有的人为了基本的生存,有的人为了事业的成功,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学业或者是自己的家庭,都在拼命地忙碌着,寻找着,努力着,然而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生活状态下,“压力”便会从天而降,慢慢地吞噬健康的身心。有一项调查显示,在现代人的各种病症中,约有90%以上都是与压力有关的生理紊乱,而“过劳死”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致命因素。

生活中的压力,是指人的精神遭遇到外界的影响而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痛苦,使人因这些因素而感觉精神状态不佳,精神萎靡,心情沉重,或者是痛苦不堪。很多人对压力并不是很了解,大都把压力归结于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或情绪,普遍认为只要调整就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在面对外在的因素影响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能反应,即当某种情况发生时,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在内的各种激素,这种腺素再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也就是压力显现的时候。

所以,如果我们想消除压力,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压力。铁人王进喜曾经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其实有点压力并非坏事,就看我们自己怎样对待压力。

面对压力,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使压力保持在我们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让自己走出压力的牢笼,避免发生“水压过大涨爆水管”的可怕事情。但是怎样才能达到科学减压的效果呢?就像是《围炉夜话》里的一句格言讲的那样:做事不要寻求什么确定的理由,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自己心里通得过就好。事业成就不在大小,只要是自己尽心为之就好。所以,减压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心态平衡,量力而行。

有一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自称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人”。他说:“别看我每天上下班‘的’来‘的’去的,吃喝用的都上档次够水平的,可谁又知道,我每天晚上担心得只敢闭着一只眼睛睡觉呢。我在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年初,洋老板给我们每人销售定额100万元人民币。能完成的,年终奖励20万元人民币;完不成的,只发一年的生活费。开完会出来,我们好几个人的内衣都被汗浸湿了。”

一个季度的时间眼看就要过去了,他的销售成果却远不如预期,整天都是忧心忡忡的。他说:“不提工作,两眼一瞄,让人晕得更快。大学同学有的出国,有的开公司,眼看一个个富得冒油,而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我尽我的一切力量,一定要让我年终时闭着双眼睡个踏实觉呀!”

听了他的叙述,不免替他担心,长期这样“睁着眼睛睡觉”,他的身体受得了吗?他实在是应该减减压了。一定要把心态放平。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不同,成事的大小也自然不同。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制定一个怎么努力都完不成的目标,其实就是无形地给自己施压。如果为此“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青春,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真正地灰心丧气,就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吧!”要减压,就要为自己选择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向上稍跳一下就能够取得成果。另外不要攀比,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面时生活,这样才能有劳有逸,健康平静地生活。

成功学大师和交际学的鼻祖卡耐基就给自己制定了非常有效的减压方法。他认为压力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疲劳,继而影响人们的情绪。所以,减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止疲劳。卡耐基说,在一个人感到疲倦之前就注意休息是预防疲劳的很好办法。他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

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另外,卡耐基的方法还讲求放松情绪。威廉?詹姆士在《论放松情绪》一文中说:“美国人过度紧张、坐立不安、着急以及紧张痛苦的表情……是种坏习惯,不折不扣的坏习惯。”即使是在最紧张的工作中也要学会放松,随时随地地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精神和效率。

释放压力,轻松地面对一切,生活才会更有意义。

减轻工作压力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工作压力,特别是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倍增。因此,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就成为人们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减轻工作压力的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将工作留在办公室

有人习惯于下班时将工作带回家,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最好的方式是应该在办公期间完成。

2提前为下班做准备

在下班前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考虑哪些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哪些工作能够放在明天。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减少工作之余的担心。

3将困难写下来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很多,或者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最好将所遇到的困难或是坏情绪写下来,然后再把那张纸撕碎。

4放松

当你感到压力来临的时候,要学会放松。呼吸可以影响脑波的频率,脑波的频率可以影响心跳的速度,心跳的速度又可以影响肌肉松紧度。也就是说,当你转换呼吸方式的时候,肌肉和情绪紧绷的状态都会获得改变,运用呼吸去让自己放松。

5搓动双手

你也可以自己练习搓动双手,眼睛累了,用这个方法很有效,可以帮助整个人的气血变成循环的回流,体力和精力可以很快恢复。

6充足的睡眠

熬夜会制造更大的压力。身体的规律只要一被破坏,压力就更难以抗拒。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

7运动

最好每天要有规律地运动,因为运动是缓解压力最好的方法。

8休息

休息和睡眠不同,休息是脱离原来的工作,转换一个场景,来做和上班无关的事。

9饮食

尽量少吃高压力的食物。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是高压力食物,越吃这些食物,会使交感神经亢进,有时会刺激身体所有的功能处于警戒状态。什么是高压力食物?可乐、汽水、咖啡、茶、酒精、肉制品,所有的肉,尤其是经过油处理的肉是压力最大的。应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另外,多喝水可以减轻压力。

快乐工作,要从减压开始。减压是人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是现代职场人必做的功课。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上班族总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外,有时还要加班加点,这样紧张的状态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为了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1提前做好工作计划

做好计划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前提。提前一天把工作按照任务的轻重、主次先理顺了,实施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心情也会变得愉快。

2做事要分清主次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纷沓而来,令我们应接不暇,因此我们要对做事有个合理的规划。请记住,不论事情有多少,永远是要事第一。先把当前该做的事做好,分清主次,你会很轻松很快乐。

3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

面对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呢?有三个判断标准:

(1)你必须做什么。

(2)什么能给你最高回报。

(3)什么能给你最大的满足感。

4善于利用时间

要精明地利用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不要浪费时间。坚决不要做毫无价值的事。做无价值的事就是做无用功,这是对时间极大的浪费。在你身边可能有许多人整天都在忙忙碌碌,整天都没有闲暇时间。表面看起来,他们好像在充分利用着时间,可是到头来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成就。

其实,在那些忙忙碌碌的事情中,有一大半是做不做都可以的事情。做那些事纯粹是白白地消耗时间,生命也就在其间一分一秒地悄悄地流失。有一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本应该早就完成任务并且转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了,可就在这无价值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

所以说,做任何事情,善于利用时间,就等于提高了工作效率。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就会减轻很多工作压力。否则,工作只能越积越多,到时自己都感到厌烦,无法完成。

学会放松自己

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日渐激烈,如果不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容易产生身心疲劳感,即人们常说的“活得累”。

心理学家认为,疲倦是人体对外界压力的自然反应,是健康状态已处在警戒线的信号。

例如,情绪紧张焦虑可导致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等现象,情感打击会使人感到沮丧,劳心的工作会使人感到精疲力竭。这些不良情绪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能量过度耗损,以致使人无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学会放松自己。

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养成紧张的习惯,情绪就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工作、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都会产生不小的压力,使他们身心都陷入疲惫之中。

很显然,工作压力对我们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能否消除现代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定的压力。压力可以刺激我们采取一些行动,挑战我们自身的能力,帮助我们达到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问题就出在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安排和缓释工作中的压力,从而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度而垮掉。

多年来,心理学家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我们常常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地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笑起来了。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其境”。

例如,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候,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当然,笑要真笑,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高声朗读也有帮助,只是读书时要有表情,且要选择能振奋精神而非忧郁之作。一项心理研究显示,心情烦恼的病人带着表情高声朗读后,他们的情绪会大为改善。

此外,应注意休息,多呼吸新鲜空气。一天中多进行几次短暂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使你放松大脑,防止压力情绪的形成。千万不要放任压力情绪的发展,不能使这种情绪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升级成能压倒你的工作压力。

多做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使你很好地发泄,运动完之后你会感到很轻松,这样就可以把压力释放出去,随它去。辨别一下你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然后把两类事情分开,归为两类,并列出清单: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首先给自己约定,不管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不要过多地考虑,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

不要把受到的批评个人化。当受到反面的评论时,你就把它当成是能够改进工作的建设性批评。但是如果批评的语言是侮辱性的,比如你的老板对你说一些脏话,那你就需要向你的经理或是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情况:这样的批评是不能接受的。

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就形成了。一定要平衡一下生活,分出一些时间给家庭、朋友、嗜好等,最重要的是娱乐,娱乐是处理压力的关键。

在此建议如果出现下面的三种情况,你就应该知道是释放压力、放松自己的时候了:

其一,你已经尝试了所有的恰当渠道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没有效果。